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债务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启示_迪拜债务危机论文

迪拜债务危机:原因、影响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债务论文,迪拜论文,启示论文,危机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迪拜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

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在迪拜地区发现了石油,开启了迪拜现代经济的发展历程。石油财富的积累让迪拜得以在20世纪70~80年代大力开展基础建设。但由于石油储量并不丰富,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迪拜致力于多样化发展,主要依靠现代服务业推动经济增长。2006年迪拜非石油收入已达GDP的94%,其中贸易和修理服务业、运输、仓储和通信产业、房地产和商业、金融等产业处于主导地位,石油对迪拜经济的推动作用已极为有限。与此同时,迪拜还将出口所获得的石油美元存放在国外,进行房地产和证券投资。对冲基金、衍生产品市场等为石油美元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其主权财富基金积极参与跨国投资,曾获得丰厚的收益。

表1 2009年迪拜外债一览表

2009年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将重组旗下最大的主权投资公司迪拜世界,延迟6个月偿还其即将到期的约600亿美元债务。该事件折射出迪拜经济繁荣背后的风险。房地产价格上升幅度下跌、资金链条断裂、工程项目过多停工等多重因素最终引爆了债务危机。

(一)过度扩张的房地产开发引发资金链条断裂

由于迪拜人口较少,房地产市场需求并不旺盛。自2002年起,迪拜允许外国人持有房地产,掀起迪拜房地产投机热潮。在此带动下,建筑业占GDP比重从2001年的7%上升为2008年的10%,银行信贷也随之大幅扩张,增加了市场流动性。快速增加的建筑成本和高涨的通货膨胀水平助长了对房地产的投机,导致房地产市场存在严重的供求不平衡,进而导致泡沫现象严重,2007~2008年迪拜房价上涨了79%,仅2008年上半年就上涨了25%。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外国投资者深陷其中,建筑承包商陷入资金链条断裂的困境,在此情况下,迪拜繁荣的房地产业开始陷入瘫痪。2008年8月至今,迪拜房地产价格降幅最高时曾达到50%,政府投资3000亿美元的大型工程有一半以上被取消或处于停工状态。

(二)过度开放的金融市场引发资产泡沫

近年来,迪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致力于向全球贸易、航运和金融中心转型。而迪拜本身金融市场并不发达,债券、保险、养老金市场等均发展不足。为了吸引外国资本,迪拜完全放开外汇管制,允许外国投资者的外汇和利润100%汇回本国,并将本币与美元长期挂钩,以低利率、高自由的宽松环境来吸引外国投资。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大量资本涌入迪拜使其尝到了经济高涨、资产价格膨胀的甜头。然而其中潜在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过度的外资流入不仅使其深受通货膨胀的困扰,也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一旦全球流动性变得紧张,大量资本流出就会导致资产价格缩水,金融市场因而出现动荡。

(三)过度举债的政府无法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支持庞大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和金融中心建设,迪拜政府及国有企业大举借入外债,目前该国外债水平约为800亿元(接近其GDP规模),大大超过国际警戒线水平。其中,政府或政府担保的外债就达到236亿美元,占其GDP的30%左右。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外国投资者急剧减少,加上全球信贷紧缩政策导致资本流入大幅萎缩,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统计,2008年由于商业银行收紧信贷,大量资本流出阿联酋,导致其资本账户出现550亿美元的赤字,而2007年该数据为290亿美元的盈余。同时,由于迪拜货币迪拉姆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美元贬值预期增强加剧了迪拜的资本外逃,此前扩张的货币供给和私人部门出现急剧下降。因此政府不得不以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偿还外债,仅2009年2月份以来迪拜政府就多次发行债券弥补流动性不足。这种政府过度举债的风险如不能及时控制和化解,极有可能引发财政危机,影响社会稳定,更无法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迪拜危机爆发.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房地产的过度膨胀,但其本质原因是迪拜的发展模式出现问题,迪拜近年的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和外资。迪拜政府与其所属开发公司在全球证券市场大举借债,远远超出了自身还债能力。

