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走向国际化城市的战略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厦门论文,走向论文,战略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厦门的战略构想是基于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和厦门自身的综合实力
●厦门的战略目标是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港口风景城市
●为完成构想先要完成工业阶段的任务,且要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
经过15年的建设,厦门经济特区走过了初创起步、基本成型和迅速发展三个阶段,进入了“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新的发展时期。在这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中共厦门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厦门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把厦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这一战略的提出,为厦门再创新业绩、迎接新纪元指明了发展方向。
厦门经济特区迈向新世纪的必然选择
把厦门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战略目标,是在全面盱衡世界经济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趋势,以及厦门自身的综合实力、区位优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厦门胜利迈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看,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必须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当今世界,经济优先已成潮流,劳动分工国际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发展,世界经济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亚太地区,目前以至下世纪都是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贸易自由化进程日渐加快。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不一,在改革开放中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必然要先行一步。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深圳、汕头、厦门经济特区时强调,中央对特区“三个不变”即决心不变、基本政策不变、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变,并指出:“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而且要发挥得更充分”。党的十四大报告也指出:“加速广东、福建、海南、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力争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使广东及其他有条件的地方成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地区。”可见,经济特区仍然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经济特区在改革上必须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结合部;在对外开放上,必须提高经济的外向度,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影响和拉动国内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在经济发展上,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为增强国力、带动内地经济的发展作贡献。所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世界经济走势和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对厦门特区的必然要求。
从厦门自身区位条件看,必须以港口为依托,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厦门发展的区位条件有二个最大的优势,其一是港口优势。厦门港具有悠久的历史,自北宋建立码头后,不断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主要通商口岸,到20世纪20-30年代,更是迅速繁荣,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港口。此后,一直作为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而享誉海内外。厦门港的自然条件也很优越。港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海岸线长达154公里,仅深水岸线就有52公里,可建50个万吨以上泊位,可供第五代集装箱货船和5万吨级货轮停靠,发展远景可达7000万吨至1亿吨的吞吐能力,而且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三角洲之间,扼踞九龙江入海口,离国际航道仅23.5海里,是难得的天然良港。厦门只有凭借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托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的发展,利用港口的基础性、关联性和外向性等特点,通过发展港口的基础产业,带动相关工业、交通、航运、贸易、金融、信息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使厦门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进而内外辐射,参与国际分工,才能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其二是对台区位优势。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城市之一,两地血缘相同,语言相通,习俗相近,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央将厦门辟为经济特区。所以,厦门特区肩负着发展对台经贸合作,促进两岸“三通”和祖国和平统一的神圣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同样必须发挥港口优势,通过加快港口建设,一方面改善厦门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台商前来投资,发展更广泛的合作,另一方面为两岸“三通”创造条件,使厦门成为“三通”的首选口岸。因此,以港为依托,加快厦门的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是厦门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厦门特区的建设成就,则为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奠定了基础。经过15年的建设,厦门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1992年就名列全国城市综合实力第10强。城市功能和港口功能不断完善,已形成了快捷的陆海空交通网架、先进的通讯网络和水电供应系统;1994年,海港货物吞吐量达1140万吨、22万标箱,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港口直接通航,进入了国家一类港行列;空港已开辟6条国际航线,客运量达292万人次,居全国第6位,进入了全国二类干线机场行列;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5.3平方公里,大城市框架初见端倪。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自由港的某些政策逐步得以实施,人员、货物、资金进出的自由度不断加大;市场体系日渐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见雏型。外向型经济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到1994年。累计签批直接利用外资合同2982项,合同外资金额86.6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6.94亿美元;开业投产的外资企业达1876家;外资进出口连续增长,199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6.51亿美元,其中出口33.91亿美元;特别是每年一度在厦举行的对外经贸洽谈会已升格为国家口岸交易会,规模和影响日渐扩大,使厦门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横向经济技术协作有较大发展,到1994年,全市兴办内联企业2986家,注册资金42.75亿元,各地、各部门来厦门设立机构385家,我市在内地投资签约165项,投入资金8.24亿元,经济发展的腹地不断拓展,在福建省特别是闽东南、闽西南的龙头地位已经确立,在闽粤湘赣16地市和闽赣粤相邻地区的区域经济协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窗口”作用。这些都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港口城市,把厦门港的自然优势、潜在优势转化为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的现实优势,不但是时代赋予厦门的重任和特区发展的自身需求,而且厦门也已具备了现实的基础。
