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林业工作站 陕西榆林 718499
摘要:众所周知,积极推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是实现扶贫减贫的重要抓手。生态林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在扶贫攻坚战略当中有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提升,但是还是有很多的贫困地区存在,贫困地区多半都聚集在山区,山区地理环境当中,林业是最大的经济发展支柱,因而大力地开发生态林业产业,能够有效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经济条件。
关键词:林业生态扶贫实践;精准扶贫;反贫困
引言
当前,我国的林业生态扶贫实践模式主要分为生态补偿扶贫模式、生态产业扶贫模式、生态搬迁综合扶贫开发模式等三类。基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比较评估分析发现,生态补偿扶贫模式是林业生态属性带来的资产性收入,是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再分配范畴,这种扶贫模式精准度较高,短期内扶贫成效也较为显著,但可持续性不足。相比之下,林业生态产业扶贫可持续性强,但林业产业尤其是林业第一产业投入大且周期长,单纯实施生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侵蚀林业产业扶贫模式的实施成效,尤其是会对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林业产业的意愿形成明显的抑制作用。
1生态林业产业在扶贫攻坚中的地位
国家对贫困地区扶持是高度重视的,针对贫困地区制定了多项扶植政策,并在国家会议上多次提出在实行扶贫攻坚政策的过程中,要将生态林业产业最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手段,通过强化生态林业产业改善贫困山区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经济条件,通过优化贫困山区生态环境,贯彻落实生态发展战略,将扶贫战略与生态战略进行充分的融合。在扶贫攻坚战略实施过程中建设生态林业产业,可以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林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增加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因而生态林业产业在扶贫攻坚当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
2林业生态补偿扶贫实践
2.1聘用生态护林员实现精准脱贫
聘用贫困户担任生态护林员政策始于2016年,其资金来自于国家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各地在落实国家生态护林员政策时,基本上是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中选择1人担任护林员,每个护林员一年可获得数千到1万元的工资性收入(平均每个护林员管护约500亩生态林)。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有1人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基本上可精准带动1户贫困户脱贫。截至2018年初,中央财政共安排45亿元专项资金,选聘生态护林员37万人,精准带动30多万贫困户130多万贫困人口增收和稳定脱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生态补偿助贫困户增收
贫困户承包的林地如果纳入生态公益林,可获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生态补偿。目前,国家对农村集体生态林的补偿标准是每年每亩15元,但经济发达省份地方财政往往会进行相应的配套投入,因此不同省份的生态补偿标准有明显差异。经济发达省份每年每亩生态林的补偿大都超过了20元,而贫困地区大都是地处经济落后省份,因此生态补偿的标准主要是来自于中央财政投入,标准是每年每亩15元。与浙江、福建等经济相对发达省份省级财政可以给予更多的生态补偿补助相比,甘肃、广西、贵州、云南等西部贫困地区因地方政府财政相对困难,无力再提升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因此这些地区的贫困户得到的生态补偿金只有国家给予的部分,其标准是国有生态林每年每亩补偿5元,集体生态林每亩每年则是补偿15元,扣除少量的林地管护费后,实际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的还会略少。如贵州省权属为国有的生态林每年每亩实际补偿标准为4.75元,集体或个人的生态林每年每亩则是补偿14.75元,天保林补偿标准则是每亩每年3元。
2.3退耕还林助贫困户增收
2016年,国家将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的80%任务安排到贫困县,并强调优先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调查发现,贵州龙里县、独山县、广西龙胜县、罗城县和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天水市清水县等都有安排新一轮退耕还林指标,可带动不少贫困户获得退耕还林等相关补助,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3林业生态产业扶贫实践
林业生态产业扶贫的本意是通过发展林业生态产业,让贫困户增加就业,进而实现增收脱贫。实施林业生态扶贫,关键是要精准把握贫困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现状,真正把贫困山区的林业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的产业发展优势。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扶贫实践评估认为,林业产业扶贫所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给贫困户带来可观的非现金收入,同时具有强大的就业吸附效应。实际上,贫困地区往往地处交通偏僻的山区地带,生态环境保护普遍较好,因此这些地区大都积极鼓励贫困户利用各类森林景观资源和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等产业,并从产业扶贫政策角度给予大力支持。如甘肃清水县大力实施林下经济脱贫工程,鼓励和动员贫困户积极推广林草、林药、林菜、林菌等立体开发套种模式,大力发展以中药材、连翘、经济作物套种为主的林下种植业。截至2016年,该县已发展林下套种以连翘等为主的中药材12000亩;套种紫花苜蓿等饲草4.5万亩;种植山野菜1.79万亩。全县还发展了林下放养鸡5户,分散养鸡64户,共饲养土鸡14.4万只;发展林下养蜂90户,4500多箱,预计可带动数百户贫困户脱贫。
4林业生态扶贫实践模式比较评估
林业生态扶贫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十八大至今,林业收入约占山区贫困人口纯收入的20%,重点地区甚至超过50%,说明林业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从精准扶贫的角度看,在所有的林业生态扶贫实践模式中,生态搬迁扶贫属于综合性扶贫举措,涉及到人地关系系统的调整和重组,本文对此模式不作更多分析。而从短期内,则以生态补偿扶贫模式成效更为显著,精准度也更高。实际上,这种扶贫模式本质上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生态补偿—公共财政投入直接转化为贫困户的增收,是林业生态属性带来的资产性收益,属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再分配范畴。生态补偿投入力度越大,扶贫成效自然也就越显著。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生态保护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生态补偿扶贫机制带来的生态增值效应使得整个社会获得巨大的生态公共物品回报,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从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的角度来看,生态补偿扶贫方式完全依赖于公共财政投入,其可持续性取决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可延续性。一旦国家取消或者降低对生态补偿资金投入力度,因此而脱贫的贫困户可能陷入返贫境地。
从当前情形来看,林业产业扶贫和生态补偿扶贫还会产生一定的矛盾。虽然一方面实施生态工程建设会对林下种植业、林下养殖业等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等构成利好因素发展,并带动森林康养和森林旅游等林业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但是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在现阶段贫困地区传统林业产业没有转型升级,加上国家对生态建设投入不足,单纯实施生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林地的经济产权与生态产权相互侵蚀的情形,并极大地影响林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成效,尤其是会对包括贫困户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投资林业第一产业的意愿形成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语
总之,林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林业生态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要在国家扶贫攻坚政策的指导下,全面推动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从而促进生态林业产业和扶贫攻坚的同步进行。
参考文献:
[1]吴展培,孙根钦.林业在边远山区扶贫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3(04).
[2]苏建永.生态护林员在精准扶贫中的管理建议[J].绿色科技,2017(01).
[3]邹小媚,邹韬略.发挥林业扶贫的攻坚作用[J].林业与生态,2016(03).
论文作者:李宇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生态论文; 林业论文; 贫困户论文; 林下论文; 产业论文; 贫困地区论文; 护林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