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化工业学校 成都 611930
摘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中职教育不能单是以面向就业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而应该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依托“校企合作”开展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由传统的单轨制教育向与企业合办的职业教育的多轨制教育模式转变,企业的参与,使教学目标、专业设置及教学规划的制定更符合社会需求。
关键词:校企合作;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业建设
一、依托“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
与企业合作,开发“与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是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提高学校竞争实力的一种策略,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学生职业生涯和企业发展的需求的途径。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使学校的工作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效地培养现代经济竞争所需要的训练有素的人才,使学生掌握未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职业技能,以便顺利地走向社会,完成向职业发展的过渡。
我校现行教学体系实行的是理论教学为主,以学科为中心,理论学习和行业实践分开进行,其弊端是理论与实践分离,造成知识的反复与缺失,学生难于接受,不利于学生方法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不能满足学生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较深而操作技能却较单一,缺乏相应的职业情境和实践指导,欠缺综合能力培养,无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要。如何“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一直是我校一直探索的问题,在我校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希望以此为依托,改变目前学生培养和教师授课的现状。
二、“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思考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是来泛泛的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的,而是要学习实用的就业能力,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解决实际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突出能力目标,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上。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从不断的从事有挑战性的工作中锻炼出来,因此学生的能力不是传授,而是训练出来,工学结合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任务,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下面我针对我校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进行探讨:
1、以“校企合作”为宏观背景,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决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学校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那么首先就要明确学生将来的工作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具有哪些专业知识,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将来的工作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学生将来用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将来怎么用就怎么教。这个工作的确定,必须要有企业和行业实践专家共同参与、研讨,从而找出学生将来“要做哪些事”。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主要用于制造业、汽车与模具制造业、重大装备制造业、机床制造业等,对于中职学校主要培养蓝领工人,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复杂,包括机械加工、机床结构、PLC、电工电子、液压传动等多学科交叉,学生学习非常困难。学校之前数控专业教学以学生能学懂为基础,只讲授模块化基础知识,仍为学科式、书本式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校也逐步开展各专业学生的职业分析,进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课程改革,联合成都市机械专业指导委员会多名委员和多个企业实践专家,通过研讨会、调查问卷、岗位工作调查、梳理岗位工人工作日志等多种形式,对企业产品、工作对象、生产(服务)流程、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进行调研,确定调查学生将来实际工作任务、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机械加工操作员、机械加工工艺员、普通机床维修员、机电产品营销,高级工从事机械电气设计、联调等工作,这为后面转换配置课程等后续步骤得以展开奠定基础。
2、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课程定位,进行学习领域的设计,进而进行单元学习任务的设置
现代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教学规律之一是“获得能力的重要条件是行动的整体性和执行完整的行动”,要让学生通过执行包含完整工作过程的、各有侧重的学习性工作任务来培养其综合的职业能力。根据本校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单元教学要打破原来学科的约束,形成以纵向的、由浅入深的各个工作任务载体,来制订教学计划,设置单元教学任务,形成教学单元。学生将来要用到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让学生在各个任务当中不断的提高个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习性工作任务真正成为训练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载体。
由行业企业实践专家和我校机械加工专业部,共同研究,对所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类,提炼出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完整的职业工作任务,即典型工作任务集合,对实践专家研讨会得出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综合考虑职业工作逻辑、职业成长历程,确定学生将来工作所涉及的学习领域,将典型的工作任务转移到各个学科体系中。数控专业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设置了“零件识图”,“公差配合”,“机械加工工艺”,等与数控机床维护、数控编程、工艺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设置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与企业合作,研究得出一系列的企业产品,并以企业产品为载体,开发出一系列有梯度的实训任务,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会,不断提高能力,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开发出兴趣产品,将原来的工件,改变成学生有兴趣的产品,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训练;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通过创新比赛研发产品,并应用于教学任务设置中,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未来工作的事来进行训练,练出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3、进行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设计,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设施,落实教学计划
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要努力创造企业的工作情境,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去思索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简单的知晓工作任务。教师应用行动导向教学,包含计划、实施、调控、评估各个阶段来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对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化的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更能便于学生学习和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选取,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学生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不在把教师传授现成的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是通过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过程,并进行自我评价。这个过程中不但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能提高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交流协商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以及纪律性等综合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有效培养。
开发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宏观背景,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进而开发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过程,最终培养学生胜任未来工作和发展的各项能力。“课程体系的开发”任重道远,我校也将继续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模式,在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等方面与企业深度合作,利用好企业资源,更好的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高职校企合作的思路和实践》 李进 2011年10月
[2]《数控技术应用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与教育改革》 陈吉红 2012年8月
[3]《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实务操作》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机制研究分会 2011年7月
[4]《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姜大源主编 2007.4
论文作者:杨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工作任务论文; 工作论文; 专业论文; 企业论文; 典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