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分析的叙述学理论和建立情感模态的新尝试论文

情感分析的叙述学理论和建立情感模态的新尝试*

谭光辉

摘 要 :情感并非人生的最高目的,而是一个为实现自我保护而存在的中介或功能,具有符号的特征。建立情感模态,是为了呈现情感在意识中的存在方式和模型。格雷马斯为情感建立模态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把情感模态描述得比较复杂。情感模态的分析基础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叙述理论。以连接模态的“肯定”“否定”、主体模态的“在”和“做”、他者模态的“在”和“做”为基本单位,可以大致为人类情感的主要类别建立简单的情感模型,为情感分析提供思路。

关键词 :情感研究;情感模态;情感符号学;情感现象学;激情符号学

一、情感是人生意义的中介还是目的?

情感本为保护自我而存在。一方面,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促使人做出某种反应和行动以应对。另一方面,情感是人获得存在感的途径。情感的意义是保护人的存在和存在感。由于情感是人获取存在感的重要通道,久了,情感本身也就被当作了一种意义,似乎人只需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情感,不需再向前追问其他。在很多情况下,情感的中介功能被忘记,它被当作了最高意义,比如亚里士多德就把幸福看作人的目的。不过,亚里士多德并没有把幸福与快乐等其他情感放在一个层次上看,他认为,“我们选择每种事物都是为着某种别的东西,只有幸福除外,因为它就是那个目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似乎不是一种简单的情感,不是肉体的快乐和消遣,而是“在于合德性的实现活动”。然而他又认为“幸福中必定包含快乐”,而且,“合于努斯的生活对于人是最好、最愉悦的”,“这种生活也是最幸福的”。[注]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33-337页。 因此,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幸福仍然是一种情感,而且这种情感是人存在的最高意义,也是人存在的目的。跟他一样,很多学者都认为情感有低级和高级之分,比如鲁枢元认为“具备审美性、宗教性的情感,心理学上叫‘高级情感’或‘存在意义’的情感”。[注] 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年版,第357页。 即有些高级情感是指向存在意义的,而有些“低级情感”对存在意义的指向至少不明显。有人认为某些情感就是人类的最高意义追求,情感的作用和意义被看得很高。卢梭认为情感是语言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言语的最初发明应归功于激情而不是需要”,“需要造就了第一句手语,激情逼出了第一句言语。”他的理由是,人的第一需要(生存需要)迫使人们彼此逃避,而激情促使人们联合,因此,“最古老的语言像诗歌一样,饱含激情。”[注] [法]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卢梭的说法太富诗意想象,但至少反映出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情感很容易被视为与“生存”几乎同样重要的一种需要,语言在进行编码的时候,情感意义可能已经被考虑在内。或许受卢梭影响,卡西尔认为:“我们的普通词汇不仅是意义符号,它们也充满了形象和特定的情感。它们不仅作用于我们的理智,也作用于我们的情感和想象。”[注]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4页。

语言的最初起源到底是因为生存还是因为情感,可能确实已经很难考证。我们有时很难明白,动物发出不同的声音信号到底是为了生存需要还是为了表达情感,也是因为忘记了情感是为了生存需要而具有的一种能力。从基因受益的角度看,即便是“爱”这种利他的情感,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基因生存受益。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认为:“爱”这种情感,“激发了使被爱者受益的行为,如抚育、喂养和保护”,这在生物学上叫“亲属选择”,“当利他行为得以演化,因为利他者与受益者相关,从而使导致利他行为的基因令自己受益”,所以,“人们帮助亲戚等同于在基因上帮助自己”。[注] [美]史蒂芬·平克:《心智探奇:人类心智的起源与进化》,郝耀伟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06页。 所以,哪怕再高级无私的情感,也有一个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个目的。幸福之所以被亚里士多德视为最高目的,也是因为给人带来幸福的状态是最有利于人生存的状态。

虽然情感容易被看作一种关于人的比较高的目的,但也有不少哲学思想在抵制这种看法。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视为程朱理学核心思想、被误解很深的“存天理,灭人欲”,其中意思之一是不要把“欲”及与之相关的情感看得太重要,背后支配着“欲”的那个“理”才是根本。也可以说,人生意义的实现,要存天理,就是要“强调张扬人的社会性,让人们在社会竞争中按规则出牌”,也要灭人欲,就是要“强调抵制人的动物性,让人们在社会竞争中不要不按规则出牌”。[注] 白平:《儒学洗冤录》,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134页。 实现个人的欲望和情感需要成了最高目的,就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大乘佛教的修行要求,就是发“四无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无量心”事实上都是关于情感的修炼,排除日常、世俗的情感对思想的影响,实现精神上的“了悟”,实现人生境界的提升。“不迷、不执、不妄、不滞。由这种精神的彻悟方能领略到‘极乐’,实际这恰恰也是无乐。”[注] 何新:《哲学思考》,万卷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208页。 “无乐”也就是没有世俗情感的干扰和影响,做到不悲不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也才能“消除人的浮躁之气”,“在世俗中寻求到一份安宁”。[注] 山湘居士:《糊涂的智慧》,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01页。 这类观点不把日常情感视为人的目的,而是将其视为社会或人生的负担,因而需要加以克制,要“养心”“寡欲”。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情感本身都不是人生的最高目的,人活着并非为了情感的实现,情感只是实现更高目的的一个中间环节。如果本末倒置,就会带来消极的影响。之所以有些理论认为实现“幸福”“极乐”等情感是人生的最高目的,实际上是因为如果达到了最高的那个人生目的,必然给人带来幸福的情感体验。“幸福”“极乐”等概念包含的意思,并非人的单纯情感体验,而是一种从身体到灵魂、从物质到精神、从小我到天地宇宙的完美和谐的状态。通常意义上个人的“快乐”“满足”等,则被视为贪欲。另一方面,情感多种多样,有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之分,人追求正面情感的实现,拒绝负面情感过多,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天、地、人的和谐。和谐之中,既包含个人各种情感目的的实现,也包括自然天地目的的实现。这也说明,人的情感,是现象而非本质,是中介而非目的。

