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资源态势潜力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态势论文,土地资源论文,对策论文,潜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综合性自然资源。通过中国土地资源状况与世界的对比,揭示随人口增长,中国的人地关系将日趋紧张,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突出表现在耕地资源缺乏和土地退化两方面。对中国土地资源的主要潜力作出分析估算。并提出扩大耕地基础,提高耕地单产,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草地及加强土地管理等对策。
关键词:中国 土地资源 耕地与人口 对策
土地是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地貌、岸石、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人文要素共同作用所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与气候、水、生物和矿产等单项自然资源相比,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种综合性自然资源。尽管土地对于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产业而言,只是地基和空间,充当立足点;但在农业生产中,土地不仅是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的活动基地,而且直接参与产品的形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水平状态下,不仅维持人类生存所需的一切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土地,而且许多工业原料和部分能源也是从土地获得的。据估计,人类食物的88%由耕地提供,10%由草地提供;人类消费的95%以上的蛋白质取自土地。对拥有11亿以上人口、农民占4/5的中国而言,无疑,土地资源尤为宝贵,土地问题则更形重要。
1 中国土地资源状况与世界的对比
中国地域辽阔,总面积达960万km[2],与欧洲面积大致相当。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绝对量虽多,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大都很少。中国以占全球1/14的土地养活着占全球1/5的人口,无疑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较世界大多数国家更为尖锐。透过与世界的对比,不难看出中国土地资源状况的几个特点:
1.1 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现有耕地约1.33亿ha,占全球耕地的9.0%;森林面积1.25亿ha,占全球森林面积的4.5%,森林覆盖率为12.98%(1991底达到13.4%);草地约4亿ha,占全球草地的6%。中国农、林、牧业用地总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中国拥有11亿多人口,众多的人口大大抵消了土地资源绝对量大的优势,中国人均耕0.12ha,林地0.11ha、草地0.35ha,约分别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5、1/5和1/2。即使人均土地面积也不到全球水平的1/3,与一些地广人稀的大国相比(诸如美、加、澳等国),差距则更大。土地资源人均相对量少是中国的劣势,与美国、加拿大等大国相比,中国土地资源严重不足,这就决定了中国土地利用只能精耕细作,走资源节约型(特别是节地)的农业发展道路。
1.2 山地多、平地少,难以利用和质量低劣的土地比重较大
按中国地形面积统计,全国平地、丘陵与山地之比大体是34:20:46,山地与丘陵合计占国土面积的2/3,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领土较大的国家相比,中国山地和丘陵比重最大。并且,中国相当部分土地是难以利用的,在国土总面积中沙漠占6.3%,戈壁占5.8%、石质山地占4.8%、沙漠化土地占1.8%、寒漠占1.6%、永久积雪和冰川占0.5%、沼泽占1.1%,加上已被居民点、工矿、道路等占用的7%和内陆水域2.8%,全国不能或难于农林牧业利用的土地近3亿ha,占土地总面积的30%。此外,还有相当部分已利用土地质量低劣,耕地中各类低产田约占36%,中、下等草地占85%,中、下等林占现有林地2/3以上,大部分土地有待改良。
1.3 农用地比重偏小,草地面积较大,耕地尤为缺乏
中国的土地利用结构依所占面积比重顺序为:草地42%,林地29%,耕地14%,城镇、道路、居民点和水域10%。其中,可利用草地占33%,森林占13%,农林牧实际用地占国土面积的3/5。中国与其它面积较大的国家相比,农(合林牧)用地比重明显偏小,较世界平均水平低10%,较美、澳、印等国低20%左右。我国草地面积较大,占国土33%,占全球9.9%;耕地面积较小,占国土14%,占全球9%。中国耕地占土地面积比重略高于全球水平,但与美国、印度相比分别低10%和40%,加上11亿以上人口的重压,平均每公顷耕地要养活12人,耕地尤显不足。
1.4 耕地整体素质不高,可灌溉地比重较大,单产居世界中等水平
中国耕地资源整体素质不高,高产田比重小,中低产田比重大。据研究,在现有耕地中,土壤肥力较高,基本无障碍因素,稻谷单产6t/ha以上、玉米单产5.25t/ha以上的高产田占27%左右;有1-2种障碍因素,生产水平中等的占38%左右;生产条件差、障碍因素多的低产田(稻谷单产3t/ha以下、玉米单产2.25t/ha以下)占35%左右。据统计,在现有耕地中,可灌溉地4494万ha,占46.5%,远高于全球15.5%的平均水平(亚洲为31.6%),在主要的大国中仅次于印度。以谷物单产计,中国1987-1989三年平均为3980kg/ha,高出全球平均水平(2570kg/ha)55%,但远低于欧洲4167kg/ha的平均水平,仍属中等。
1.5 森林覆盖率低,林地利用不充分,生产力亟待提高