二、迪拜债务危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恐慌情绪在全球蔓延,金融市场出现动荡

迪拜债务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恐慌,各国股市纷纷下跌。

表2迪拜世界部分债权人名单及预计受灾规模

资料来源:花旗银行投资研究部.聚焦迪拜主权债务危机,http://financ.sina.com.cn

表3 在阿联酋风险敞口最大的10家外国银行(2009年)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同表1。

由于欧洲银行在迪拜的金融业务比较多,2009年11月26日欧洲各国股指出现了普跌的情况,其中英国、德国、法国等国股指均下跌3%F232。同时,欧洲大国的国债价格上升,收益率显著下滑,其中德国、英国和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前个交易日跌幅介于7~9个基点。新兴市场股指在11月27日也出现剧烈下跌,俄罗斯、中国、中国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股指平均下跌3%~5%。此外,黄金和石油价格也出现2.5%和4.5%的回落。

危机爆发后,评级机构大幅调低迪拜政府的相关资产评级,标准普尔将4家迪拜当局相关实体的债信评级下调并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也进行了类似的评级下调。同时,迪拜主权债违约保护成本激升,11月26日,5年期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掉期)扩大131个基点至571基点。同期中东其他国家和地区的5年期CDS息差也上行,其中阿布扎比由136.4个基点升至169基点;卡塔尔由103.7基点升至129.5个基点;沙特由90.4个基点升至114.7个基点;巴林由194.5个基点升至222个基点。

(二)多家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中受到波及

迪拜世界总共超过70个债权人,中东债权人是阿布扎比商业银行和阿联酋NBS PJSC,欧洲贷款人包括汇丰控股、巴克莱银行、莱斯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和瑞士信贷集团等。根据瑞士信贷的分析,2005年以来迪拜世界发行了价值100亿美元的债券。欧洲银行中,与迪拜世界相关的风险敞口约为130亿欧元(196亿美元),这可能对欧洲银行业产生总计约50亿欧元的冲击;整个欧洲银行业的风险敞口约有400亿美元。此前,多家欧洲银行参与了与之有关的一系列债券和贷款活动。另据统计,在整个阿联酋地区,欧洲银行也是风险敞口最大的,其中,汇丰控股规模最大,达到170亿美元,渣打银行、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等也面临风险。

三、迪拜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限

(一)迪拜债务危机应不会造成主权债务危机

1998年和2001年俄罗斯与阿根廷分别发生过主权债务危机,不过,这一次的迪拜债务问题导致阿联酋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原因如下:

第一,政府救助能力较强。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统计,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的资产高达3950亿美元(另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其规模可能高达6300亿美元)。与此同时,阿联酋政府石油净出口的年平均收入也在500亿美元左右。而迪拜政府与国有企业总对外债权为800亿美元,其中迪拜世界总外债为237亿美元,可见政府具有绝对的救助实力。此外,迪拜世界的债务并非主权债务,因此理论上并不存在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

第二,政府救助计划日趋明朗。2009年2月份阿布扎比央行曾悉数购买迪拜所持100亿美元的5年期债券,化解了迪拜的一场危机。最近阿布扎比两家国有银行已向迪拜政府提供了50亿美元的金融支持。同年11月30日,迪拜政府虽表示不对迪拜世界的债务进行担保,但阿联酋央行承诺向当地银行注入流动性以稳定金融市场,表明政府对此次债务危机的救助计划正日趋明朗。

(二)迪拜债务危机对未来世界经济影响有限

发生在中东金融中心迪拜的危机引发全球资本市场的震动。但是它的影响有限,不具有雷曼兄弟那样的大范围传导效应,进而也不会引起全球性的第二波金融危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

第一,从本质上看,迪拜债务危机更像是个别城市高涨繁荣后出现的财务危机,这和因监管不力、创新过度而产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有本质的不同。之所以在迪拜债务危机后出现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是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分不开的。由于欧美金融机构依然没有出清有毒资产,彻底恢复金融市场,全球经济依然面临再次调整的风险,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任何负面消息的出现都会引起投资者过度恐慌。之前美国银行倒闭和信用卡坏账等问题也都引发了股市的震荡。

