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乡镇企业改革的“关”--论北京郊区乡镇企业的重组与转型_产权理论论文

克服乡镇企业改革的“关”--论北京郊区乡镇企业的重组与转型_产权理论论文

攻克乡镇企业改革“关”——谈京郊乡镇企业重组转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京郊论文,乡镇企业论文,企业改革论文,乡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两年来,京郊乡镇企业深入进行了资产重组和企业转制,使一大批企业走出困境,有的在较高的起点上得到发展。全市乡镇企业初步扼制住滑坡的局面,出现回升的苗头。

准确把握乡镇企业问题的症结

乡镇企业经过前些年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出现效益下滑、亏损面扩大、生产萎缩的严峻形势。如何认识这种全局性的持续的下滑,如何判断这种局面的成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像医生的断脉决定下药一样,它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到一个企业出现生产效益下滑,可能直接的原因是管理问题、班子问题、产品问题、资金问题等,这些问题解决了,企业可能就好了。但是,从全局来看,这些问题多年持续出现下滑,就不能一般地认为是上述一些具体问题了。

当前乡镇企业的确存在诸如产品问题、班子问题、管理问题,但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归结起来是两大类问题:一类是结构性问题,另一类是体制性问题。结构性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金结构和经营者结构。产业结构主要是优势产业不明显,结构雷同,基本是一个模样。产品结构主要是优势产品、拳头产品不多。资金结构主要靠乡村集体一家办企业,资金渠道单一,银行一紧缩就难以维持。经营者结构主要是本乡、本地人经营企业者偏多,来自更大范围、来自社会的高文化、高技术素质的人不多。这些结构性问题,是计划经济、短缺经济下形成的,生产什么都有人要,就形成什么都生产。短缺经济为乡镇企业的崛起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埋下了结构不合理的“种子”。

体制性问题,主要是公有制实现形式有缺陷,产权体制有缺陷。归纳起来,一是产权单一,只靠集体一家投资;二是产权模糊,主要表现在农民是所有者,但不是直接投资者,投资者只是乡村干部,是群众“代表”,资金的组织者不是所有者,所有者又不实际出资,这实际上是所有者的缺位,是主人缺位。我们认为这是乡镇企业的致命的缺陷;三是产权封闭,主要表现在以乡村为单位进行要素组合,不是在全社会配置资源;四是产权相对凝固,主要是乡村资产过去只有物质形态,没有股权形态,很难流动;五是产权与经营权、行政权合一,即乡村既是所有者代表,又是经营者代表,还是社会管理者,政社合一,三种职能于一身。多种职能就有多种目标,往往是经营权服从所有权,所有权服从行政权,企业很难做到追求利润最大化。这种产权体制,已度过了它最能发挥正面效应的时期。一个明显的缺陷是缺乏产权的激励与约束。经过多年改革,企业已经有了经济的、行政的、政治的、法律的激励与约束,但是还缺乏一种约束,就是产权的激励约束很弱。企业近些年来产生的很多消极现象,如盲目投资、消费失控、负债率高、“穷庙富和尚”、“两头实,中间空”等,都与缺乏产权这种“硬”约束有关。什么叫“硬”约束?就是一般约束解决不了的问题,它能够解决,就可以叫“硬”约束。比如企业人员多的问题,多年解决不了,一旦搞了转制,人自动就减下来了。它比通常的行政力量大得多。

结构性问题与体制性问题,二者是什么关系?我们感到,带根本性的还是体制性问题。好的体制,可以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体制不好,即使有了好的结构,也会逐步失去优势,失去市场。这样的例子在乡镇企业是很多的。一些乡镇企业产品销售不出去,比如服装,不是社会上服装消费总量少了。只是买你这部分少了,而是买了别人的。同等生产设备条件的企业,是体制好、机制好的企业订单很多,日子相对好过。因此,是否可以说,决定产业、产品结构的背后,深层次问题仍然是体制,是所有制实现形式。体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对企业行为起基础性作用,当然它也必然会影响到结构优劣的走势。因此,我们体会在结构与体制这两个问题中,体制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用改革的思路解决乡镇企业问题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确定,要用改革的思路解决乡镇企业问题,基本的做法是资产重组和企业转制。

通过资产重组解决结构性问题。主要办法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各种生产要素包括经营者,重新组合,重新集结。把企业看成商品,通过推向市场,进行市场交换,谁能经营谁经营,谁能投入谁投入,谁能购买谁购买。通过重新组合,引入社会上的生产要素,使乡镇企业得到脱胎换骨的改造。在改造中盘活存量,引进增量,置换经营者,解决产品、市场等问题。这里不是不解决产品问题、管理问题、班子问题,而是通过一种什么途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取的是通过资产重组解决这些问题。在重组中,我们强调了要大范围重组,高起点“嫁接”。打破乡镇企业社区的局限性,防止近亲“繁殖”,利用首都的地域优势,引导企业尽量向国内外的名牌产品、明星企业、知名企业家即三名(明)靠拢,吸引他们落户京郊。在与三名(明)的组合中,把企业搞大,实现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据初步统计,大范围、高起点重组,已引进国内外大企业47家,22个名牌产品,引进国内外投资2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3900万元,年销售收入76亿元。由于我们选择的切入点是资产重组,运用的又是市场机制,因此,我们虽然没有就资金解决资金,就班子解决班子,而最后结果是盘活存量,引进大量增量,也解决了一大批班子问题。据统计,两年来, 郊区乡镇企业通过资产重组, 共盘活存量资产39.2亿元,引进增量资金40.4亿元,转换经营者778名。 一大批企业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大大提高了乡镇企业的总体水平。

