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班级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为了更好地实现班级的教育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目标,必须加强班级管理的实践改革与理论研究;惟有将班级管理的实践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方能实现班级管理的科学化,进而有效引领教育改革在班级活动中的良性推进。
一、学科视野
近若干年来,在我国有关班级管理的著述已出版了几十种,一般都是以教育学理论为依据,以德育为主线,论述班主任和班级工作。综观国内外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将班级管理仅仅局限于教育学的学科视野中,未免狭隘;事实上,人们对于班级管理的关注和研究从来都不是单向度的,它必须有宽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而多种学科视野则无疑对班级管理研究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班级管理首先得益于心理学研究的支持,他们通过对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的抨击,确立了各种班级管理的新观念,并试图寻找班级管理的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为班级管理确立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如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确立了一种客观的研究精神,对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行为主义为代表的心理学对人的行为的关注这一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及其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使班级管理在科学化的轨道上走向深入,并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在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中优势地位的获得,班级管理产生了一种新的范式转换。认知心理学强调从对人的认知的分析入手,试图使学生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规范,理解教师班级管理行为的原因与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并由此形成积极的师生关系,维持与促进班级秩序。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从对学生的需要、潜能的分析入手,对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发生机制进行研究,进而将这种研究应用于班级,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控制方法和技术。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与研究思路,为班级管理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班级管理一方面有了其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实际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学科在当代的发展,其研究的思路、研究的成果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班级管理的研究,如对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中师生关系的改善、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师生的控制与服从、对抗与磋商等问题的研究,无不借鉴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并完善了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使班级管理的研究更加具有时代发展的特色。多种学科的参与,使班级管理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使班级管理在研究范围、研究范式、研究成果的应用上逐步走向深入与全面。
二、研究内容
由于班级管理涉及到班级活动中所有的人、事、物及其关系,其内容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十分复杂。在西方,有关班级管理研究的内容取向,总体上表现为三种,即职能研究、行为研究和人际关系研究。要想对班级管理的研究内容做一个精确而完备的划分,实属不易。除了上述三种不同的研究取向,也可以把班级管理的研究内容粗略地划分为原理性研究和操作性研究,或者笼统研究和问题指向性的研究,理论研究和策略研究等等。笔者在此所做的归纳,试图把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和客体、静态和动态、理念和策略、笼统和专题相糅合,把研究内容大致分为四块。
1.主体研究
有关班级管理主体的研究,涉及的是班级管理中“人”这一主导而活跃的因素。在先前的班级管理实践与研究中,人们一贯认为班级教师是管理的主体,学生是管理的客体;随着学生在班级中主体地位的不断提升,班级教师与学生同时构成了班级管理主体研究的两大要素。
班级教师是指承担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是班级学生的教育者、指导者和班级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我国的班级管理一般都实行班主任制,班主任由任课老师兼任或专门指派的从事学校行政工作的老师担任,负责整个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国外有的实行班主任制,如德国、前苏联、日本;也有的实行“导师制”,如英国。各国对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有不同的称呼,其职责也有某种程度的差异,但是,作为学生的教育者、指导者和班级工作的组织管理者,各国班级教师仍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进行符合本国教育目的的教育和教养;(2)维护和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3)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4)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服务。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兼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既是班级管理的对象和客体,要履行作为学生的角色权利和义务,要遵守班级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同时,他们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要发挥作为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而献计献策。把学生当作班级管理的主体,其实就是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而在班级管理的主体中把教师和学生结合成为一股合力,则体现为一种全员管理的理念。
