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麻醉是消除病人疼痛、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和保障。但是,由于病人自身因素、麻醉因素、环境、设备因素和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其他因素所致,使得麻醉难免会发生一些风险。为此,要加强对麻醉风险的防范,不仅要提高麻醉医生的整体素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理麻醉方法,还要改善硬件设备,加强麻醉后的访视。该研究试图对临床麻醉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临床麻醉;患者;问题与对策
麻醉科作为医院高风险科摩,临床麻醉安全直接影响患者手术的安全和医院的发展:对于临床麻醉安全的探讨一直是麻醉科头等大事,对于临床麻醉的安全,不仅要做到思想高度的重视,还应该在麻醉技术的提高,临床操作的规范等多个方面进行深一步的思考和创新,将临床麻醉安全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临床价值。
1当前临床麻醉存在的问题
手术患者疾病比较严重,并且患者数量比较多,倘若患者数量突然增多,会给医务人员带来巨大的压力。或许是因为资历较大的麻醉师等工作繁忙,或者是因为手术室麻醉人员较少,减少了护理工作风险考核培训次数,从而导致部分麻醉人员责任感不足,容易在细微之处犯错误,影响麻醉工作的质量,进而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术后预后,严重者还会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信任度。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当患者出现心率增快、减慢或者是血压增高、降低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治疗处理,过度使用辅助药物,麻醉药物阻滞平面过高,手术结束后没有把握好患者拔管时间。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麻醉师只是过目了一下患者情况,并没有深入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既往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只是让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在对患者实施术前麻醉时,没有完全准备好麻醉器械及麻醉药物,作臂丛、腰麻、硬膜外麻醉不提前输液,没有放置、设置好麻醉机模式,没有对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
2临床麻醉风险产生的原因
2.1患者体质原因
患者体质决定了对于麻醉药物的抵抗能能力。通常而言,患者的年龄直接决定了患者身体素质,年龄较小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在进行临床麻醉的时候,对于药物的耐受性较差,容易引发麻醉并发症,甚至引发死亡。调查研究显示,1岁婴儿患者在临床麻醉中潜在的麻醉风险10倍于成年人,尤其是容易引发心脏骤停。同时老年人由于身体器官的衰竭,其新陈代谢能力远低于成年年轻人,使得麻醉风险增高,这也增加了患者出现麻醉事故的概率。
2.2治疗疾病原因
不同的疾病对于麻醉药物的反应程度不同,例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麻醉中承担的医疗风险远高于其他类的外科手术,这和麻醉药物的作用部位有关,通常而言,麻醉药物作用于患者神经和血管,给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带来了额外的负担,从而容易引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高风险患者的麻醉要格外注意。在某医院的外科手术临床麻醉调查中发现,不同手术临床麻醉的风险不同,其中心脑血管手术麻醉存在的风险最高。
2.3麻醉操作的原因
不良的麻醉操作也会增大麻醉风险,如果麻醉师对于患者的病情以及身体状况没有足够的了解,就贸然进行麻醉操作,容易引起患者不良反应,例如部分患者具有血凝障碍,采用不良麻醉方式会导致严重的血管并发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麻醉人员能够按照科学严格的操作流程,就会提高麻醉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危险,比如硬膜外穿刺损伤脊髓或发生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误入食管、颈丛与臂丛阻滞以及颈内或锁骨下静脉穿刺而致气胸牵即。麻醉设备出现机械事故会造成呼吸机的工作异常,从而导致影响了其他容量设备和流量设备的准确性,造成麻醉稳定性较差,从而带来严重的后果。
3临床麻醉中风险的控制对策
临床麻醉风险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临床麻醉中的风险控制工作至关重要,下面详细阐述几点风险控制对策:
3.1提高麻醉师的素质
麻醉师是临床麻醉操作的关键,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麻醉质量,根据不同麻醉师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提高对于麻醉工作的掌控力,降低临床麻醉中的风险。此外麻醉师应当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避免出现麻醉药物使用不当的问题,对于麻醉中出现的异常状况,要及时发现原因并及时解决。
3.2临床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在临床麻醉操作之前要参照患者的身体状况,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的患者,麻醉师要充分了解其病情,评估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设置相应的应对措施。再者麻醉师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年龄、病情、职业、药物过敏史、遗传病等,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并备好应急药物保证临床麻醉工作的安全性,因此麻醉师要做好听诊器、喉镜、吸氧与吸引装置、气管导管、心电图、氧浓度分析仪、脉搏氧饱和度仪等仪器的调试工作。
3.3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
患者的临床手术不同,其麻醉方式也各不相同,临床麻醉操作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医院的设备状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案,同时要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此外麻醉人员要严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例如患者在麻醉过程中的呼吸频率、脉搏频率等,及时发现患者异常状况,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在采用全身麻的时候,全身麻醉药物的功效较强,容易对患者的椎管造成影响。而麻醉药物的使用量不足,会增加患者的手术疼痛,从而造成其血容量增加,出现患者血压过高的现象,造成心脏的负荷增加,严重时会引发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3.4做好麻醉后的工作
手术完成之后,患者体内的麻醉药物还发挥作用,因此要加强麻醉后的工作,同时对于特殊疾病的患者要根据其身体状况确定处理方式,例如对于脑外科等头颈、颌面部手术和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由责任医师决定是否保留气管导管以及保留的时间长短;除麻醉前昏迷患者外,其他患者必须等麻醉清醒以后才离开麻醉室,避免发生突发性的并发症。
4结束语
麻醉风险的存在是不可回避的客观事实,为此,要加强对麻醉风险的防范,不仅要提高麻醉医生的整体素质,做好术前充分准备、选择合理麻醉方法,还要改善硬件设备,加强麻醉后的访视。因此,降低麻醉风险,防范麻醉意外,是全体麻醉医生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翔锋,林芩,陈孔利,等.医疗纠纷与麻醉安全[J].现代医院管理,2016,17(2):38-40.
[2]姚立农.麻醉安全的人为因素与麻醉医师的素质化[J].中国医院管理,2017,30(12):44-45.
论文作者:阎小军 孙焱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患者论文; 麻醉师论文; 风险论文; 药物论文; 手术论文; 并发症论文; 工作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