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部地区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4)01-0067-06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科技兴农、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如果与东部地区比较差距仍然很大,如何提高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要分析了解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才能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的经济增长之路。
一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转变,是经济增长的必须要素。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针对各地区比较单一的粮食种植问题的现实,曾倡导利用技术进步进行了早期第一产业结构的初级调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全国发起了又一轮科技兴农、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
(一)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1、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三大产业结构比重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国家经济越发达,这种变换速率就越快。在按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来说,三大产业的产值比重与三大产业的顺序刚好相反,经济越发达,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越低,第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越高。以1965各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例,美国只有3.51%,英国只有3.15%,日本有9.82%,中国台湾有23.62%。到1995年时,美国进一步调减到1.61%,英国调减到1.90%,日本迅速调减到1.93%,台湾调减到3.55%。
我国政府于建国后,曾有计划地展开了产业结构的初级调整,加强了全国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从1995年后,我国政府根据客观形势的需要,又一次拉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经过这几年的调整,全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大下降。1965年,中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7.94%,到1995年时,已下降到20.51%,到2001年,三大产业比重进一步调整为15.23∶51.15∶33.62。
西部地区近几年,也积极地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第一产业比重普遍下调。在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各省会中心城市或经济条件较好的其他城市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大大下降,二、三产业比重大大上升。如成都市,到2001年,三大产业比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分别调整为8.92∶45.34∶45.74;贵阳市为8.3∶50.4∶41.3;昆明市为8∶46.5∶45.5;西安市为6.13∶44.96∶48.91;呼和浩特市为12.1∶45.2∶42.1。在昔日以传统农业为支柱产业的全国民族地区,2001年,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3.9∶40.2∶35.9调整为22.5∶40.2∶37.3。由此可见,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与改革开放前比较已有了巨大变化,且特别突出的是,近年来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全国比较降幅最大,2001年,东、中、西部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下降了0.52、0.79和1.38个百分点,西部的贵州、新疆、陕西、四川、重庆、内蒙古地区分别降低了1.93、1.75、1.57、1.38、1.06、1.66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绝对主要力量。
(二)实行多元化经营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在全国人民生活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时,人们追求的是千方百计提高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产量。而当人们的生活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且粮食生产已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时,农产品生产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便充分显现出来,传统的第一产业生产方式便受到相当大的生产压力,农业向深层次结构调整便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部各地区在具体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基本上都是压缩了粮食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特色农业。在西部地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因地理位置特殊,立体气候十分明显,昼夜温差达20多度,光照充足,草地广阔,具有建立名、特、优、新、稀的蔬菜及其他多种经营生产基地的优越条件。如今经过产业结构调整,西部各地在普遍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第一产业已形成了多层次的经营格局。在城市的郊区或近郊地区,由于具有地理优势,农业基础好,市场信息获取快,所以第一产业调整层次分明,质量较高。一般都根据城市人们生活的主体需要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如种植花卉、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省会城市附近的农村,这种特点表现最为突出。如成都市农业区域布局按照近郊发展都市农业、中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远郊发展生态农业的规划进一步优化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2001年,全市农业生产中粮食、经济作物、饲料比例分别为58.3∶34.5∶7.2,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上升到38.4%。农村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重点突破。全市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达50余户,带动农户70余万户,约占总人口的37%。西北地区的西宁市,初步建立起城郊型农业框架,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了花卉、中草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培育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区域农业和“订单”,加强了二、三产业化基地建设,在离城市较远的地区,主要是调种经济作物。如新疆主要发展红(番茄)、白(棉花)、绿(葡萄等)农业,棉花种植面积到1671万亩,增幅10%。在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一方面,调种当地适宜的经济作物,如中药材、水果等,如在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大力发展烤烟、蔗糖、花卉、旱季蔬菜、蚕茧、苹果、石榴、龙眼、香蕉等经济作物,并初具规模;阿坝藏羌族自治州开展了对汶川、茂县、理县的名优水果商品化开发,并在汶川、茂县、理县建立了无公害秋淡季蔬菜基地各4万、45万、1.5万亩,在黑水县进行了冷水鱼产业化开发;甘孜藏族自治州主要进行了食药用菌、名贵中药材、藏系畜种牛羊等土特产品的系列开发,树立了九龙牦牛的著名品牌。