2.环境研究
有关班级管理环境的研究,涉及的是班级管理中“物”这一客观因素。自勒温(Lewin)提出著名的行为公式B=F(PE)(B代表行为,F为函数,P为个体,E为环境),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意义后,环境成为了班级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环境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即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
对物质环境研究较多的,概括起来主要有物理条件、班级编制和座次安排。物理条件主要表现在教室基本设施建设(光线、大小、温度、音量、涂色、课桌椅以及其他教学设备等方面)、教室的布置与设计等方面。关于班级编制的争论是围绕着两个重要因素展开的:经费和教育质量(坦普尔顿,1972)。一部分国家小学班级编制标准低于中学,他们的理由是小学生年龄小,需要更多的照顾和个别指导;另一部分国家则相反,认为中学生学习内容难度比小学生大,内容比小学要深,他们的能力、个性、兴趣、爱好比小学生更加明显,更加多样化了,需要更多的个别指导。在座位的安排上,一项典型的研究称为“舞台情境”的班级管理(A.Schwebel,1972),研究表明:教师在分配学生座位时主要关心的是维持班级秩序,减少混乱,尽量使爱闹的学生分开,并且使其坐到一个“恰当”的地方,有这样三种情况:(1)单独一人坐在最后一排,处于孤独状态,理由是孤掌难鸣;(2)坐在两个好学生中间,处于夹击状态,理由是效仿榜样;(3)近教师的讲台,处于直控状态,理由是便于监督。“舞台情境”的班级管理,对于教师在班级中如何合理地分配学生的座位,具有很大的启示。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班级秩序的有效控制,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交往,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国外校长提出安排座位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身材高低、学生的视力、听觉、性格特征、人际关系、知识水平。
班级管理的制度环境研究,主要包括结构与规范两个方面。班级结构是指以教师为中心形成的学生的地位、角色分配体系。例如班级的正式组织,包括班干部、各课课代表的人选和小组分组;还有班级的非正式组织,包括了自发产生的“孩子王”和学生自愿结合形成的小团伙等等。与之相应地,围绕班级结构所展开的研究,主要表现为班级组织建设研究和班级管理中非正式群体的研究。规范是班级管理的内在期望与外在标准,同时它也是教师指导和评价学生行为的主要依据。有关班级规范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为班级纪律的研究,而有关班级纪律的研究,又主要是围绕着他律和自律的问题而展开的。
如果说班级管理的物质环境是一个硬环境,制度环境是中性环境,则文化环境无疑是一种软环境,它以底蕴的形式由内而外地弥漫在整个班级环境中,从而形成一种在班级中不成文但又心照不宣的更具人为性与主观性的价值倾向。班级管理的文化环境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领导方式、人际关系和班风。领导方式是指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扬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等三种类型。后来,美国密执安大学的李克特(R.Likert)又将集权型分为强硬集权型和仁慈集权型。陈振华在《美国学校的三种课堂管理风格述要》中,将教师的领导方式按其控制程度进行分类,分为教师低度控制、教师中度控制和教师高度控制。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满足需要的程度。如果交往双方都能满足对方的需要,相互间容易形成接近、友好、信赖的心理关系,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双方都心情舒畅。如果双方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形成疏远、回避、甚至敌视的心理关系,使双方忧虑和苦恼,甚至影响心理健康。显而易见,班级里的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班级气氛,教师应该成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有关班级人际关系的研究囊括了师——师关系研究、师——生关系研究以及生——生关系研究,其中以师生关系研究最为显著。班风,即班级风气,是班级成员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班级成员中占主导地位的群体意识、情绪状态、价值倾向和行为取向等。在班级风气这个问题上,基伯(J.R.Gibb)提出了“支持性风气”和“防卫性风气”这两个概念,这一区分法非常著名且有效。基伯的区分法是基于集体成员的信赖关系之上的,支持性风气建立在信赖和相互支持之上,而防卫性风气则出现于不信任和相互攻击、防卫之时。因此,日本广岛大学教授片冈德雄主张建设支持性风气浓厚的班级集体,强调在集体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3.过程研究
有关班级管理的过程研究,涉及的是班级管理中“事”这一因素,它是班级管理中相对动态的一项研究。传统的管理总是把班级管理看成是由静态的职能所构成,这样并不能反映出班级管理的实质,反而会造成在班级管理上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使班级管理处于盲目的运作状态,难于发挥应有的效果。根据系统的方法——霍尔的三维结构法来探讨分析班级管理的科学运作过程可以从三个维度,即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来展开,从根本上把握班级管理过程的运行规律。首先,从理论维看,班级管理过程是确立教育管理指导思想,形成正确教育管理观念的过程。这些教育管理观念诸如全面发展观、教书育人观、管理育人观、学生主体观、系统整体观等等。其次,从设计维看,班级管理过程是对班级进行系统分析、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决策过程主要包括背景的分析、目标的确立、内容的确定、方法的比较以及形式的选择等。此外,从操作维看,班级管理过程是班级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和调控过程。这一操作过程主要由如下环节构成:计划、实施、评价和总结等。国内相关的学者,有的把班级管理过程描述为四个宏观程序,它们分别是确定目标、建构环境、促进沟通和给予激励等。
4.策略研究
如果说主体研究、环境研究和过程研究属于班级管理中一般意义上的笼统研究,那么,策略研究可以被认为是问题指向性的专题研究。到目前为止,班级管理中的策略研究主要指向班级学生的行为,故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转换成了行为研究或行为策略研究。行为策略研究发端于学生的问题行为,可以说,问题行为是班级管理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同时也是班级教师需要着力克服的难题。所谓问题行为,是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邵瑞珍等,1990)。国内外的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行为进行分类。美国的威克曼(E.K.Wickman)把破坏班级秩序、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的行为等归纳为扰乱性的问题行为;把退缩、神经过敏等行为归纳为心理问题行为。后来,奎伊(H.C.Quay,1956)把问题行为分成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以及情绪上、社会上的不成熟行为等三种类型。我国心理学家根据调查研究认为,从学生行为表现的主要倾向来看,可以把学生的问题行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外向性的攻击型问题行为,包括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上课不专心、与同学不能和睦相处,严重的还有逃学、欺骗和偷窃行为;另一类是内向性的退缩型问题行为,包括过度的沉默寡言、胆怯退缩、孤僻离群,或者神经过敏、烦躁不安、过度焦虑。
