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论文_ 梁仕越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论文_ 梁仕越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良井中学 梁仕越

[摘要]本文以习主席向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的致贺信为遵循,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一学生问题意识在物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三从社会走向物理,从物理角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四把学生问题意识培养融于教学中。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为先导,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生、问题意识、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

[正文] 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当代人基本素养的一个标志。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人的科学思维,而问题是科学思维的重要运用,是打开创新思维的的源泉。如何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是我们物理课程教育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先导。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在物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性。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也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成分。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其中的科学思维与实验探究的先决条件是发现问题,有了问题才会产生科学思维,才会有接下来的实验探究,才会有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近代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的重要性,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它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验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基础。虽然有问题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一定不会有科技的进步,就不会有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先导。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我们都知道物理学上的许多重大物理发现都源于生活。只要我们细心地留意一下身边的事物与现象,都能发现其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物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背后也许就隐藏着一个个未知的科学领域在等待着我们人类去发现它们。

让我们再重温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大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距离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牛顿从生活中的一个司空目惯的自然现象,开启了科学思维的源泉,提出了一个个相关的问题,再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观测和演算,发现了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任何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的来由。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我们觉得司空目惯的现象,每一个细微不起眼的现象的背后也许都存在着一个重要的科学规律在等待着我们人类去发现它。因此我们物理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有物理的眼光看待我们生活中普通的现象或事物,要能透过这些司空目惯的现象或事物,善于发现隐藏在其中的问题,有了问题我们才能开启科学探究,才能发现隐藏其中的科学规律,才会有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才会有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我们要经常教育学生,也许我们对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现象或司空目惯的现象进行刨根问底式探索时,或许我们就已经跨进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的大门。

三、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物理角度进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当今,科技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其实每一项新科技的发明的背后,都是运用到许许多的物理知识,因此物理教育更应注重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物理角度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科技创新),最终服务于社会的教育。

例如在进行《发电机为什么能发电》这一课教学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法拉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故事。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后,许多物理学家从自然的“对称”原理出发,提出“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也生电呢”这个问题。法拉弟曾在他的实验记录本上,如同座右铭一样记下了这个极有价值的问题。经过过无数次的实验探究,他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 “电磁感应现象”,并于1831年10月法拉弟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法拉弟的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了电与磁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奥秘,而且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为人类从“蒸汽时代”跨入“电气时代”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从科技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物理角度发现问题是科技创新的一条重要路径,也是知识回归社会、服务社会的终极目标。

四、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融于教学中。

课堂是落实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在平常的物理教育中我们教师也要有意识的把问题意识的培养融于教学中。教学中多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又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大鹏之功,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当今,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孕育兴起,正在深刻影响世界发展格局,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让我们积极响应习主席的号召,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积极在物理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先导,努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增强公众科学素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2018年9月18日央视快评《弘扬科学精神 增强公众科学素》

2.广东教育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九年级下册

论文作者: 梁仕越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论文_ 梁仕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