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教师与优秀的学生--一个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_数学论文

教师精彩,造就学生精彩——由一则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彩论文,教学案例论文,数学论文,教师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两位老师同教浙教版第八册数学第31页“行程问题应用题”: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经过4分钟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

讲授新课时,A、B两位老师均采用了课件、学生表演、画线段图等多种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运用两种思考方法解题。(1)先求每人4分钟走的路程,再求两人共走的路程,列式计算:60×4+55×4=460(米);(2)先求每分钟两人共走的路程,再求4分钟共走多少路程,列式计算:(60+55)×4=460(米)。学生学得不错,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在教学巩固阶段,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不同了。

A老师是这样出示的: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而行,客车每小时行驶8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74千米,行驶2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老师把例题和需要巩固的知识点同时写在黑板上,并将例题作为模型,让学生对照模型,去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说这题和例题差不多,只是多了“行驶2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6千米”。然后教师就紧紧抓住这句话,与学生一起分析数量关系。不多时,学生便说出:两车速度×相遇时间+相距路程=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并列式解答。

教师表扬学生:真聪明,真会动脑筋……

B老师是这样出示的:已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现在两人从相距20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由于学生已有了解答例题的经验,很多学生列式为:(60+55)×2-200=30(米)。这时学生1站了起来:“我认为不能这样解答,因为这道题目中没有告诉我们小明和小红的行走方向,刚才大家解答只是小明和小红同时面对面走的一种情况。假如小明和小红是同时背对背走呢?那列式就不是这样了。”老师及时肯定了他的想法,并请大家画出相背而行的线段图,图例如下:

学生根据图示很快列出了算式:(60+55)×2+200=430(米)。还没等老师说话,学生2又站起来:“我觉得他说的也不完全对,除了‘同时相对’和‘同时相背’两种行走方式,我想到了另外一种情况,我能到上面来画图吗?”老师很高兴地把他请上来。他画的图例如下:

同时他还列出了算式:60×2+200-55×2=210(米)。经过他这么一画,很多同学又想到了小明在前、小红在后的一种情况,画图如下:

列式计算为:55×2+200-60×2=190(米)

……

看到这里,不禁佩服B老师,他有意在题中隐去了行走方向,埋下伏笔,为学生留有质疑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试想没有老师的精彩设计,哪来学生精彩的你争我辩和无穷的创造力?

虽然自己从教多年,虽很难说自己在每堂课的备课、上课上面如何下功夫,但是那些让我至今难忘的课例,都是我精心设计,而后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记得我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

下面阴影部分能用四分之一表示吗?为什么?

最后一幅图,看似没有把它平均分成四分之一,大家都说不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这时一个学生突然站了起来:“我觉得是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的。”“我也觉得。”于是,教室里乱成一锅粥。我让学生讨论并用纸折折,看看能否找到平均分的理由。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陷入了沉思之中。终于,徐孝宇同学想出来一个折的方法,他发现长方形的四分之一是由两个更小的相等的三角形拼成的,所以这四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多好的答案,又简单又易懂,同学们不由地鼓起了掌。

在教“射线和角”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内容,出示两个大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角,让学生比较大小。如图:

甲生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告诉我们,他认为第二个角大,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因为这个角的边比较长;这时乙生举起了手,他说他觉得两个角是一样大的,他愿意来证实。乙生把两个角叠在一起,学生都惊奇地发现两个角完全重合、相等。这时老师适时引导,那你们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学生很自然地说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老师又适时地质疑:那角的大小究竟和什么有关?你们想不想去研究呢?学生的探索欲就这样再一次被激发了。

优秀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完美结合的过程,是实现“导”与“学”的最佳结合。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发挥。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主导能力,在“教”上多下工夫,对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调控、激励、点拨,从而提高“学”的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教师“导”的作用,要着力于诱导、引导、指导、疏导;要导目标、导疑点、导方法;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质疑”上,把“质疑”的重点放在“方法”上,最终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会学习”和“培养能力”上。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课堂教学,课堂也会由此而精彩。

标签:;  ;  

优秀的教师与优秀的学生--一个数学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