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_全球价值链论文

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_全球价值链论文

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路径论文,制造业论文,建议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制造业集群发展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随着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许多制造业集群出现了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现象,部分集群已经进入调整期。因此,应积极促进其由低成本优势转向创新优势,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提高产业附加值,节能减排,以保证制造业集群的集约化和持续性发展。

一、我国制造业集群的现状及面临困境

1.制造业地域集中度不断增加,集群和地方专业化呈增长趋势

研究表明,1993年~2003年,我国20个制造行业中,有15个行业的地域集中指数在增长。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电气机械及器材、食品加工、造纸及纸制品、饮料制造、纺织、普通机械等制造业增幅均接近或超过100%。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地域集中指数增长的重要原因,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地区差异性较大,东部发达地区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区

从集聚的地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聚集区。2005年,浙江省产值超亿元产业集群有600多个,涉及175个工业行业,工业产值占全省的1/2。广东省目前规模较大且产业配套完善的产业集群达70多个,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的91个,50亿元以上的45个,100亿元以上的24个。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也有较快的发展。2005年,河南省产值亿元以上的加工制造业集群已达143个,创造了全省GDP的1/3。但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等资源依赖型产业。这也表明资源依赖型产业的分布受到要素禀赋条件的严重影响。

3.制造业集群与外商直接投资密切相关,形成了互动发展格局

从行业来看,外商直接投资相对集中于制造业。2005年,我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70.4%。从地域来看。外资主要流向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地区。2005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外商直接投资额为378亿美元,占全国的59.3%。由于外资企业的生产外包和跨国公司的“扎堆式”聚集,双三角地区形成了大量的外源型制造业集群,如东莞、顺德、苏州等地的服装、电子电器、玩具等产业集群。外商投资企业是产业集群对外联系的重要载体,对集群内部的分工协作、研发和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提供支持,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群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与经济增长之间能够形成区域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效应。

4.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但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

我国制造业集群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其中,劳动密集型的最终消费品制造业集群,无论是个数还是产值规模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如广州产业集群中传统制造产业集群占到83%。装备制造业集群多数集中在老工业基地。近年来,沿海发达地区的机械电子设备等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较快,但产业配套性较低,产业链不完整,尚处于集群发展初级阶段。近两年,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迅速。200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6820.6亿元,占全国的9%;出口总额达1116,5亿美元,占全国的14.7%;北京、苏州、武汉、西安、南京等31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20%,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从1995年到2003年,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集群内企业从985家增加到1998家,工业产值从261亿元增加到2461.2亿元。

5.制造业集群发展的低端道路,有导致“贫困化增长”和“产业转移”的倾向

我国制造业多是从低端切入全球价值链。这与我国集群发展初期所拥有的廉价劳动力等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基于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导向战略有关。以长三角制造业集群为例,目前该地区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达70%以上,从事原始设备制造的OEM(贴牌生产)企业只占22.3%,ODM(原始设计制造商)企业只有18.30%。这表明了长三角是以“代工型”为主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徘徊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如果继续把竞争优势集聚于这些初级要素,不但难以实现出口收入的持续增加,反而会陷入“贫困化增长”的不良格局。

随着跨国企业全球生产布局战略的变化,当集群缺乏根植性的条件时,区域内的产业可能随着大企业的迁移而出现产业“空洞化”。我国台资在大陆投资开始因地缘因素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广东,后来出现了向上海附近、江苏省昆山等地的“北扩”现象,近年来又有向山东半岛转移的迹象。由于资源要素的约束和商务成本上升,一些制造业集群的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如果仍定位于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产品,不能排除这些产业向印度、越南等初级要素密集的国家转移,从而导致集群的衰落,上世纪80年代“巴西中国谷”鞋类集群的衰退就是例证。