中国属于世界少林国家。据1984~1988年第三次全国林森清查,林业用地为2.67亿ha,其中有林地1.25亿ha,森林覆盖率为12.98(1992年上升到13.4%)。中国有林地占全球的4.5%,森林覆盖率只是全球水平的61.9%,与发达国家相比,人均量及覆盖率均极低,大约只是美国的4.3%和38.2%、加拿大的0.7%和37.1%。中国有林地只占林业用地的46.6%,利用很不充分,而美、日、芬等林业发达国家,林地利用率都在90%以上。并且,中国林地生产力低下,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85m[3]/ha,用材林更低,平均只有79m[3]/ha,远低于世界111m[3]/ha的平均水平。中国森林年均生长量为2.7m[3]/ha,既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又低于亚洲平均水平,林地生产力亟待提高
2 中国土地资源的严峻态势
跟全球土地资源态势一样,中国随人口增长,人地关系同样日趋紧张,并且有过之无不及。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突出表现在耕地资源短缺和土地退化两方面。
2.1 耕地整体素质下降,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减少趋势,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可以肯定,随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加剧,耕地总量的增加是困难的,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减少。更糟的是耕地整体素质趋于恶化:优质高产农田在减少,劣质低产农田在增加。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资料,中国位于城镇郊区和村镇周围的耕地减少2/5左右,有些地方甚至超过3/5,这些区位的耕地通常都属优质高产田。此外,交通、水利建设和工矿用地也大多集中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据统计,与1957年相比,津、辽、苏、鲁、粤、陕、甘、京等省市耕地减少了1/4~1/5。丧失的多为优质高产田。与此相反,多种调查表明中国现有耕地约1.333亿ha(20亿亩),较统计面积0.957亿ha(14.35亿亩)多出1/3以上,新增耕地一般都分布在边远省份和丘陵山区。据土地利用现状概查,较统计数多出1/2以上的有云、贵、宁、辽、陕、鲁、川等12个省(区)。从区位看,主要集中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水热条件较好的丘陵山区,无疑大多是限制因素较多的劣质低产田。这一减一增在一定程度上,正反映了现有耕地质量的整体恶化倾向。
据多种资料综合估算,中国尚有大片宜农荒地资源0.333亿ha,其中质量较好的有0.1亿ha;质量较差的占0.233亿ha,主要包括盐碱地、沼泽地、红黄壤丘陵、高寒地、干旱地和沿海滩涂,大多地处边远、交通不便,需大力改造后才能使用。从合理开发利用角度看,在0.333亿ha成片荒地中,约有0.133亿ha为天然草地,宜垦为人工草场;约667万ha地处南方山地,宜发展经济林木;余下的0.133亿ha可作耕地用,按垦殖率60%计,可净得耕地800万ha。后备耕地严重不足,甚至难以弥补现有耕地的损失,已基本成为事实。并且,宜耕地0.133亿ha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极易受风蚀、沙化、盐渍化和潜育化影响,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建国40年来,中国耕地统计面积累计减少4273万ha,扣除开荒造田的2633万ha,耕地净减少1640万ha。现有在册耕地9567万ha,较耕地最多的1957年的111,80万ha减少约1/7;人均只有0.08ha,较1957年的0.19ha减少3/5。即使以现有耕地1.33亿ha计,人均也只有0.12ha,仍大大低于50年代的人均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占用不可避免,加之后备耕资源十分有限,中国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进一步下降。预计耕地总量将由目前的1.33亿ha,减少到2000年的1.27亿ha和2025年的1.24亿ha,人均量将由目前的0.12ha下降到0.10ha和0.08ha左右。中国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减少,必将加重本已紧张的人地、人粮矛盾,直接影响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2 土地资源退化和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空间日趋萎缩,已成为中国农业生产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2.1 水土流失面积仍在增加。建国初期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大约是150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6。经40年努力,初步治理了49.5万km[2],但由于沉重的人口压力增加了新的水土流失区。据估计,目前全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在190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1/5,其中耕地水土流失面积0.4亿ha。
2.2.2 土地沙漠化有扩大趋势。1975年初步调查表明,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土地有33.4万km[2],其中有已沙漠化土地17.6万km[2],潜在沙漠化土地15.8万km[2]。目前,中国有近1000万ha的农田和草场,以及近2000km长的公路和铁路不同程度地受到沙漠化威胁。更令人担忧的是,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的沙漠化土地仍有扩大趋势。尽管局部地区自1975年以来沙漠化面积有所减少,但整体看仍在发展,至80年代末全国沙漠化土地新增2.5万km[2],潜在沙漠化土地相对减少到13.3万km[2];就发展速度看,近10年年均增加2100km[2],大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年均增加1560km[2]的速度。
