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再加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耕地众多,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我国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分布不平衡,地域差别极大,降水量的区域性和季节性也比较明显,导致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农田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建设,其存在极大的缓解了农业用水的压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指小型水库、蓄水池、水井和田间灌排工程等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其基本作用是调节和改良农田的水资源分布情况和水利条件,使之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因为我国的地域非常广阔,地形条件多种多样,因而建立的耕地和居民区也有多种形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满足农村耕地用水和人畜饮用水的需求,特别是对地形相对崎岖,不好发展大面积耕地和气候较干旱的地区,它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生产活动的进行和农村的实际生活,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其管理工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是对当前各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工作,包括设施的日常维护,建设相关选址、工程投标等问题,未来建设规划等方面。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保障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配套不完善
我国地形多样,使得农田出现在平原、丘陵、山丘等地形上,土地不平整,条田不规范。因此很多水利工程不适用,应先做土地平整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滞后,大部分地区仍采用大水漫灌,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灌溉用水率较低。
2.2管理体制不完善
存在重建设轻管理或只建设不管理的现象,对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较粗放,不能定期检查设施的完备情况和功能,没有配置专门的监督人员检查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使用;农民在使用时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爱护意识;近几年自然灾害越加严重,使得很多水利工程受损严重,修复工作艰巨;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影响水利工程应有的功能发挥;一些水利工程的质量不达标或出现损坏,不能及时修复,在暴雨、洪涝、泥石流等灾害发生时,不能起到蓄水或阻拦作用,出现泄洪等现象,加强了灾害程度。
2.3资金不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现阶段来说其资金主要来自于水费收入和农民集资,而我国的水费价格相对低廉,农民集资的量和方式很难统一,特别是对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资金不足就导致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工程不能完整展现应有的职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大大影响了本地区的农业生产。
3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
3.1提高管理意识,转变管理观念
新时期提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识,包括管理人员、各级政府和水管部门、农民和水利工程的用户。政府部门要給予政策支持、法律保护和资金保障;通过印发宣传单、广播、电视、讲座、网络等媒体形式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日常维护的意义;积极举办培训班,加强农户的意识培训,提高建设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转变农户和管理人员的观念,管理不仅是政府人员的工作,也需要农户的参与,双方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工程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管理
包括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使用监督、损坏维修等方面。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负责本地区所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细化管理,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村镇和个人,要注意蓄水工作和漏水现象出现,避免出现丰水期水源泛滥,枯水期却缺水的现象;要制定相关的监督管护制度,有专门的监督人员监管工程的运行和维护,以便于及时发现损坏,在洪涝、大风等灾害过后及时巡视,及时修理;制定严格的建设标准和日常维护标准,提高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和重修成本;明确以政府管理人员为主体,以农户为支撑的管理形式,实行农户管理有偿制度,提高农户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3.3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
因为我国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受益于“三农”的项目,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属于落后地区,国家要加强对乡镇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投入,强化资金保障,为工程的管护提供基础;拓宽投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加入到水利工程管理中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待遇,并未参与管理的农户提供补偿;将农业产品生产与工程管理相连接,比如养鱼、种植莲藕产业结构调整等,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3.4加强水利灌溉技术创新
目前来看,很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效率并不高,经常出现灌溉管漏水或灌溉方式设计不合理现象,因此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技术创新,提高水利工程灌溉技术水平,研究新技术和新灌溉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地形和地域水资源情况实行不同的水利工程建设和灌溉方法,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5创新观念,激励全民积极参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设施,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各个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应全面碱性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各种方针与政策,逐渐健全管理制度,努力形成“建设工作是管理活动的起始,管理活动是建设工作的延续”的观念意识,精准掌握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日常管理中的重点内容,在管理工作中逐渐优化工程效益,并推动水利工程快速发展。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资金问题,应努力拓展资金募集途径,将募集资金的范围延伸到广大的社会中,构建出多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依据“谁投资、谁拥有、谁收益”的基本管理原则,努力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只有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周边群众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使得他们主动转变传统观念,主动参与到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建设活动中,才能积极监督各种损坏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行为,才能更有力量地与破坏水利工程不法分子进行斗争。
3.6管养分离,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因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都具有长期性特点,因此在其管理与规划过程中,相关人员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处理各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他们都能站在长远的角度设计规划方案及施工技术与措施,才能将更为先进的施工工艺与管理技术应用规划与建设活动中。针对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与维护不分家而导致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都难以优化质量的现状,就需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与维护团队,在明确权责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编制管理人员、科学定岗,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养护人员及维修养护业务中分离开来,联合或独立创建更为专业的养护团队,做好培训管理人员的工作,逐步增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
4结语
通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协调地域间的水资源差异,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正常运行,满足本地区耕地用水、抗洪抗旱等的需求,进而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地区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映龙.新时期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7(32)
[2]宋景霞.分析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7(20)
论文作者:余华西1,赵庆本2,王竹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农田水利论文; 农田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水资源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