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及其当代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跨越式发展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是当代社会,即信息社会、开放社会的普遍特征。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的“跨越”,指的是原本生产力水平处于比较落后状态的国家,它的发展不再走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模式,而是在与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交往中,以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力来规范自己现有的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对传统的跳跃。对于当代中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有其特定的内涵,即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转化中,不再沿袭传统的模式,而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把自然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进程置于信息化的平台上,实现生产力的具有当代特色的跨越。这次跨越是一次平台跨越,是一次以信息化作为“普照光”和平台的生产力的阶跃过程。
一、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作为生产力发展的模式是一个当代问题,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我们首先要考察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这个概念的特定内涵。
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力在何种意义上产生了跨越式发展的问题?在什么意义上又不存在跨越式发展?一般而言,生产力本身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物质转换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变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质量。从哲学上看,生产力是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实际程度的范畴,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的既得物质力量。
那么,在什么意义上生产力又是可以跨越式发展的呢?
第一,作为现实的生产力,其具体形态存在着不同的等级、层次,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平台,生产力的具体形态在发展中是不平衡的。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不是在原有生产力结构基础上的一个量的扩大,而是对原有结构的打破,是一种新的生产力结构的形成,是先进生产力更替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第二,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相对于发展主体而言的,所谓“跨越”,是后发展国家利用全世界的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教训),从而使生产力发展不再走历史上已经走过的传统的道路,以最先进的生产力和发展思路来重新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三,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后发展国家的现实发展,不是一种头脑发热的主观意愿。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曾产生过各种类型的“跨越式”发展,比如,1958年的“大跃进”,企图通过群众运动的方法,使社会生产力产生突破和巨大增长,结果这种“跨越”非但没有实现“跃进”,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生产力的体系,大伤了元气。我们今天所说的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与“大跃进”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理论和实践上我们必须把两者严格地区分开来。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决定性与后发展国家主体选择性的高度统一。跨越无疑是人的主体选择行为,是人类对生产力发展方向和模式的一种人为的设计,但这种设计是以生产力发展的世界历史背景作为前提的。这也就是说,跨越是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由生产力发展的世界系统所提供的,是一种具有现实性的发展可能性。因此,跨越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跨越一方面是历史决定的,这种跨越不是主观随意性,不是一种想当然,而是由生产力世界系统所提供的各种可能性所历史地决定的。跨越不是对世界历史的跨越,而是对原先的僵死的道路的跨越,是对新的历史可能性的重新选择,而这种新的历史可能性,其客观性已经包含在整个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之中。
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当代特点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力的历史发展时曾指出: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劳动,成为那个时代的普照一切的“普照光”,这种“普照光”改变着那个时代所有一切存在的比重、比例和色彩。作为劳动形式存在的“普照光”,实际上便是那个时代起领头作用的先进生产力。
“普照光”理论与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有着内在的关系,因为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实际上只是落后国家以自己时代的普照一切的“普照光”为参照系来自觉地改变自己生产的结构、比重、比例和色彩,从而对比较落后的生产力进行跨越。把“普照光”思想运用到我们现时代,运用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中,人们不难揭示出我们时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一些根本特点。