2.2.3 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严重。中国有盐渍土地9913万ha,其中现代盐渍化土壤3693万ha,残余盐渍化土壤4487万ha,潜在盐渍化土壤1733万ha。另有沼泽地1067万ha。由于排灌工程不配套、管理措施不当,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次生盐渍化和湿润地区土地次生潜育化严重。50年代末,华北平原大力引黄灌溉,片面强调平原蓄水和盲目种稻,形成了133万ha次生盐渍土;内蒙河套平原在1954-1973年20年间,盐渍土由占水浇地的11-15%迅速增加到58%。据估计,目前中国有盐碱耕地约667万ha。此外,中国南方在扩大水稻种植的同时,土地次生潜育化面积由50代末的373万ha上升到80年代的467万ha。增加1/4,其中湖南增加一半。
2.2.4 土地污染在加剧。据统计,中国目前遭受大工业“三废”污染的耕地达400万ha,受乡镇企业污染的有187万ha;全国受镉污染的土壤1.33万ha,汞污染的土壤3.2万ha,氟污染的土壤66.7万ha,受农药严重污染的面积超过1333万ha。此外,工业废渣的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截止到1985年,54.6t废渣占地5.6万ha,其中占有耕地0.73万ha。为此全国约有1/5的耕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中国的酸雨危害已相当严重,据1982年对2400个监测点的雨水分析,酸雨占44.5%,遍及全国22个省份,耕地受害面积达267万ha。更引人瞩目的是土地污染正由城市向乡村扩散,对农业土地的污染在城镇周围尤其严重,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土地污染无疑会加剧。
3 中国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
3.1 尚有0.133亿ha的后备耕地;总体粮食生产潜力超过8亿t
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全国尚有大片宜农荒地资源3393万ha,约占国土面积的3.6%。其中,约40%分布在牧区,均为天然草地,其开垦方向应以建设人工饲料、饲草基地为主;约有20%分布在南方丘陵山区,其开垦方向应以发展木本粮油及经济林木为主;其余的40%可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垦殖系数以60%计,约可净得耕地800万ha。此外,据国家土地管理局资料,全国尚有零星闲散荒地667万ha,垦殖系数以50%计,可净得耕地333万ha,另有待复垦的各类工矿用地及废弃地200万ha。总计,中国尚有0.133亿ha的后备耕地资源有待开发。
据《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在耕地保持1.23亿ha,粮食播种面积在1.41亿ha,灌溉面积达到0.69亿ha的前提下,中国粮食的理想生产能力约9.4亿t。经土地质量综合订正后认为,中国粮食的最大可能生产力约8.3亿t,播面单产接近6t/ha,是现有平均单产的两倍多,粮食尚有一倍的增产潜力。
3.2 尚有0.8亿ha的后备林地,最高森林覆盖率可达26%
据《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全国有后备林地资源1.62亿ha,约占国土面积的17%。鉴于土地的多宜性,在林地开发时应统筹安排,原则上不应占用宜农荒地(3393万ha)和优质牧草地(1333万ha),实际可用于林业开发的土地只有1.13亿ha,以土地利用系数70%计,中国造林面积尚有0.8亿ha的发展潜力。
据《1984-198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7亿ha、有林地1.25亿ha,土地利用率只有46.6%,林地利用很不充分。如果全国林地利用率达到90%(美、日、芬均超过90%),有林地可达2.403亿ha;加上占耕地5%的防护林667万ha,以及水域周围和其它绿化面积300万ha,中国有林地面积可达2.5亿ha。据此推算,中国森林覆盖率可达26%,林地发展尚有一倍潜力。
3.3 尚有0.6亿ha草地有待开发,人工和改良草地可达0.233亿ha
据农业部畜牧司组织的草场调查,全国草地面积为3.93亿ha,其中可利用草地3.13亿ha,占草地面积的4/5,实际已利用草地2.53亿ha,不到可利用草地面积的81%,尚有1/5,约0.6亿ha的草地有待开发。据研究,中国北方草地已基本处于超载状态,潜力较大的草地已转向南方热带、亚热带山区的草山草坡,估计有0.20-0.33亿ha可作为牧业或林牧结合的生产用地。同时,中国的人工和改良草地还可扩大0.133亿ha:在西北牧区仍可开垦667万ha水热条件较好、适宜耕种的天然草地作为饲草或饲料生产基地;尚有667万ha已耕地不宜农用需退耕还牧。这样,中国的人工和改良草地可由目前的0.1亿ha增加到0.233亿ha左右,生产潜力相当可观。
4 国际经验及中国的主要对策
随全球人口数量的持续增加,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资源已日益不堪重负,尤其是人多地少、耕地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人地矛盾已趋于白热化。中国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口与土地(特别是耕地)的矛盾较世界大多数国家更为尖锐,控制人口增长、提倡适度消费都是必不可少的节流措施。具体到土地的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方面,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更应重视以下问题。