6.制造业集群缺乏技术创新,有导致长期锁定在产业链低端的倾向

缺乏技术创新是制约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关键性问题。以浙江为例,从2000年~2004年,集群经济总产值增量约9830亿元,真正源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产值约889亿元。产业集群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低于全国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0.61%和发达国家3%的水平,80%的民营企业没有新产品开发能力,57.52%的企业没有投入科研经费,仅18.10%的企业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制造业的巨额投资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新产品的技术大多采取“拿来主义”的模仿手段,创新中的“搭便车”行为严重。同时,技术进步的“外资依赖路径”明显,从而导致集群产品结构趋同、技术档次较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这种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有品牌、在产业价值链条上“中间大、两头小”的制造业集群,如果不加快“研发、设计和营销”等环节的发展,则有导致集群长期锁定在全球产业链低端的倾向。

二、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

产业集群升级是指集群整个系统的经济地位和环节层次的提升,是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取附加值能力提升的动态演化过程。产业集群升级路径是指以集群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基础,以获取集群升级的关键要素为核心,由集群向产业链高端攀升所经过的主要价值环节而构成,是集群升级战略实施的路线图。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集群升级的一般路径是从工艺流程升级到产品升级,再到功能升级,最后到链条升级。但是,由于集群类型、价值链驱动模式、发展阶段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等方面的不同,实现集群产品、工艺和功能等升级的方式和途径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1.以中小企业为主导的内源传统型制造业集群——深度合作嵌入全球价值链

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升级资源,是内源传统型制造业集群升级的重要途径。我国传统制造业集群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导,主要借助于贸易公司和专业市场,通过简单的市场交易实现产品出口贸易,间接地、表层地嵌入全球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核心企业之间存在市场“隔层”,获得的技术、信息和知识非常有限。深度合作嵌入全球价值链是指,与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建立起紧密的、重复性的生产和交易关系,缩短关系距离,增加交流频率,以更为直接方式获取有关技术和全球市场变化信息,积累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嵌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挥集群在某些环节上的比较优势,获取全球价值链上核心企业的委托加工和订单贸易,以优势价值环节融入全球价值链,再逐步开展多层次的深度合作,形成战略联盟;二是应对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依靠在本地市场以及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与跨国公司合作,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和营销网络。通过深度合作融入全球价值链是制造业集群获得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主要路径,但向价值链高端的进一步升级仍要靠“从模仿生产转变到自主创新”来实现。

2.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内源品牌型制造业集群——市场扩张走向外向国际化

这类集群是以技术和资金密集大型制造企业为核心,以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为外围,纵向分工明显,集群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一般而言,集群已在国内创立品牌并具有较大影响,集群升级主要靠大企业带动,以市场扩张特别是国际扩张为重点,通过集群内产业重组和整合营销战略,开展跨国兼并、重组和收购,或者直接在国外注册公司和品牌,积极参与国际产业标准制定,逐渐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话语权和市场地位,实现集群全方位的外向国际化发展。这类升级需要以大企业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向配套中小企业扩散为基础,并通过供应链管理,形成互动发展和有机协调的网络,才能有效地实现集群的整体升级。

3.以外商投资为主导的外源型制造业集群——功能拓展走向自有品牌

这类集群主要是以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为主,通过“复制群居链”或“本地化合作”方式,在跨国公司的严格控制下从事加工装配和贴牌生产,与本地产业的联系和根植性较弱,集群内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基于产品链的简单劳动分工,生产经营活动依附于跨国公司,外资企业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外溢和营销渠道,集群的工艺和产品升级相对容易,而功能升级比较困难。沿价值链向两端拓展功能走向自有品牌有两种路径:一是向上游研发和设计方向发展,从贴牌生产到原始设计制造商再到自有品牌升级,关键是技术创新,主要适合技术能力相对较强的集群;二是向下游销售和渠道管理方向发展,从贴牌生产到全球分包协调者再到自有品牌升级,关键是市场创新,主要适应市场开拓能力较强的集群。当外源型集群依托外资获得高速非均衡发展后,将会出现经济依托要素的转化,即集群升级开始主要依托内在要素的提升,我国江浙部分外源型制造业集群已进入依靠内在要素升级的阶段。