作为中介的情感,因而具有了符号的特征。情感是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编码的,也需要按此原则进行解码。情感的编码解码原则也可称为“元情感”,它很重要,是个人情感体验和理解他人情感的基础。关于“元情感”的构成要素,笔者另文讨论,本文讨论的核心,是作为中介的情感的编码和解码规则。对情感的编码规则的概括和抽象,也可叫做情感模态。

钢贸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想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首先就要形成完善的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要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将各种可能影响成本控制的因素,比如财务、人力资源、上下供应链等资源归纳在一起,接着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从整体上考虑企业的成本预算,只有这样的预算编制才能满足企业实际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能从源头上做好成本控制。钢贸企业要制定预算管理制度,确保预算能够贯彻和落实到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科学合理调整,这样就能在预算环节控制成本投入。

二、情感模态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在哲学上,模态一词,常被用来指称意识的复杂模型,崔平如此描述:“模型标划着意识内容的可置放位置”,“一个意识现实,就是以一些特定的意识内容对这种意识存在模型的一次充实。”任何意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意识中有一些“虚位”即“意识位”,意识是意识内容对这些虚位的填充,“确定的意识位与其中内容的确定性状况相对照,形成该呈现内容的模态”,“模态存在于意识存在中已有的事实性意识内容上,显示着这些意识内容的被规定状况”。[注] 崔平:《有限意识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95-98页。。 但是在逻辑学中,模态有另一个意思,“模态判断就是断定事物情况的可能性或必然性的判断”,“‘可能’‘必然’等词项,我们统称为模态词”。[注] 连丽霞:《形式逻辑教程》(第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71页。 模态还有一个意思与此又大相径庭,用来更准确地描述“真命题”存在的范围,试图让逻辑学兼容不同的“模态”,比如时间模态(命题在某些时刻是真)、逻辑模态(命题必然是真)、认知模态(命题无疑是真;大家都知道命题是真)、意向模态(命题让人们信以为真)。[注] [英]朱利安·巴吉尼、〔美〕彼得·福斯:《好用的哲学》,陶涛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1页。 在心智哲学领域,模态的含义与第一个意思的理解更为接近,比如席晓青介绍塞尔的观点:心智模态(mental modality)指“将意向性的心灵活动与它们所指向或涉及的对象(target)分割开来所得的一些‘态度’”,心智模态分为三种:指向事态的认知模态、指向客体(包括人)的情感模态、指向行动的意志模态。[注] 席晓青:《语篇分析:思维策略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相同的描述更早见于潘天群的文章之中,描述更为详细。情感模态是心智模态中的一个板块,表示的是情感心理活动与一定的对象的联系,情感心理活动的对象是世界中的客体(object)。[注] 潘天群:《意向性、心智模态与心智逻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1期。 本文所说的情感模态,是指情感在意识中的存在方式与结构,用的是模态一词的哲学意义。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模态一词的意思与“模式”更为接近,主要指一种较为复杂的系统的模式。计算机科学对情感模态的研究,主要致力于表情、语音等副语言情感信息的归纳识别,比如认为“语音和脸部肌肉动作信息是用于情感识别的2个最重要的模态”[注] 黄力行、辛乐、赵礼悦、陶建华:《自适应权重的双模态情感识别》,《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S1期。 ,或者将语音与脉搏作为情感识别的依据,[注] 周红标:《融合语音和脉搏的多模态情感识别研究》,《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年第6期。 或者建立“多模态语音情感语料库”,“通过情感分层建模来实现不同情感的表征形式”[注] 汤朝菊、魏全凤:《多模态语音情感语料库的语言符号学“全文本”解读》,《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这些文章宣称,实验证明通过面部表情识别、语音形态识别等手段,可使情感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表情、语音、脉搏等只是情感的表征,并非情感的内容。情感的内容是我们心灵中的感受,这种感受在训练有素的人那里是可以隐藏的。同样,人们可以通过表情、语音伪装具有某种情感的感受。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情感模态,并不是内在的,而是外在的。

