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促进海洋亚心型扁藻光照产氢过程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燕妮,李悦,安靖,刘欢,王希越[1](2021)在《代谢组学技术在微藻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代谢组学(metabolomics/metabonomics)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通过分析生物体受环境刺激、病理生理或基因变异等因素引起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变化来研究其生理功能与代谢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代谢物变化背后的代谢调控机制与机理。代谢组学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选择范围广和分析速度快等特点,逐渐在微藻研究领域发挥出优势。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的研究流程、分析方法以及代谢组学在微藻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代谢组学在微藻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期为代谢组学技术在微藻生物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生产高价值产物等方面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选择。
苑广泽[2](2019)在《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周期性波动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藻具有生长速率快,光合效率高等优势,在食品、医药、新材料和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开发前景。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会使微藻生长状况发生改变,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作为指示光合作用变化的内在探针,可对其做出灵敏反应。本论文以湛江等鞭金藻(WT)Isochrysis zhangjiangensis及其耐热诱变株I.zhangjiangensis IM130005(IM)、亚心型四爿藻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及两种常见微藻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和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研究对象,以自主开发的Algal Station系统为平台,通过连续监测最大量子转化效率(Fv/Fm),考察温度对金藻生长和生物质积累的影响,并初步探索耐热诱变株的耐热机制;分析亚心型四爿藻的叶绿素荧光变化规律,及光照强度对其细胞生长和生物质积累的影响;探索不同微藻在相同光周期下叶绿素荧光周期性变化规律。湛江等鞭金藻的耐热株Fv/Fm对高温胁迫的响应:模拟大连户外夏季反应器中温度变化,实时监测湛江等鞭金藻细胞密度(OD)和Fv/Fm的变化,并与脂肪酸含量变化相对照。Fv/Fm和OD变化均表明IM耐温上限较WT提升约4℃,在44℃时Fv/Fm依然保持在0.7左右,无明显下降;伴随着温度以1/20 min速率从25℃升高到40℃,IM的总脂肪酸含量在5小时内从干重的12.05%增加到14.46%,其中中性脂含量(NL)增加170.06%,推测IM通过加快TAG的积累减轻高温的能量胁迫。而WT无该变化。亚心型四爿藻Fv/Fm对不同光强响应及生长和生理生化组成的相关性:设定7种不同光照强度,以14/10(光照/黑暗)周期连续培养亚心型四爿藻,实时监测其OD和Fv/Fm变化,并分析生物质积累及光能利用率变化规律。整体上,亚心形四爿藻的Fv/Fm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黑暗阶段高于光照阶段;在低光强(<750μmol/m2/s)下,Fv/Fm维持较好状态,光能利用率均达到10%;中高光强(750,1000,1500,2000μmol/m2/s)下,其Fv/Fm和光能利用率会随光强升高而降低,但仍能正常生长,光能利用率相较于低光强分别下降23.39%,43.69%,49.65%,58.78%;亚心形四爿藻脂肪酸产量在中低光强(≤750μmol/m2/s)下,随光强升高而上升,可达125 mg/L/48h;高光强下脂肪酸产量在140 mg/L/48h左右,结合脂肪酸产量与光能输入量,确定光强750μmol/m2/s作为最佳培养光强。常见微藻常规培养条件下Fv/Fm的周期性变化:以14/10(光照/黑暗)周期连续培养四种常见微藻(湛江等鞭金藻、亚心型四爿藻、杜氏盐藻、微拟球藻),实时监测其Fv/Fm变化。在14/10光暗周期培养下,四种微藻的Fv/Fm阈值具有显着不同,且每种藻具有其独特的Fv/Fm周期性变化规律。这种规律可为微藻大规模可控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李俊磊[3](2016)在《中国近海与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利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对中国近海与西太平洋海域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进行了原位调查研究,同时通过室内受控实验比较分析了不同P浓度及N/P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对胶州湾冬季浮游植物光合活性原位调查表明,冬季大部分时期胶州湾浮游植物丰度和叶绿素含量极低,但是湾内浮游植物具有较强的光合活性,加上相对稳定的水文、生物等环境以及较丰富的营养盐和相对有利的营养盐结构,有助于中肋骨条藻等嗜氮性集群化硅藻的生长,是推动2月份冬季浮游植物高峰期出现的关键生理生态因素。(2)对黄东海夏季浮游植物光合活性原位调查表明,浮游植物光合活性受到光照,营养盐浓度以及浮游植物结构组成的深刻影响,黄海冷水团、黑潮,长江冲淡水等不同水系和水团运动引起的环境变化深刻影响着浮游植物光合活性,从而进一步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夏季黄东海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与叶绿素a(Chl a)浓度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中国近海夏季浮游植物生物量较高的海域Fv/Fm值也较大。