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七年级新生数学学习方式论文_陶继荣

浅谈七年级新生数学学习方式论文_陶继荣

摘要: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在其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学习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需要学生自己主观的努力,也离不开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的引导和干预。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良行为,进行研究和干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反思、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式分层次、分步骤指导。

关键词:七年级新生;数学学习方式;引导;干预

《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通过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行为的调查,发现七年级新生数学学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前预习准备不足、课堂学习主动性不强、课后作业情况不良等三个方面。为此,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并进一步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同时,相应地改进数学评价方式。因此重视对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样。

然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在其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学习方式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需要学生自己主观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教育工作者有意识的引导和干预。这里的“引导”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确、有益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予以引导、肯定和强化。而“干预”,则是指帮助学生克服和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方式。因此,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良行为,进行研究和干预,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反思、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式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式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在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读”“记”“思”“做”相结合,粗读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细读本节的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并做“笔记”和反复阅读、体会,特别要“思考”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后试“做”课后的随堂练习,对难以理解的概念等作“记录”,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课堂上处理好“听”“思”“记”“用”的关系。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在“思”的过程中注意,多思、勤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联想、猜想、归纳。特别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的条件。

在“记”时应做到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等。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创设一种环境,使学生能受到必要的数学应用的实际训练。

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环节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应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通过作业反思,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认真思考、积极探究,促使学生认识到旧知识已经过于贫乏,从而产生一种要求探索新知识领域的强烈欲望。通过作业反思促进课外生活的意识回归课堂。课外延伸,一种思想、一种意识的形成,如办数学知识报、图案设计、数学小论文等研究性的数学活动,还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通过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课内思维,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就在学生的身边。

从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让我们合理运用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刘安利,王瑞峰,丁效兰,魏锡山.科学探究课程的试验与探索[M].中国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楚延.数学教育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连搭中学730100)

论文作者:陶继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1

标签:;  ;  ;  ;  ;  ;  ;  ;  

浅谈七年级新生数学学习方式论文_陶继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