对内在情感进行模态分析的始作俑者是格雷马斯。20世纪70年代,格雷马斯发表系列文章建构了一种模态学理论,塔拉斯蒂认为“这是他建构符号域和符号过程最重要的武器”[注] [芬兰]埃罗·塔拉斯蒂:《音乐符号学》,陆正兰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 。格雷马斯的主要方法是对叙述句法进行研究。首先,他将模态定义为“主语对于谓语的改变”,然后分析出两个谓语形态:“做”和“是”。[注] 张智庭:《激情符号学》,《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3期。 笔者曾经给“句子”下的定义与此不谋而合:“只要一个语言单位能够被接收者理解为一个判断或一个动作描述,并拥有组合轴和聚合轴,就可以被认为是句子。”[注] 谭光辉:《论情节语言:句子的动态扩展》,《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其中所说的判断,相当于“是”,其中的动作描述,就是“做”。“做”是“是”的叠加态,所以所有的句子都是判断或判断的叠加。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在主体与判断对象之间建立起连接关系,因为所有的陈述和叙述,都是主体的判断或判断的叠加,经过主体的选择和组合,呈现了主体的态度。

有些理论认为情感可以来自一些单纯的物质刺激,比如来自食物的刺激,“食物带来的愉悦,除了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情感,人们把这种情感称为‘食物带来的满足感’。”[注] [法]弗朗索瓦斯·雷昂:《我们是如何品尝味道的》,于辉、李小爽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2页。 这大概是把“情感”定义得太宽所致。饿了吃饭,人生存之常理。如果吃的时候什么也不想,根本就无情感可言。情感是“想”出来的,而不是“吃”出来的;是叙述出来的,而不是感觉出来的。

之后,格雷马斯在“是”和“做”的基础上加入了另外五个模态助动词:必须(must)、知道(know)、能够(can)、意愿(will)和相信(believe)。[注] [芬兰]埃罗·塔拉斯蒂:《音乐符号学》,陆正兰译,译林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 张智庭从法语直接翻译,将之译为想要、应该、能够、懂得与相信五个。[注] 张智庭:《激情符号学》,《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3期。 在不同的语言中,模态动词很不相同,在转译为汉语或英语的时候,就会发生变化。在《激情符号学》中,格雷马斯实际上谈的是四个,英文版翻译为having to(必须)、being able to(能够)、knowing(懂得)、wanting to(想要),这四个模态词组成一个方阵结构:[注] Algirdas Julien Greimas, Jacques Fontanille. The Semiotics of Passion :From State of Affairs to State of Feelings . Trans. Paul Perron, Frank Collin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3, p.17.

胰岛素受体底物的功能及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 孙加琳等(3):369

上述理论都认为认知与情感并不是一回事,有些理论将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单独处理,认为这只是两个会互相影响的心理过程。本文通过叙述学建模的方式发现,情感就是一种认知过程,二者是合二为一的。当认知对象涉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连接的时候,情感就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认知结论。

20世纪80年代,格雷马斯围绕“激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与他的学生封塔尼耶一起完成《激情符号学》,并于1994年被译为英文。该书是格雷马斯激情符号学研究工作的一个总结,同时开启了情感符号学研究的新阶段,初步建立了情感符号学的研究模式。张智庭将该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五点:1.明确了激情主体;2确定了主体的存在模态;3.确立了激情的“模态机制—模态安排—道德说教”的展示模式;4.为法语文化中的一般激情表现总结出了术语表;5.为一些激情表现作出了模态解释。第五个内容,是情感模态的核心成果,格雷马斯借此对各种情感进行了很有意思的分析。例如,“冲动”表示的是“想要—做”与“能够—做”的某种结合;“固执”表示“想要—存在”与“不能—存在”和“懂得—不存在”的相互关系;“失望”表示“应该—存在”、“想要—存在”与“不能—存在”和“不懂得——存在”相结合的产物;等等。[注] 张智庭:《激情符号学》,《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3期。 格雷马斯的研究开启了一个全新领域,打开了情感符号学研究的大门,封塔尼耶在此道路上不断做出新成果,也启发了科凯、埃诺和朗多夫斯基等人,不断将情感符号学推向深入。可惜的是,除了法国符号学派,情感符号学研究没有全面展开。

三、情感模态分析的基础

新媒体阅读依托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市场,也越开越成为当代大学生在阅读时喜欢的对象。诚然,新媒体阅读时代冲击了传统纸质书籍在传播知识、文化的地位。但是,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个新旧交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阅读时代。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利用好新媒体阅读平台的优势,充分开发新技术应用,犹如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插上双翼,也为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的广泛提供一种新型平台。

