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的效果分析论文_付涟桥

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的效果分析论文_付涟桥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急诊科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患者50例,对其进行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术后40例患者的皮瓣均存活,随访10个月,皮瓣的感觉恢复到了S3,静息状态下,两点的分辨觉是7-11cm,平均为(9.08±2.13)cm。术后关节的活动范围与手指的外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更符合现代外科的微创理念,操作方便、简单、快捷,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掌背动脉;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

手指皮肤缺损常常伴有神经肌腱缺损,一般采用的是分期治疗的方法,即先用皮瓣覆盖损伤的创面,待创面稳定后,用异体或者字体的肌腱进行移植修复,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在等待二期修复的过程中,极易导致收治骨关节失去正常的支持结构,进而造成关节形态丢失[1]。本文为了研究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患者进行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的治疗效果,特随机抽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患者50例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患者50例,均经临床确诊为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男女比例38:12,年龄在20-41岁,平均年龄为(30.56±10.05)岁;致伤原因:9例是交通事故伤、12例是锣机割伤、10例是电锯伤、6例是电刨伤、5例是车床挤压伤、8例是滚刀伤;29例是食指、21例是环指。皮肤缺损面积在5.12×2.01cm-6.08×2.96cm,切取皮瓣面积为6.08×2.21cm-7.26×3.07cm。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在研究前均与我院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表示支持此次研究。

1.2 方法

1.2.1 设计皮瓣:皮瓣的旋转点在第二、第四指蹼游离缘平近节指骨基底。皮瓣的轴线是第二、第四指蹼游离缘中点与掌背的垂直线骨间肌肌膜下是皮瓣的解剖层次,需要携带环指或者食指的固有肌腱、腱周组织,切取范围直至腕背横纹,远端不可超过掌骨头,两侧与轴心线的距离在2.0-3.0 cm,创缘与旋转点的距离是皮瓣旋转部分旋转的弧长度[2]。

1.2.2 切取皮瓣、转移修复:臂丛神经麻醉患者,上臂放充气止血带,彻底清洗创面,将指固有神经背侧支残端以及伸肌腱保留,复位并有效的固定骨折部分。根据不同患者的皮肤缺损形状,设计皮瓣。皮瓣的面积要比缺损的面积大1.0cm左右。顺着皮瓣的设计线将皮瓣近端侧的皮肤、皮下组织切开,将伸肌腱切开,在第二、第四背侧骨间肌浅面,充分的暴露伴行静脉以及掌背动脉,顺着血管束将骨间膜肌膜切开,将血管束周围1cm的骨间肌肌膜保留,结合肌腱缺损的长度,将食指或者环指的伸肌腱切开,并将肌腱组织完整的保留,蒂部要保留宽筋膜1cm,保证指动脉近结背侧支、掌深弓掌背穿支、伴行静脉以及掌背动脉包含在蒂中。送止血带,仔细观察皮瓣的血运状况,保证皮瓣的血运正常,旋转180度后经过皮下隧道,将创面覆盖[3]。

1.2.3 修复神经、伸肌腱:在伸肌腱的残端用5-0Prolene缝线,使得食指或者环指与创面内的伸肌腱缝合,前提是在合适的张力下。如果缺损的远端达到了伸肌腱的止点,则要在末节指背侧钻孔,进行腱-骨固定。在显微镜下,将受损的指背神经残端与掌背神经缝合。对皮瓣进行疏松缝合后,确保皮瓣的血运正常,尤其是皮瓣远端的血运正常,供区的皮肤可直接拉拢缝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给予改善微循环、抗凝、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皮瓣的血运状况。术后1周,指导患者进行手指的被动功能锻炼,连续锻炼4-6周。术后14天左右,伤口拆线,对于合并指骨、神经以及肌腱等复合组织损伤的患者,给予一个月的石膏外固定[4]。

2.结果

术后40例患者的皮瓣均存活,血运正常,直接拉拢缝合的供区皮肤未出现坏死,对所有患者随访10个月,皮瓣的感觉恢复到了S3,静息状态下,两点的分辨觉是7-11cm,平均为(9.08±2.13)cm。术后关节的活动范围与手指的外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3.讨论