在这里,理论和实践上极其重要的一点是,在历史发展的复杂链条中,能否抓住生产力的“普照光”,是理解一个国家盛与衰的关键。从时间顺序上,人类先后经历了自然经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生产力的“普照光”自然也光顾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以自然经济强盛而雄踞世界第一的是古代中国,但是中国在17世纪以后的发展中,没有抓住工业革命的契机。英国则是工业经济盛极而衰的典型。如果说,中国没有抓住工业革命的契机,那么英国则是没有抓住信息革命的契机。历史的兴衰如同江水一样,后浪更替着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只是看起来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但那只“手”是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是人自己不能驾驭自身的活动,于是自己的活动与自己相脱离,成为了一只“看不见的手”。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进入了信息革命的新的活动框架中,信息化成为了我们时代的新的普照一切的“普照光”,它规定着当代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最重要的内容和当代特点。因此,当代中国所要实现的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有其特定内涵的,不是一个量的巨大扩张的问题,而是在一个新的平台上重新组织和改变自己的问题,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方面,中国是在世界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落伍于世界的,因此中国当代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实现工业化,是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实现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发展,不能再走历史的老路,而是以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即信息化作为核心来实现工业化,这里就发生了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发生了中国赶超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问题。把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就是说,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特点和核心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信息化的最新发展来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任务。
具体地说,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中的平台的转移,是把工业化的进程置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信息平台之上。
以信息作为平台的信息,是信息的数字化存在方式,即以0-1系统存在的虚拟空间,在数字化的虚拟空间中的信息,形成了代码化、网络化、思维行为化等新的结构,这就形成了两种完全不同的信息运动。也就是说,信息作为一种平台,它以0-1的数字化方式改变了工业经济的结构、比重、比例和色彩,使工业经济从蒸汽机、电动机等动力革命系统进入到一个新的信息平台中。
第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实践作为前沿的工业实践活动,是以信息化实践带动工业实践的人类的新的行为。
我们在实现现时代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时,面临着不同的实践方式,一种是工业实践方式,另一种是信息实践方式。这两种实践方式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工业实践是科学知识的实践,是科学的物化,即知识的物化;而信息实践则是对如何运用知识的知识物化,这也就是说,信息实践是对知识的知识,即如何运用知识的知识。信息实践的产生意味着人类中介系统的革命,是人类本身的巨大的解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求我们在关注工业实践的同时必须紧紧抓住信息实践,知道何者为信息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运动,它必须具有中国本身的复杂性。
紧紧抓住信息平台和信息实践,这是从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内容和要求中产生的根本特点。实际上,我国的生产力跨越式发展道路将是复杂的,因为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有着目前还十分落后的农业,人口素质更是相对落后。要实现信息平台的转移,要深入到信息实践中,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摘掉贫穷、落后、人口素质低的帽子,而这是要付出代价的。
三、创新是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灵魂
创新贯穿于人类的所有活动之中,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在于,我们所处的当代社会则是以创新作为前导基础和灵魂的社会。如果说,在历史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还是历史活动中的一个不常见的现象的话,那么在信息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则是社会的基本特点。这也就是说,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当代社会生产力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当代社会最根本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的合理内核便是创新,它决定了当代社会是以创新作为其灵魂的社会形态。
首先,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其本质特点就是不走历史上已经走过的传统之路。跨越式发展没有榜样,没有现存的规律,换言之,一切已经发生的历史过程都是跨越式发展的参考系数,跨越式发展是立足自身的主体对所有历史过程的一次新的综合。
其次,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包含着对自身否定的创新行为,是一种有代价的历史行为。生产力之所以要跨越式发展,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生产力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水平,其结构不合理。跨越意味着对历史及其所遗留的结构的一种否定,是一次重新的组建和创造,意味着不符合要求的被改组、被淘汰,意味着全社会成员的重新学习和重新提高,是一项需要几代人付出代价的过程。跨越的历史之果最终是甜的,但在这一甜果作为历史事实出现的时候,我们要付出足够的代价。
最后,一个国家在得到跨越式发展的一些成果的时候,如果不能在过程的始终都坚持创新,如果停留于原有的模式,那么很快就会被新的历史所抛弃。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新的历史行为,它以生产力自身的不断革命作为灵魂,只有不断地革新,以快节奏的更替作为前导,才有跨越存在的理由。可以说,跨越式发展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生产力本身的行为过程,但这种生产力的行为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市场、行为体制的创新精神,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市场、行为的创新,其中,制度的创新具有特别的意义。
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世界交往普遍发展时代的社会发展规律,这一规律只有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才有可能比较全面地展现出来,从而成为信息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看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以把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看做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为基础的,这是理解当代社会的根本的实践和理论的支柱,是对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当代条件下如何与时俱进的一次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