戴尔·斯宾塞(Dale Spencer)等人认为:情感是独特的三维体验,这一特征是在行为被赋予社会性的过程中得以构建的,“感情产生于将个人生活组织起来进入社会形式的身体实践过程之中”,而“这个人用来组织行为的叙事本身必须被叙述出来”。[注] [加拿大]戴尔·斯宾塞、凯文·沃尔比、艾伦·亨特:《情感社会学》,张军、周志浩译,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15、19页。 建立在叙述基础上的情感研究,才能给情感的建构主义研究方法以支持。情感研究的自然主义者认为情感是内在的,基于生物学的,而建构主义者认为情感随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提出“情感学”(emotionology)的概念,涉及某一文化的集体情感标准,提出各种框架来研究情感,并且认为:“叙事既根置于这些框架同时又参与构建这些框架,因此能为一种文化或亚文化的情感学(以及该文化成员如何使用这些体系来理解思维)提供洞见。”[注] [美]戴维·赫尔曼:《认知、情感与意识:叙事人物意识的后经典研究方法》,唐伟胜、陶炜译,载《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建构主义的方法致力于文化集体标准而非情感体验本身,把“食物带来的满足感”视为情感的方法是自然主义的研究思路。这两种思路各有侧重,都不能有效解释个体的情感体验是如何发生的。

曼加利察猪原产于匈牙利,是世界上著名的家畜品种,如今在德国、瑞士、加拿大等地区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曼加利察猪有着非常厚的脂肪层,人们最初培育这一品种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猪油。曼加利察猪的一身皮毛也大有用处,可以用来制作毛大衣或毛衫。

一般而言,单纯的只针对主体或只针对他者的情感极少,在情感过程中主体和他者往往是并存的,主体模态和他者模态可以组合成更多的情感模态。下面将要论述的情感是一些常见的复合情感。这些情感有些容易与上述基础情感混淆,因为多数时候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下述复合情感模态中其实已经包含了主体和对象二者。

总而言之,现代情感理论越来越倾向于将情感与认知结合起来,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件之于主体关系的一种认知结果。但是也有不少研究认为这个过程恰好相反,或者认为“情感和认知一起促进思维及行为的控制”,或者认为“情感机制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明确的功能目的”。[注] [美]布鲁斯·布朗,理查德·布坎南,卡尔·迪桑沃、丹尼斯·当丹、维克多·马格林主编:《设计问题》(第1辑),辛向阳、孙志祥、代福平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95页。 不论怎样,情感与认知关系密切,相互影响。就情感本身而言,是一种认知的结果,但又不仅仅是认知的结果。认知影响情感,情感也影响认知。就情感的产生而言,认知在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然而人类的情感表现与感受基本上是一致的,并不一定使用相同的模态动词。因此,基于语言动词的模态分析应该更加概括抽象。格雷马斯认为模态助动词可以与“做”和“是”进行组合,因而可以帮助描述个人对于社会的态度。进一步,格雷马斯借助符号矩阵图,认为不但要在符号学矩阵上选择适当的价值义素术语,还要选择情绪术语,要投身于连接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之中,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便具有了一种多余的意义,也就是情感性意义。格雷马斯以“存在”(“是”)为例,列出了几种不同的“模态结构”:想要—存在(希望的)、应该—存在(必须的)、能够—存在(可能的)、懂得—存在(真实的)以及它们的“相反项”“矛盾项”,并指出这些模态与“对象”的析取或合取,将会产生丰富的情感表现。后来他对“愤怒”进行了分析,指出“愤怒”是人从“期待”(想要合取或想要被合取)到“不高兴”(一直处于非合取的状态),再到“报复”(对于受“侵犯”的反应)的过程。[注] 张智庭:《激情符号学》,《符号与传媒》2011年第3期。

因此,本文认为,情感的编码原则,应该建立在以认知为基础的叙述之上,而叙述可体现在语言的表述方式之中,所以可以通过语言分析大致描述情感的编码规则。格雷马斯通过分析情态动词的方式,利用“格雷马斯方阵”给情感建构编码模型,很有借鉴意义。

同理Y2=(0.35,0.30,0.15,0.00),Y3=(0.30,0.35,0.20,0.00),Y4=(0.35,0.35,0.20,0.00),Y5=(0.30,0.35,0.20,0.10),Y6=(0.30,0.30,0.35,0.10),Y7=(0.30,0.35,0.30,0.00),Y8=(0.30,0.35,0.30,0.10),Y9=(0.30,0.30,0.35,0.10)。

上文说过,人类之所以有情感,是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在情感产生的最初阶段,它的主要功能便是保护自我。在高级的阶段,情感也有利于保护他人从而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卢梭认为,作为自然人的自然情感使大自然赋予人们两种发展道德的本能:一是自我保护意识,二是同情心。[注] [美]萨利·肖尔茨:《卢梭》,李中泽、贾安伦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页。 其中第一点指明了“自我保护”的内涵,第二点指明了“群体保护”的内涵。从进化论的角度看,情感(或情绪)是为了保护自我,比如厌恶可以防止食物中毒或暴发传染病,愤怒能够使身体用最大的能量来抵御潜在的伤害,恐惧是对潜在不愉快结果的一种警告从而做出逃跑或战斗的决策,快乐表明选择了恰当的活动或拒绝了不恰当的活动,悲伤阻止人的活动、迫使他们转向内部心理活动从事自我保护。[注] 张雷:《进化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79-381页。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论何种情感,必然是与主体相关联的,必然涉及情感对象之于主体的某种意义或结果。