4.1 扩大耕地基础:积极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尽管1950年以来提高单产已更为重要,但全球耕地面积仍在扩大。1850-1950年耕地和多年生作物用地由5.38亿ha增加到12亿ha,目前已近15亿ha。扩大耕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全球人口增长带来的沉重压力,在许多国家取得了显著成效。苏联1954年始的东部垦荒不几年就使全国耕地扩大0.42亿ha,成为当代各国实现的最大垦殖面积,截止1984年,垦区提供的粮食产量占全苏的3/5,商品粮占全苏的1/2。蒙古1958年起大规模垦荒,耕地由10.9万ha扩大到1983年的120万ha,25年增长10倍,人均粮食提高到450kg的自给水平。喀麦隆1973-1979年粮作面积扩大1.65倍,人均耕地0.37ha,成为非洲地区基本实现粮食自给的国家。
建国40年来中国开荒造田2633万ha,在缓解耕地不足方面有举足轻重作用。在目前人口与耕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扩大耕地面积则显得更为重要。综合多种资料,中国尚有约0.133亿ha后备耕地有待开发。2000年以前可选择一些有轻度限制的大片荒地开垦,主要包括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内蒙东部地区、南方红壤丘岗地区和新疆伊犁盆地,约可净得耕地307万ha。2000年以后,可考虑开发有中度限制的荒地,东北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盐渍化荒地可作为开垦重点,约可净得耕地447万ha。与此同时,还可有计划有步骤地鼓励农民和集体开发利用闲散荒地和工矿废弃地。即使如此,中国耕地减少、人均量下降的势头在很长时期内仍难以遏止。
4.2 提高耕地单产:扩大灌溉,增加复种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农业增产的绝大部分是耕地单产提高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农业投入增加,尤其表现在灌溉面积扩大和复种的指数提高两方面。1988年全球可灌溉耕地2.287亿ha(1990年为2.59亿ha),占耕地面积的16.6%,面积较1950年提高1.44倍,比重增加8.6%。其中,亚洲可灌溉耕地1.428亿ha,占全球的62.4%,占亚洲耕地的33.9%。亚洲农业的成功很大部分是依赖灌溉。印度1950-1983年谷物产量由0.55亿t增加到1.4亿t,其增产的50%可以归功于灌溉,1988年其灌溉面积约4179万ha,较1950年增加一倍以上。另一方面,亚洲农业的增产还来自于复种指数的提高,亚洲产粮地与可耕地之比始终高出全球平均水平20%左右,其中,中央计划经济国家高60%-70%,复种指数达130%-140%。
中国在复种与灌溉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据研究,1985年中国实有耕地的复种指数约145%,保守估计,2000年和2025年可分别提高到153%和157%,由此可基本抵消耕地减少带来的农作播种面积下降。理论上讲,复种指数每提高1%,在中国相当于增加近133万ha耕地,加上复种潜力主要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地区,一般说,远高于新垦同等面积荒地带来的效益。另外,目前全国实有灌溉耕地约0.43亿ha,估计最大灌溉面积可达0.68亿ha,尚可扩大0.25亿ha。这样,中国在扩大灌溉、增加复种的基础上,可望进一步寻求耕地单产的提高。
4.3 切实保护耕地:建立耕地保护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地球上可耕地越来越少,而人口的数量却在持续地增长,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已耕地数量急剧减少。有鉴于此,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建议“良田必须留给农业,道路和工厂另行择地建设”。英国70年代初期针对土地的工、农业之争,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农田的措施:优质良田,绝对不准工业占用;已垦土地尽量不占、少占;鼓励工业占有荒地。许多国家都在保护耕地方面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中国以占全球9%的耕地,养活着占全球22%的人口。人多地少,世人皆知。因此,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切实保护现有耕地乃是维持农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今后,中国各项基本建设势必要继续占有部分耕地,这与客观上要求农业大幅度增产的矛盾必将日益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是开源,加快后备耕地开发;一是节流,切实保护现有耕地,建立耕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在搞好耕地保护区建设的同时,坚决杜绝多征少用、早征迟用、征而不用等浪费土地的作法,切实执行《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在国家统一规划、统筹安排下,千方百计的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少占好地。
4.4 人工造林与林地更新: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加强丘陵山区林业建设
全球人工造林和林地更新的面积大约是每年1450万ha。欧洲发达国家现存的大部分森林是用于商品材生产的人工林或改造更新过的森林。60年代初期苏联已植树1100万ha,直到80年代每年造林面积约达450万ha,美国180万ha,加拿大72万ha。许多发展中国家,诸如巴西、印度、菲律宾等也大规模植树造林。尽管如此,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即使把造林面积扩大20倍,也很难补偿森林损失和日益增长的林产品需求。