第二,从问题的性质方面来看,迪拜事件是商业性房地产出现不能按期偿付债券的一个债券重组的案例,它产生的问题是商业连带性的问题事件的效应,主要涉及单一纵向的面对债权人,影响范围不会很大;而雷曼兄弟是美国最大的债券交易公司,雷曼兄弟的倒闭反映了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工具和华尔街经营模式的巨大风险。它引起的连锁反应是横向的,不限于雷曼的债权人和股东,还有很多与雷曼性质相同的金融机构也受到了同样的冲击。

第三,从经济规模上看,迪拜整体债务水平在8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次贷危机及其余震给全球带来的潜在损失超过4600亿美元。此次迪拜世界涉及重组的外债仅为260亿美元,不到欧美银行业总资产的0.1%,仅占其营业利润的4%。根据瑞士信贷集团的估计,其外币债务的三分之一为阿联酋国内银行持有,因此对全球银行业的影响有限。

此外迪拜宣布延期还债并不是不还债,问题的严重性在目前来看很有限。对那些为迪拜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而言,迪拜危机肯定对他们的资金链条带来不利影响,但实际损失也并不会太大。这些债务只是延缓偿付,不等于一定会成为坏账,最终的实际损失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并且这些损失应该是可以承受的。另外,阿联酋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小,目前只占全球GDP的0.3%,而且并非全球的发债大国,因此迪拜债务违约系统性蔓延的可能性不大。

(三)新兴市场资金流向和美元汇率值得关注

过去几年,迪拜热衷于兴建酒店及金融中心,驱动金融杠杆利滚利,大肆融资,频频举债,全球金融危机导致资金纷纷撤离,建设项目空转,出现债务危机实为必然。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市场国家被认为是带动全球经济重新走上复苏的引擎,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政府也采取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然而,伴随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信贷宽松,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年内节节走高,热钱大量流入,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风险有所抬头,因此,尽管迪拜这场危机算不上主权债务危机,其实际影响有限,但却引发投资者对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模式的风险重估,失去了对新兴市场的信任,使得全球游资的流向从新兴市场国家转移至美国这样的传统市场。从而对新兴市场的汇率、股市和债券市场在短期内构成一定的冲击。

对于美元来说,直接效应是迪拜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危机之后这些资金可能会流到世界各地。对迪拜的投资可能会转向投资美元,对美元的信任度会进一步上升,甚至对黄金或者其他的投资品都会有一定的冲击。现在可以看到,美元汇率有上涨的趋势,不过,由于美国经济复苏并不稳定,失业率依然高达10%,财政赤字依然很高,美元走强并没有支撑因素,长期看美元将难以扭转持续贬值的趋势。

(四)中国经济和金融业所受影响有限,但仍需关注相关风险

迪拜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其影响主要表现在贸易方面。迪拜是亚欧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是中国出口非洲、中东地区的重要平台,2008年迪拜与中国的贸易总额约为269亿美元,同时迪拜也是中国进入中东和非洲市场的重要窗口。如果迪拜出现债务危机,对中国出口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中国的银行业来说,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封闭,主要银行业没有参与迪拜世界的融资,即使有个别银行的个别业务与迪拜世界有关,相对其资产总量来说,规模较小。总体看,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不直接持有与迪拜世界相关的债券。

四、迪拜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一)迪拜危机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启示

就中国目前而言,房地产行业毫无疑问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地方财政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很高,甚至有些过分依赖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此次迪拜危机的爆发,为我国以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敲响了警钟。

第一,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单纯依靠卖地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是不能持久的。虽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政府可以依靠加大土地供应在短期内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但可供出售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当土地资源枯竭之后,政府或将面临经济发展进入瓶颈之后的财政危机。