Fv/Fm与亚硝酸氮(NO2-)浓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反映了黄东海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代谢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即伴随着植物细胞代谢释放NO2-,微藻的光化学反应同时得到加强,导致Fv/Fm值与NO2-浓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自然海区中Fv/Fm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粒级结构的关系根本上反映的是光照和营养盐等不同环境条件对浮游植物光合反应机制的一种影响。(3)对西太平洋冬季浮游植物光合活性原位调查表明,在高温寡营养低生产力的海域,温盐跃层导致下层富含营养盐海水难以上涌,再加上表层较强的光照辐射和较高的温度,环境因子的限制抑制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导致光合活性降低,固碳能力下降,造成了西太等大洋海区低生产力海域的出现;DY断面Fv/Fm最大值水层与叶绿素最大层(DCM)相吻合,既保护了浮游植物光反应中心不受强烈光辐射影响,又支持了DCM层浮游植物相对较强的光合作用和对整个水体初级生产力的贡献率。(4)比较分析了不同P浓度(LP组,MP组,HP组,P浓度分别为0.36μmol/L,3.6μmol/L,36μmol/L)及N/P(N:P=1,8,16,32,64,128)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至培养结束,HP浓度组两种藻细胞具有最大的藻细胞数量,比生长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中肋骨条藻LP组Fv/Fm下降最多,而东海原甲藻HP组Fv/Fm下降幅度最大。HP条件下中肋骨条藻有更高的快速光曲线和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II,其实际光合作用能力最强,而东海原甲藻则是MP条件下更好,相同P浓度和N/P条件下,东海原甲藻比中肋骨条藻具有更大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r ETRmax和实际量子产量,表明东海原甲藻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中肋骨条藻。东海原甲藻在MP条件下Fv/Fm和r ETRmax更大,表明中低P浓度条件下东海原甲藻光合潜力和实际光合作用能力都更好,这可能是这些海区甲藻类在浮游植物群落中所占比例大幅攀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孙立红,陶虎春[4](2014)在《生物制氢方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气由于燃烧过程中不产生CO2,清洁无污染,因此被称为未来的"能量载体",被应用于燃料电池发电的过程中。综述了生物制氢的不同途径,包括光解水产氢、光发酵产氢、暗发酵产氢和两步发酵工艺,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生物制氢发展的新方向。
侯士昌[5](2014)在《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转化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亚心型四爿藻(Tetraselmis subcordiformis)属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衣藻科、四爿藻属,又被研究人员称为亚心型扁藻。亚心型四爿藻是广袤海洋中常见的一类单细胞的绿藻,在饵料与饲料、生物能源开发及药用研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生产及应用价值。本文针对亚心型四爿藻的叶绿体转化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对推动亚心型四爿藻及相关海洋藻类的基础研究进程并提高应用价值起到支撑作用。本文首先从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基因组内克隆得到与光合作用相关的6个基因片段Prrn、PpsbA、TpsbA、TpsbC、TrbcL、psbA-5-UTR,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为报告基因,采用双酶切的方法对原核表达通用载体pMD-18T进行基因改造,构建了5组外源表达载体pRFA、pRFC、pRFL、pFC及pFL。同时构建不含报告基因的载体pRA、pRC、pRL、pC及pL。课题选用基因枪转化的方法将外源表达载体导入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基因组内,构建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遗传转化体系。以轰击金粉的亚心型四爿藻为空白对照,轰击载体pRA、pRC、pRL、pC及pL的亚心型四爿藻为阴性对照,根据观察到的绿色荧光蛋白在叶绿体中的瞬间表达情况来判断外源载体pRFA、pRFC、pRFL、pFC及pFL的表达效率。结果发现,在空白实验及阴性试验的对照下,只有外源载体pRFA、pFL在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内表现出了生物学活性,并且外源载体pRFA中启动子序列Prrn与终止子序列TpsbA的调控能力要优于pFL中PpsbA与TrbcL的组合。
李晓旭[6](2012)在《藻菌共培养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莱茵衣藻(Chlamydmons reinhardtii)因为其氢化酶活性高、培养容易、生长速度快、遗传学背景清晰和转化容易等原因被选为生物制氢研究的模式物种。在无氧条件下,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的氢酶(H2ase)能将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H+和e-或细胞内有机物分解产生的H+和e-合成H2,释放到细胞外,是利用太阳能生产氢气的理想模式。而且,衣藻的H2ase活性高,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可持续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衣藻的氢酶活性很容易受氧气的抑制而失去活性,而氧气又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这就导致了衣藻产氢效率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目前降低衣藻细胞内氧气含量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去除TAP培养基中硫元素,抑制光系统II(PSII)的放氧活性,减少了光解水产生的氧气来源,从而提高产氢量。但是该方法同时也抑制了光解水所产生的电子产量,最终仍然导致产氢效率低。因此,要提高衣藻的产氢效率就需要既降低细胞内的氧浓度又要保障电子的供应。本实验尝试通过菌藻共培养的方法,来降低莱茵衣藻细胞内的氧含量,从而提高氢化酶活性,进而提高衣藻的产氢量。