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主要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运用先入为主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第二,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第三,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在管理策略的背后,有行为管理理论模式的支撑。陈时见在《课堂管理论》一书中,总结归纳了西方行为管理的六种理论模式,它对于班级管理的行为策略研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这六种理论模式分别是:(1)果断纪律理论模式;(2)行为矫正理论模式;(3)现实疗法理论模式;(4)目标导向理论模式;(5)和谐沟通理论模式;(6)团体动力理论模式。在此基础上所衍生出来的操作性行为管理模式还包括:权威模式;教导模式;矫正模式;关系模式;群体过程模式等。
三、研究方法
某一领域的研究能否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有赖于本领域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到目前为止,班级管理研究已经从原先单一的心得体会式的研究路径朝着由多元方法论范式引领下的理论研究迈进。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班级管理研究的研究方法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理论研究法、人种志研究法。在笔者看来,班级管理的研究方法可以归结提升为如下三种范式,即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这三种范式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上位概念——教育管理的研究范式。张新平博士在《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实地研究》一文中指出:从哲学的层面看,实地研究看重教育管理的现实世界(生活世界),而思辨研究强调理论构建和体系构建(如逻辑起点、概念范畴等等);实地研究重视用理解、体验去显示教育管理人员的真情实感(日常生活),而实证研究致力于用数学和自然科学的范例去建构一个理想的精致的教育管理科学;实地研究注重个别性、特殊性、差异性、多样性的价值,而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只看到了“共相”、普适性的作用,并用普适性、“共性”、规律对抗、排斥和贬低个别性、“殊相”及差异性。很显然,在我国,班级管理的思辨研究尝试较多,但尚未成熟;实证研究略有涉足,但未免机械简单;实地研究刚刚起步,还有待进一步挖掘重视。当然,研究方法并不是单独割裂的,在班级管理的研究过程中,它们将共同走向统整与融合。
四、研究现状评价
1.研究的主要特征
在西方,从研究的内容取向来看,职能研究和行为研究占据优势地位,而人际关系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国内,从研究者来看,大多数班级管理的研究者都是从事实际班级管理实践工作的班级教师,而专门把研究领域锁定在班级管理上的理论工作者则相对较少。从学科视野来看,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班级管理研究的相对较多,而从其他学科,如哲学、社会学、生态学、管理学来研究班级管理的,相对较少。从研究内容来看,主体研究和环境研究较多,过程研究和策略研究较少;其中,在主体研究中,教师研究居多,学生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来看,在西方,实证研究居多,思辨研究和实地研究较少;在我国,经验总结性的和心得体会式的的思辨研究居多,而实证研究和实地研究普遍欠缺。
2.存在的问题
第一,班级管理研究的总体理论水平不高,同一内容、同一角度、同一层次的重复研究较多,不同视角、多重视角的研究较少。学科探讨的总体分布不尽合理。
第二,在班级管理研究中,经验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不足。也就是说,研究较多地停留在零散的、片面的、单一的经验研究的层面上,尚未提升到系统的、整体的、多维的理论研究层面。
第三,即便是在理论性的研究当中,一般化的、个别的、空洞的、泛泛的、心得体会式的主观议论十分普遍,而有新意的、有深度的、有经验数据支持的理论分析较少。
第四,研究方法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研究设计的简单化、资料分析的表面化、数据表达的百分比化,缺乏对结果的统计检验等等。方法的贫乏,使得那些精心设计的、客观的、针对性较强的解释性研究较少,特别是着重于现象间关系的深入探讨的研究较少。
3.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领域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教育界在班级管理方面提出了五个新课题,它们分别是:(1)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应该怎样进行管理;(2)怎样进行管理才能创造轻松愉快、内容充实的班级生活;(3)创造“掌握基础学习,发展个性和能力”的条件;(4)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5)加强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联系。
在我国,班级管理研究的现状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很不适应,无法满足班级管理实践的需要。迄今,我国的班级管理研究工作还停留在片面的、零星而不系统的、经验总结性的状态。对于班级管理的基本特征、对于班级管理研究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的认识还不甚明了。为了使班级管理研究体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为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必须建立起科学的班级管理研究体系,这也是当前班级管理研究的战略任务。
具体来说,班级管理研究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立班级管理研究的基本概念、范畴、基本理论,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第二,对我国班级管理的实践进行科学的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第三,把班级管理研究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班级管理实践,使班级管理科学化;第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班级管理工作者,提高班级管理人员的理论素养;第五,建立和完善中国本土化的班级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