建立情感模态的首要任务,是找出情感主体与客体可能存在的关系类型。而要找出这些类型,首先必须明确情感客体是什么。情感模型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从刺激源出发,比如格雷马斯从语言结构出发的分析;二是从效果出发,比如从表情、内分泌等情感的应激方式出发。从语言结构出发的分析,由于其中的变数太多,常随感受主体变化而变化,所以并不可靠。从情感带来的身体效果出发,可能会更加客观科学。威廉·詹姆斯认为,不排除有一些大脑感情与身体外部的流(可能指身体的外部表现)无关,但是,“在所有感情丰富和易受影响的人那里,身体的效果都会混合进来”,“无论哪里出现类似于狂喜的情况,无论智力怎样是其基础,我们都发现这些亚级的过程会继而发生。”[注] [美]威廉·詹姆斯:《机能主义心理学》,韩阳译,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第310页。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约翰·戴尔蒙德(John Diamond)还写过一本《身体不撒谎》(Your Body Doesn 't Lie ),轰动一时。简而言之,身体一般不对大脑撒谎。但是,由于身体反应也非常复杂,特别是内分泌部分的活动极难测量,所以这个模型至今未能建立起来。随着情感识别技术的发展,或许会使之变得越来越容易。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在思辨的层面弄清楚情感的结构,微妙的情感分析就会变得相当困难。

上述两种角度都有一定的效用,但对认识清楚情感的内部结构并无太多帮助。本文的思路是,情感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因此应该建立一个主体之于客体的可能态度模型。态度可抽象出几种方式,客体也可抽象为几种模式。本文赞同拉斐尔·巴洛尼(Rapha⊇l Baroni)强调的情感研究的两个同等重要的层次:“一是言语的内在构造;二是符号或言语创造者和阐释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注] [瑞士]拉斐尔·巴洛尼:《情感与叙事》,张鸿译,史忠义、户思社、叶舒宪、刘越莲:《瑞士当代美学与诗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14页。 但是对这两点有一个小小的改造,不然结构仍然不太清楚。

四、情感编码规则和建立情感模态的新尝试

关于主体和他者“在”的组合有四种。肯定主体在-肯定他者在:喜爱。如果爱的对象同时又让自我获得存在感——喜感,就是喜爱的情感。要让厌恶的对象给情感主体带来喜感(肯定主体在-否定他者在),就是轻蔑感。轻蔑通过否定他者的存在为自己找到存在感。虽然现在缺少对轻蔑的研究,但是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发现,“轻蔑只是针对人或行为的经验”,“轻蔑时的感觉,本身是愉快的”。[注] [美]保罗·艾克曼:《理学家的面相术:解读情绪的密码》,何小力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132页。 马斯特斯(Masters, R. A.)则发现,轻蔑“充满厌恶,带一点道德优越感,再加上某种程度的愤怒”[注] [美]罗伯特·奥古斯都·马斯特斯:《情绪亲密:唤醒19种情绪的隐秘力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版,第215页。 。轻蔑的产生可能有他者行为的参与,轻蔑的对象却是他者的存在。艾克曼还发现,人一般不会对物产生轻蔑感。下面将要讨论的多数情感都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物的,可能是因为意识难于把人与物放在同一个层面对待。否定主体在-肯定他者在的情感是同情。他者的存在让自我的存在被否定,爱的对象遭遇厄运而引发悲感,就是同情感、悲悯感。悲悯、同情是包含了爱在内的悲情。否定主体在-否定他者在的情感是悲厌。悲厌跟绝望很接近,常被放在一起描述因悲情引发的对世界的厌恶感以及对自身存在感的否定。

(一)连接模态

由于情感来自叙述,所以就存在叙述层和被叙述层两个层次。连接模态是指叙述层和被叙述层之间的连接关系,即情感者与情感对象之间的关系。格雷马斯用必须、能够、懂得、想要四个情态动词来描述这个关系。此描述很有价值,不过本文认为,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更简单的模态来描述该关系,那么就没有必要先用复杂的那一个。由于情感思维主要是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判断,而肯定和否定,是人思维中存在的两种最基本的判断方法,也是情感赖以存在的最为核心的两个情感动作,所以情感的连接模态就可以简化描述为肯定和否定两种判断结论。

