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 云南宣威 655400
【摘 要】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2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21例,每天给予患者服用25毫克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21例,每天给予患者服用10毫克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连续服用90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为90.48%,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观察组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 1.25毫克/天与25毫克/天的治疗效果和子宫肌瘤体积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但服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够确保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小剂量;米非司酮;效果观察
子宫肌瘤是一种发生于女性子宫中的良性肿瘤,是由于子宫中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的纤维肌瘤,常见于30至50岁妇女【1】。子宫肌瘤的根治方法是进行切除手术治疗,但可能对患者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一点的影响。且子宫肌瘤切除术复发概率较高,故几年来临床研究一直围绕着保守治疗,缩小或抑制肿瘤的生长。米非司酮是一种有抗孕激素以及低度抗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体激素,其具有无痛、效果快、方便等特点,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药物【2】。本院选取42例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探讨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详情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我院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2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分组,共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21例,年龄上限以及下限分别为31岁、59岁,平均年龄为(39.51±3.41)岁;观察组患者21例,年龄上限以及下限分别为30岁、60岁,平均年龄为(39.87±3.54)岁,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半年内未服用激素类药物,肝肾功能正常。有肝肾功能明显异常和肾上腺皮质功能潜在不全者被排除研究。患者经过B超检查、妇科检查等都被确诊为子宫肌瘤,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白带异常、痛经、贫血、经期延长或缩短等症状。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25毫克一次,一天一次,持续用药90天;
观察组: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10毫克一次,一天一次,持续用药90天。
以上两组剂量用于治疗月经过多的子宫肌瘤或肌瘤小于5cm的患者,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增加或减轻剂量。
1.3评价指标
治疗效果
显效:白带异常消失,子宫出血停止,月经量回归正常,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
有效:白带异常有所改善,子宫基本停止出血,月经量开始减少,子宫肌瘤体积开始缩小;
无效:白带异常没有明显变化,子宫出血未停止,月经量未减少或增多,子宫肌瘤体积未缩小或增大【4】;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
1.4数据统计
把2组子宫肌瘤患者各项数据录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全方位统计数据处理,若两组患者各指标数据差距较大,则用P小于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0.48%;对照组治疗效果为90.48%,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同,对比无显著差异(P大于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发展,患子宫肌瘤的女性呈逐渐上升趋势,其多发于30至50岁中老年妇女群体,病因至今不明。患者一般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腹痛、白带异常等,也是造成流产和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6】。米非司酮是一种有效的抗孕激素,可以有效抑制糖皮质激素以及孕酮受体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抗孕的作用【7】。在缺乏内源性P时,其可诱发一种无周期性激素模式,致使排卵停止,又可通过非竞争性抗雌激素,抑制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从而缩小肌瘤,诱发闭经。
根据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10毫克/天的米非司酮治疗后,治疗效果为90.48%,与对照组采用25毫克/天的米非司酮治疗后对比无显著差异(P大于0.05);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对照组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萎缩,肌瘤体积缩小,导致闭经,改善贫血,并采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而且采用小剂量不影响对患者的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会利,刘淑平,雷蕾等.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5):411-412.
[2]乌兰其其格.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手术疗效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93-94.
[3]李海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295-295,296.
[4]张昱.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术前预处理应用价值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115,119.
论文作者:张丽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患者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小剂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