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的教训_朱自清论文

“背影”的教训_朱自清论文

《背影》说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课论文,背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文品读】

(一)《背影》中的“嘱”

《背影》中四次点背影,四次写流泪,两次发感慨,这些都是作者的着力点染之处。但文中也不乏精妙的细节描写,词语的选用也有平中见奇之妙,其中的三“嘱”就是例证:

1.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2.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3.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嘱咐”“嘱”“嘱托”都有“叮嘱”之意,但用在以上三句中,既有着词义上的差别,又显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

“嘱咐”有“叮嘱”“吩咐”的意思。加上“再三”“甚是仔细”的修饰,就表现出父亲对茶房叮嘱的遍数之多,内容之详,言辞之切。是一再要茶房记住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之处都提到了。一个“嘱咐”,写出了父亲为儿子的出门作了精细、周密的安排,真实地表现了父亲不送儿子又不放心的心情。

“嘱”含有“亲切地叮嘱”的意思。由于父亲改“不送”为“送”,所以对儿子有直接说话的机会,在“忙着”看行李、“忙着”讲价钱之后,又反复叮咛儿子一些应注意的生活小事。一个“嘱”字,一下子就表示出父亲说出了心里话,父亲的爱子之心,爱子之神情,跃然纸上。

“嘱托”有“嘱咐”“拜托”之意。尽管父亲已嘱“我”,但他还嫌不够,还要托人办事;尽管父亲会比儿子更清楚茶房“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但父亲明知而为之,正是爱子心切的表现。一个“嘱托”,把父亲的爱子之情,又写深了一步。

“嘱咐”“嘱”“嘱托”,千情万意一个“嘱”。正是由于有了这些传神传情的描写,父亲的形象因此愈显得丰满,如果仅仅只孤立地写父亲买橘子,恐怕文章不会有如此感人的力量。它们同描写父亲买橘子一样,在塑造父亲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感情上起了重要作用。

(二)“他们”的含义

《背影》中写道:“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又写道:父亲“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曾经有人对文中的“他们”提出异议,认为从上下文看,既然是“一个茶房”,就不应该用表复数的“他们”,于是指出这是朱先生的“疏忽”。

这种说法,是由于没有结合语境仔细揣摩全文内容所致。

《背影》中记叙父亲的话共有四处,这四句话,表达父亲对儿子之爱的情感是有一定的深度的。所以,对“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的咀嚼,应放在理解父子之爱这个主旨之上。在父亲看来,不管哪一个茶房,哪怕是十分熟识的人,也代替不了自己对儿子的照应和关怀;从父亲的本意来讲,恐怕不是因为茶房不会侍候人或怕儿子有什么闪失才这么说。所以在父子对话中,完全不会提及那“一个茶房”的什么事,父子谈论的中心是儿子不想麻烦父亲,父亲又想在儿子身边多待一会儿,因而有父亲的“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的口语式的、家常话式的回答。这个“他们”,并不特指前文中的“一个茶房”,而是泛指“自身之外的人”。试想,如果真的改用“他”,那么,“他去不好”的回答即表明父子谈话的中心是谈茶房好不好的问题,父亲的情感也就仅仅局限在对“一个茶房”的不放心之上,既露且直,含义浅薄,不耐回味。所以说,“他们”一词用得合乎情境,合乎语境,谈不上什么“疏忽”。

有意思的是,在朱自清的话语中,也就“茶房”用了“他们”一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这里的“他们”,也不是特指这个陪同的“茶房”,说话的中心也并不是说这个茶房怎么样怎么样,而是指“茶房”这样的一类人,这里的“他们”,也是用得合乎语境、合乎情境的。

【语言卡片】

开头与结尾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眼泪与背影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短叹与长叹(那时与现在)(内疚与思念)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黑色与紫色

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

话语与心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定格镜头与连续动作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平实语言与高雅语言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映潮说课】

《背影》教学设想

教学创意

1.思路简捷,线条简单。

2.选点深入,多角度品读精段。

预习要求

1.读课文,读注释,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2.朗读课文,注意体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