(二)主体模态

所有情感都是与主体相关的。对一个情感主体而言,主体似乎是确定的,基本上无变化性可言,其实不然。主体是在心灵中作为“自我”的存在,模态包括两种:作为“在”的主体和作为“做”的主体。前者指向“存在”,后者指向“行动”;前者是作为判断对象的主体,后者是作为叙述对象的主体。对两类不同主体的肯定和否定判断,会导致四种基础情感状态。肯定主体在:喜;否定主体在:悲;肯定主体做:欲;否定主体做:惧。笔者已写专文论述喜感就是被叙述的存在感,悲感与之相反,是存在感被否定的情感。[注] 谭光辉:《论喜感:被叙述的存在感》,《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谭光辉:《论悲感的叙述学原理、作用和化解方式》,《兰州学刊》2018年第11期。 这两种情感都是关于情感主体“在”的肯定或否定的情感。所谓“欲”,就是促使情感主体有所行动的情感,克莱恩(T. C. Kline)甚至根据荀子对行为能力的定义认为:“欲望是唯一能促使行动的心理状态”[注] [美]克莱恩:《荀子思想中的道德主体和动机》,[美]克莱恩、[美]艾文贺:《荀子思想中的德性、人性与道德主体》,陈光连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47页。 。所谓“惧”,就是促使情感主体行动停止的情感,所以“恐惧是行动的大敌”[注] [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致加西亚的信》,林楠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页。 。“欲”和“惧”两种情感,都是关于情感主体作为“做”的行动者的情感。以上这四种情感也可能有其他情感在内而使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只能专文讨论,这里仅指其最简单的那部分内容。这四种基础性的情感还可以和其他情感形成复杂的组合关系,产生更多不同的情感。针对主体的情感都是自指性的情感,其结构模式如表1。

要做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又有关部门制作出多套财务预算方案,在经过企业中的各个部门的认真挑选,选择住一套最合理有效的方案。而这套方案需要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去完成的。所以说财务预算管理具有系统性。需要企业的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团结协作才能把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完成好。如果有一个部门没有将这个财务预算完成好,将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每个部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制定好的企业财务预算计划。企业可以规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对完成好的给与相应的奖励反之对完成不好的部门加以批评教育。这样可以使各个部门更好的去完成方案。

表1 主体模态类型

(三)他者模态

以微信公众号为微平台将方言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点对点的传播,同时利用社群分享进行多级传播,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大众传播,三者形成合力共同增强方言传播的厚度。

表2 他者模态类型

(四)主体和他者的交叉模态

对情感发生原因的情绪理论研究,在心理学领域已经经历了100余年的发展历程。以美国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丹麦的卡尔·兰格(C. G. Lange)为代表的“情绪的外周理论”认为情绪或情感是对身体出现的反应的感受。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 B. Cannon)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情感并非来自身体变化,从而提出情感受到丘脑控制的理论。这两个理论都不完善,更多的实验越来越倾向于表明,完全肯定身体和完全否定身体在情感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1950年,阿诺德(M. B. Arnold)创建了情绪认知理论,撰写了两卷巨著《情绪与人格》,提出了“评定—兴奋”理论。他指出情感形成过程,先是感受到外界刺激,然后信息在大脑皮层中被评价,评价引起身体变化,从而使纯粹的认知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在此之后,拉扎鲁斯(Arnold Allan Lazzarus)建立了更加完善的、迄今最著名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注] 郭德俊、刘海燕、王振宏:《情绪心理学》,开明出版社2012年版,第50-57页。 从这之后的几乎所有关于情感的理论来看,大都认为情感离不开认知和评价,比如曼德勒(Mandler)的情绪冲突—评价理论、卡罗尔·伊扎德(Carroll E. Izard)的动机—分化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正好支持了本文以认知、判断为基础给情感建立模型的思路,也符合本文认为情绪是人适应环境进行自我保护的机制的基本判断。

上文说过,所有的句子表达(或人类思维的基本结构)只有两种类型,一是判断,二是叙述。两个类型归根结底都是判断,因为叙述只是一个动态的判断。[注] 谭光辉:《论情节语言:句子的动态扩展》,《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情感也是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一个判断。对情感的分析,可分解为三个部分:主体、客体、连接。情感模态也分三个部分:主体模态、客体模态、连接模态。这个分类法正好吻合格雷马斯的建议:陈述句的模态化,行为主体的模态化,客体的模态化。[注] [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下册),冯学俊、吴泓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三个方面的模态可以形成复杂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情感。本文先对一些比较明显的、简单的情感模态进行一个尝试性的分析。

