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兰事件及其影响_希特勒论文

莱茵兰事件及其影响_希特勒论文

莱茵兰事件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莱茵论文,事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莱茵兰是德国领土,位于法德边境交界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战败。1916年帝国主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签订了“对德和约”,根据和约第四十二条、四十四条规定: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十五年,莱茵河东岸五十公里以内区域为非军事区,德国无权驻防。①这样,在德国的领土上就保留了一个德国自己不得设有一兵一卒的真空地带。1925年,战胜的各国在洛迦诺公约中重申了这一规定,并指出:只要德国兵进莱茵兰,就已经构成了对凡尔赛和约有关条款的显明违犯,“是一种未经挑衅的侵略行为,是在非武装区聚集武装”,“国联或缔约国有权采取行动立即予以抵抗。”②

但是,1936年3月7日,德国便兵不血刃,开进莱茵兰,实现了莱茵区的重新武器。那么,德国为什么敢于重占莱茵兰?为什么能够成功?这一事件的影响及后果又是怎样的呢?

(一)

1936年3月2日,希特勒发出了占领莱茵兰的正式命令,3月7日凌晨,德国少数部队越过莱茵桥头进入非军事区,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一直前进到法国边界。希特勒宣称:“德国政府从今天起重新确立了德国在非军事区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主权!”“德国军队正在开进他们未来的和平时期驻防地”③德国的行动,不仅公开撕毁了凡尔赛和约,而且也破坏了洛迦诺公约,正如法国外长庞赛所说的“希特勒打了他的对手一记耳光。”④然而希特勒敢不敢动手,则要看英法的态度。

莱茵兰的非军事文化,是由国际条约确定下来的,并且得到英法等国家的保证。但在1925年的洛迦诺公约,一方面重申了莱茵兰的非军事化,另一方面规定,从1930年起,战胜国部队逐步撤离莱茵区右岸。这一决定,不仅减轻了德军的压力,而且为德国重返莱茵兰打开了方便之门。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大力扩军备战。随着德国的崛起,它要求冲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改变现存秩序。但1936年的德国还无力与英法相抗衡,于是他采取冒险行动以试探英法的虚实。

1933年10月德国借口西方国家没有满足其军备平等的要求,宣布退出国联和日内瓦裁军会议,这是德国对战后秩序的首次挑战,英国对此表示遗憾。但英国压制法国作出了让步,使德国重返国联,并取得了常任理事的席位。希特勒讹作得以成功,其行动也越具挑衅性,1935年3月14日,戈林以航空部长的身份宣布重建德国空军,3月16日,希特勒颁布法令: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凡尔寨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寿终正寝,英法对德提出了抗议,国联也对希特勒的行动表示不满,但却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制裁措施。面对德国的步步进逼,英法不但不予制止,相反却认为,要使德国不再进行扩张,就必须满足其要求。因此,1936年6月2日,英德订立海军协定,根据这个协定,德国将建立一支像英国海军三分之一那样强大的舰队,这实际上是允许德国重建海军英国帮助德国破坏了凡尔赛和约有关海军的限制,这既没有与法国商量,也没有通知凡尔赛和约的保障者——国联。希特勒因此断定:如果德国重占莱茵兰,英国不会也无力限止德国,而没有英军的支持,法国不会有所作为。

这时,英法等国联成员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所采取的措施,使希特勒相信国际联盟实在无能为力来制止一个已下定决心的侵略者。而且由于英法半心半意的制裁,使对付德国的施特莱沙阵线不复存在,意大利开始向德国靠拢,1936年2月28日德意协定签字,德国在国际上取得了强有力的联盟,希特勒彻底埋葬凡尔赛和约的时机成熟了。

早在1935年5月20日,冯·勃洛姆堡将军就已经向三军发出了第一个指令,要他们准备拟出重新占领莱茵兰非军事区的计划,其行动的代号为“训练”,“强调这一行动要用闪电速度的突然一击来完成。”⑤在616日国防工作委员会会议上又进一步讨论了进军莱茵兰计划的各项细节。

万事俱备。以后的事情就是为其行动寻找一个借口,而法苏协定恰恰给希特勒提供了行动的借口。早在1935年5月21日,希特勒就对协定进行滔滔不绝的攻击,并指出法苏条约使洛迦诺公约有了一个在法律上不安全的因素。1936年2月11日,法苏条约最终得到法国众议院的批准。两天后,3月1日希特勒不顾他的高级将领的反对,借口洛迦诺公约因法苏条约的存在而失效,德国将不再受公约的约束,决定于3月7日,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结果德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希特勒出人意料的轻取莱茵兰。可见事件的发生完全是由于英法的纵庸。

(二)

