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战略研究

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战略研究

曾东海[1]2003年在《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天然矿泉水开发和生产的民营企业,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在2001年之前曾经取得过良好的经营业绩。由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一直没有能够进行科学的战略管理,因此近几年来公司对其内、外环境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并采取了一些不恰当的经营策略,公司的发展缓慢。本文旨在帮助公司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通过科学的战略管理培育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及现有战略,分析了现有战略的不足。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析了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的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行业成功关键因素和企业内部能力,明确了企业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弱点。第叁部分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集中精力在矿泉水行业新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可以把企业的优势与市场机会有机地结合起来,企业通过开展核心业务逐步培育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部分提出了对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战略实施的具体建议。 本文在对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战略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以往在MBA学习中所获得各种知识,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解决了困扰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仲济亮[2]2005年在《连云港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是连云港市全面融入全省“两个率先”大局,实现全市“富民强市、快速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省可持续发展大会后,深入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连云港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编制好连云港市“十一五”规划,连云港市在深入研究国家(10个重点问题)和省重大研究课题(8个方面37个重大问题)并充分结合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初步梳理出包括总体思路、人民生活、综合竞争力、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对外开放、沿海开发等6个方面16个重大研究课题,并将其作为编制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第一手基础资料。根据《连云港市“十一五”规划编制方案》课题“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由连云港市环保局负责环境可持续发展课题的研究工作。 受连云港市政府委托,环保局组织力量对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现状进行了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运用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强可持续性判定方法对连云港市可持续性进行了初步评价,提出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目标、对策措施和保障体系。

张玲[3]2010年在《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文中认为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人类追求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自主行为,其开端就具有显着的求知意向和自我教育职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观更为全面和动态,知识的涵义和作用被重新认识,作为组织中最有价值的资源,知识被置于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地位。旅游活动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其活动主体更为有意识的主动探寻知识、旅游服务手段高科技化、旅游从业人员高知识化,旅游成为知识产业,可以说“知识旅游”是最能够体现知识经济时代旅游活动发展趋势的理念。囿于传统知识观的认识局限,将旅游与知识经济密切相连,将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旅游的研究十分薄弱,所以本文尝试通过对以往分散、疏离的相关论述,以知识旅游这一核心理念为线索,初步构建知识旅游管理的概念框架并探讨实施知识旅游管理的关键-知识转化的路径以指导实际应用。文章按照理论提出-实证检验-对策模式的逻辑思路,分为叁个板块共十章。第一板块为知识旅游的概念体系建构,阐释了知识旅游、知识旅游者、知识旅游产品等关键概念,并尝试提出了以知识转化为核心的知识旅游管理概念模型;第二板块是对知识旅游中的知识转化实施路径的实证探索;知识旅游管理以人为本,让旅游组织中的知识型员工有能力更要有意向去进行知识转化,是知识旅游管理关注的重点问题。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视角着眼,选择两个可以测量的情感变量“心理资本”和“组织认同”来分别代表员工对自身和对旅游组织的积极情感并考察其对知识转化的影响,从而为促进旅游组织中的知识转化提供具体可行的途径。第叁板块以地质公园为平台研究其开展知识旅游,推动知识转化的实施对策。在分析地质公园的知识内涵基础上,关注其特色知识旅游产品-解说系统,并通过游客对解说的需求研究提出促进地质公园内外部知识转化的具体改进策略。主要研究结论为:1)知识旅游能够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特色的旅游发展主流趋势,我国的旅游发展目前已经进入知识旅游的初级阶段。知识旅游需要注重知识管理理论的应用,知识旅游管理的核心是对知识转化的推动。2)促进旅游组织内部知识转化的关键是对旅游组织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促进旅游组织与旅游者之间的外部知识转化是通过知识旅游产品实现的。3)作为“知识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要着眼于其潜能的发挥,积极组织行为学提供了研究的途径;作为“知识人”,知识旅游者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旅游者的行为特征。4)实证分析表明旅游组织中员工的心理资本和组织认同都对知识转化有显着的积极影响。5)地质公园既是典型的知识旅游产品,也是开展知识旅游活动的理想场所之一。地质公园推动知识旅游的策略是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和组织认同,在了解游客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其特色的解说系统,从而促进组织内外的知识转化。本文力图在如下方面进行创新:1)理论创新文章从知识经济时代旅游活动的趋势特点出发,补充完善了“知识旅游”这一核心理念,通过对“知识人”假设的总结归纳,分析了知识旅游者的行为特征,以及旅游组织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并尝试性地初步构建了知识旅游管理的概念体系,指出其核心环节是知识转化。2)概念创新在对知识旅游体系的论述中,本文首次给出了“知识旅游者”的明确定义,并提出了“知识旅游产品”这一新的基本概念。3)研究路径创新本文借鉴了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推进知识旅游管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影响知识员工进行知识转化的因素,并验证了心理资本和组织认同对旅游组织知识转化的显着正向影响。从而提出可以通过对这两个可测量、可=干预的组织行为变量的积极提升,来促进旅游组织中的知识转化。解决了以往知识管理缺乏路径引导的“黑盒子”问题,为推动旅游组织的知识转化提供了可操作性较强的模式。

