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巧英 陈玉惠 黄淑燕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 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82名中专实习女护生进行,为期2周的洗手行为干预,根据观察量表,采用现场观察法,记录洗手有关情况。结果:行为干预后,实习护生执行洗手的情况及洗手技术掌握情况均显著提高(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
【关键词】 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行为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349-02
医务人员的各项医疗及护理操作是通过手来完成的,污染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传播的主要媒介。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1]。洗手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坚持必要的洗手次数,并且洗手步骤、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2]。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是一种最简便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率的措施。但国内洗手率仅为16.36%左右[3]。为了提高实习护生洗手的依从性,对实习护生的不规范洗手进行洗手技术和洗手指征的行为教育干预十分必要。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对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实习的82名实习护生进行洗手情况调查,均为护理专业中专实习女护生,直接参与患者的护理,平均年龄为(20.1±0.7)岁。
1.2 方法
1.2.1观察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设计医务人员洗手指征、洗手方法要求观察表。洗手指征:直接接触患者前;直接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脱手套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伤口后;处理污染物品后。医务人员洗手方法为:在流动水下,充分淋湿双手;取适量肥皂,均匀全面的涂抹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清洁必须全面。
1.2.2观察方法 带教老师2名作为固定观察员,于每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对被观察抽取的实习护生采用现场观察法。每个实习护生每项洗手指征内容、洗手技术掌握情况只观察一次并及时记录观察情况。
1.2.3洗手行为教育干预 对全体实习护生每周1~2次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包括洗手指征、洗手技术标准、标准洗手方法,每次1~1.5小时。培训结束后用当场提问及小测等方式引起实习护生对洗手行为的重视。张贴洗手流程图,发放洗手宣传册,建立有效的洗手监督机制。本科室实习结束前由固定观察员再次观察。
1.3 统计学方法
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5.0软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表1 实习护生洗手指征执行情况(n=82)[例(%)]
注:干预前后实习护生洗手指征执行情况比较, P<0.0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 实习护生缺乏预防病人感染的观念,责任心差,责任心欠缺与其洗手执行率低有必然的联系。此外,单纯行为教育还不能够引起实习护生对手卫生的高度重视。有的护生认为满足患者需要须放首位,经常在一些连续操作间洗手不到位,增加了交叉感染机会。彻底洗手可使医院感染率降低50%。医院感染科管理人员须对实习护生进行岗前培训、院感知识及洗手技能的培训。进入各临床科室后由护士长或总带教老师进行洗手培训、示范、监督。同时在教育培训中要重点强调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的观点,以提高洗手依从性。
3.2 行为教育能有效的纠正实习护生不正确的洗手方法,促进实习护生树立良好的洗手观念。医院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会直接影响护生洗手依从性。大部分实习护生认为六步洗手法步骤繁琐,花大量时间去洗手不值得。因而导致洗手时间不达标,拇指、指尖、指缝、指关节未充分揉搓到位。在科室各洗手池上方张贴六步洗手法示意图,既便于学习又能起到提醒作用,逐步提高实习护生的洗手依从性。此外,院方要科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及对护生严格要求与指导,提高实习护生对洗手技术的掌握。
3.3 行为干预对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有积极、正面的影响,规范洗手的关键在于落实与持久。管理者需要建立促进行为改变策略,将洗手指征内容和洗手操作作为护生出科考核内容之一,把考核分数列入对实习结束后的评价,提高实习护生洗手依从性。
4.小结
综上,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洗手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邢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
[2] 潘秀红.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研究进展.全科护理[J],2010,8(4):913 .
[3] 周亚芬.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差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中医药临床杂志[J],2006,18(2):201.
论文作者:郑巧英,陈玉惠,黄淑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医务人员论文; 方法论文; 医院论文; 患者论文; 情况论文; 统计学论文; 观察法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