有些情感只有在有他者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产生。他者也有“在”和“做”两种状态。对这两种状态的肯定和否定,形成另外四种基础情感状态。关于他者的情感模态也有四种。肯定他者在:爱;否定他者在:恶;肯定他者做:恩;否定他者做:怨。作为“在”的他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是作为“做”的他者只能是人,因为“物”被意识设定为没有行为的存在者。对他者存在的肯定就是爱,所以爱促使情感主体产生对他者进行保护的意识。蒙台梭利指出,爱不但被生物学家指出它是保护生命的强大力量,而且很久之前宗教就这么认为了。[注] [意]蒙台梭利:《儿童的自发成长》,李芷怡编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26页。 与之相对,否定他者存在,就是厌恶,Rachel Herz认为厌恶是排斥,“其内核是我们对于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深深的恐惧”[注] [美]RachelHerz:《这太恶心了:揭开厌恶心理的奥秘》,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版,第199-200页。 。保罗·布卢姆(Paul Bloom)认为厌恶“让我们对他人的痛苦无动于衷,而且拥有煽起仇恨和去人性化的强大力量”[注] [美]保罗·布卢姆:《善恶之源》,青涂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28页。 。总之,厌恶的感情源于那些对我们生存不利的东西的否定,甚至可能导致毁灭之的冲动。对他者“做”的肯定就是“恩”,恩是对他者行动的肯定,促使有利于情感主体生存的行为得以继续。杨德振认为“施恩”就是一个人主动向他人给予物质或精神上帮助、扶持的一种侠义行为。[注] 杨德振:《人性冲突》,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年版,第174页。 所以“恩”是针对他人行为的正面价值的情感反应。与之相对,怨就是针对他人行为负面价值的情感反应,是对他者行动的否定。伊恩·高勒(Ian Gawler)认为怨恨是慢性愤怒,[注] [澳]伊恩·高勒:《你能够战胜癌症》,康洁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年版,第225页。 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怨的情感很可能导致情感主体破坏(做)的欲望,形成愤怒的情感。针对他者的情感都是他指性情感,其结构模式如表2。

关于主体和他者“做”的组合也有四种。肯定主体做-肯定他者做的情感是感恩。由“恩”的情感认知而引发情感主体意欲行动以报答,就是感恩。肯定主体做-否定他者做的情感是愤怒。由“怨”的情感认知而引发情感主体意欲行动以阻止或打击。愤怒表示“极度不高兴,带有侵犯性”,格雷马斯进一步将其总结为“挫折”→“不高兴”→“侵犯”这样一个意段序列。[注] [法]A.J.格雷马斯:《论意义:符号学论文集》(下册),冯学俊、吴泓缈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所以愤怒的情感就包含了一个行动的欲望,也包含了一个对他人行为的否定。否定主体做-肯定他者做的情感是自卑。自卑是在自己与他人的对比中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想法而造成自己行动退缩的情感。阿德勒认为如果人抱着自卑的态度不放,“就会就自己困在一个房间里,甚至缩在床上不肯离开”[注]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杨颖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 ,自卑导致不作为,不作为的原因是对他者行为的肯定,并认定自己不如他人。否定主体做-否定他者做的情感是卑贱。对他人行为不满充满怨恨,然而又因害怕而不敢有所行动,懦弱苟且屈从,就是卑贱。堵军描述这种情感为:“我们遁世避俗,甚至躲进黑暗,并向别人大声疾呼,世界是罪恶的,命运在与我们作对,别人没有良心,满身杀气。”[注] 堵军:《跨越人生中的障碍》,延边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卑贱的情感促使人既不满意又不敢反抗,退缩躲避。

主体的“在”和他者的“做”组合有四种。肯定主体在-肯定他者做的情感是尊敬。尊敬的情感对他人行为进行赞赏和肯定,通过这个行为让自己获得喜感,最终令双方都愉悦。对他人行为的欣赏、赞美、仰慕等,都可归入这类情感。肯定主体在-否定他者做的情感是仇恨。仇恨是从对他人行为不认同、否定而获得喜感。仇恨并不意味着情感主体想行动。如果仇恨而致行动的欲望,就有愤怒的情感掺杂,形成复仇情感。所以不论是仇恨还是复仇,都是快感而非痛感,是喜感而非悲感。否定主体在-肯定他者做的情感是妒忌。沙利文(Sullivan,H.S.)认为:“妒忌可以是一种积极的理解,发现一个人不够好,与另一个人相比,没有另外那个人好。”[注] [美]哈里·斯塔克·沙利文:《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韦子木、张荣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69页。 所以妒忌包含了一个主体对自我存在进行否定的“悲”感在内,而产生悲情的原因是别人比自己做得更好,因此它又包含了一个对他人行为肯定的内涵。如果因妒忌而引发主体行动,就可能引发恩将仇报的破坏。否定主体在-否定他者做的情感是悲怨。因他者行为错误而导致情感主体的悲情,可能随之带来一种屈辱感、怨恨感,如果再引发行动欲望,就成悲愤感。

主体的“做”和他者的“在”的组合也有四种。肯定主体做-肯定他者在的情感是爱欲。因对他者的爱而引发行动欲望,就是爱欲。人类历史上对爱欲的论述和研究极多,可能是因为这种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之一,马尔库塞甚至写了一本《爱欲与文明》,认为最基本的人性就是爱欲。肯定主体做-否定他者在的情感是傲慢。对厌恶的对象有施加行动的欲望,想对瞧不起的人给以姿态上的表示,就是傲慢。傲慢程度加重,是狂妄;傲慢程度减弱,是自尊。否定主体做-肯定他者在的情感是敬畏。由于极度的爱导致情感主体退缩而害怕行动,害怕爱的对象受到行动伤害。刘小枫的《我们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一文讨论的核心问题,其实就是敬畏之心。否定主体做-否定他者在的情感是恶心。对极度厌恶之人或物产生恐惧心理,试图逃避、远离、终止当前行为,被动行为(比如呕吐)强烈。比如吃到恶心的东西,第一反应就是停止吃这个行为;碰到令人恶心的人,第一反应是应该马上停止与他接触并远离他。所以恶心伴随着恐惧的情感。