另一方面,响应西部大开发中“再造一个山川秀美西部”的号召,积极实行“退耕还林(草)”,或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如四川2000年,增加退耕还林面积20万公顷,阿坝州自生态建设项目已覆盖全州13个乡,2001年,完成人工造林17248公顷,封山育林16821公顷,森林维护365.4万公顷。贵州省大力发展畜牧业,2001年畜牧业产值较上年增长53%;宁夏经过结构调整,畜牧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技术进步及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西部地区在第一产业发展中很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为了更好地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对我国农业的挑战,制定了相应的科技兴省(区)战略,目标提升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包括实施对农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现代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利用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农业研究、生产和经营管理上的应用和开发,选育优良品种,提高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如四川阿坝州2002年统计,过去五年中,实施“农业综合技术示范工程”24项,已成功选育出了5个牦牛品种,为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新疆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精种高产、传统畜牧业改造的需要,抓好从国内外引进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大范围推广,重点推广农作物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畜禽水产良种和养殖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虫害防治技术等新技术共110项,以此推动新疆建成为全国最大商品棉、甜菜、制糖、粮食和肉食生产基地以及优质瓜果生产基地。贵州也把科技兴农作为全省振兴的重点之一,把农业生产、科技推广、农业教育和人力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到2000年,使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民达到20万人。青海省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大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重点攻克在寒冷的气候下发展高效农业问题。利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利于实现农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农产品生产的优质、高产和高效。
(四)在农村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乡镇企业都在不断发展,为农村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从1989年的8402.8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3.9万亿元。近几年,在国有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能持续较快增长,中小企业、尤其是其中占多数的乡镇企业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且近年来大部分已进行了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西部地区与东部相比尽管发展较慢,发展层次也较低,但相对而言也有较大发展。1991年,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7.18万个,从业人员675.4万人,乡镇企业总收入26.7亿元,逐步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西藏农牧民人均收入中42%来自乡镇企业。四川省在2001年,全省乡镇企业增加值981.3亿元,增长16.3%,农村劳动力转移达到1235万人。银川市2001年乡镇企业实现利润3.67亿元,增长9.9%,而当年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仅6150万。西宁市2001年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4.25亿元,确立了百盛等25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
经过实施上述措施,西部地区第一产业还是有了较大发展。
(一)农产品产量有很大提高
经过科技兴农,西部地区粮食单产有了很大提高,如雷波县,建国以前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水稻,植株高大,生长期长,不抗病,产量低,亩产仅200-400斤,建国后,培育推广杂交良种水稻,到1989年,亩产已达860斤,比过去增加了2倍多。玉米由民国时期的亩产150斤左右,到70年代末上升到700斤左右。马边彝族自治县水稻亩产由1949年的133公斤上升到1990年的457公斤,增加了3倍多,其他农作物品种依然如此。西部民族地区畜禽产品类也有很大增加。1991肉类总产量903.8万吨,其中牛肉产量54.1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5.2%;羊肉产量59.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1%,奶类产量167.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6.1%,羊毛1624.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7.7%。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农产品生产更走向优质、高产之路,2001年,青海省第一产业比重已下调到1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当年在遭受干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取得较好收成,粮食种植面积同比下降4%,总产量103.2万吨,同比增长24.8%,油料种植面积16.9万公顷,同比下降12%,总产量23万吨,同比增长18.6%,水产品产量0.2万,同比增长58.3%,其他经济作物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当年实现GDP增加值42.79亿元,同比增长5.8%。新疆、宁夏等省由原来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地区现已成为粮食调出省区,棉花产量已跃居全国第一位,甜菜产量也位居前列。
(二)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不断增加
自1995年通过区域内自我调节,采用多种形式发展第一产业后,第一产业中在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的增加值却不降反升,出现了第一产业增加值连续上升的势头。2001年,西部各省区都实现了第一产业增加值的继续增长,青海省当年实现GDP增加值42.79亿元,同比增长5.8%。四川在全省第一产业比重下调,又普遍遭受了多年罕见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由于农村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农业产业经营化规模不断扩大,多元化的产业层次结构作用下,使四川农业仍平稳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40.9亿元,同比增长2.6%。甘肃省同样在第一产业比重下调的情况下,通过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全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7亿元,同比增长7.5%。
(三)农村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增加