通过企业转制,解决体制性问题。主要是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实行什么样的企业制度,是与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密切相关的。有什么样的组合方式,一般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制度。资产组合方式是联营的方式,就实行联营的企业制度。组合方式是股份的形式,就实行股份制。企业转制与资产重组往往是结伴而来的,大多数是从资产重组入手进行转制,与外资结合了,就实行三资企业制度;与民营结合了,就实行民营企业制度。当然,企业重组也有没触动企业制度、没触动产权的,这样的企业就要专门进行改制。有的是在转制中进行产权的重新组合。企业转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乡镇企业无论怎么改,改革无论怎样深化,都不能动摇以公有制为主体。改革的目标是把集体经济办得更好,而不是削弱它。要改的是原来的那种集体经济的毛病和缺陷,改的是原来那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转制的另一个指导思想是,要触动产权,尽量不在原体制内改来改去。只有触动了产权体制,经营机制才能真正转换。初步实践的结果是,除少数变成民有民营外,大多数变成新的集体,由原来乡村集体所有变成众多出资者共有或者混合所有,变成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那种“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在转制中强调采用多种形式。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实行一厂一策,甚至有的实行了一厂多策,做到成熟一个搞一个,不赶进度,不走形式,不“刮风”。主要形式是租赁、兼并、股份合作、有限责任公司、拍卖、托管、联营等。这些形式,一个共同特点是使企业与原来所依附的母体都有了某种程度的分离,而经营者、劳动者与生产资料都有了某种程度的结合。一般分离越彻底,结合越紧密,效果越好。特别是小微亏企业重组转制后,很多都产生了起死回生的效果。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

乡镇企业大面积重组转制,我们把它看成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

20年前农村改革“破题”,破在种植业的经营体制上。这次,改的是农村二、三产业即乡镇企业的经营体制。重组转制不管有多少种形式,有一个基本特征是人和生产资料与原来的体制有了某种形式的分离。这种分离,触动了旧体制,实际就是体制的变化,是资本组织形式的变化,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传统的公有制理论,在第一产业上塑造了生产队,在农村二、三产业上塑造了乡镇企业。他们的共同缺陷是产权模糊。因此,都要过体制改革这一“关”。这带有必然性。

两次过“关”如果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主动过“关”与被动过“关”之分。20年前,农民吃不上饭,现在看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就是因为人民公社体制造成的。但是,当时有多少人是从体制这个角度去分析认识问题?多数是从领导上、管理上甚至从阶级斗争“斗”得不够上去找原因。到了吃不上饭的地步了,也不怀疑旧体制有毛病,认准是“优越性发挥不够”。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判断上的失误,导致长期在旧体制内徘徊。这次乡镇企业遇到问题,一部分企业也发不起工资了,实际是另一种形式的“吃不上饭”。我们汲取了农业上次“吃不上饭”认识迟的教训,较早地从体制上分析认识问题,没有沿用给企业注入资金、调整班子等传统作法,而是体制改革、在所有制结构调整上寻找出路,因此选择了重组转制。20年前,农民吃不上饭,与今天部分乡镇企业吃不上饭,根源都在体制,因此出路都是体制改革。

还有一个因素也提高了我们重组转制的自觉性。改革开放以来,郊区一部分地方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但还有相当一些地方仍然坚持原来那种集体经营模式,粮田农场、集体果园、菜园、渔塘等。经营方法有了变化,但财产组织形式没有多大变化,产权模糊,经营主体仍是原来那种集体。国家集体还投资兴办了一大批猪场、鸡场、牛奶场等。纵观这十几年,这种经营体制运转如何?总体上看,是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益,信贷支撑,能人支撑,有的是财政补贴支撑。它适应计划经济,适应短缺经济,是保计划贯彻执行的微观基础,但不适应市场,更不适应买方市场,现在已难以为继,难在成本普遍偏高,出现了现代化大鸡场竞争不过老太太养鸡的怪现象。去年开始转制,变成家庭作主体,见到成效。实际是“绕”了十几年以至二十年,最终还是走了体制改革之路。这件事生动说明,体制改革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体制性问题必须用改革体制的办法去解决,叫做“对症下药”。在原体制的框架内改来改去,也就是非体制改革措施,可以有效果,也会有一批批的典型,但很难有全局性效果,很难扭转全局上每况愈下的状况。农业上这种历史的教训,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了今天我们在二、三产业上主动搞重组转制的自觉性。

标签:;  ;  ;  ;  ;  

克服乡镇企业改革的“关”--论北京郊区乡镇企业的重组与转型_产权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