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工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雷精华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工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雷精华

雷精华

身份证(44078119801127XXXX)

摘要: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工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

一、前言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力吸收层的设置能够有效的改善路面的整体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少因道路养护而产生的高额费用。因此,做好路面应力吸收层施工的研究,对促进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某市政道路路面出现网裂、沉陷、翻浆等现象,已属破坏状态,不能再满足正常的通车要求。因此应该及时给予补修,市政相关部门经反复认证及对当前市场状况的考虑,最终决定采用新型筑路材料――橡胶沥青及相关的施工工艺。对本项目路面改造方式为利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路面基层,在其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为:4cm 厚橡胶沥青混凝土(AR-AC-13)+1cm厚应力吸收层(ARSAMI)

+AMP-100二阶反应型防水黏结材料+旧混凝土路面(修复完善)+旧路基层,碎石为9.5~13.2mm的预拌碎石(玄武碎石),撒布量为18kg/m2,橡胶沥青撒布量为2.4kg/m2。下面就对市政道路路面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1)石料。石质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本次使用当地产近立方体颗粒的玄武岩碎石。

(2)橡胶粉。橡胶粉颗粒规格应符合下规范要求,橡胶粉筛分采用水筛法进行试验。橡胶粉应无铁丝或其它杂质,一般含有占橡胶粉重量4%的碳酸钙,以防止胶粉颗粒间相互粘结。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每一批次胶粉进货时,我们都会要求供货方提供相应的产品数量,检测报告与合格证,并随机抽取三包进行检查(每批次留样5kg),对于每一批使用的橡胶粉,做好严格的跟踪纪录,以确保可以根据生产和输送纪录追溯到实际工程应用的部位。

(3)橡胶沥青。基质沥青应符合交通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道路石油沥青70号沥青的技术要求,橡胶沥青是轮胎橡胶粉粒在拌合的条件下(19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熔胀反应得到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橡胶沥青的制作是通过高速搅拌罐,在温度、时间、机械三者的综合作用与协调下,将4种原材料按比例混合,经过吸收、湿润、膨胀等物理和化学变化,使其粘度增加,软化点提高,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改性沥青材料。橡胶沥青在190℃时的粘度在15―40dPa.s之间。它通过橡胶沥青生产专用设备,先把基质沥青加温到170℃后输送至生产设备、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把选定的橡胶粉,按设计比例输送到生产设备(预拌罐),再与基质沥青一起送到高速剪切搅拌器,在约190℃经专用设备搅拌后输送到设备反应罐内、再进行搅拌并在罐内反应、达约1个小时生产过程即完成。

三、施工技术要点

(1)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

1)温度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混合料拌和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对逐盘打印记录中温度超限的混合料必须予以废弃,同时对出厂温度不符合要求的也予以废弃。具体温度控制要求:橡胶沥青:180℃~190℃,矿料:180℃,成品料:170℃~180℃左右。

2)计量控制。施工前对沥青拌和楼各热料仓、水泥仓、沥青计量装置等电子秤请计量部门进行标定,确保计量精度满足要求,施工严格按生产配合比要求执行。随时关注拌和楼等溢料现象,对逐盘打印记录进行在线检查,同时对每天各热料仓用量、水泥用量、沥青用量进行总量校核,发现问题能及时进行处理。

3)时间及拌和顺序控制。设定拌和总时间约65s,其中干拌10s,湿拌38s,拌和顺序为:二次筛分热料仓进料――添加水泥――添加橡胶沥青,确保拌和均匀,无花白料和粗细集料离析。

(2)沥青混合料运输和摊铺

1)运输控制。车辆在后场设立专人指挥,做到排列有序,为防止混合料装料离析,料车驾驶员根据放料人员的指示,按前、后、中缓慢移动方法进行装料,不得装料太满外溢,防止装料堆高交叉部产生离析现象,采用双层棉被覆盖沥青混合料,车厢侧壁采用白铁皮覆盖石棉进行保温。车厢底部及侧板涂刷菜油与水的混合液隔离剂,要求不能有积聚现象,对车厢的清理工作一定要到位,确保车厢上不粘有沥青冷料,对后场及上主线的行驶路线全部采用黑色化处理,并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处理,确保车辆上主线时轮胎能干净。料车到前场后,统一在下面层上掉头,倒车驶入摊铺现场排队等候摊铺,车辆卸料倒车时在摊铺机前30cm处停住,卸料时统一采用不掀蓬布的方法。

2)摊铺控制。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传统的摊铺和压实方式,摊铺及压实工艺可参考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由于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自身的特点,施工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摊铺机的熨平板调整必须准确,因为橡胶粉改性沥青粘度非常大,容易出现拖痕;二是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通常使用大吨位轮胎压路机和高频振动压路机组合碾压;三是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到现场的温度通常为160-170℃,摊铺后混合料的温度仍然非常高,很容易被压路机带起,且被压路机轮子带起的沥青掉在路面上后容易形成油斑。因此建议压路机和摊铺机保持一定距离,以使混合料冷却到一定温度,并采用肥皂水湿润压轮以防止粘轮。

3)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碾压工艺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采用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方式,碾压时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压路机喷水装置全部设置为间隙式喷水,并采用前进时喷水,后退时关闭喷水的方式,尽量减少喷水量,避免喷水量过大导致铺面表面温度下降过快,影响压实效果;碾压过程中确保不小于50CM的搭接宽度。在碾压过程中,做到整齐有序,不随意停车、加水或在新铺路面上调头等,压路机加水或加油在碾压成型段落且温度较低的地方进行。考虑到边部压实度,边部、纵缝处增加1遍初压和复压。约每30米作为一碾压段。设立专人指挥碾压及测温,做好记录,并树立碾压工序牌。实测碾压温度均能满足施工指导意见要求。具体初压为两台压路机各对应一台摊铺机各前静后振2遍。复压1台压路机从边到中全幅各循环碾压1遍,终压一台压路机静压2遍。4)施工缝处理方法。两台摊铺机成梯队联合摊铺方式的纵向接缝,在前面摊铺机中间位置增加挡板。纵向接缝统一做成斜接缝,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高程基准面,并有10~15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如果两台摊铺机相距较短,也可做一次碾压,摊铺时安排有经验的民工在纵向接缝处进行处理,同时在纵向接缝处增加一遍初压和复压,确保接缝处压实度、渗水、外观均匀性等满足要求。横向接缝做成平接缝,切割后确保接缝平整、无污染,侧面涂刷粘层油,在摊铺结束的末端1~1.5米范围内铺设中粗砂或土工布,以利于接头部位的清理。碾压时双钢轮应先去除锈迹后在进行碾压。

(3)开放交通要求

橡胶沥青施工中间不开放交通,若期间必须开放交通,须待碾压施工完成3小时后方可开放交通,但车速不宜超过25km/h。

四、结语

总之,工程实践证明了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在延缓反射裂缝的发生以及路面防水起到了积极作用。本项目在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成型后,经试验检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与水泥板黏结牢固,满足黏结强度大于3MPa要求,道路通车运行1a后,路面未出现反射裂缝。

参考文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S].

[2]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S].

[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S].

论文作者:雷精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路面改造工程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雷精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