环节一:作者介绍,课文背景介绍。

环节二:预读。

活动创意:巧妙设计话题,利用话题的讨论让学生高效深入地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

1.出示话题:我从课文中感受到了一位——父亲。要求:根据课文中的“细节”内容来说话。

2.教师示例,学生思考,学生发言,教师与学生对话,参与学生的发言。

(这个话题取材内容宽广,难度不大,可让全班每个学生都有话说,可让学生从课文的开头说到课文的结尾,可以让师生之间展开充分的对话。)

(这个环节要求将课文内容说得比较透彻。也许可以说出几十个关于“父亲”的句子。所以教师要有流畅的、及时的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的准备。)

3.教师就此话题的讨论进行课中小结,要求课中小结用最简洁的文字概说“父亲”的形象。

(此教学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左右。)

(用认字识词作为教学过渡,约5分钟。)

环节三:朗读。

活动创意:通过朗读指导、朗读实践让学生既进入课文,又感受文章的情感氛围。本课的朗读一定要进行指导,指导重在对情感基调的体味。教师可以先进行总的指导,然后让学生自由读;也可以选择重点段落,一段一段地朗读体味。朗读活动宜以整体活动为主,让每位学生都参与。

教师指导: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思念,应深沉而舒缓地进行朗读。

第1段:读得平而深沉,注意两句之间的停顿,读好“最”的重音,“举重若轻”地读好“背影”二字。

第2段:注意语调层次的变化,第二个层次读得低沉而略显哀伤,第二个层次是“父亲”说的话,读得低沉、坚定。

第3段:用叙述的语气来朗读。

第4段:用叙述的语气来朗读,平中有变,突出副词和动词,突出“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句话的味道。

第5段:平中有扬,要读出当时作者年轻无法理解父亲时那种不以为然的语气,最后一句应用朗读表达出愧悔与自责的感情。

第6段:读出层次,读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感情。特别是写两次流泪的句子,要读得深沉而略带激动和感叹之情。

第7段:读出感慨、感动、伤感的情感。

(此环节大致需要18分钟左右。)

环节四:精读。

活动创意:此时的活动顺势转入对课文重点片段的阅读。对课文第6段的阅读理解,在《背影》的教学中几乎是不能淡化的,所以应该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读透此段。

教学内容:

可从如下角度引导学生对此段进行品析、欣赏。

1.诗意地概括此段内容,分析此段层次。

2.从记叙要素的角度再理解此段的脉络层次。

3.品味动词运用、动作描写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

4.感受外貌描写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

5.品味作者的情感抒发对“父亲”形象的表达作用。

6.再朗读。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有条件的话,可在小结中穿插一点学术资料对此段进行品析的内容。

(此环节约需要20分钟。)

环节五:略读。

活动创意:这一次阅读的任务是进行“回扣”与“顺联”。“回扣”,即回头扣住课文的首段,体会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特定环境;“顺联”,即顺势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体会父子相爱相怜的真挚感情。从而使全文的教学形成一种选点突破、辐射全篇的格局。

教学内容:

教师出示主问题:如果比较单纯地描写父亲去买橘子,故事会有这样感人吗?

引出对课文首尾部分的品读、朗读。

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对课文首尾部分的内容进行理解。

教师进行课中小结。

(此环节约需要15分钟。)

【助读资料】

《背影》抓住“背影”作文眼,篇首点出文眼,篇中几处提到“背影”,收尾又以“背影”作结。这样,首尾呼应,结构谨严,既深化主题,又造成感情上的跌宕回环,像一首抒情诗似的,缠绵悱恻,情深意长。

(摘自《语文学习》1987年第2期,桑牧《略谈散文的结构艺术》)

徐州见父——难过的泪望父买橘——感激的泪

父子分手——怅惘的泪北京思父——辛酸的泪

四次“流泪”,是作者真情的流露。有至情之人,才有至情之文。这四次流泪,造成感情上的波澜迭起,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着读者的心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摘自《语文学习》1993年第6期,陈小平《“泪眼”看〈背影〉》)

