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我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_就业论文

再论我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_就业论文

再议中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论文,效应论文,再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利用2000-2007年持续存活的工业企业数据系统探究了企业出口对就业结构,就业总规模、技术工人就业规模、非技术工人就业规模的影响,验证贸易影响就业规模的机制,细化与补充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出口并不支持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贸易对就业的筛选机制,出口带来两类工人就业水平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技术工人的就业比例,恶化了工人的就业结构。这一结论为我们从出口的福利效应角度来评判和检验贸易政策提供了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本文的研究不但将国际贸易学和劳动经济学从更加微观的视角结合起来,还可以从贸易的福利角度来评判贸易政策的调整效果,进而使贸易政策得到更好地部署。

      有关贸易对就业规模的影响,学者已经基本形成一个共识:出口会扩大就业规模,而进口则因对国内商品和服务的替代造成失业。当今愈演愈烈的劳动力市场问题促使学者们重新探讨贸易带来的就业效应。本文从微观层面系统探讨了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重新验证贸易影响就业规模的机制。结果发现,企业出口强度的上升促进了技术工人和非技术工人的就业,且前者的增加幅度小于后者,因而会造成技术工人的就业比例下降,不利于就业结构的升级。综合来看,企业出口促进了就业总量的上升,并不支持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筛选机制,这或许与我国存在“生产率悖论”相关。我国存在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并未高于内销企业,也不存在产业由低生产率企业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现象,因此并不支持贸易对就业的筛选机制。随着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我国将更多的从中获益,但这种利益能否转化为居民的社会福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合理的政策引导。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方式已经显示出较大的负面作用,贸易政策面临着重大考验亟须改革。本文结论可为我们从出口的福利效应角度来评判和检验正在转型的贸易政策效果提供支持,在在保证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同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居民福利,包括安排合理的就业结构、降低就业风险等,并分行业、分区域地采取差异化政策,进而使贸易政策得到更好的调整和部署。

标签:;  ;  ;  

再论我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_就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