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韩伟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韩伟

(青海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煤矿的生产运营离不开电气设备,而矿井生产条件恶劣,这些设备运行环境较复杂,设备电气控制系统中一个小元件发生故障,就有可能引发整个控制系统发生故障,进而影响到电气设备与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给矿井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加强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降低了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设备管理的现状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论述加强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策略,旨在保障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对策

一、电气设备的基本安全知识

1、触电事故按照构成方式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触电死亡事故都是有电击造成的。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电击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效应对人造成的外部伤害。电伤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机械性损伤、电光眼等伤害。

2、日常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在施工中拆除的电线要及时进行处理,用绝缘带包扎带电的线头;在使用电压高于36V的手电钻时,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检查其是否有损坏;高空作业前要检查安全带的牢固程度,检查扶梯有无防滑措施;低压架空带电作业时要配备专业监护,并佩戴好绝缘用具;登高作业时,不能随意往下扔东西;在带电的低压开关柜上工作时,要采取避免短路和接地等措施;遇到雷雨或大风天气,要停止一切高空作业。电气发生火灾要及时断电,在未断电前,应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或干砂灭火,严禁用水或普通灭火器。

3、雷电。雷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冲击性强等特点,产生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等三方面的破坏作用。雷电的防护对电气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广泛应用的雷电定位系统,主要有磁方向定位、时差定位和时差测向混合定位。

4、静电。静电所包含的电量通常很小,但往往电压较高,很容易造成火花放电现象。静电的火花能够点燃易燃物质,造成一定的隐患,影响生产的质量,还会导致电脑、继电器、控制器等电子元件的损坏。常用的消除静电的措施有接地法、泄漏法、静电中和法和工艺控制法。

5、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往往会导致信号中断或失误,仪器、仪表及自控系统失灵;另外,射频危害还表现为感应放电,可能给人以明显的电击,还可能与邻近的接地导体之间发生火花放电,在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这是非常危险的因素。

二、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自然因素影响。对于煤矿电气设备各项安全隐患而言,有些安全隐患是可以避免的,有些是不能避免的。如自然环境因素,对于自然环境因素引发的煤矿电气设备安全隐患,只能尽力防范。如自然界雷雨天气引发的电气设备安全隐患,只能想方设法的给电气设备装设一些保护设施,而无法避免雷雨天气的发生。当自然界发生雷电现象时,雷电会影响电气设备供电电压,易造成电网电压瞬间增大,一旦电网电压瞬间增大易击穿电缆,烧毁电气设备,形成电火花,甚至引发火灾。

2、企业管理人员对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煤矿采掘业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安全系数也相应比较低。但大多数煤矿企业仅仅把目光投放在对瓦斯的安全管理上,却忽视了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电能为整个煤矿生产提供了动力,因此,做好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如果电气设备出现安全问题,不仅会使整个煤矿生产陷入瘫痪,影响到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对生产工人的生命安全构成重大的威胁,使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才能实现生产经营的终极目标。

3、管理制度待完善。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都将主要方式放在提高产能上,为此引进了大量的煤矿电气设备,然而在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却缺少针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部门体制中甚至没有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在出现问题时也没有明确的部门来担负责任。一些煤矿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规章,但实施力度不够。同时,普遍存在着领导干部重视瓦斯、煤尘、水灾等重大事故,对电气设备安全管理重视不够的问题。因此,具体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对各类制度、措施的实施大打折扣,留下了许多重大隐患。

三、当前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对策

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煤矿企业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大多为特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组建一支专门的机电安全监察队伍,监督、检查机电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以避免人为因素引发的机电安全管理系统失控、失效。煤矿企业必须加强电气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在培训过程中实行考核上岗及奖惩制度,培训后进行结业考试,考试合格的给予上岗证且一定奖励,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严禁上岗并继续再培训,直至培训合格。同时在日常电气设备管理中,管理人员要认真做好电气设备的采购、检测、安装调试、检修、维修等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2、加强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电气设备操作和维修是一种特殊岗位。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运行距离,对工作责任区重新的整合。并且,各项管理指标量化到每人身上。在出勤、电力消耗指标上,采取月检验收制度。相关的职能部门,还应该就设备的维修,采取动态管理的方针。对矿井下的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对于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进行纠正,责任管理者进行有效的处罚。

3、贯彻煤矿电气设备安全检查制度。在煤矿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对电气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期检查维修,避免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存在故障与危险,电气设备的定期检查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减产重点在于确认电气设备可靠的防爆性能与安全使用状况。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故障与管理问题,应及时的总结整改,并组织安全负责人检查安全问题的处理情况。

4、做好电气线路施工。第一,对用电线路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第二,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和电缆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网路的额定电压,绝缘子也要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压进行选配,防止超负荷使用;第三,安装线路和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划伤、磨损、碰压导线绝缘,并注意导线连接接头质量及绝缘包扎质量;第四,在特别潮湿、高温或有腐蚀性物质的场所内,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采用套管布线,在多尘场所,线路和绝缘子要经常打扫,勿积油污;第五,严禁乱接乱拉导线,安装线路时,要根据用电设备负荷情况合理选用相应截面的导线,并且,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建筑构件之间及固定导线用的绝缘子之间应符合规程要求的间距。

结语:总而言之,煤矿电气安全管理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重要保障,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针对煤矿电气设备故障频发的实际情况,归纳总结了常见的电气设备安全隐患,并针对各种隐患阐述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并从管理角度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对技术及管理措施的阐述,以期减少煤矿电气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增强煤矿电气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向伟.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浅析[J].江西煤炭科技.2014(1)

[2]李树松.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7)

[3]史晓波.浅析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0)

论文作者:韩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煤矿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韩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