中国近年来在人工造林方面居世界前列,每年造林面积超过所有发展中国家造林面积之和,森林面积已出现回升势头,1991年达到1.286亿ha。但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占国土的2/3,森林覆盖率只有13.4%,远低于全球22%的平均水平,与多山国家极不相称。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在继续搞好平原、城镇绿化和“三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同时,把林业建设的重点尽快转向广阔的丘陵山区。特别是南方亚热带丘陵山区,近2/3是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水热丰沛、土地肥沃、适宜树种多、林木生长快,发展林业条件十分优越,国家理应集中力量加速建设。
4.5 合理利用草地:积极发展饲料生产,因地制宜地扩大草食性畜牧业生产规模
地球上一半的面积可以作为草地,并且大多数草地都已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在美国西部地区已退化的草地有些已得到恢复,在亚洲西部及非洲大部分地区退化仍在继续。草地大多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产物,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造成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中国草地面积近4亿ha,北方占2/3以上,但普遍存在超载过牧和季节失调问题;南方的草山草坡也未能充分开发利用,饲料不足已成为中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为此,必须合理利用草地,因地制宜地发展饲料生产,适当扩大草食性畜牧业的生产规模:(1)西部草原牧区,土地生产力低,普遍超载过牧,草地退化严重,不但不能增加载畜量,还要严格控制牲畜规模,走提高质量之路。在强调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开辟人工饲草、饲料地,以促进牧区畜牧业的发展。(2)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有0.47-0.53亿ha草山草坡有待开发,在以林为主,农牧结合的原则下,开辟林下、林间、林缘、山上、田间的人工或改良草地,发展以牛为主的分散型畜牧业大有可为。(3)在农牧交错地区,应发展农牧结合、亦农亦牧的混合农业以农促牧、以牧促农,走草原季节畜牧业与农区季节畜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4.6 加强土地管理:依法管理土地,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民族的土地意识
在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人类从事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及其对土地需求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各国政府日益重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特别是土地管理工作。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制订土地管理法规,试图用法律形式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都取得了一定成效。战后英国制定和修订了许多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诸如《城乡土地规划法》、《村庄土地法》等,强调土地的合理和有效利用;日本的土地管理已完全纳入法制轨道,一切重大国土问题都制定有特定法律;匈牙利加强土地规划,采用经济手段加强对土地的综合治理,大力宣传保护土地的重要意义,并设立了全国土地保护基金,大大促进了土地管理工作。在土地管理中,实行法制已成为一条成功的普遍做法。
中国目前的土地管理工作,已由分散多头管理转向集中统一管理,由单纯行政管理转向行政、法律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国家土地管理局的组建,标志着中国土地管理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目前土地管理机构仍不健全、基础比较薄弱,工作仍待进一步强化:(1)继续抓紧土地管理的法制建设,制定中国的土地保护法、土地污染防治法、城市规划法和土地复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细则,坚持依法管理土地。(2)加强和完善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统一的城乡土地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土地管理的决策、指导、监督和调控作用,把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城镇用地与乡村用地的管理协调、统一起来。(3)切实抓好土地规划工作,特别应加强城市土地利用与规划工作,合理布局各种用地,严格控制非农用地规模,禁止乡镇企业不合理占用和污染现有耕地。(4)在做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加速进行地籍调查和建档工作,逐步建立中国的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搞好土地管理工作。(5)大力加强土地与土地问题的宣传教育,积极培养土地管理专门人才和科技队伍,提高全民族的土地危机意识和保护观念。
1994-03收稿
标签:灌溉农业论文; 土地资源管理论文; 国土管理论文; 国土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农业论文; 林业论文; 三农论文; 畜牧业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