西部地区经过近几年来的产业结构和科技兴农,农民收入从纵向比较还是有了较大提高。以1995年和200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情况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出这个问题。
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变动情况表(计量单位:元)
省份 1995年
2001年
增加额
增加比(%)
四川 1158.29 1986.99
828.77 71.55
重庆
1971.18
云南 1010.97
1533.74
522.71 51.71
贵州 1086.62
1411.73
325.11 39.92
广西 1446.14
1944.33
498.19
34.45
西藏 1200.31
1404.01
203.7 16.97
陕西 962.89
1490.80
527.19
54.83
甘肃 880.34
1508.61
628.28
71.37
青海
1029.71
1557.32
527.61
51.24
宁夏
998.75
1823.05
824.3
82.53
内蒙古 1208.38
1956.05
747.67 61.87
新疆 1136.45
1710.44 573.99 50.51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变动表
省份 1995年 2001年
增加额
增幅(%)
上海 4245.61
5870.87 1628.26
38.38
江苏 2456.86
3784.41 1327.55
54.03
浙江
2966.19
4582.34
1616.15
54.49
广东 2699.24
3769.29 1070.05
39.64
山东 1715.09
2804.51
1089.42
63.52
福建
2048.59
3380.72 1332.13
65.03
天津
2406.38
3947.72 1541.34
64.05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增速加快,甚至超过东部地区1.53个百分点。200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95年,增加589.81元,平均增幅53.53%。有的省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如四川、甘肃、宁夏,增幅都在70%以上,西藏增幅最低,只有16.97,其他大部分省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增幅都到达了50%以上。2001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1995年,增加1372.13元,平均增幅51.80%。另一方面,东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差距在缩小,1995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西部地区的2.4倍,到2001年为2.38倍。所以我们在正视东西部差距的同时,还是应客观地看到,经过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行为的调节,西部地区第一产业还是取得了较大发展。
三
在从局部角度看到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应看到,如果与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第一产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第一产业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
1、第一产业比重仍然太高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基本规律,三大产业结构中,农业的比较效益最低。2001年底,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还高达62.3%,农村仍是我国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场所,但在当年实现的GDP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只有14610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9069亿元,同比增长8.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254亿元,同比增长7.4%,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仅占总数的15.2%,增长速度和增长幅度都远低于二、三产业。当今,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依靠的就是高层次的二、三产业增加值的迅速增加实现的。近年来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尽管有了较大下调,但总体而言还是太高,整个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实现的增加值在GDP中平均仍达20%以上,比全国平均还高出5个以上的百分点,更不用说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了。
2、农业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
近几年,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由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且出现了阶段性过剩,农业的发展由资源的约束转变为既受资源又受市场的双重约束,农产品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已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于是全国都在加大第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东部地区以其优越地理位置、良好的自然条件、信息渠道畅通、资本雄厚等优势,使其产业区域布局均衡,资源配置合理,已向现代农业迈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较为充分,农产品生产越来越与国际认证标准接轨,市场竞争力加大。中部地区也在重点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家逐步放开对进口农产品配额的限制,对至今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远高于全国的西部地区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巨大冲击。
在上述大背景下,目前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形势更加严峻、难度也更加巨大。市场信息不充分,市场需求知之甚少,跟风现象严重,一般是根据当年的市场需求来判断次年的农产品种植,结果往往是今年市场供不应求的产品明年一窝蜂地竞相种植,结果是农户们也在积极地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但却是种啥啥多,一多就贱,一贱价格就下跌的恶性循环。四川在2000年就发生过冬瓜大丰收,往年3毛多而当年1分钱0.5公斤还无人问津,愁坏了村民的情况。
(二)农业基础薄弱
农牧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牧业生产尚未从根本上摆脱对自然条件的绝对依赖性和边际效益约束,这是西部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西北地区农民至今无法摆脱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对农业的制约。目前,全国还有24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而且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我国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全部及内蒙古西部两个盟,总面积3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3,而水资源总量只占全国的8%。防旱、抗旱,优化配置利用水资源已成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西部少数民族居住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从自然条件看,尽管西部民族地区占据中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面积,但其中大部分地区属于荒山、沙漠、戈壁和雪域高原,生存条件恶劣,农牧业发展异常艰难。
