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滑模技术;应用研究
水利水电是基础建设性工程,对于施工技术的选择十分苛刻。现阶段,滑模技术的应用比较广泛,主要运用在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提高。滑模技术能够体现混凝土施工的便捷性,对于机械化程度。施工速度、安全性能方面有明显优势,在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一、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概述
滑模技术是钢筋混凝土技术和混凝土技术结合形成的,包括模板、动力设备、施工配件等[1]。主要过程是,利用液压千斤顶提供动力,模板及滑框眼成型混凝土表面滑动,对模板中的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灌,逐步达到强度之后,工程高度完成。滑模技术模板主要包括普通和专业两种,兼配伸臂机械动力设备。主要动力源为液压千斤顶。滑模技术在路桥建筑施工中也有应用,相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未有后者精细度高,尺寸也更加精确,结构复杂且浇筑量更大。水利水电的安全性系数比较高,对于结构门槽弧度以及使用要求更高,因此,在实际的水利水电施工应用过程中,滑模技术的应用难度加大。
二、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1、滑模操作平台支撑系统
滑模操作需要系统平台支撑,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种[2],对于刚性支撑来说,由中心筒和辐射衍架结构构成,或者是主副衍架、主副梁。柔性支撑平台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由于安全系数高、重量轻、稳定性高。柔性支撑平台具有极强大的滑升能力,包含钢管三脚架、操作吊架、模板、液压系统、配电系统。
2、液压提升系统
支撑杆、液压千斤顶、液压控制台、油路共同组成了液压提升系统,千斤顶 与提升物相互连接,控制台与油路相连,间接连接千斤顶。液压提升系统工作时,电动机利用阀门实现换向、截止、分油与管路共同配合,完成千斤顶工作。在反复的压缩复位中,千斤顶沿着支撑杆怕生,模板装置上升。滑模系统应用时,应该注意千斤顶的型号,以区分额定顶推力[3]。支撑杆选择的钢材、支撑杆数量、承载力等参数。施工环境、滑模平台结构等工作条件系数也应该充分掌握。
3、模板滑升速度的确定
滑模滑升包括了初升阶段和正常滑升阶段,首先应该确定的是滑模装置以及混凝土结构是否达到标准,在初次浇筑之后进行试滑,判断混凝土是否凝结完成,以作为判断混凝土脱模的标准[4]。在这正常滑行阶段,保证高度与模板上口一致,提升速度控制精确度,以正常速度控制模板提升。按照模板滑升公式展开计算。升末阶段的速度应该放缓,以均匀的交圈保证建筑物顶部的找正和超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合理配比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的材料配比是水利水电施工设计的重要部分,当前关于混凝土成分配比的研究正在积极展开,设计人员与质量监督人员应该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来完成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应该通过增加减水剂提高混凝土的感性,减少渗水率。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应该添加小颗粒的优质桂硅粉,抱着混凝土的间隙合理,增强抗碳化的能力[5]。这一方面是对混凝土本身施工特性的改进,另一方面是对钢筋防锈蚀的考虑。
2、严控混凝土坍落度
选择合理的原材料配比方案,精准控制水泥及水分的比例。混凝土的振捣要到位,且不能过度,减少该过程的收缩量[4]。浇筑模板需要加水湿润,在干热天气需注意表面洒水养护。适当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表面渗水,及时压抹表面避免早期裂缝。高强度的混凝土应该在物料中加入降温剂,帮助浇筑。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要注意结构内部的正确保护。
3、浇筑注意事项
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对于工艺水平要求比较高,不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关键节点上。首先要减少水分的用量,尽量保证按照设计进行,另外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塌落。在浇筑完成之后要将表面进行多次抹平压实处理[5]。对于混凝土的裂缝预防,需要从技术和管理方面加强。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应该采用低化热的水泥配置,按照一定的厚度规范进行浇筑,这样可以有利于散热,避免在炎热的天气之下大面积浇筑混凝土。在成品浇筑完毕之后,需要对钢筋位置正确保护,不要对矩筋进行重压,保证混凝土内的电工套管得到有效保护。
4、滑模控制技术
滑模水平的控制需要采用水准仪测量实施水平检测,或者使用千斤顶同步器实施水平控制。滑模中线的口供纸需要保证中心结构不发生偏移,将出线竖井的测量通过激光照准,避免模板变形。可以采用吊线的方式实行精准度校验,选择钢丝作为吊线,因其弹性较小。吊线锤的选择应该以实际的承重为标准,减少左右摆动。滑模的拆除应该按照钢筋钢管、照明灯具及电器控制箱、螺栓、吊篮、液压千斤顶的顺序完成。
5、滑模提升控制
滑模滑升过程中应该加强滑升平台与易变平台刚度和稳定性,将规范化的筒仓直径作为审核标准,将自重降低,以施工荷载及摩擦阻力综合作用避免滑升平台的形变,均匀布置千斤顶。以符合规范要求的提升架组装完成模板,并安装整体加固钢槽。
6、滑模技术成本控制
尽量减少人为损耗,以最低成本实现规范化管理;减少支撑杆使用量,运用精确计算和科学布局将支撑杆的总重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逐步实现支撑杆回收利用,减少损耗。将节能滑模工艺应用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取长补短,达到控制成本及质量的目的。
7、安全风险控制
施工安全风险分析的主要依据是各个环节的安全检查表,例如在建筑工程常常出现安全事故的脚手架项目上,安全检查表要涵盖到人员、材料、环境、施工准备、脚手架细节、卸料平台等多方面。考虑到发生意外之后的危害降低措施,帮助及时组织抢救掉落人员。安全风险分析要从事故风险源开始,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综合了多方面因素的系统。
结语: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有其地位和施工的特殊性,对于工程的系统性要求非常高。滑模施工技术有其实际的经济效益意义,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单位重视滑模施工技术的最主要原因。在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整体性,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提升施工方案的制定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保证资金的全部到位。
参考文献:
[1]王明明. 浅谈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208.
[2]陈然,左罗. 浅谈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258.
[3]刘志敏. 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滑模施工技术探究[J]. 信息化建设,2016,(04):354.
[4]陈献中. 水利水电工程滑模施工技术的应用[J]. 低碳世界,2016,(22):103-104.
[5]张家顺. 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科技经济市场,2017,(04):15-16.
论文作者:刘邦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千斤顶论文; 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液压论文; 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