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药利伐沙班预防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疗效论文_汪姣

抗凝药利伐沙班预防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疗效论文_汪姣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药剂科 乌鲁木齐市 830002

【摘 要】目的:探讨抗凝药利伐沙班预防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 月-2015年6 月我院骨科手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药理资料。随即分为两组,利伐沙班组50例口服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组6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结果:利伐沙班组出血风险低于低分子肝素组。结论:利伐沙班起效快速、效果稳定,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用药疼痛,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利伐沙班;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已被证实可明显降低骨科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对已有DVT形成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但需要皮下注射给药,有一定的局限性。利伐沙班是一种可以口服给药的FXa因子抑制剂,已被应用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的发生[1]。但利伐沙班用于骨折患者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不十分明确,我们通过使用低分子肝素和利伐沙班,比较两者预防下肢骨折患者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考中华骨科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查阅我院自2013 年6 月-2015年6 月骨科手术后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的住院病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利伐沙班组50 例,低分子肝素60例。病例纳入标准:①非危急重病患,各类下肢骨手术者;②年龄> 45 岁,体质量45-100 kg;③按规定使用药物者;④多普勒彩超检查术前并无DVT,且各项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者。病例排除标准:①术前凝血障碍、妊娠、活动性出血者;②术前已经使用抗凝药物或有既往血栓病史者;③明显肝肾疾病者;④合并感染、剧烈疼痛、肠梗阻、心功能衰竭者。

1.2 方法 为了保证本研究的科学性,110 例患者均由同一组手术医师操作,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手术方法与术后处理均相同。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速碧林,国药准字J20090006),4100 IU/ 次,皮下注射,1 次/d,术后12 h开始用药,以10 d 为1个疗程。观察组:术后6 h口服利伐沙班(注册证号H20100465) 10 mg,后1 次/d,10 mg/ 次,连服10 d,且2 次/ 周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有无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在手术前1 周进行双侧下肢彩超,然后在术后做1 次彩超(1 周内),如果是深静脉血栓则检查结果应该呈阳性。临床上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每天观察双侧下肢是否有明显症状:肿胀、疼痛、肤色异常、触痛(腓肠肌)、静脉回流障碍、Hoffman 征、皮肤温度升高。DVT 的定义:通过彩超显示具有深静脉血栓或者虽没有检查出深静脉血栓但患者下肢伴有轻微的临床症状,还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并且需要治疗的都可以定义为DVT。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心电图,记录手术切口引流量、出血倾向(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分别于术前、术后及疗程结束3 个时间节点采集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 于抗凝管内,在4℃条件下以3000 r/min 高速离心10 min,取血浆保存于-70℃的冰箱中待测。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DVT 发生情况 对照组中DVT18例(30.0%),腓静脉中形成16 例,发生在腘静脉2例;出现临床症状7例(11.7%)。观察组中DVT9例(18.0%),DVT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安全性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引流量比较[(325.62±27.82)ml VS(463.62±37.39)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7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有出血倾向者分别为4 例(8.0%)、12 例(20.0%),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

2.3 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DVT是骨科围手术期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在创伤骨折患者中,由于应激、组织因子外露等因素,创伤发生数小时后即可发生高凝状态,再加上骨折肢体制动,更容易导致DVT的发生。据报道,在我国骨科大手术后DVT发生率为42%-57%,肺栓塞发生率为0.9%-28.0%,其中导致死亡的肺栓塞为0.1%-2.0%[1]。因此,近年来国内外骨科医生均主张在骨科围手术期采取相应措施预防DVT的发生,除了物理措施以外,药物预防DVT的发生是主要措施。近10年来,国内骨科医生主要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预防,但DVT发生率仍处在10%~20%。

利伐沙班是一种高选择性、直接Xa因子抑制剂,中断凝血过程中的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抑制凝血酶产生和血栓形成。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使用利伐沙班后内源性凝血酶功能会降低,PT 会延长,这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可使利伐沙班药效维持(24±2)小时。临床前药理学和Ⅰ期临床研究表明,利伐沙班PK/PD 数据非常有利,受试者对其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利伐沙班用于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预防DVT 和主要心血管病事件的效益等于甚至优于低分子肝素,而出血风险并不增高[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DVT 发生率分别为18.0%和30.0%,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利伐沙班能有效预防骨科术后DVT。口服给药利伐沙班,服药不受进食影响,且只需每天口服1 次,避免了皮下注射带给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反应,患者用药依从性好,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出血、血小板减少的不良事件,说明利伐沙班的安全性较好。总之,利伐沙班对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不会对其凝血功能产生大的影响,不增加其术后严重出血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吴爽,陈娟,黄莉,等.利伐沙班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J].重庆医学,2014,43(35):4734-4736.

[2]孙双勇,李亚丽,郑海娟,等.利伐沙班及其拮抗剂对大鼠出血模型的影响[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29(11):1214-1218.

论文作者:汪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7

标签:;  ;  ;  ;  ;  ;  ;  ;  

抗凝药利伐沙班预防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药物疗效论文_汪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