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市浦东新区民乐大型居住社区D08-08动迁安置房项目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预制率41.7%。本文结合项目施工情况,简要分析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优势,总结装配式建筑住宅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最后展望装配式建筑的广阔发展前景。
关键词:装配式、优势、吊装、灌浆、发展
Abstract: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of folk music of large residential community D08-08 resettlement project for prefabricated housing for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prefabricated rate was 41.7%.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prefabricated residential building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hous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ain points,finally,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Keywords:prefabricated,advantage,hoisting,grouting and development
一、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的优势
(一)节约资源
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均由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生产,由此能够大量减少施工现场的模板使用量,模板节约率达到40%左右。装配式建筑极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浇筑量,也大量的减少了混凝土施工所必须的养护水的使用,水资源节约率达到30%左右。同时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的优势还体现在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产生量及建筑废弃物处理费用的降低上,间接的节约了工程资金。在施工扰民方面装配式建筑现浇混凝土量少的特点,从源头上减少了混凝土施工噪声对周边住户的影响。取得良好的绿色施工效果。
(二)缩短工期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为提前穿插二次结构和装饰装修工程创造有利的条件,传统现浇结构外立面装饰装修工程及节能工程施工中,外墙抹灰、外墙保温板安装、抗裂砂浆施工、外墙涂料喷涂等工序约需两至三个月,而装配式建筑在预制构件生产时即可完成外墙保温层及外墙装饰层,吊装完成即节能和装饰装饰装修同时完成,可将外立面施工工期缩短两至三个月。
二、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预制剪力墙安装施工
预制剪力墙采用专用扁担钢梁进行起吊。根据预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及吊装顺序图,对预制剪力墙进行吊装就位。预制剪力墙初步就位后即安装斜支撑,预制剪力墙安装使用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2道,每道支撑由上部的长斜支撑杆与下部的短斜支撑杆组成。上部支撑点距离板底的距离不宜小于构件高度的2/3,且不应小于构件高度的1/2,安装好斜支撑后,通过微调调整预制构件进出,然后使用2米靠尺或线锤进行预制构件垂直调整,确保满足规范要求。
2、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
预制叠合板吊装采用专用模数化钢梁进行起吊,4点挂钩吊装形式适用于板长≤4m的叠合板,8点挂钩吊装适形式用于板长>4m的叠合板,每个吊点均匀受力才能保证叠合板吊装时不受损伤。同时,吊装过程中为确保叠合板不因吊装造成折断开裂,需保证安装时缓缓就位,严禁急起急落。根据图纸上的构件编号和标识方向对叠合板进行安装定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叠合板边缘支承于剪力墙10mm。两块叠合板长边方向设置的后浇混凝土带,须符合设计要求。规范要求相临叠合板拼缝高低差需控制在3mm以内,所以叠合板就位后必须安排专职质量员对板底拼缝高低差进行复核。
3、预制空调板安装施工
预制空调板吊装时采用8.8级高强螺栓将空调板内预埋的螺栓套筒与专用L型吊具可靠连接。然后用塔吊将空调板吊至其支撑系统上方约300mm处,按照控制线,慢慢移动预制空调板就位。对准控制线安装就位后,再利用撬棒进行精准校正。采用U型顶托可对空调板标高进行上下微调。最后将预制空调板预留钢筋与现浇部位梁板钢筋进行绑扎。
4、预制楼梯安装施工
楼梯吊装前应对楼梯梁上部进行清理,根据标高调整垫块高度并预铺座浆层。预制楼梯吊装可采用葫芦吊具,通过手拉葫芦调节楼梯上下两端的相对标高,便于安装。楼梯吊装时采用8.8级高强螺栓将楼梯板内预埋的螺栓套筒与专用L型吊具可靠连接,然后用塔吊将楼梯吊至楼梯梁上方300mm处,稍做停顿后缓缓就位,严禁急起急落。楼梯吊装就位后,再利用撬棒进行精准校正,校正完毕后。采用C40级CGM灌浆料将楼梯上端固定铰支座灌浆孔灌注密实,下端滑动铰支座上表面采用垫片和水泥砂浆将预留孔抹平,下部设置空腔。
5、预制墙板灌浆施工
灌浆料必须与预埋的灌浆套筒相配套,且取得相应的接头型式检验合格报告。严禁使用未经型式检验的灌浆材料。在灌浆料确认后,现场灌浆作业人员应接受技术提供单位的培训,并进行接头工艺检验。
灌浆料的技术性能需符合规范要求,灌浆料与水的比例为1:0.125-0.135。灌浆料搅拌时务必采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充分,并静置2-3min,待灌浆料内部气泡排尽后再进行灌浆。环境温度5-30°C为灌浆料适宜温度,环境温度低于5°C时不宜施工,低于0°C时不得施工,高于30°C时应对灌浆料拌合物采取降温措施。
利用灌浆泵向灌浆套筒下方的灌浆孔内压力灌浆,灌浆料流动速度控制在0.8-1.2 L/min。当灌浆料从溢浆孔溢出时用橡胶塞及时封堵。通过预制构件底部20mm高水平灌浆腔同时向构件内多个灌浆套筒灌浆时,应按照浆料溢出次序逐一封堵溢浆孔,直至该构件溢浆孔全部封堵牢固后停止灌浆。同一灌浆仓只能选择一个灌浆孔,防止出现空气夹层。
项目部需安排专职质检人员对灌浆操作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督,对灌浆料的实际灌入量进行记录。旁站人员需对每个构件的灌浆过程拍摄拍摄并留存影响资料。并要求灌浆操作人员在自己所灌浆的构件上签名,以加强对操作人员施工质量的可追溯性。
三、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相关政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企业不断加入到装配式建筑中来。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不断体现:工程建设由工地化向工业化转变;装配式建筑的尺寸精确度和观感质量不断提升;现场作业人员减少,劳动量降低,效率不断提高;“四节一环保”等社会效益不断提升。可见,装配式建筑具有相当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由于预制构件标准化程度不高,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和生产均以某个项目为基础,不同项目预制构件的通用性和可置换性不强。政府应加强预制混凝土标准构件设计、生产的推广,提高同类项目预制构件的通用性和可置换性。以促进装配式构件工业化生产,保障装配式建筑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DGJ08-2117-2012
2.《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355-2015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1-2014
论文作者:戴勇,邢佳嗣,龙言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叠合论文; 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构件论文; 楼梯论文; 套筒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