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电力工程,即把与电能相关的产品生产、输送和分配的所有工程综合在一起,总称电力工程。正是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电力工程的建设。其中施工技术交底,是电力工程建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份工作的完成,明确工程的建设规模、意义,同时为施工质量作出重要保证。施工技术交底与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也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1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概述
1.1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主要是为了能够通过施工技术的交底,从而使得工程项目施工的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清楚工程项目的规模,建设的主要意义,以及该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使之明确其主要的施工任务、工艺要求、操作方法、安全施工的要求、质量标准与保证和节约措施等等,从而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标准,达到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
1.2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1.2.1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共性
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与其他的建设工程项目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共性,即两者都必须要经过不同的几个阶段才能最终完成目标工作,也都需要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前期的研究,得出可行性报告,然后进行工程招投标,进行项目的设计,接着进行工程的施工、监管、竣工到最后验收等。
1.2.2 電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特殊性
由于电力工程的建设项目毕竟有着其特殊性,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也与一般的工程项目有着一些不同之处,比如说建设过程中经常要安装一些大型的设备机械,才能够保证电力建设项目的如期竣工并可以投入使用。而且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设备的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往往要伴随着项目的建设工作一起进行,而这些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只能够由电力建设的部门派遣专业人才进行,施工队伍的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参与其中,从而使得电力工程的建设进度比一般的工程项目更难以把握。
2 电力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项目设计深度不够
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保障输电线路系统正常稳定运转,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对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行业内部来说,电力工程设计的质量会对项目的建设成本、周期以及各种投资造成重大影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优秀的电力工程设计单位还有很大缺口,导致设计单位任务繁重,设计之前对项目工程缺少充分地调查与了解,设计缺乏科学性。某些设计单位甚至对国家电网建设标准不能有效地掌握,仅凭借主观经验进行项目的设计工作,自然拿不出最佳的设计方案,可操作性差,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问题,不可避免地要修改方案,使项目建设进度受到影响。
2.2 施工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人员虽然大多接受了专业的施工技术培训,但整体专业素养较低、水平高低不一。一些施工单位降低对招录人员的职业标准要求,有的甚至连基本的职业证书都没有,使得工作队伍鱼龙混杂,难以满足实际施工需要,影响整体的工作进展和施工质量。一些单位安全意识不足,对施工人员安全防护配备不齐就进行作业的违规操作监管不严,埋下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另外,一些管理者效益理念缺乏,不能做到科学预算、控制造价,导致实际工程造价居高不下。
2.3 工作流程不规范
电力工程涉及面广、流程复杂,很多时候需要交叉作业,需要工程部门、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做好沟通工作。但是,部分电力企业没有事先管理意识,缺少明确的品质控制尺度。在实际施工时,技术交底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从而影响工程进度。各部门责任不明确,配合不到位,难免出现分歧,出现质量问题后彼此推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工程施工有效管理路径探究
3.1 完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员工日常工作的准则和约束,完善的管理体制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加入WTO后,中国已完全融入全球化进程,华为、阿里等企业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规章制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同样适用于电力企业,完善的制度是企业的成功运营的前提。传统的电力企业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信息化背景下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电力企业应对照国家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结合本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本着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原则,人性化地制定详细的工程技术管理规章,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断提升自己。比如可以将员工的绩效、提干、奖惩、问责等关乎切身利益的因素纳入到日常流程管理之中,培养中层的管理意识、基础的责任意识、团体的合作意识。实现以制度倒逼全员参与,自上而下协同工作。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多聆听基层的声音,依据情况的发展对制度不断优化,实现科学管理和企业的健康发展。
3.2 创建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基于电力工程项目自身的特性,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技术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有条不紊地开展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有重要的义。
(1)图纸会审。电力工程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但盲目地“按图施工”同样会因设计本身的差错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施工前各相关部门要对图纸进行会审,情况发生变化后必须按照流程对设计进行合理变更。
(2)编制进度清单,在充分掌握现场情况后,合理规划工程进度,保证工作有序地开展。安排好主体工程与辅助工程的相互衔接,科学实施流水、交叉作业,从而高效、有序、均衡施工。
(3)进入21世纪后,工程管理已发生深刻变革,电力企业要适应这种趋势,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工程技术管理。广泛应用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VE)、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Status,SES)等信息技术及其他各种项目管理软件,为提高工程效率和企业竞争力的注入活力。
3.3 改进施工技术,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技术工作的有效开展,最终要由专业素养的人来实施。一方面,企业要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做好电力工程风险管控。认真对待对待安全工作,创建风险实时监控机制,对常见隐患要能做到预警,对突发安全事件要有必要的应对机制。另一方面,要以“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安排好不同学历、不同层次员工的职业教育的计划。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为员工终身教育创造条件,使这项工作规范化、长期化,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为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电力工程的建设,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首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能力,其次是使用新型设备,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安全层面都要在电力工程中予以考虑,另外,对施工的管理要有完整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肖代瑞.电力工程建设中输电线路施工质量的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52):225-226.
[2]林连河.电力工程自动化施工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189+191.
[3]刘静,闵小红,吴杰.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管理[J].科技风,2017(26):186.
[4]杨福.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7(24):166-167.
论文作者:李飞 范颖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