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51例临床分析论文_李晓红

(海南省临高县人民医院,临高,海南,5718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应用黄体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病患10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1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治疗,对研究组病患应用黄体酮治疗。结果 研究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应用黄体酮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保胎成功率,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黄体酮;早期先兆流产;效果

【中图分类号】R271【文章标识码】A

先兆流产属于较为常见的妊娠早期病理状况,导致流产出现的原因众多,主要为内分泌、感染、遗传等。为了探究对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应用黄体酮治疗的效果,文章选取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病患102例,对其展开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对象为102例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均为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依照随机方式将102例病患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1例。51例常规组病患的年龄范围为23~35岁,平均25.2±2.7岁。51例研究组病患的年龄范围为23~36岁,平均25.9±2.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和病情危急程度等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协议书。两组病患的临床资料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对表格的对比分析后发现,两组病患的孕次、产次、流产次数之间存在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常规组治疗方式

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治疗,具体操作为:指导病患卧床休养,避免性生活,口服应用VE及叶酸、中药保胎及止血对症疗法。

1.2.2 研究组治疗方式

对研究组病患应用黄体酮治疗,具体操作为:指导病患口服应用黄体酮胶囊治疗,每日用药2次,每次用药2粒,一疗程时长为7d。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患的保胎成功率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研究病患的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保胎成功:在治疗后,病患的阴道出血、腹痛、腰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胎儿正常生长发育,可继续妊娠,且一月内未出现复发表现。保胎无效:在治疗后,病患依旧存在阴道出血、腰腹痛等临床症状或是程度加重,腹中胎儿无法正常生长、死亡,致使流产发生[1]。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病患的保胎成功率对比

两组病患的保胎成功率对比如表2所示。

通过对表格的对比分析后发现,研究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要低于常规组的25.49%,且两组存在差异极为明显化,P<0.05。由此表明,对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应用黄体酮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且安全性较,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3.讨论

先兆流产出现的主要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胚胎、母体、遗传基因缺陷、免疫功能缺陷等。其中因母体因素中内分泌导致的早期流产比例达到了23%~67%,而黄体功能不全是主要原因[2]。黄体功能不足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孕妇体内的黄体分泌黄体酮分量不足,因卵泡发育不足导致。孕妇体内的血清孕酮程度较低致使其子宫内膜发育速度缓慢,无法更好地满足早期妊娠需求。

黄体酮属于一种孕激素,在其应用中发挥效果与孕酮相比并无什么差异,因此在临床上主要被用作早期孕激素的补充药物,其应用效果强,且不良反应少。在黄体酮的应用中,可帮助促使子宫内膜在较短的时间内由增殖期转为分泌期,加强其血氧供给,增厚内膜,进一步为孕卵更好地着床提供充分的物质准备。而且还可帮助补充因先兆流产导致的绒毛缺血及降低的内源性孕酮水平,减小子宫易激惹性[3]。与此同时,在黄体酮的应用中,还可帮助促使蜕膜迅速生长,沉积糖原,为孕妇腹中胎儿的孕育提供丰富的物质补充,增强胎儿成熟度,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另外,在黄体酮的应用中,对于用药途径问题一直是探究的重点,现如今,随着现代医学科技水平的提升,颗粒化的黄体酮制剂被研发出来,可在应用中消除肌注治疗的疼痛感,并减小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强病患治疗依从性。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病患的保胎成功率94.12%要高于常规组的76.47%,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5.49%要低于常规组的5.88%,且两组存在差异极为明显化,P<0.05。由此表明,对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应用黄体酮治疗可获取较好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保胎成功率。而且在药物应用中,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另外,在对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应用黄体酮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强对病患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极为有效。健康宣教工作的开展可帮助增强病患及其家属对于疾病治疗的科学认识,消除其治疗疑虑[4-5]。健康宣教工作的开展可采用报刊、宣传单发放、知识讲座、口头宣传等方式,或是在院内设立好健康咨询台。由于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在心理上会出现多种负性情绪,如焦虑不安、抑郁等。针对于此,也需加强对病患的心理护理,平稳其心绪,促使病患以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整体而言,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病患,对其应用黄体酮属于一种安全且有效的保胎方式,无论是妊娠结局还是预后效果均较为良好,病患身体上并不会出现什么明显的毒副反应。与此同时,口服胶囊的用药方式可帮助免除病患肌注治疗中身体所受到的剧烈痛楚,增强病患治疗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之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珊珊,陈英.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25):9-10.

[2]王满香.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0):160.

[3]白凤丽.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986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8):191-192.

[4]王敏娜.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22):17-18.

[5]彭保安,杨乐天.孕康糖浆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60例疗效分析[J].安徽医药,2013,(12):2191-2192.

论文作者:李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51例临床分析论文_李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