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新型技术的运行与发展。其中配电网的运行以及管理就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是否能够掌握其运行技术以及对其技术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其在我国发展较为缓慢,所以仍然存在不少安全问题,想要更好的对其进行管理从而促进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必须对自动化技术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依据我国实际的运行现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管理;电力自动化;技术运用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运用原则
(一)安全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力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其功率较大,所以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容易造成较大的伤害和损失,所以在电力运行过程中安全性是其首要原则。所以电力工作人员无论是在设计过程中还是运行管理过程中都要秉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避免出现高危程度的损害。除保证安全运行的过程时,还要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制定相应的防预措施,全面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
(二)适用性
从目前的配电网管理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来看国外的技术明显优于国内,所以在我国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借鉴,以此促进我国电网管理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但是在借鉴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技术都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在借鉴的过程中加强对技术的改进,针对我国实际需求进行自动化技术的运行,从而构建合理的电力自动化系统,提高我国配电网运行管理效率,促进经济的高效运行。
(三)有效的提高电网系统运行的有效性
在配电网的电力系统中,除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原则之外,其次更重要的就是在该加入自动化系统的电力系统中运行的效果,提高电力系统工作的效率,提高用户用电的质量。
(四)遵循在电网系统运行中要做到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对配电网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操作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因为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很复杂的人工智能的系统,如果一味的为了追求速度,而达不到合格,这样的行为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在进行自动化系统的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按步骤来操作进行,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调整设备,让设备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状态。
二、电力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当中的应用
(一)自动化采集技术的应用
技术人员在配网运行中引进了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其对配网运行有着全天监测的作用,对配网远程监控的实现起到显著效果,使配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得到保障。同时,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还有检测作用,检测所有重要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如果设备出现故障,会被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及时检测出来,并发动警报装置。听到警报以后,检修工作人员会及时赶到现场对设备进行维修,不仅有利于避免设备故障进一步加大,还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此外,自动化信息采集技术还可以与网络对接,实现数据的资源共享,对远程控制工作和设备的统一调度工作提供了方便途径。
(二)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配网中要运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仿真技术。仿真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支持配网中的暂态和稳态同时进行试验,有利于得到大量试验参考数据。此外,仿真技术的应用对科学技术人员检测新装置、对其他现今设备进行全面掌握提供了大量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操作装置闭环工作,还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对系统的操作流程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为以后配网中设备的运用奠定基础,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仿真技术在配网中的应用,在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使工作人员研究出了新的相关技术,在配网运行中提供了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自动化馈线技术
自动化馈线技术指的是变电站和用户设备之间的馈线自动化,其运行原理是运行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配电网故障的定位和独立检测,同时能够实现对配电网开关数据的采集和控制,已达到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现阶段我国电网运行馈线自动化技术的运行来说必须与系统集成技术相互应用,才能够促进整体电网运行的高效性。与此同时从现阶段电网馈线技术的运用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的运用。首先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营状态下的应用。在电网系统正常的情况下使用馈线技术能够对内部运行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同时根据监测到的数据信息对隐形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处理,有效避免较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其次是电网系统故障状态下的检测。馈线自动化技术在检测到此类故障后可以对故障进行分析后依据事故原因和状态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使得供电快速恢复,减少资金损失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通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通信自动化技术是负责配电网系统中总站和子站之间的通信,总站和子站之间最好的传输方式是利用光纤传输网,这样有利于总站与子站之间信息的快速传播。配电网系统中的通讯设备一般都建在室外,以保证通信自动化技术的可靠性,但是通讯设备在室外一般经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雷雨天气中,通信设备容易受到电磁的干扰。因此,要加强对通信设备的保护和维修,降低电磁对通信设备的干扰。此外,为了保证整个配电网系统的经济效益,通讯设备的投资不宜过大,由于整个配电网系统的数据资源庞大,所以监测设备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配电网自动化处理系统,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层分段地处理。
(五)做好运行维护工作
配网自动化需要依靠数量众多的终端设备支持才能正常运行。各种有线、无线的通讯网络能够为数据提供传输的通道。为保证电网系统的运行,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定期与不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巡检;对光纤进行检修;利用外包围护方式对数据进行日清月结;改善数据传输中断问题。
(六)节点全网漫游技术
网络各节点的有效通信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所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各节点的有效连接,避免出现中断或者丢失现象,运行网络自动搜索技术对节点进行有效搜索,从而确保各节点的连接性。如果发生无法检测到的节点信息,如果仍然无法确定此节点状态,管理节点会将搜索结果传输给馈线子网联络节点,然后向侧变电站通信管理节点上报漫游申请,待漫游申请通过后,便可以实现该失效节点的重新注册,成功后将其再次发给调配中心。最终通过调配中心向各变电站进行通信,实现全网有效漫游通信目的。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很好的推动了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更好的实现了电气自动化中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并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因为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雷建.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0:169.
[2]赵伟杰.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运用[J].价值工程,2016,20:100-101.
[3]任雄.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电力自动化系统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0:189.
[4]吴柏涛.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6,23:188-189.
论文作者:曹学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技术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节点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