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营销系统基础数据的质量对开展营销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对建立数据工作的长效机制进行了阐述,以达到有效提高电力营销系统基础数据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电力营销系统;基础数据质量;提高
引言:电力营销系统基础数据的质量对开展营销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电力营销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初步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才能提高电力营销系统技术数据质量。
1进一步增强对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重要性的认识
基础数据是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是营销各项工作开展和分析决策的基础。就拿线损管理工作来说, 需要保证变电站、 线路、台区的目录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所有关口用户、正常用电客户的线变户关系必须保持正常、准确、符合逻辑,才能准确统计出供售电量,有效的进行线损分析, 为开展营销稽查工作,减少营销工作误差提供宝贵的数据参考。一旦统计的基础资料出现偏差,供售电量的数据统计也就不准确,对线损分析的准确性饿就无从考证了。由此可以看出,要想保证力营销系统决策的准确性,必须大力提高数据质量,也为电力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更好的为企业、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电力营销系统
2.1营销系统数据的来源。营销系统的大量数据来源是经过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网运行实时信息系统以及SCADA系统对数据的运转、分析、处理而构成。随着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这些系统已经累积了繁多的历史数据。
2.2营销系统的数据特点。一是数据多。电力营销系统数据来源较为广泛,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各类装备实时收集的现场数据,一种是通过调度中心不同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引发的数据。收集到的数据有时会出现有噪声、丢失、不准确现象。再加上电力系统是大规模非线性动态系统,涉及较多的状态变量通常采取简约方式进行处理影响了结果的精度。二是数据种类复杂。影响系统是一个混合系统,上层提供的决策通常是逻辑性的操控命令,下层控制大多是连续性的,一般都是将上层和下层控制有效结合,以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当系统处在紧急状态时,要及时迅速的制定决策,让系统回归正常。
3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有效手段
3.1加强数据管理,切实做好数据整理工作
首先要认真梳理和排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产生错误数据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通常情况下有以下几方面原因;数据源头提供数据时可能存在数据项不完善、不准确,或数据录入出现错误;各类调整没有按规定及时变更或清理;新、老信息系统升级换代在数据转中造成的重复数据、垃圾数据和错误数据;工作人员误操作造成的数据错误等。其次,分类施策,对症处置。一是坚持以预防为主,切实把好数据入口关。要进一步细化和规范业务流程,并加强业务流与信息流的交叉分析,判断数据错误关键点,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流程操作,从源头上控制数据质量。二是对于新老系统转换时产生的数据错误,分析诊断后采取分段处理,科学确定问题产生的临界点和数据量,逐一排查处置,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再次,适时监测、防范预警。一是对基础数据要定期核对,就拿线路台帐和配变台帐来说,半年要与生产系统核对一次,及时整改未调整到位的数据,只要遇到政策调整,就及时进行信息核对和修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通过稽查工具加强数据整理,加强基础数据的适时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首先,填写基础数据要按照固定格式,方便发现常规错误,也方便查询和统计。企业工作流程加强信息化、标准化,包括基础数据的构建也要实行标准化。一是内容顺序标准化。表达内容要标准,对一些字段的内容,体现的内容一定要标准,包含了前后顺序的一致性,长度的一致性。 二是传票或工单内容要填写全面,,出现某项内容空缺时要用特定字符代替,有效防止错误发生,提高准确率。三是同一个字段表示多种内容,要利用分隔符进行隔开。基础数据标准化的要求就是统一分隔符,并且要保证分隔符的唯一性。其次,在技术层面控制错误产生。基础数据整理要保证数据质量,另外操作人员输入数据时,系统要能进行自我识别判断,有效提高系统数据的准确性。比如用电户为240V电压等级供电,操作人员在传票中输入电价误选380V的电价,传递时系统出现“该户电价与电压等级不一致”的自动提示,阻止传票传递,提示修改,提高输入数据的准确率。再次,利用数据查询工具,编写SQL语句提供数据查询。通过SQL查询工具,编写核查语句,搜索不符合逻辑关系的数据清单,有针对性的开展数据的排查和整改,从而确保系统内数据的准确性。
4建立数据工作的长效机制
4.1健全和完善数据管理相应制度。数据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后,开展数据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循,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制度保证。进行制度修订时,要突出关键点,从源头上对虚假数据进行有效控制,防止操作过程中发生错误。同时对数据的更新和清理,都要做出细致严格的具体规定。要严格根据相关程序和标准开展工作,用规范操作和严格的执行标准,来防范和减少错误产生。
4.2加强数据质量监督。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督,把握好数据工作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要对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强化责任;要认真复核已经录入的数据,发现错误及时修正;要实时跟踪数据交换全程,严格细致抽查,防止交换过程中出现数据重复或遗失。要保证原有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新增数据,更要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新增数据准确无误,把数据错误率降到最小程度,不断提高数据的整体质量。
4.3加强统筹协作。要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和分工协作。数据整理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任务繁琐而艰巨,涉及到营销部、客服中心、电费中心等多个部门,还涉及到农电所有供电所。单凭某一个部门是无法高质量完成数据工作的。必须建立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作为数据工作的长效机制来抓,用健全的制度机制来约束各部门,使他们能密切配合,统筹协作。需要指出的是,对跨各部门之间的基础数据,要对数据的合理流程和工作模式认真分析和研究,确保数据准确、一致。
5结束语
随着营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营销各项业务工作也在逐渐的完善。营销系统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对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重要性的认识,针对营销系统经常出现的问题,把握关键点,加强学习和研究,引进更为先进的软件技术和先进设备,提升数据计量的准确率,确保营销数据的质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营销系统的各项应用提供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持。要加强数据的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来提高营销基础数据质量,建立数据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营销工作的有效提升,为社会和广大用电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颜勇. 数据库技术视阀下的提高电力营销系统基础数据质量策略[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1):211.
[2]许敏. 提高电力营销系统基础数据质量的方法探析[J]. 企业技术开发,2015,(17):101-102.
论文作者:秦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31
标签: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基础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错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