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河西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对28例外科病人手术后切观察,按卡诺夫斯基氏的疼痛分级法,采用同源配对秩和检验,着重了解护理能否改善病人术后切口疼痛。结果表明:护理前患者普遍出现焦虑、忧郁、恐惧等表现,通过适当的心理护理,局部切口的护理和全身护理等减轻疼痛措施实施后,切口疼痛明显下降或消失,护理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大部分病人变为平静心境,甚至心情愉快,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加强术后病人切口疼痛的护理,是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我们重视。
关键词:外科病人;切口;疼痛;观察
随着现代护理观念的更新,术后急性疼痛引起了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疼痛是许多外科病人都要遇到的问题,术后疼痛对病人的生理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是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的相关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已将术后镇痛视为提高病人安全性、促进病人术后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术后急性疼痛的处理已成为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疼痛护理管理为及时控制和缓解术后疼痛提供了保障。
1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外科住院手术后切口疼痛病人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17~75岁。腹部手术10例,上肢手术9例,下肢手术9例。
2方法
2.1试验方法
采用同源配对对照试验,即同一患者既属试验者,又属对照者。护士在病人术后当天,参照疼痛的分级法(记分法),根据病人主诉,与其交淡,观察其表情、行为、生理活动等,掌握病人疼痛的性质、部位、时间及程度,在护理前后分别记分,了解病人疼痛程度并做好情绪变化记录。术后l次/6omin,连续2天。
2.2疼痛测定指标
选取痛觉反应,情绪变化2项作为疼痛测定指标。疼痛分级参考卡诺夫斯基记分法。即。0=无疼痛;1=轻微疼痛;2=中度疼痛;3=剧烈疼痛;4=无法忍受。情绪表现采用心理研究方法中的量表法检测。
2.3护理方法
2.3.1心理护理
2.3.11 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疼痛阀值 患者术前常因对疾病的性质和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抑郁,加重了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故术前应向病人术前宣教与讲解疾病相关的知识,讲解手术的方式、安全性及危险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病人消除恐惧感,以增高疼痛阈值,减轻术后切口疼痛。
2.3.1.2争取家属的配合 由于患者的切口疼痛受家属情绪的影响,故医护人员应积极的为患者治疗疾病,减少家属担心;并对家属进行卫生健康和心理学教育,详细解释患者病情,使他们增加信心,做好配合工作。
2.3.1.3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减轻切口疼痛与患者轻松愉快的谈话,协助其阅读报刊、杂志、优秀的文艺作品,听广播,看电视等活动,可以消除病人的寂寞感,分散和转移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切口疼痛。
2.3.2减轻疼痛的护理
2.3.2.1切口的护理 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无菌,密切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注意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敷料脱落等。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对肢体手术者给予护架保护,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回流,减少肚体肿胀,减轻切口疼痛。同时在检查和治疗护理时,动作应轻柔、准确,尽量减少疼痛的刺激。对于胸腹部手术,待病情允许时,采取半卧位,可减少切口的张力,从而减轻了切口的疼痛。同时鼓励病人咳嗽或深呼吸,以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2.3.2.2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 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1次/15~30min,至病情稳定可改为1次/h2至次日晨交班为止。若切口疼痛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频率和节律改变。若体温在术后3天出现发热,应检查切口有无感染,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2.3.2.3有效药物的使用 及时、有效、正确地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术后切口感染。随着感染的控制,疼痛随之减轻或消失。手术后24~48h内切口疼痛时,可按医嘱给予镇痛剂,使病人得到安静休息。对小手术后引起疼痛用去痛片类就可达到止痛目的;中、大手术术后切口疼痛可用青咤、吗啡等口服或肌肉注射。但运用青咤、吗啡类时必须麻醉作用已过,病人已自解小便。必要时1次/4~6h,一般24~48h后停止使用,以免成瘾。
2.4统计学处理方法
对所记录的结果采用秩和检验及检验。
3结果
3.1 42例患者手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护理前后的评分比较见表1
4讨论
通过对病人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护理前后比较,发现外科病人术后切口疼痛虽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但是实施心理护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病人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因疼痛而导致焦虑、恐惧等情绪趋于平静或愉快。从表1、表2可见,本组病人术后切口疼痛程度护理后明显低于护理前,疼痛的评分、情绪的变化护理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因此,外科病人术后切口疼痛程度通过恰当有效的护理,多数患者疼痛均能减轻或消失,应重视外科病人术后切口疼痛的护理。
结语:
疼痛的主观性和多因素性决定了在疼痛管理中必须有病人自身的参与,因此应教育护士加强术后疼痛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疼痛相关知识,弥补医务人员与病人对疼痛理解的不一致,使病人主动参与并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疼痛的健康宣教应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付文英.医护管理中心如何促进整体护理的几点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5(1):20.
[2]李丽娟,涂江萍.临床路径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31
[3]金丽慧. 普通外科手术术后疼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评价[J] . 中国现代医生,2010,30:71-72.
[4]吴静. 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J] . 黑龙江医药,2007,06:660.
[5]宋传云. 谈外科术后疼痛护理技术与心理辅导体会[J] .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071-2072
论文作者:张苹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疼痛论文; 切口论文; 术后论文; 病人论文; 外科论文; 患者论文; 情绪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