厦门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基本设想
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是厦门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就港口城市的内涵性质来说,其层次和类型多种多样。从级别上分,有全球性的港口城市和区域性的中型港口城市。从轮船的吨位上分,有国际贸易中转港、国际直达海运港、近洋国际贸易港等,其中中转港要求有6万吨级的泊位50-100个,年吞吐量3亿吨左右。国际贸易货运量占50%以上,中转运输量占80%以上;直达港要求拥有万吨级泊位50个左右,年吞吐能力1亿吨;近洋港要求拥有5千吨级泊位。从产业功能分,港口城市又可分为产业基地型、商贸中心型、海洋航线要冲型、金融中心型、旅游度假型和自由港型等。从港口与风景的关系上分,有纯粹的港口城市或风景旅游城市,也有港口与风景兼具的港口风景城市。
从厦门港口的条件看,厦门港的建设潜力只能达到国际直达海运港的要求,而且所处的位置也非国际航线要冲,很难建成国际贸易中转港,只能发展成为亚太区域性的枢纽港;从产业基础看,厦门目前的产业以工业、商贸、金融、旅游、房地产业为主,虽然工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还不高,但随着海沧投资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象屿保税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渗入,厦门将加快工业化进程,并向现代化演进,产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调整,资金技术密集型的港口产业经济将有大的发展,而且,厦门介于上海、宁波和广东、香港之间,是一个港口综合条件最优越的地区。随着港口的不断发展,原有区域中的商务、金融、旅游优势将进一步发展、提升,并确立在我国东南部地区的重要地位。而且厦门可以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有条件建成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先行区。同时,厦门还是久负盛名的风景城市,世称“海上花园”,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上,进一步体现出港口风景城市的特征与风格。因此,厦门有可能建成综合型的港口风景城市。
据此,在目标定位上,厦门应该建成现代化、国际区域中心性、综合型的港口风景城市。其主要内涵是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到2010年,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基本建成,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00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万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为1:44:55,财政收入364亿元,口岸外贸进出口600亿美元,本市工业品出口交货值2345亿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基本实现高技术产业化、科学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水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50%,各项主要环境指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同时,要建成具有7000万吨左右海港吞吐能力和1000万人次空运能力,港口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的国际直达港;建立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按国际惯例办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拥有200万人口,“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大城市,实现城市管理的现代化,社会生活信息化,构造航运、贸易、金融、旅游等巨大聚散、辐射能力的城市功能,成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贸易、金融、信息中心和与亚太地区经贸往来的主要通道;建成全国一流的文明城市。
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宜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1996年至2000年),是全面实现工业化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要在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初步富裕,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90年代初的中上水平;要全面完成工业化阶段任务,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支柱产业、骨干企业的技术水平达到九十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管理水平,初步建成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直达港;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市场机制的重要环节能按国际惯例办事;初步建成“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大城市框架,城市功能大大增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特区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第二阶段(2001年至2005年),是加速现代化进程阶段,这一阶段要基本实现中等富裕的目标,各项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90年代末的中上水平;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国际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高层次服务业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明显强化。第三阶段(2006年至2010年),是基本实现现代化阶段,这一阶段要全面实现中等富裕的目标,建成在亚太经济圈中占有一定地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
完成第一阶段任务的策略
根据上述的设想,今后五年我们着重要完成工业化阶段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营造功能,打好基础。实现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关键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突破。
