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介素-6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_罗艳琳,漆琼蔚

南充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身疾病科

【摘 要】目的 研究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与冠心病(CHD)发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 IL-6、IL-10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 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而 IL-10 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 IL-6参与了 CHD 的发生,血清 IL-10有抑制炎症作用,可能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IL- 6;;IL-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冠心病(CHD)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其疗效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患者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受损明显,同时平滑肌细胞在血管受损后增生、迁移更强、更快,易于形成血栓,导致严重的后果[1]。随着对CHD 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炎症反应及炎症介质与血管生理的相关性。近年来研究已证实,CHD 发病与炎症过程密切相关。某些炎症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6、抗炎因子 IL-10 等与 CHD 的发病相关。本文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平均(45.75±5.23)岁.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45.89±5.31)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等,且无明确高血压病史。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午统计学差异,所有参选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两组受试者均抽取空腹 12 h 后的肘正中静脉血5ml,离心5分钟,用移液器提取血浆分装至EP管中并编号,于-20 ℃冰柜保存,采用双夹心ELISA法,使用人IL-6、IL-10定量ELISA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检测各组血浆IL-6、IL-10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2 组均数间比较用独立样本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血清IL-6水平对比 观察组血清 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2组血清 IL-10水平比较 观察组血清 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IL-6[2]是趋化因子家族中的一员,也是一种分子量为26kD的蛋白质,由184个氨基酸组成。人们最初只发现其在白细胞中合成,并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而命名。随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逐渐发现,不仅激活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IL-6。作为一种机体在免疫应答中产生的重要介质,IL-6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2]。IL-6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可以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增殖、细胞分化、免疫防御机制及血细胞生成等[3]。曾对经冠脉造影明确冠心病的患者,测其血 IL-6,发现 IL-6 为冠心病危险因素,但并不能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的指标。IL-10 是体内重要的抗炎因子,它通过抑制TNF-α、IL-1、IL-6、IL-8 等炎症因子的产生,下调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对血管的损伤。有研究显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IL-10 明显增多,可以调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的表达与释放,抑制心肌重构,促进心肌修复[4-5]。本研究发现观察组血清 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而 IL-10 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上述研究一致。

综上所述,血清 IL-6参与了 CHD 的发生,血清 IL-10有抑制炎症作用,可能对血管有保护作用,但其具体的炎症传导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需要更多的研究加以实证,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靶点。

参考文献:

[1]王淑斐,许金成,梁庆祥. 冠心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和γ-干扰素的变化[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4):237-239.

[2]孙志宏,闫竹琴,张勇强,等. 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3):341-344.

[3]艾德惠,蔡志友,陈和平,等.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A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70- 272.

[4]蒋知新,夏爱祥,张清华,等. IL -1β、IL -6对人冠脉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影响[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2):141-144.

[5]Zhou Y,Fang L,Jiang L,et al. Uric acid induces renal inflammation via activating tubular NF-κB signaling pathway[J]. PLoS One,2012,7(6):e39738.

论文作者:罗艳琳,漆琼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8

标签:;  ;  ;  ;  ;  ;  ;  ;  

白细胞介素-6与冠心病关系的初步研究论文_罗艳琳,漆琼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