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绩效审计的基本框架_审计报告论文

我国绩效审计的基本框架_审计报告论文

我国实施绩效审计的基本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框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计项目的选择。绩效审计项目

的选择应以政府性资金为主要内容,

要紧紧围绕政府重点资金、重点部门、

重点项目展开,以提高政府性资金的

投入产出效益。为此应当做好以下几

方面的工作:(1)明确绩效审计项目的

选题范围。要确定所选项目是否属于

政府和人民群众关心,对本地区经济

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有较大影响,资

金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公共设施、专

项基金(资金)等。(2)进行绩效审计风

险的评估。在绩效审计中,可能会遇到

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与被审计单位关

系紧张、试验新的审计方法等,这些都

可能使绩效审计风险增加。审计人员

在项目选择时必须分析这些风险因

素,考虑如何应对审计风险,并针对风

险引发的问题建立一套明确的应对策

略。(3)分析成本效益,预计审计成

果。确定某个绩效审计选项是否恰当

以及什么时候开展绩效审计,都须遵

循成本效益原则,要合理估算其所需

要的审计成本,并根据现有资源状况

作出合理安排。

审计方案的制定。对于内容复杂、

涉及面广的绩效审计来说,制定一个

科学可行、周密详细的审计方案是十

分重要的。绩效审计方案应包含以下

内容: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包

括被审计单位的目标、责任关系、资源

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确定审计目标和

审计范围;计划聘用的外部专家;制订

具体审计评价标准;拟订审计实施的

具体时间安排。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绩

效审计项目的审计范围、目标和重点

差异很大,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审计项

目的具体特点和具体目标,有针对性

地选择、制定审计评价标准。另外,在

审计资源配置上,绩效审计常常需要

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和其他行业的专

家,这在制定方案时要特别注意。

实施现场审计。实施现场审计工

作,必须抓好三个问题:一是收集审计

证据。审计证据是证实被审计单位经

济效益状况的载体,也是得出绩效审计结论的重要依据。在实施现场审计

时,审阅法、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专家意见法、专题调查法

等都是绩效审计收集证据比较重要和

常用的方法。二是分析审计证据。在收

集审计证据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应对每

项审计证据从相关性、可靠性和充分性

等方面进行认真的分析,以便对绩效审

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进行客观的分解与

剖析。三是得出审计结论。审计人员要在

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得出客

观、可靠、有前瞻性的审计结论。在绩效

审计的现场审计阶段,审计人员要与被

审计单位的管理人员保持经常性的接

触,确保被审计单位和审计部门双方

在发现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形成共识,

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

形成审计报告。绩效审计报告是

绩效审计成果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审

计实施阶段的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

就可以根据审计情况起草审计报告。

绩效审计报告要实现审计成果效能的

最大化,其内容应包括被审计事项的

背景、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审计评价意

见或结论、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

及处理处罚意见、审计建议、被审计单

位的反馈意见等6个方面的内容。绩

效审计报告要突出对被审计单位经济

活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分析,

揭露经济活动中存在的效能衰退、效

率低下的问题,着力从体制、机制和管

理的层面上深入挖掘问题成因,提出

整改措施,落实具体责任,及时向政府

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督促被审计单

位和部门加强整改。

交换审计意见。在绩效审计工作

中,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就审计报

告征求意见稿相互交换意见十分重

要。英国绩效审计工作非常注意交换

审计意见,有的时候绩效审计项目交

换意见阶段会长达几个月。绩效审计

工作交换审计意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

面进行:一是与财务人员交换审计意

见。双方就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和事

实展开建设性地讨论和沟通,为与被审计单位主管人员交换意见做好准

备。二是与被审计单位主管人员交换

意见。在这个阶段,审计人员可就即将

公告的审计结果方面的内容与被审计

单位主管人员沟通。三是征求第三方

的意见。这里的第三方可能是公司、个

人,也可能是有代表性的团体或者其

他与政府关系不甚密切的机构,他们

往往可以提供比被审计单位更为全面

的观点。

公开审计报告。对外公布的绩效

审计报告是社会各界了解绩效审计工

作的主要载体,绩效审计结果的全面

公开不仅是绩效审计成果的一种重要

体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国际惯例,如

英国、美国的绩效审计报告均对外公

开。我国的绩效审计报告要适应实现

审计结果公告制的需要,在不泄露国

家机密和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前提

下,逐步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社会各

界和舆论的监督。审计报告的发布方

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1)利用审计机

关的网站发布审计报告;(2)向审计报

告的主要使用者或重要相关方面发送

报告副本;(3)发行有关审计报告详细

内容的相关出版物;(4)向绩效审计过

程中接触的机构或部门寄送审计报告

中特定的内容或一些专项报告。

后续监督检查。在绩效审计中,后

续监督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

跟踪监督检查,可以促进被审计单位

采取积极措施,落实审计决定、意见和

建议,从而促进审计报告的有效执行,

切实发挥绩效审计的作用。在后续检

查监督阶段,审计人员要完成两方面

的工作,一是要确认审计影响,并对被

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建议的情况作出评

价和反映;二是要采取事后监督等措

施,检查评价审计质量,全面总结经验

教训。开展绩效审计的最终目的是促

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产生良好的

社会影响。所以,应有选择地进行绩效

审计,最大限度地扩大审计影响。

标签:;  ;  ;  ;  ;  ;  ;  

我国绩效审计的基本框架_审计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