——以港立市,努力构造港口城市功能。港口建设和港口经济的发展,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建设的基础。今后五年,在港口建设上,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海港要抓紧东渡三期和海沧新港的建设,并强化岸上自动化、现代化设施的配置,力争到2000年全市港口年吞吐量能力达到3500万吨,集装箱装卸能力达到100万标箱。空港要完成高崎国际机场二期建设,使空港吞吐能力达到1000万人次,成为一类干线机场。在港口经济发展上,主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发展港口维修业,兴建具有5万吨级船舶维修能力的修船厂;兴办以太古飞机维修中心为骨干的航空工业,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民用航空维修工业体系。二是扩大港口运输业,发展国际直达航运,增辟国际海运干线和直飞航班,组建远洋运输船队,争取境外的航运公司、航运集团来厦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代理业务。三是建立港口保障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港口仓储、补给、救护、电讯、饮服等行业。四是加强港口综合功能的开发,发展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加工出口、商品展览等业务,并开拓与之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保险等行业,促进港口经济的迅速发展。并发挥港口的集散与辐射作用,密切与我国东南地区的联系和合作,构造港口大腹地。与此同时,以发展金桥、金关、金卡工程为突破口,加快金融、海关、交通运输、商业贸易、社会服务、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等部门和系统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建设较大规模的高速数据信息流平台和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经营管理的信息库;普遍采用先进的大信息量交流手段,逐步建设我市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和高效的信息通道,并和全国及世界高速信息传输网相联接,使厦门成为重要的信息港。
——科技兴市,加快现代化的发展步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今后五年,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技产业,组织力量向新技术领域进军,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先进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外向型经济体系。第二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主要通过引进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骨干项目和加快对传统工业的改造,逐步形成电子、机械、石化、电力等四大支柱产业。重点扶植和发展4个年产值上100亿元的龙头企业群体和20个年产值10亿元的骨干企业,使支柱产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同时,加快多媒体技术、海洋和生物工程、微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高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争取到2000年,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7%以上。积极发展科工贸一体化的集团公司和国有控股的跨国企业,提高适应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的能力。第三产业力争尽快形成特区商品贸易、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旅游服务、科研教育、信息咨询、生活服务等八大体系的基本框架,增强对内对外辐射功能,以确立我市区域性商务中心地位。第一产业,围绕“服务城市、出口创汇、富裕农村”的目标,通过加强厦台农业科技合作,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突出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城市副食品供应;加快农业综合开发,特别是海洋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外向型的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全面实现奔小康的目标,并逐步迈向现代化。另一方面,要确立科技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到2000年,全市国民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以上。为此,要努力促进产、学、研三结合,以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商城、科技开发院为龙头,尽快形成科工贸、科教农一体化、国内外相结合的科技网络;增加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逐步确立企业在科技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进程。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大力引进科技人才,迅速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科研能力较强、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科技队伍。进一步实施“教育之城”规划,大力培养特区建设人才,形成与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结构、知识结构、人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
——体制创新,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今后五年,要完成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任务,关键要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到1997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改善的任务,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按照大流通的格局,加快发展金融、技术、劳务、房地产等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和生产资料、消费品等商品市场,以及产权、信息、文化等新兴市场,特别是积极建立现代化金融体系,形成证券、同业拆借、票据结算和贴现、外汇、保险等市场完备,长短结合、形式多样的资金市场体系和实施信贷总量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充分发挥利率调节的基础作用的资金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外资银行、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和以电脑作业为特征的金融服务体系。配套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法规监管体系,最终建立起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功能齐全、灵活高效、运作规范的完整的市场体系。要争取在东渡港区、高崎航空港、海沧投资区、高科技园区增辟保税区或保税加工区,启用高崎联检大楼,进一步提高资金、货物和人员进出的自由度。全面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引入激励机制,改进分配方式,继续推进住宅商品化,建立统一机构、统一管理、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抓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起精简、统一、效能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力。加强经济立法,逐步建立与国际市场相衔接的经济法规体系,确保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在会计和审计制度、质量认证标准、工艺技术规范、商务仲裁规则,以及国际航运、贸易、投资、收支、汇兑等方面,积极采用国际通行的准则和惯例,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强化基础设施和重点区域建设,构造大城市基本框架。城市建设要按“多核单中心集团式城市结构”进行总体规划,并按“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模式进行布局,2005年以前,重点发展环西海域地区,以西海域沿岸为核心形成城市的主要生长环,构成环西海域的海湾型城市。此后,重点发展环东海域和同安南部沿海地区,构成城市中心区域、外围区域和边缘区域三个功能区,基本形成以本岛为中心的大城市框架。