加以近几十年,人们对国土资源的不合理活动,生态环境失衡,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水资源枯竭等仍呈继续恶化之势,人类生态的空间日趋缩小。西部地区目前仍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坡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70%,因水土流失问题未得到综合治理,每年平均输沙3亿吨左右,占整个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0.87%,陕西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三)发展后劲不足
1、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部分省区粮食至今不能完全自给,甘肃省每年需从省外调入近3-5亿公斤粮食,贵州省粮食长期不能自给,每年需从省外调入10亿公斤左右粮食缓解需求矛盾。而目前,封闭的社会环境,游牧与分散居住的生态方式,使西部民族地区一些贫困地区的农牧业生产仍处于原始落后的生产状态,在南疆、甘南和青南地区,40多年来,牧业生产条件改变不大,管理粗放,围栏和种草面积极小,近年来草场退化异常严重,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极低,缺少最基本的生产管理,草场建设的投资严重不足,仍有相当多的牧民要过游牧生活。种植业生产中,农田缺整治,对土地的投入极度缺乏,取大于给,基本上仍是原始的掠夺式的经营方式,现代化农具使用,传统习惯根深蒂固,对先进技术与种植方式的排斥力极强。在南疆地区,虽然一些县乡的绿洲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大面积的吨粮田和高产棉田,但种植业的产量的突破是以超高水平的投入为代价的,农业生产的边际效益已经开始下降。如合田县拉依卡乡通过发展桑粮间作,果粮间作,使土地的利用面积和粮食单产超过了内地的许多农区,但因为在水利设施、肥料和用工等方面的成本很高,每亩地的纯收入反而低于内地,1994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740元(含口粮所折的收入)。
2、乡镇企业发展落后,农村工业化程度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1991年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总产值仅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8.6%,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8.9%。其中西北七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分别仅占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5%,占西部11省区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9%和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是全国乡镇企业最不发达的地区。如以西部民族地区而论,乡镇企业就更不发达了,农业工业化程度低,有的民族地区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状态中,农牧民科技意识较差。近年来,在全国尤其是东部地区各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市场竞争能力更加加强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大多数乡镇企业因技术含量低而被不断地挤出市场,乡镇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农民增收受限。
3、农业产后的服务问题突出。由于收购资金不足、仓储能力有限,粮食丰收时存在卖粮难问题,部分经济作物受收购资金和外运能力的限制,或因产量增加而销售困难。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发展资金不足,加工能力与农副产品供给能力相差甚远,如1997年,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之比为66∶24∶10,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仅占全国的10%。近几年,西部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如“草原兴发”、“伊利股份”等已创出了品牌,东西部加工业产值差距比例有一定缩小,但仍然太低。
4、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1994年起,《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全面实施,到现在,我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已经创造出了旷世奇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由8000多万减少到目前的3000万以下。但由于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地区,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恶劣,扶贫攻坚的难度很大。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地区有335个,占贫困县总数的56.4%。其中贫困县最多的几个省区是云南省73个,陕西省50个,贵州省48个,四川省(含重庆市)43个,甘肃省41个,河北省39个,山西35个,内蒙古31个,广西、河南各28个,新疆、湖北各25个,江西18个,安徽17个,青海14个,宁夏8个,西藏(海南)各5个,由此可见西部是全国贫困县最集中的地区,西部民族地区又是贫困县最多的省区。
目前剩下的贫困人口中,农业经济条件极端落后,制约了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少贫困地区儿童无钱上学,学生流失率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制约了农民科技创新的能力。反过来又使农村经济发展回到落后的耕作方式中,造成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质量之间的恶性循环。如四川贫困县兴文县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底子薄,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且粮食亩产低,玉米亩产仅二三百斤,使农民收入水平低,不少农民生活温饱尚未解决,致使大部分农家子女无力读书。
(四)科技兴农战略难以有效实施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发达国家农业研究投资一般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2%,北美国家高达3%,而我国仅为0.2%左右。科技成果商品化和转化率低。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科成果,但转化率仅30-4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足20%,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农科转化率高达70-80%。农业技术供需结构失衡。我国农业科学技术90%集中在产中阶段,而农产品贮藏、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却相当薄弱,致使每年都有各种农产品因销售困难而霉烂,浪费惊人。目前西部地区因财力限制,高新技术农业的研究、试验和开发更是经费严重不足。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大部分还属于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一方面,由于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加上这几年农产品销售难,收入增长缓慢;再加上由于金融业实行改革,农村资金严重分流,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回流到城市,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和县以下的机构,金融支农的任务几乎都由农村信用社独家承担,而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周转困难,支农资金严重不足,导致农户贷款难问题十分突出,如贵州有些地区农户为了维持基本的农业生产,不得不举借高利贷,使家庭经济走上恶性循环。这种客观条件严重制约了农户的科技兴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农产品的边际效应递减,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也影响了农户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尽管在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各省、区都制定了科技兴农战略,但现实是许多科技兴农措施不到位。反过来又影响了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加强。