4.以本地资源优势为依托的资源型制造业集群——技术与市场的双层提升

这类集群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生产为主导而形成的经济群落,主要有矿产资源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两类。其生产导向性明显,产品差异性小,产业链较短,内部成员网络活动关系较弱,缺乏知识创新和知识流,整个系统相对封闭,发展较为粗放。集群升级需要从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同时展开,技术层面着重强调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解决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和产品档次等问题:市场层面着重强调整合资源、培育龙头、建立渠道和拓展市场空间,解决低价竞争和市场范围狭小等问题,升级路径可简单地描述为“技术+市场→产业链延伸+渠道网络→龙头企业+集群品牌”。

5.以高科技和知识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由引进消化到自主创新

这类集群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与扩散为特征,以高技术综合体或工业园区为载体,由生产者驱动,具有明显的知识网络效应。外源型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学习和模仿比较多,自主创新不足,内部关联较弱,集群升级的主要路径是“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品牌”,其中研发和设计等再创新活动是集群升级的战略性价值环节。内源型高新技术制造业集群通过“创意—创业—创新”的内生增长机制成长,由自主产权的科研成果推动,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但存在研发与生产脱离、产业配套性差等现象,发展初期多属于“福特制”之前的单件生产方式,集群升级的主要路径是“科研要素长期累积→专业化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孵化)→技术扩散→模块化生产→市场整合与扩张→品牌”,其中孵化和技术扩散等是集群升级的战略性价值环节。

三、促进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政策建议

集群政策的作用主要是强化集群的外部性、累积性和集体效率优势,促进企业之间合作,培育集群区域品牌,营造创新网络系统。当集群进入到升级阶段,政府需要从促进集群数量扩张转变为注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从无为而治或直接干预转变为间接政策引导,致力于改善集群升级环境。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实施制造业集群升级战略

一是由国家发改委协调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依托行业协会,制定纺织、机械、电子、家具等重点行业的集群发展规划,明确集群布局和升级发展的国家导向政策;二是由省、市发改委负责,协同相关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在深入分析地方制造业集群发展阶段、驱动模式、治理结构和战略环节的基础上,制定区域集群发展规划、升级战略和促进政策,以“规划、扶持、提升、带动”为原则,建立集群升级示范园区,以促进自主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两自”发展为核心,实行分类指导,引导制造业集群选择科学、有效的升级路径和升级战略。

2.加强技术创新,构建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网络系统

一是要加大创新基础资源投入力度,重视共性技术的研发和扩散,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思路,实行政府、企业、中介机构和科研院所等多元化投资,建立研发和引进、推广和示范、产品检验和技术培训等技术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二是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和教育科研院所的研发机构在集群区落户,扶持大企业创办研发中心,提高大企业在研发、设计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集群创新的激励、决策和运行等机制,促进形成区域性、共生型、开放式的创新网络体系。

3.发展生产者服务业,建立支撑制造业集群升级的服务平台

从国家层面,要致力于消除服务业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歧视,引入和强化市场竞争,并对重点服务行业(如研发、设计、创意行业)实施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从地方层面,应强调以制造业集群为依托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促进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集群的互动化发展,促进生产者服务业的专业化、外包化和集聚化发展,建立和完善集群公共服务体系,除技术平台外,迫切需要加快风险投资、公共信息、营销网络、融资担保、产权保护、孵化器等服务平台建设。

4.推进产业整合,提高制造业集群的市场组织化程度

政府要引导和推进产业整合,鼓励制造业集群以兼并、收购、合并、联合、合作、联盟等方式进行企业间资产重新配置,实现集群内部“洗牌”,形成具有产业链控制实力的主导型企业,并发挥主导企业在创新与技术示范、网络辐射等方面的龙头带动作用,与中小企业建立分工基础上的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寡头主导、大中小共存的有效竞争市场结构,提升集群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的能力。

5.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制造业集群的竞争秩序

一是制定产品、生产技术和排放等标准,通过实施标准监管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二是完善市场交易等方面的制度供给,加强诚信监督,防止假冒伪劣,避免产品倾销,提升社会资本价值和集群品牌形象;三是发展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促进自律性管理与政府管理形成相互补充和良性互动;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减少阻碍创新的模仿和“搭便车”等现象,倡导创新文化,培育具有创新氛围的集群成长环境。

标签:;  ;  ;  ;  ;  ;  

我国制造业集群升级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_全球价值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