1936年德国兵进莱茵兰,并不是依靠其实力,德国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无法与英法相抗衡的,1936年德国也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因此,勃洛姆堡将军曾密令他的军队“如果法国人采取敌对行动,就立即从莱茵河对岸撤回”。⑥希特勒自己也承认“在进军莱茵兰以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有夹着尾巴撤退。”而“我们如果撤退,就会招致失败。”⑦希特勒政权也将随之垮台,但英法等盟国却一动也没有动,希特勒的赌博再次获得成功。

其实,对这场危及欧洲集体安全的危机,法国是预见到了,军方和政府也多次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外交部门也多次提请国防部注意防范的问题,但法国军方当时丝毫没有打算预先采取某些强硬的行动警告德国,只是设想了一些对付未来行动的保障措施,而且这些措施必须是在英国政府完全同意下才能实施。法国政府此时竟顺从了军人的意见,2月27日的内阁会议上,政府决定:法国政府将不单独采取任何行动,只有在洛迦诺公约缔约国的同意下才行动。这样,事件发生前法国政府就已经定下了对付未来事变的行动基调。

3月7日,正值星期六,事件发生时,部长和议员们都远离巴黎度周末去了,当天下午,皮萨总理只召集到了包括三军部长在内的几位内阁成员开会,但对于这一严重事件,会上没有做出任何决定,甚至没有决定对德国提出口头抗议或警告。3月11日,法国外长飞往伦敦请求英国政府支持法国在莱茵兰采取军事上的对抗行动,但英政府认为不设防区主要是为法比的安全而建立的,因此应由这两个政府决定花多大代价来保持它”。⑧并以此为由拒绝了法国的请求。此后,法国向国联和洛迦诺缔约国发出了召开国际会议以对付德国的呼吁。法国把自己的命运交了出去。

莱茵兰事件对英国的威胁虽不象法国那么直接,但它打破了欧洲的均势,直接冲击了战后英国倡导的新秩序。根据洛迦诺公约,如果德军进入非军事区,英国有义务以它自己的武装部队来支持法国。但这时英国不愿冒引起战争的危险。1936年3月7日上午,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就此事表明了英国的立场:“鉴于形势的严重性,希望法国在与有关政府,尤其是和英国政府协商前,不要采取任何无可挽回的、有碍未来的行动。”⑨英国政府一方面承认德国军队占领莱茵兰是对条约的神圣性原则的一个重大打击,另一方面又认为德国目前的行动没有引起敌对行动的危险。德国人只不过是“收回自己私人的宅旁花园而已。”⑩英国不仅没有准备对付德国,而且也反对法国采取行动,这使得法国国内的妥协势力进一步增长起来。

如何对付德国的威胁,就要看洛迦诺缔约国和国联的行动了。

3月10日,在巴黎召开了洛迦诺公约缔约国会议,会上英国和比利时主张与德国进行谈判,而意大利则保持缄默,会议没有取得任何结果,转到伦敦国联大会上继续协商。3月12日,国联大会召开,但这次会议的主题不是如何对付法国的挑衅,而是纠缠于希特勒的和平建议,直到3月19日,才投票确认德国违反了公约,法国要求各缔约国履行诺言,迫使德国从莱茵兰撤军,但英国等国一方面宣称洛迦诺公约的保证依然有效,另一方面却只同意说服而不是强制德军撤出。而德国军队当然不会听从这些说服,在这段时间里,德国在莱茵兰的军队不断增加,重新武装非武装区已成既定事实。因此,伦敦会议的实际结果只是各缔国默认了德国重新武装莱茵兰的合法性。

由于英法等盟国的妥协与退让,希特勒在莱茵兰的冒险又侥幸得逞。这一事件使欧洲丧失了可以制止战争的最后一次机会,其后果之惊人和重要,超过了当时所能想象的程度。

(三)

希特勒兵进莱茵兰,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事行动,但却为德国在欧洲的广大的新的机会打开了道路。

对德国来说,兵进莱茵兰的成功,使希特勒的声望和权力达到了过去没有一个德国统治曾经达到的高度。3月7日,是德国一个欢乐庆祝的日子、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德国的战败和屈辱的象征,被彻底挣脱了,不论一个德国人多么不喜欢希特勒和他的匪徒式统治,他也不得不承认元首已经完成了共和国连试都不敢试的事情,德国国家的荣誉已经恢复了。这一胜利确立了希特勒凌驾于他的将领之上的地位,显示出希特勒在对外政治军事问题上比他的将领们要高明的多,从而提高了他在人民和军队中的威信。希特勒曾吹嘘说:“如果不是我,而是别人当德国的领导人,会发生什么情况!他会吓破胆的。但我的无可动摇的顽强和惊人的沉着,挽救了我们。(11)希特勒个人这种政治上的成功感,加强了他个人在国家决策中的作用,限制了他的将领们对其牵制作用,削弱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希特勒势力。

