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现实文化与教育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与论文,对策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就要对中国现实文化有一个清醒的客观认识,否则难免囿于旧的思维框架或主观臆断,因此,本文将从中国现实文化的特点谈起。
一、中国现实文化的特点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的理论表现。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所进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现实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中国现实文化是指七十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社会所具有的文化体系,具体说来,中国现实文化的特点有:
(1)中国现实文化是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以马列主义价值系统为指导的,溶合西方文化等在内的多种成份的组合。
中国现实文化是以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为背景发展起来的。儒家文化在许多地方和领域仍在起作用,尤其是在内陆省份和农村,它对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有很深的影响。这可以说是中国现实文化民族性的表现。从社会性质上看,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现实文化必然以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为主导文化,这是中国现实文化时代性和阶级性的重要表现。西方文化经过许多种方式溶进中国现实文化,对中国文化主体尤其是青年人有着一定影响,中国现实文化的发展和特点,实际上就是由它们之间的关系组合决定的。
(2)中国现实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信仰程度的减弱与多种亚文化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自五四运动传入中国,经过三十年,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确立了其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又经过三十年,已被人们作为中国社会的统治思想而得到认可。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地位和影响受到一些人一定程度的怀疑。造成这种情况的客观原因是,国际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与解体,以及国内制度上的弊端和党内一些腐败现象的消极影响。其主观原因是,把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建设的政策理论对立起来,从而怀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主流文化信仰程度的削减,造成中国现实文化中亚文化的兴起与发展,新儒家主义,拜金主义,甚至封建落后文化也死灰复燃,使中国现实文化出现一种复杂和令人担忧的局面。马克思主义虽然在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制定中起指导作用。但它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在人们社会意识中沉淀的深度或指导作用是十分不稳固的。一有时机,中学和西学总要被抬出来,期望能够取而代之。一些人无视现实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主流文化的地位,仅从传统儒家文化,西方文化着眼探讨中国文化,这无疑会走到五四时期的老路上去,正确的方法是合理解释马克思主义,利用各种亚文化的优点提高主流文化的地位。
(3)中国现实文化的政治性特别突出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包含政治方面的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我国文化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儒家文化是一种伦理性文化它与政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带着浓厚的伦理色彩,而伦理是以政治为中心,是为其辩护的。因为它们都植根于深厚的宗法家长制的历史社会土壤。
建国以后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了革命战争时代形成的文化观念,以阶级关系为基本社会关系,以阶级意识为基本的意识形态,以政治理想作为人的最高追求,从而使政治原则支配了经济、伦理、法律、文艺、哲学等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领域。这种政治至上的文化曾经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增强了社会向心力,同时也存在着弊端,随着阶级的消灭,经济建设成为中心工作,这种政治至上的文化就妨碍了社会进步,它滋生出“左”的思潮,引发了无休止的政治运动,使社会生活单调枯燥,产生了“官本位”现象,而且阻碍了中心工作的转移,严重干扰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如今,虽然理论上认识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文化的过分政治化特点。但由于传统文化的渗透,政治体制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因此,要彻底改变这一特点,需要长期的努力。
(4)中国现实文化仍在转型时期
所谓“文化转型”就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旧文化系统分化、解体而形成的一种既和旧文化传统有一定的联系,在总体上又有质的飞跃的新文化系统过程。文化转型不是单纯的精神现象,而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内在矛盾是文化转型的根本原因。当代中国文化转型是在继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转型的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内在动力是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而产生的社会观念,价值标准的变革。相对“五四”时期文化转型,虽然在内容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这次文化转型的社会动因与现实条件有很大的变化,它是在一种理性有序的状态下进行的。如果说近代文化转型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否定阶段,那么当代中国文化转型则处于否定之否定阶段。其理想是建立起理性、民主、法制的文化类型。其转型内容包括转变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建立集体与个体相结合的,有利于个体发展的文化环境。改造文化的泛化政治构成,建立全面的均衡的文化体系,确立伦理、法律、文艺、哲学等各自独立的领域,改造文化的一元化文化权威体制,真正建立开放的文化结构。