康博[4]2017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地下水演化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苏沿海地区处于黄海之滨,是长江、淮河、黄河等河流域与海洋沉积作用条件下形成的广袤平原,该平原具有咸、淡水体共存的水环境特征。江苏沿海地区还是我国沿海、沿江和沿陇海兰新线叁大生产力布局主轴线的交汇区域,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使得江苏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需水量与日俱增,地下水开采规模不断扩大。由于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特别是地下淡水咸化问题,严重威胁了区域淡水资源安全。本论文以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水动力、水化学、同位素、数值模拟等技术方法,确定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径流特征及排泄方式,揭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和淡水咸化的形成演化规律,阐明地下淡水咸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地下水动力场和水化学场的演变趋势,针对区域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供水需求等,提出地下水优化开采利用方案。根据研究区1989~2012年地下水位动态监测数据、2000~2012年地下水化学动态监测数据以及2012~2015年地下水位统测和水化学采样数据,采用地下水动态分析、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技术、数值模拟模型及地下水优化管理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地下水演化和合理开发利用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各含水层补径排现状特征,人类开采影响下,江苏沿海地区各含水层补径排特征演变及驱动机制: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北侧、西侧山区侧向径流补给,Ⅰ承压水主要接受西侧侧向径流补给,在南通市区一带接受潜水的垂向渗漏补给和长江水的侧向渗漏补给,Ⅱ、Ⅲ承压水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以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为主,潜水、Ⅰ承压水自西向东径流排泄入海,Ⅱ、Ⅲ承压水受人工开采影响,在盐城市区、南通市区等地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地下水自漏斗边缘向漏斗中心汇聚。潜水为次现代水与现代补给水的混合;Ⅰ承压水主要接受全新世降水补给;Ⅱ、Ⅲ承压水接受全新世至晚更新世末期降水补给。沂沭河下游水文地质区和淮河下游水文地质区潜水和Ⅰ承压水水力联系密切,Ⅱ、Ⅲ承压水水力联系密切,部分区域由于弱透水层较薄,受开采影响,Ⅱ承压水向Ⅲ承压越流;长江叁角洲水文地质区Ⅰ、Ⅱ承压水力联系密切。1990年~2015年25年间,Ⅲ承压水地下水补径排演化呈现随着开采量的减小,水位下降速度变缓、水位降落漏斗面积增加速度变缓的特征。(2)研究区自上而下咸水区面积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各层地下水TDS含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水化学类型则随之由HCO3-Na型向Cl-Na型演化。确定区域地下淡水咸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过量开采,引起上覆咸水越流进入Ⅲ承压水,根据长观井监测的水位和水质资料,确定区域地下控制淡水咸化的红线水位为-10~-51m。(3)在评价现有开采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次研究确定的控制淡水咸化的红线水位,提出分井群的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方案;考虑区内实际用水结构,提出突发状态下的分井群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在充分利用区内Ⅱ承压微咸水、控制淡水咸化的情况下,典型区南通市区的地下水的优化开采量为42227m3/d,盐城-射阳区的地下水优化开采量为37477m3/d;考虑区域发生极端干旱天气或特大污染事故,各区供水量满足突发供水需求,典型区南通市区的地下水的水位范围为-15~-35.4m,盐城-射阳区的水位范围为-35.1~-49.2m。

参考文献:

[1]. 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战略研究[D]. 曾东海. 四川大学. 2003

[2]. 连云港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仲济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3]. 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 张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 江苏沿海地区地下水演化与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 康博. 吉林大学. 2017

标签:;  ;  ;  

河南云台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