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在工业发达的地区发生率较高,常常合并指骨骨质缺损以及伸肌腱指神经缺损,治疗难度较大,该病的诱因很多,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手部疼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手指功能丧失,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受伤部位的结构相对复杂,修复一直是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点,除了修复创面的肌腱,还需要恢复手指的功能以及外形,尤其是多个手指的肌腱损伤治疗难度更大。传统的修复方法主要是通过移植皮瓣进行修复,虽然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后患者的手指功能恢复较差,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极多,患者的接受度较低[6]。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术后40例患者的皮瓣均存活,随访10个月,皮瓣的感觉恢复到了S3,静息状态下,两点的分辨觉是7-11cm,平均为(9.08±2.13)cm。术后关节的活动范围与手指的外观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是:?皮瓣设计简单,操作安全并且方便,供区邻近创面,是手的肺功能区,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满足肺功能区修复的原则,术后皮瓣的质地较好,与手掌背侧的皮肤接近。?第二掌背动脉与第四掌背动脉的血管恒定,位置表浅,手术过程中切取体位时较为方便。手背皮肤的组织较为丰富,皮瓣供区可以直接进行缝合。?皮瓣携带的肌腱组织具有血液供应,最大限度的为受区肌腱的愈合提供了一定的生理条件。④血管蒂可以在不同的旋转点旋转,皮瓣可自由设计,选择的范围较大。感觉神经包含于皮瓣中,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可有效的恢复受损区域的触痛觉。为了保证手指功能良好的恢复以及皮瓣的存活率[7]。⑤一次性修复,有效的缩短了治疗时间,不需要进行二次修复,即可取得满意的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患者的患指功能恢复良好。供区的宽度在3cm以下,即可直接缝合,仅仅留下了一条线状瘢痕。其次皮瓣内的肌腱带有血管,可以有效的降低移植肌腱粘连的发生率[8]。

修复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皮瓣的切取面积要比受损区域的面积大10%-20%,适当的可以延长蒂部的长度,避免张力过大。?皮瓣切确时,要注意保护掌背动脉以及穿支血管,边因为分离而导致血管受损。?修复过程中,避免损伤蒂部血管,将蒂部的筋膜组织保留1.5cm的宽度,避免因为血管受到挤压而导致皮瓣坏死,皮瓣最好是开放隧道,蒂部可以携带长三角的皮肤,缝合的过程中使得蒂部的张力明显减轻。④肌腱修复的过程中,要想保证肌腱的血运,切取时就应注意保护腱周组织,并修复肌腱。术中如果发现蒂部的张力过大或者不够长,可以借助双轴点掌背动脉皮瓣延长蒂部。⑤如果供区的面积较大,不能进行有效的缝合,可采用中厚皮片,对植片进行游离。

综上所述: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患者进行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取得了显著的修复效果,手术操作简单,皮瓣的成活率相对较高,术后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飞亚,高伟阳,蒋良福,等. 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的临床应用[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6,32(5):352-354.

[2]谢勇,詹友达,李洪兵,等. 掌背动脉远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体会[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4,30(1):76.

[3]李会晓,夏利锋,裴少琨,等. 带第二掌背动脉血管蒂的掌骨骨皮瓣治疗手指骨骨缺损的效果观察[J]. 山西医药杂志,2015,(19):2273-2274,2275.

[4]周为军,纪郁郁,李朝阳,等. 掌背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背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体会[J]. 新疆医学,2015,45(1):87-89.

[5]魏立友,王国强,陈华,等. 第1掌背动脉皮瓣一期修复儿童拇指软组织缺损[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3):257-259.

[6]沈尊理,沈华,章开衡,等. 应用掌背或足部复合皮瓣Ⅰ期修复手指背部皮肤肌腱缺损[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1):4-7.

[7]宋涛,王从虎,席志峰,等. 掌背动脉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12,26(1):76-77.

[8]戚建武,陈中,王欣,等. 游离带肌腱的尺动脉腕掌侧穿支皮瓣修复指背皮肤肌腱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3):222-224.

论文作者:付涟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皮瓣一期修复手指皮肤伴肌腱缺损的效果分析论文_付涟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