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水利工程作为综合性工程一类,应蛮子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应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中对水利的各种需求。所以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与车花过程中必须遵守施工原则,同时需要在生态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方面做到一致性。本文就生态水利设计与规划的主要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规划;生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日渐明显。在此,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一些在设计和规划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值得我们去深思并发掘。所以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规划中必须考虑生态因素,这也是决定其指标的重要因素。
1.生态水利工程概述
生态水利工程是指以系统思想为基本出发点,按照生态学,水利工程学和经济学为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经验等相互结合。以获得较高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现代工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循环。因此,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把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生态效益紧密联系起来,让两者呈现出相辅相成的关系,让生态水利工程发挥出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 生态水利工程规划基本原则
2.1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在水利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所以切实保证安全是顺利完成水利建设工程的前提,要做到对水利工程施工的减少挖方,尽量减少高填方,避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难工险段。在山丘地区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为了避免水利工程渠道发生破坏,对于水利工程渠道的布置工作要最大化的避开小溪和河流,切实选择好透水性极低甚至不透水的土质地带。避开风化岩石层,在满足灌溉要求的同时做好排洪、泄洪的措施。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工程学原理也要符合生态学原理。生态水利工程的工程设施必须符合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的规律以确保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工程设施必须在设计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能够承受洪水、侵蚀、风暴、冰冻、干旱等自然力荷载。按照河流地貌学原理进行河流纵、横断面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耐久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继承性原则
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其几千年的历史,对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发展也是历史悠久。无论是传统的人类农耕时代的农业还是现在的农业发展都离不开水利工程,需要做好农业的灌溉工作,而水利工程的继承性规划设计主要是在其规划设计工作中要做好水利工程的因地制宜的设计,也就是说,要根据当地的条件、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规划水利建设项目,使其不仅可以满足农业灌溉需要,产生经济值,并且不会造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考虑。
2.3提高河流形态的空间异质性原则
一个地区的生境空间异质性越高就意味着创造了多样的小生境能够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环境变得单调生物群落多样性必然会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质、密度和比例等都会发生变化,造成生态系统某种程度的退化。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治河工程的建设,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连续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单一化引起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态水利工程的目标是恢复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但是并不意味着主要靠人工直接种植岸边植被或者引进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物种。生态水利工程的重点应该是尽可能提高河流形态的异质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学原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
2.4生态系统自设计、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功能表现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自组织的机理是物种的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某些与生态系统友好的物种能够经受自然选择的考验,寻找到相应的能源和合适的环境条件。自设计理论的适用性还取决于具体条件。包括水量、水质、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态因子也取决于生物的种类、密度、生物生产力、群落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在利用自设计理论时,需要注意充分利用乡土种。引进外来物种时要持慎重态度,防止生物入侵。
2.5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
生态系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河流修复工程需要时间。从长时间尺度看,自然生态系统的进化需要数百万年时间。进化的趋势是结构复杂性、生物群落多样性、系统有序性及内部稳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时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有所增强。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生态系统的演替即一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被另一种生态系统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期望河流修复能够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现实的。
结语
生态水利工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追求的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之间的平衡性。遵循生态化的设计与规划的基本原则,尊重自然,才能更好的实现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
目前我国生态水利工程还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应该学习更多先进的技术,不断创新,让我们在这条生态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13(6)
[2]邵蕾,李丽.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8).:77-78
论文作者:唐名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河流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水利论文; 群落论文; 生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