做好鸭圈建设。鸭圈在鱼凼之上建设,主要铺设材料为木板与竹条,顶部铺设采用的是彩钢瓦,并设置与田水相连通道,按照每只鸭0.1平方米进行鸭圈建设。

主体模态和他者模态中的情感,都是比较单纯的情感。主体和他者交叉模态中的情感,都是复合情感。看似这些模态已经将情感穷尽,其实并不意味着人类情感只有这24种。上述各种情感均可能再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情感。比如,在他者的情感模态中,“恩”和“爱”可能组合成“恩爱”,恩爱就是相爱双方,既喜欢对方的存在,又喜欢对方的行为,双方互动。反之则成“恶怨”,即口语中的“讨厌”,是存在和行动两个方面的讨厌。如果喜欢他人的存在却讨厌他人的行为,或者讨厌他人的存在却喜欢他的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来描述,文学作品常用“好人做坏事”或“坏人做好事”等事件加以描述。在主体模态中,也可能存在四种情况,可能“喜欲”,可能“悲惧”,也可能“又高兴又害怕”,还可能有“悲伤的欲望”。主体和他者交叉的情感模态,还可能继续组合,形成更复杂的情感。比如敬畏和自卑组合可能成为耻感,对耻感的恐惧就是羞感;对被尊敬的欲望可能导致自尊自大,等等。有一点需要注意,情感的肯定性和否定性不能跨度太大,不然就很可能是精神分裂,情感变态。例如在表3中,对角线上的情感就很难融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的情感,人一般不太可能对敬畏的东西产生仇恨感,也不太可能喜爱卑贱的感觉。

表3 主体和他者的交叉模态

表3中各种情感的描述,某些在直观感觉上未必准确,那是因为日常情感很可能混合了其他情感因素在内,纯粹只有一种情感的状态其实是很少的。另一方面,不少表示情感的词语的意义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本文主要对根据双目视觉的原理,通过双目摄像机获取场景的信息,得到距离信息,进而实现避障的方法进行研究,利用opencv实现对摄像机标定、特征点检测与匹配、距离信息提取等方面进行探究,设计了一套可行的方案。但在匹配精度和测距精度上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通过实现双目测距,可以实现测速,进而可以实现无人机导航勘测等功能。

因为物只有“在”的模态,没有“做”的模态,所以当物作为“他者”的时候,就只可能产生关于“他者在”的两种情感:爱和恶,不存在“恩”和“怨”两种情感及与之相关的情感。但是,由于主体模态仍然可能参与关于物的情感,所以,对物的情感仍然可能有8种交叉模态。具体来说,人对物的情感状态,不可能有恩、怨、尊敬、妒忌、感恩、自卑、仇恨、悲怨、愤怒、卑贱,但是可以有爱、恶、喜爱、同情、爱欲、敬畏、轻蔑、悲厌、傲慢、恶心。

格雷马斯提取的四个主要情态动词,有把情感结构复杂化的趋势,他对几个具体情感(愤怒、妒忌、贪婪)的分析,就使用了很大的篇幅。因为四个词(必须、能够、想要、懂得)都不是判断,而是倾向。或许在进一步分析具体情感产生的某些条件的时候,用这些情态动词可能更有效。然而情感并不单纯地是倾向,而是判断,因为情感必须通过判断告诉主体采取行动以应对。四个情态动词,不能提供判断,只能用来描述主体的倾向在某个阶段的存在状态。本文建构情感模态的尝试,是想建立一个可以给出明确结论的判断组合,以便使情感描述变得更为简单。

Narratological Theory of Emotion Analysis and New Attempt to Establish Emotion Modality

Tan Guanghui

Abstract : Emotion is not the supreme purpose of life, but an intermediary or function for self-prot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gns.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emotion modality is to present the way and model of emotional existence in consciousness. The analysis of emotion modality is based on the narrative theory based on cognition. Taking affirmation and negation of the connection modality, being and doing of the subject modality, being and doing of the Other modality as the basic units, we can roughly establish a simple emotion modality for the main categories of human emotions and provide ideas for emotion analysis.

Keywords : Emotion Research; Emotion Modality; Semiotics of Emotion; Emotion Phenomenology; Semiotics of Passion

收稿日期 :2018-12-19

*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学作品情感表现与接受的符号现象学研究” (项目编号:16XZW00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5833 (2019 )04-0167-10

作者简介 :谭光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川 成都 610068)

(责任编辑:李亦婷)

标签:;  ;  ;  ;  ;  ;  

情感分析的叙述学理论和建立情感模态的新尝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