四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对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一)制约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土流水、土地荒漠化、沙化等问题还未有效治理,抗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脆弱,一遇天灾,农民们往往束手无策。又缺乏较宽松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大部分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土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不发达,农产品销售难等问题的存在,对农业产生的直接后果是耕地减少、沙化严重,破坏农业生产条件。四川6856万亩坡耕地,因水土流水,每年减收粮食约30亿斤。土地荒漠化,造成每年粮食减产30多亿公斤。
(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然很低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正在逐年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来看,1991-1999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9%,增长率相差2.1个百分点。我国农村居民的增长幅度是,1996年增长为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而1999年为3.8%,呈逐年递减之势。在总体增幅递减过程中,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4元,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91.52元,只达全国平均数的71.48%。在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民收入已在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农民收入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1年为例,四川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上升到802元,同比增长69元;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87元,同比增长9.3%。贵州西南的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07元。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69元,同比增长6%;云南省文山壮、苗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63元,且是同比增加了53元。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23元,同比增加43元。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71元,同比增长10.54%。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6元,同比增长11%。可见,如与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较,西部地区尤其是广大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收入还是相当低。
(三)东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差距绝对值继续大幅扩大
东部地区1995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2648.28元,比西部地区人均1101.73元多1546.55元;2001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为4019.98元,比西部地区人均1691.52元多2328.46元,比1995年东西部地区差额的绝对值有增加了50.6%。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四)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受限
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限制了农民扩大生活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能力,我国城乡差别不仅未缩小,反而有所扩大。近年来,城乡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所上升,199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4.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2.6%,相差8.1个百分点;2001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7%,相差9.8个百分点,上升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还必定高于这个平均数。
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比差距扩大,1999年在县和县以下市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足40%,比1984年—1985年的53%下降13个百分点。2000年,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参考资料认为,农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相比大约落后10年左右。从消费水平看,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973元,城镇居民为6665元,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之比为3.4∶1,西部地区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城乡居民消费比高于3.4。2001年,东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为2.43∶1。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差距平均为3.44倍,其中重庆最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6766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1元,差距为4.5倍;内蒙古最低,城市居民消费支出为440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84元,差距为2.8倍,因此出现了工农业产品城里人用不了,乡下人买不起的现象。农村人口比重与消费总量比例严重倒置,不仅表明了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的相对低下,更揭示了当前经济生活中消费需求不足,需求对工业化生产增长制约的根本原因。当然,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确实拥有着潜力巨大的市场,只要解决农村人口收入的增长问题,中国的国内市场就有着成倍扩张的巨大潜力,工业经济发展也会随之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便会步入良性循环。
故当务之急是利用科技创新尽快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注意积极调整决定当前农民主要收入的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做好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开发的大文章。
收稿日期:200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