今后五年,要在以下三大区域的建设中实现重点突破。一是加快海沧投资区的开发建设。按照建设21世纪新市区和基础原料工业、重型制造业基地及现代化新港区的要求,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促使在建项目竣工投产;继续引进一批大项目和相关配套项目,形成产业群体,使海沧成为我市产业升级、资本积累、扩大经济总量和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依托。二是大力抓好“三科”工程建设。加快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步伐,推进与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的交流合作;加快科技开发院和科技商城的建设,使我市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高科技产品开发、生产、交易基地。三是加快20个成片开发区的建设,坚持规划引路、基础先行、小区启动、外引内联、项目带动和滚动开发,实现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单区综合型开发向专业分工和产业联动开发转变,使之成为近期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
同时,力争上一大批能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能源、交通、通讯和城市改造项目,“九五”期间,拟安排机场、港口、市政道路、铁路、公路桥梁、电厂、供水、供气、环保、邮电、海沧市政配套等11个方面的33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总投资达186.7亿元,使基础设施向适应甚至超前转变。特别要重点抓好泉厦高速公路联接线,厦漳高速公路厦门段和角嵩铁路,以及连接京九线的铁路,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公路等区域合作项目建设,为拓展腹地、发展区域经济奠定基础。
——扩大开放,提高外引内联层次。今后五年,要抓住台湾以出口型为主的海岛经济与我市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共同特点,力求在厦门与台湾的产业互补、行业联动、企业联体、科技共享上寻找合作的结合点。全面贯彻我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大力加强与台湾之间的行业协作,扩大台商的投资领域,力争在引进的投资组合、产业关联的启动项目上有新的突破,在促进两岸“三通”、共同开拓国际航运、国际贸易和国际旅游上有更广泛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同时,围绕促进两岸“三通”,切实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社会与法制环境上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把厦门建设成为两岸人员、物资往来的主通道,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往的桥梁,处理两岸具体事务的基地,台胞购物、旅游、休闲、度假的主选区。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力争把招商区域拓宽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力求在引进跨国公司、国际商社、大企业、大财团上有重大进展,争取他们在厦门设立分支机构,使厦门成为国际资本的重要投资场所。要集中力量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高附加值、高创汇且联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形成在国际市场竞争上具有相对优势或潜在优势的产业群体。做好引进的吸收、消化、创新工作,推进我市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名牌、拳头产品的开发,从根本上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坚持“大经贸”的发展战略,拓宽投资领域,积极引导和鼓励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外贸体制改革,鼓励地方外贸在岛外、省外建立分支机构和紧密型的出口生产基地,下决心组建多元化、实业化、国际化的大型综合商社,提高对外竞争能力;主动开辟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和经济技术合作,推进外经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把内联放在与外引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厦门的各种优势,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取更多的部属企业、科研单位和兄弟省市来厦门创办内联企业和分支机构,提高内资在特区投资中的比例。认真实施闽东南发展战略,通过基础设施的伸延联网,产业布局的统一筹划,流通市场的融为一体,信息咨询的传递交流和海陆运输的驱动效应,建立闽东南三角四方经济圈,拓展闽粤赣湘相邻地区的协作圈,依托企业加强与全国各地的经贸合作,增强厦门的内外辐射功能。
——坚持“两手抓”,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今后五年,要继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进一步提高全市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争取早日跨入国家级卫生城市、国际级园林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抓紧制定《厦门市“九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通过多种有效的途径,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全民的素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活跃对台、对外的文化艺术交流,加强村镇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实施“五个一”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精神食粮。继续发展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事业,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建立健全医疗保健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前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社会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建成厦门人民大会堂、广电中心、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革命历史博物馆、医疗急救中心、厦门体育馆、国际信息城等28项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性项目。
努力把厦门建成集教学、科研、文化、医疗、信息、旅游等于一体的,具有区域辐射功能的中心城市。同时,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厦门拥有立法权的优势,加快立法步伐。争取到2000年,建立和健全与国家法律、法规相配套,适应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坚持立法、知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一起抓,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实现依法治市的目标。突出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坚持不懈地扫除各种丑恶现象,努力构造特区良好的社会环境。要高度重视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做到规划科学化、布局合理化、基础设施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管理法制化、环境净化美化。特别要重视风景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使建筑风格和城市布局、自然景观和旅游开发、园林绿化和环境治理、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协调一致,确保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定量考核进入全国前10名。
全面实施这些策略举措,胜利完成第一阶段战略任务,将为第二阶段目标的实现创造条件,为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城市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签:港口论文; 风景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福建厦门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厦门深圳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