同时,兵进莱茵兰的行动,迎合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复仇争霸的叫嚣,使德国的军国主义分子欣喜若狂。正如威廉、夏伊勒所描述的“德国士兵开进莱茵兰,使他们日耳曼血液中的全部黩武主义精神涌上了脑袋,他们大喊大叫地跳了起来,他们的手举起来做奴性的敬礼,他们的脸因歇斯底里而变了样,他们张大嘴的叫喊不休,他们的眼睛闪耀着狂热的光芒。”(12)这一行动,象一针强心剂,再次掀起了德国复仇主义情绪,刺激了德国的侵略野心。德国军队凭借着国内这种狂热的支持,很快便在莱茵兰德法和德比边境建立了一道巨大的和永久性的防御工事:它的陆军已建立在完备的征兵制基础上,大批情绪热烈的志愿兵充当生力军,德国陆军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组织的成熟和素质上都大有提高。德国把整个工业变成了一个兵工厂,把全部人口熔为一部有纪律的战争机器,德国真正的重新武装起来了!这是莱茵兰事件的后果之一。

其二:德国兵进莱茵兰,构成了对法国的直接威胁,预示了法国末日的开始。莱茵兰位于德法交界处,它的归属无论是对德、对法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这里建立非军事区,无疑是为了制约德国防止其东山再起,从而保障法国的安全。因此,德国对在自己领土上保留一块自己无权驻防的非军事区是极不甘心的。德国清醒的估计到,一旦德国在西部挑起战事,那么战场首先是在德国本土上,而且正是在它的工业区。倘若德国首先对其东邻战争,这必然会引起法国的干涉,而莱茵兰非军事化的存在,会使这种干涉变得更加有效和积极。所以,莱茵非军事区的存在对法国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对德国则恰恰相反。因此,莱茵兰重归德国,法国的战略优势由此丧失。凡尔赛和约已被希特勒彻底埋葬,法国制约德国的法律依据已不存在,它已不能随时进入德境对其行为进行制裁了。法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一落千丈,这对法国乃至欧洲都是一场灾祸。

其三:希特勒兵进莱茵兰,瓦解了英法的同盟体系。

由于英法没有阻止德军的进占,使它的东方盟国认识到:法国不愿用战斗来反击德国的侵略。法国有一百个师,尚不敢击退三个营的德军,来保卫自身的安全,那么德国在东线进攻时,法国怎能给予他的盟国以援助?况且,由于德国在德法边境的后面建立起一道堡垒防线,这使法国对其东方盟国进行援助的诺言将无法兑现,在今后的军事行动中,法国只能牵制住一小部分德军,而德军主力将会腾出手来对付它的东方邻国。

在这种态势下,英法的同盟国纷纷转问,比利时越来越疏远法国,声言要奉行比以往更加独立的外交政策,甚至提出反对它的任何邻国借用比利时的领土进攻另一个国家,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三十年代英法的军事部署和军事计划的实施。而波兰、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则奉行中立政策,各国都开始向德国靠拢,法国几乎丧失了他在欧洲的所有盟友。正如牛赖特所估价的“一俟德国的防御工事修筑完峻,中欧各国认识到法国不能随便进入德境时,所有这些国家就会对他们外交政策开始有非常不同的想法,一个新的星座就将形成。”(13)至此,三十年代法国所倡导的集体安全政策彻底破产,英法的同盟体系荡然无存。英法再也不可能利用欧洲集体力量来对付希特勒德德国的扩张了。

总之,在英法任由德国夺取莱茵兰之后,除战争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来阻止希特勒了。”(14)值得注意的是直到1936年中期,希特勒在推行侵略政策和破坏条约时,并不是凭它的实力,而是凭借英法两国的不团和怯懦,他开始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无不是孤注一掷,他知道他是经不起对方认真反抗的。强占莱茵兰和莱茵兰设防是最大的赌博。结果都非常成功。他的对手太优柔寡断,不敢接受挑战。“当他在1938年采取第二个步骤时,他的恐吓不再是虚张声势的了。这时他的侵略行动是以武力为后盾的,而且已是优势的武力。当英法政府发现这种可怕的变化时,已经太迟了。”(15)

注释:

①参见《国际条约集,1917-1923》 北京1961年版第88-89页

②参见《国际条约集,1924-1933》 北京1961年版,第209。

③④⑤⑥⑦(11)(12)(13)均见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失亡》世界知识出版科

⑨《艾登回忆录·面对独裁者》下卷,北京1977年版

⑧⑩T.A.德波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7页

(14)(15)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一卷 商务印书馆 第362页 第315页

标签:;  ;  ;  

莱茵兰事件及其影响_希特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