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詹伟容

身份证号码:44162519820926xxxx 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建筑工程作为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其建筑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当前,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钢筋主打结构还是传统的砖块结构都是就要混凝土的配合使用才能完成施工,因此混凝土的施工中质量有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施工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混凝土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1、引言

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对于建筑物质量的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加强并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是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最有力的保障。

2、混凝土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

2.1露筋问题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露筋即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质量影响因素、众所周知,建筑钢筋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与强度,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粘合性能够保证钢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钢筋暴露的问题、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最大的原因即是施工质量的把控不足。

2.2麻面问题

麻面,在整个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是最常见的问题。麻面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导致建筑物出现一系列情况(如表面不光滑、小范围的建筑缺浆等,混凝土的表面也会出现这些情况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如凸凹坑)。当然,或许麻面问题并不会直接对建筑物的承载能力以及整体质量带来影响,但就地面和墙体而言,势必会受到巨大影响,并且美观程度也会下降

2.3裂缝现象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效果不佳,而导致建筑物的局部出现各种程度的裂缝现象、显而易见,裂缝现象的出现不仅将导致整个建筑物的结构硬度与强度下降,并且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指标,使其质量达不到相关的标准,整体效果也会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

2.4强度等级不达标

强度等级不达标是指同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强度是决定混凝土建筑物结构受力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评价结构性能的主要参数,强度达不到设计的强度等级将严重影响建筑的承载能力及使用。

3、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案例分析

某地新人厦建筑面积45000m2,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室2层,地面30层,该工程电梯核心筒基础承台尺寸为:10.55m(宽)x11.45m(长)x5.6m (高),现场搅拌混凝土,并用泵送方式浇筑,其混凝土等级为C40。

3.2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核心筒基础混凝土量大,在浇筑过程中会产生人量水化热,导致混凝土体内温度急剧升局,体表温度较低,温度差会导致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混凝土质量。

3.2.1传统的做法

为了保证人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传统的控制方法是尽量降低混凝土体内温度,在混凝土内埋设循环水管,如图1所示,然后不断灌浇凉水,促进混凝土结构内部热量的散发,以此达到降温的日的、但是该种操作方法比较复杂应用范围小。

(1)控制好原材料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对于原材料的控制需要做到全面性和有效性.这里以水泥为例进行分析,在对水泥进行采购时,要确保水泥产品具备出厂合格证、质量检测证明等,确保水泥的每一项检测指标都可以满足现行的水泥质量标准.同时,对于采购的水泥,要进行批量抽样检测,确保质量合格后,才能在施工中应用()针对不同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调整、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

显而易见,混凝土比例的配比采取再科学的方法也不一定能够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在施工准备阶段准备好足够量的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对于碎石必须用水冲洗,然后降温入模.与此同时,在蓄水池中应该加入适量冰块,降低水温.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计量投料,投料顺序为碎石—水泥—中砂—粉煤灰、减水剂—水.混凝土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2min以内,分层浇筑,并且按照固定顺序严格控制每层厚度,通常应该控制在300mm以内,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热量的散发()分层浇筑应该保持连续不间断,土层覆盖层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以免形成施工冷缝,如图2所示。

(3)做好施工环节中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的施工控制包括了搅拌环节的控制和浇筑环节的控制,这里对其进行分别分析。

① 搅拌及运输环节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实验得出的配合比,做好原材料的计量控制工作,配置相应的水表,对用水量进行管理和控制,杜绝单纯凭经验和感觉调整用水量的做法。对于砂石的添加,同样应该过泵称量,既不能采用逐步添加的方式,也不提倡小车划线的做法。对于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同样需要严格管理,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检测其是否存在离析的情况。运输时防止离析与出现泌水现象,必要时采取重新搅拌;运输能力与速度服从浇筑速度与初凝时间的需要。

② 混凝土浇筑环节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需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在浇筑前,监理工程师应该对混凝土浇筑方式的合理性、可行性进行检查,确保水电的正常供应,人员和设备配备齐全,针对不同的混凝土构件,应该采用不同类型的振捣器,保证振捣的有效性。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的浇筑超过2m,则应该不采用串筒式溜槽,检查施工缝位置的合理性,保证分层、分区混凝土在初凝前的搭接强度、同时,要随时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等性能,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浇筑,对问题进行解决,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做好后期的养护控制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最终环节,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浇筑完成后,应该根据天气情况,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如在表面铺设草席、洒水保湿等,避免混凝土出现温差裂缝和干缩裂缝等质量问题。开展养护工作的目的就是在适当温度与湿度下,降低表面温差、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的散发,从而有效避免裂缝现象的出现。然而,由于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那么就极容易出现失水现象,从而导致裂缝问题。那么,为了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度,我们在养护工作中理应适当利用湿润的草帘或麻袋对其进行覆盖,以此来在一定时间、强度的洒水养护下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冷却速度变得缓慢,从而有效防止水分蒸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处于高温季节,一般都采用湿润的草袋子来进行覆盖,这样才能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而一旦平均温度达到了5℃以下,那么浇水养护工作即就不需要再进行。相反,在冬季施工时,则需要对混凝土增加一定的热源,通过草帘覆盖的方式来确保温度、养护时间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把握,正常情况下应该在7d以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混凝土施工如果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势必将对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及使用功能带来巨大影响,较高的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仅是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的关键所在,更是建筑物美观程度的重要保证、因而为了有效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务必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学恒,赵爽.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J]. 中华民居,2014,10:196.

[2] 王志雷,孙金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07):132.

[3] 霍明悦.在工程建筑施工中如何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4):186.

论文作者:詹伟容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论文_詹伟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