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效果观察论文_石文斌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沈高卫生院 江苏泰州 225538)

【摘要】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疝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对照组(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住院时间(3.47±1.26)d、下床时间(28.3±2.7)h、术后疼痛率12.5%,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疝气患者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住院时间较短,下床时间较快,术后疼痛率较低,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疝气;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110-02

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对疝气患者进行治疗。笔者选取80例疝气患者进行研究的初衷是探讨其运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所获颇丰。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疝气者、临床治疗不全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52.5±4.5)岁;单侧28例,双侧5例,斜疝7例。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4~77岁,平均年龄(52.3±5.5)岁;单侧27例,双侧7例,斜疝6例。两组基本资料以及入选标准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均行局麻或硬膜外麻醉,沿患者的腹部外斜肌将肌肤切开,予以精索分离,将斜肌浅面的疝囊及腹膜外脂肪下端的部位游离于耻骨,将其显露20mm。

对照组:采取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①对患者病囊颈外5cm作离断、缝扎处理,并缝合填充物上端及成型病囊;②缝完1针后,给予底部与环口平行的环口位置塞入填充物,然后再缝合3~7针进行加固;③置入平片,运用间断缝合法牵开腹外斜肌,并处理腹内斜肌腱膜、上侧叶缘即完成手术[1]。

实验组:采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①平片置于精索中,开口穿过精索后缝合补片下端,缝针2~4针,将圆角在腹膜组织内固定,其位置主要在耻骨上方边缘处20mm;②以间断缝合法牵开处理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腱膜以及上侧叶缘,完全缝合补片开口[2]。

1.3 观察指标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后,对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包括:①手术时间;②住院时间;③下床时间;④术后疼痛率;⑤医疗费用;⑥术后并发症:分为切口感染、戳孔疝、异物感等多种并发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医疗情况比较

医疗情况分析:实验组手术时间为(52.4±9.9)min,住院时间(3.47±1.26)d,下床时间(28.3±2.7)h,术后疼痛率为12.5%(5/40),医疗费用为(2335.34±98.65)元;对照组手术时间为(49.4±10.3)min,住院时间为(5.72±1.41)d,下床时间为(43.25±3.47)h,术后疼痛率为42.5%(17/40),医疗费用为(2663.57±124.62)元。两组手术时间、医疗费用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后疼痛率等医疗情况明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所示。

3.讨论

医学科研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与摸索,沉淀与积累,弘扬与探究的过程中,在临床研究方面,提高疝气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改善医疗情况,具有重要意义[2]。疝气属于临床常见病,主要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此文系报导疝气患者运用填充式及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以及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证实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采取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后疼痛率分别为(3.47±1.26)d、(28.3±2.7)h、12.5%,明显优于采取填充式疝修补术治疗的对照组的住院时间(5.72±1.41)d、下床时间(43.25±3.47)h、术后疼痛率42.5%,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与商崇华等人[3]的研究成果别无二致,其医疗费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率分别为(2231.25±124.62)元、(51.7±8.6)min、19%、(4.5±1.5)d、(28.52±2.35)h、16.7%,同样证实了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显著于填充式。

综上所述,针对疝气患者,给予其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下床时间快、术后疼痛率低等特征,比较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华阳.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5,11:31-33.

[2]苗发敏.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2:262-263.

[3]商崇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5,16:24.

论文作者:石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疝气的效果观察论文_石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