二、中国现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十九世纪德国资产阶级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自然适应性原则是每一个教育者必须力求达到的理想目标,它只是评价教育活动的一般要求,教育还必须注意文化的适应性”。(藤大春《外国教育通史》)教育作为文化系统的因子,不同文化类型为教育提供不同的文化氛围,教育许多方面都带有文化的特征与痕迹。
既然现实文化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因此,它对教育的影响也是来自多方面的。在我们的教育中,既有反映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和活动又有反映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内容,这种影响使中国教育出现多种理论和内容交织在一起的局面。我们不能把教育上许多问题单纯地归结为传统文化或西方文化我们提倡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有些是负面影响,有些是正面影响。在很多情况下,我们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批判吸收这些内容,使之符合教育实践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现实文化中主流文化地位的减弱,使教育尤其是有关价值选择的问题,出现了一系列的矛盾。比如教育本身的价值,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很多情况下处于理论模糊状态。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原则、教育目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建立起来的,而马克思主义在现实文化当中的信仰程度的削弱。这无疑会对教育本身的主导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减弱。理论与现实文化的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使教育的作用只能集中于智育范围。许多学生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冷漠,而同时对传统文化理解继承的不够,这样西方文化或西方文化与传统儒家文化的病态结合就很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尤其是文化市场中,许多影视媒体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提供低级趣味的,凶杀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少儿不宜”的文化内容更是泛滥。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对一些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就是对他们进行一般的公民教育也相当困难。
现实文化使我国教育的许多方面都要受政治意识,政治制度的制约,造成教育本身独立性的丧失,教育管理的集权化,以及教育功能的片面化。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现实文化的这一过分政治特性,在我国教育理论研究中,出现“唯书”“唯上”情况十分明显。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政治原理代替教育科学,或者是对它的绝对化、片面化的理解,当作教育理论的基石,这无疑对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客观性造成严重破坏。
我国现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还必须从文化转型的特点来认识,才能真正全面认识现实文化对教育的动态作用。
一方面,文化转型必然会引起教育短时的振荡与迷茫。比如在德育问题上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固有的道德标准不能适应社会现实,而新的道德价值标准又没有建立起来,这无疑会引起德育的困难,但文化转型又能纠正和弥补教育中的一些弊端,消除现实文化对教育的消极作用。
首先,现实文化的转型有利于教育主体性发挥。
教育主体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本身的主体性或独立性,一是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问题关系到宏观教育和微观教育的许多问题,无论是对教育本质或教育目的的讨论都不能回避主体性问题。中国现实文化既存在传统文化群体本位论和整体思维方式,又存在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其中以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主要倾向,而后者被许多人斥为“异端”。因此,在现实文化影响下,教育整体上讲缺乏主体性观念,以市场经济为动力的文化转型,要求解放个体,转变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建立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的价值体系。因此,中国现实文化转型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
其次,文化转型有利于教育的法制化。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性文化。现实文化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法律意识相当淡薄。社会管理不是依靠宣传就是行政命令去实现,表现在教育上造成教育管理的集权化和随意性。教育立法是各国都十分重视的管理手段,也是他们成功的主要经验,相对来讲,我国教育立法的制订和实施都是比较落后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推动法制文化的发展,现实文化必然在伦理文化的基础上增强法制观念,使教育本身的战略地位和教育改革用法律手段得到保证,改变过去“人在政举,人去政息”的弊端。
第三,现实文化转型将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全面实现。
教育功能是由教育本身的结构决定的,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而变化和丰富的,不同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教育功能观,从而影响教育功能的实现。中国现实文化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功能。对德育只强调政治思想教育,忽视个人品质方面的教育。在中国现实文化的转型中,科技意识,人才意识日益加强,教育的生产性功能将受到重视,形成全面的教育功能观。对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有更科学更清晰的认识。