翻检季镇淮《朱自清先生年谱》,发现这样一段:“1927年先生30岁。10月11日,《唱新诗等等》一文写成。同月,写散文《背影》。”从此记载来看,《背影》写于1927年10月,而不是像传统的说法那样写于1925年10月。1925年8月,朱自清应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到1927年10月,其间共有二年零二个月,这个时间正好和“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中的“二年余”吻合。

《背影》写于1927年10月。这个时间还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结尾一段话的理解。“最近两年”是指朱自清在清华大学任教的两年。1925年8月之前,由于家庭琐事,朱自清曾引起过父亲的不愉快。1925年8月至1927年10月,朱自清远离家乡,父亲对朱自清的“不好”渐渐忘却,由于路途遥远,相见亦难,父亲只好凭书信表达心中的惦念。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第11期,张玉新《〈背影〉究竟写于哪一年》)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语言十分朴素自然的散文。他对动词的重复使用(如两次使用“踌躇”)、同义动词(如“嘱咐”“嘱”“嘱托”)、动词同其他动词或助词的联合使用(如“看了看”“须穿过”“须跳下去”“爬上去”)、动词的照应使用(后边的“走过去”同前边的“穿过”、后边的“探身下去”同前边的“跳下去”、后边的“爬上”同前边的“爬上去”)等则是非常具体的说明。通过对这些动词的分析,就可体会到父亲真诚朴素的情感。抓住这些特点来教学,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精度,就必然能节省许多时间。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1992年第3期,徐绍仲《深度 浓度 高度》)

朱自清在《背影》中浓墨重彩绘“背影”,将父亲这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其生活处境、性格特征、思想感情都通过“背影”传达出来;那布帽,布马褂、布棉袍表现了父亲家庭败落、生活贫困的境遇,探身、手攀、缩脚、倾身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父亲的老态龙钟。一时间,父亲穿着的陈旧、行动的吃力、生活的困窘、老年的暮气均展示无遗。读者从中更能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怀备至。

(摘自《学语文》1995年第5期,郭瑞炜《违反常规,更见真情》)

紫毛大衣。朱自清先生在《买书》中说“‘紫毛大衣’是‘结婚时候父亲给做的’,‘紫毛(猫皮),水獭领’,是布面子,土式样,领子小而毛杂,原因是用了两副‘马蹄袖’拼凑起来的。父亲给做这件衣服,可是费了点张罗”。“马蹄袖”是指清代官服的一种窄而袖口呈三角形的袖子,长出外衣袖,并翻卷过来,似马蹄状。因为是上代遗物,找寻“两副”拼凑起来一个大衣领子,确实不易,这便是很费“张罗”的原因。由此,我们也可看出“父亲”对朱自清的疼爱之心。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8期,刘同题《“紫毛大衣”及朱自清的“遗憾”》)

像父亲这样的形象日常生活里并不罕见,而为什么此时父亲的背影独独能如此攫住读者的心?我想这也得力于作者开篇背景的交代和文章结尾父亲信中的话感人至深。在这次回南京的途中,有三事缠绕着父亲,一是祖母的丧事,一是经商的亏空,一是“父亲赋闲”。心事重重的父亲背负着如此艰难的生活负担,却“本已说定不送我……但他终于不放心”,亲自来车站帮“我”忙碌着一连串的琐杂之事,而“我”呢,颇为自信,再三拒绝,自视清高,“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暗笑他的迂”,拂去了父亲那一番苦心。而如果缺乏这段背景的交代,我们就会把父亲的形象与千百万普通的父亲的形象混为一体,不能从他疲惫、艰难的形象中读出清香满溢的慈父的爱,更不能体会缠绕其中的作者的自嘲、自省、自悔的浓厚之情。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3期,王连高《朱自清散文的“源头意识”》)

标签:;  ;  ;  

“背影”的教训_朱自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