第二,依赖于房地产行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最终只能是空中楼阁,迪拜危机的发生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对政府来说,应该更加注重对实体经济的培养,摆脱房地产行业对地方政府的束缚。

第三,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存在泡沫,高房价已经超过了普通老百姓的承受上限。在当前国民经济增长依赖房地产行业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放任房地产行业出现大幅波动,这意味着高房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在市场环境好的情况下,投资和投机的资金可以保持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正贡献,而一旦房地产行业陷入低谷,中国经济将不得不承受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冲击。

(二)迪拜危机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启示

迪拜危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誉和信心的挑战。在对“迪拜模式”提出质疑的同时,迪拜危机对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至少有三大启示。

第一,经济建设要站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而不是盲目冒进。迪拜只是位于阿联酋沙漠边陲的一个小港,丰富的石油资源为迪拜的建设带来了充足资金,而过度的外需依赖则催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近年来,由于石油蕴藏量不断萎缩,石油收入不断下滑,迪拜政府被迫通过全球债市借贷大量发展资金,最终导致债务危机。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各地的资源拥有情况不同,在发展中就应该发挥各自优势,扬长避短。除了利用区域优势,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区域间合作,通过区域间优势互补,满足各自发展的需要。

第二,区域经济发展要适当依靠内需。迪拜全市90%左右的消费需求依靠的都是外籍人口。一旦所依赖的外部条件出现了不利变化,就很难保持经济发展水平。尽管阿联酋试图实现从低端要素密集型产业(石油出口)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旅游服务业)转变,但是,迪拜的对外依存度依然很高,其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征并未发生变化。在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已经认识到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性。同样,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也需要区域内适当的消费额作为自身财政收入的后盾,完全依靠外销很难保障经济的持续稳定。但是,实现产品的区域内消费并不等同于地方保护主义,而是建立在公平、合理竞争的基础之上。因此,这也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第三,政府非理性融资会造成信用危机。虽然时至今日我国各级政府没有发生信用危机,但是迪拜危机却给人以警示:地方政府在融资之前应严密考量,一旦发生信用危机,受伤害的不仅是政府的诚信度,更是民众的利益。

(三)关注全球热钱的流向并运用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迪拜危机的发生使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上升,而短期内中东投资风险大增,就可能导致部分避险资金流入我国,一方面令热钱泛滥加剧,从而抬高资产泡沫和增加流动性,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因此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应该加强防范;另一方面,潜伏在国内的热钱也有流出的风险。2009年市场总体回升,热钱流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因此应严密监管国际资本的流动,防止资金集中性地大量流出流入。

迪拜在宣布重组旗下的主权投资公司,并延迟6个月的偿还债款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纽约原油期货降至72.39美元,跌幅超过7%;黄金价格则从1192美元跌至1140美元,跌幅超过4%。另外由于阿联酋已宣布将有选择地援助陷入债务危机的迪拜,它肯定会增加石油供给,以增强自己的偿债能力,所以未来石油价格可能不会超过8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黄金价格近期也不可能突破1200亿美元。这就给中国带来一定的投资机遇,可以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黄金和石油储备,以优化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

(四)迪拜危机警示我国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审慎考虑

目前在迪拜经商、务工的华人有10多万人,在经商人员中温州人至少有6000人,并且大多数人在当地购有房地产。其实,金融危机以后当地房价就已大幅缩水,华商不同程度地被套牢,而迪拜房产泡沫破裂,保守估计仅温州华商资产被套就有10多亿人民币。迪拜世界房产项目中的“上海岛”是中国企业在迪拜投资的最大项目之一。“上海岛”项目只做了前期规划,金融危机以后就没有动工。迪拜地产缩水的影响波及几乎所有在当地经商的中国商人,但绝大部分商人并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损失尚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不过该事件对投资者信心的打击是巨大的。这就要求投资者在进行对外投资时应更加审慎。

标签:;  ;  ;  ;  ;  ;  ;  ;  ;  ;  ;  ;  ;  

迪拜债务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启示_迪拜债务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