第四,现实文化转型有利于吸收国外教育理论。
现实文化的转型将更广泛地接触吸收外来文化,对外国文化采取科学,客观的态度,这无疑有利于外国文化的吸收,以往对外国教育理论的评价,往往从其阶级地位而加以评论和应用,开放文化将对外国教育理论进行全面理解和认识,真正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
外国教育理论在应用心理学、统计学等方面较我们领先,正确及时地学习是推动国内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们在引进别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上取得了很大成就,而对社会科学的引进缺乏主动系统,现实文化转型,必将促进自身与国际文化的融合,减少它们之间的“裂痕”,无疑会对学习外国教育理论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教育对现实文化的对策
教育除了受动于文化的一面,还有其主动性的一面。针对中国现实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教育应采取的对策有:
(1)首先加强教育自身的独立性与适应性,促进自身发展。
中国现实文化的转型以及主流文化地位的减弱,各种文化思潮的涌现,尤其是现实文化政治化较强的特点,教育很容易受社会文化的冲击,可以说,五四学生运动一定程度上是受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当今中国现实文化条件下,加强教育适应性与独立性的意义。
所谓“独立性”就是按照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目标去运行,抵制消极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所谓“适应性”就是适应文化发展的进步要求去进行自身的改革发展,总之教育既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能顽固守旧。
教育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素质问题,是一项十分严肃伟大的事业。正是有此,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才成为世界性课题,在中国现实文化条件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独立性和适应性是关系到教育自身和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要发挥教育自身的独立性适应性,就要对文化发展的方向从宏观上有一个理性认识,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这样教育才能是主动的而不是盲目的,坚定但不是顽固的,使教育和文化健康发展。
(2)发挥教育对现实文化的导向作用,提高主流文化的地位。
在主流文化地位减弱,亚文化不断涌现的条件下,教育必须发挥其导向功能,高扬马克思主义文化旗帜,摒弃对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和左倾错误理解,给与马克思主义以新的解释和发展,使之成为学生意识形态的主导因素,摆脱教育理论与文化现实的脱节。梁漱溟先生说:“教育之一事,应当一面在事实上不离开社会,而一面在精神上要领导社会。”(《梁漱溟教育文集》)教育要发挥导向作用,需要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与市场文化,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本质上讲,市场文化所提倡的公平,法治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根本的对立,相反是对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弱点的纠正,但决不能用市场原则代替马克思主义,对市场文化的消极作用,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去抵制。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责任心,积极持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
(3)教育要对现实文化进行合理选择,坚决消除不良文化因素对学生的侵袭毒害。
现实文化的复杂构成,要求教育对其作出正确的选择,把那些科学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加以选择、传递,而非科学的,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加以摒弃,教育作为一种目的性、计划性很强的活动,要从现实文化中选取合适的内容,坚决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建立,许多单位和人员只顾赚钱把西方文化和封建文化的下流内容投入宣传影视媒体,在黄色录相的刺激引诱下,学校教育很快失去其效果。这就更要求教育以积极健康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增强对消极文化的抵抗力。
(4)教育要对中国现实文化的“文化堕落”现象进行弥补。
文化是由相互依赖的多种层次构成的,一般将它分为: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心理文化层。在文化转型中,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快,有的部分慢,结果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与错位,这种现象叫作“文化堕落”,在我国现实文化中,文化堕落现象十分普遍。比如不少地方虽引进先进的物质设备,但由于技术知识,人的素质的滞后,而限制了物质文化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运用各种教育形式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使文化各部分协调发展。
中国现实社会出现了一大批“经济暴发户”,这些人一方面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甚至奢侈,另一方面精神生活都相当空虚。这种巨大反差引起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象吸毒、性病、赌博等问题往往发生在他们身上,这可以说是“文化堕落”现象在这些人身上的一种表现。如何解决这些人包括少数青年的“精神空虚症”,一方面通过社会法律手段去治理,但根本上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理性认识,使他们成为物质富有,精神充实的群体。
综上所述,教育在现实文化条件下,既面临一定的机遇,又有一定的压力,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坚强信心,为祖国的教育和社会风气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