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使用不同的培养基对与莱茵衣藻藻株849共栖的三株细菌进行分离鉴定,16S rDNA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这三株细菌L2、L3和L4分别为嗜麦芽寡食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和恶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的细菌。将纯化的莱茵衣藻藻株849和上述三株分离菌分别进行共培养,结果表明,L2对莱茵衣藻849的生长有促进作用,L3和L4对莱茵衣藻849的生长无显着影响。在温度为25℃和光照强度为60μmol(/m2﹒s)条件下,莱茵衣藻849浓度为12.5mg叶绿素/L、分离菌浓度为OD600为1时,莱茵衣藻849与细菌L2、L3和L4分别以80:1、200:1和80:1的体积比混合培养,产氢量达到最佳,分别是莱茵衣藻849纯培养时产氢量的4.0倍、2.9倍、4.1倍。对共培养体系内氧气含量的检测表明呼吸耗氧的增加是藻菌共培养体系产氢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本结果为藻菌共培养提高衣藻产氢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通过将慢生大豆根瘤菌和莱茵衣藻野生藻848及转基因藻lba分别在正常TAP和TAP-S中共培养,发现根瘤菌能显着提高衣藻产氢量。尤其是对于转基因藻,与根瘤菌共培养后,不仅产氢量能提高14倍,而且生长提高了26%,远远超过了根瘤菌提高野生藻的生长和产氢效率。通过检测正常TAP培养条件下和缺硫产氢培养条件下藻菌共培养体系中的呼吸速率,发现呼吸速率的增加和氧气消耗的加快是提高藻菌共培养产氢量的原因之一,这个结果为今后通过根瘤菌来提高绿藻生物量积累和产氢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为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莱茵衣藻来提高产氢量提供了新的策略。
姜恒,吴斌,阎冰,吴志强,邢永泽[7](2012)在《微藻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对叶绿素荧光技术应用于微藻在逆境中的荧光参数变化进行综述,总结影响微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环境因子(光、温度、pH、氮、磷、化学物质、重金属)。通过荧光参数的变化了解微藻光合作用的变化,从而反映环境胁迫对微藻的影响,为微藻生理、生态、水质的观测提供参考。微藻作为水体中主要的初级生产者,对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它们的研究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另一种可能的途径或标准。
冉春秋,陈阳,李红顺,孙苗苗[8](2009)在《淡水绿藻和海水绿藻光照产氢特征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研究了淡水绿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CC124)和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在培养基无硫和添加解偶联剂CCCP条件下的光照产氢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无硫调控CC124能光照产氢32.12μmol/μg Chl,而Psubcordiformis无硫则不能光照产氢;15μmol/L CCCP均能促进CC124和Psubcordiformis光照产氢,产氢量分别为26.54μmol H2/mg Chl和14.86μmol H2/mg Chl。这表明CC124的光照产氢能力明显高于Psubcordiformis。
郑阳,陈兆安,傅赟彬,陆洪斌,张卫[9](2008)在《亚心形四爿藻培养和产氢过程一体化平板光生物反应系统》文中认为利用整合了燃料电池的平板光生物反应器,探讨了将亚心型四爿藻高密度培养和产氢两段工艺一体化集成的可行性.在培养阶段通入体积分数为2%5%的CO2可使藻细胞迅速增殖,9 d内即可达到产氢要求的生物量(8.5×106cell/mL).通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选择2%的CO2培养的藻进行后续的产氢实验.结果表明,PSⅡ活性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通过对产氢动力学曲线的分析,计算出最大产氢速率为1.1 mL/(h.L),持续产氢时间为60 h.
冉春秋,张卫,虞星炬,金美芳[10](2008)在《硫与间氯苯腙对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光照产氢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对数生长后期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具有较高氢酶活性,分别采用培养基中无硫和添加解偶联剂CCCP的方法研究其光照产氢特征。结果表明:无硫连续光照期间,PSⅡ保持较高放氧活性,不能诱导氢酶表达进行光照产氢;厌氧暗诱导32h后,加入5、10、15和20μmol/L的解偶联剂CCCP后光照,PSⅡ光化学活性和光合放氧能力明显被抑制,藻液体系保持厌氧状态,能够持续光照产氢12h以上,光照产氢量分别为21.8、23.0、22.5和16.0μmol/mg Ch1;合适浓度的CCCP能够促进绿藻直接光照产氢,但光照产氢量和产氢速率较低。
二、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促进海洋亚心型扁藻光照产氢过程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促进海洋亚心型扁藻光照产氢过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代谢组学技术在微藻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代谢组学技术 |
1.1 代谢组学概况 |
1.2 代谢组学研究路线及策略 |
1.2.1 样品采集和保存: |
1.2.2 样品预处理: |
1.2.3 样品分析检测: |
1.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2.5 代谢物的鉴定与生物学解释: |
2 代谢组学技术在微藻研究中的应用 |
2.1 在生物燃料研究中的应用 |
2.2 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2.3 在化妆品研究中的应用 |
2.4 在环境治理研究中的应用 |
2.5 在环境适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2.6 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2.7 在微藻培养研究中的应用 |
3 展望 |
(2)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周期性波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藻简介 |
1.1.1 微藻 |
1.1.2 微藻生物质应用 |
1.1.3 微藻生物质能源 |
1.1.4 湛江等鞭金藻 |
1.1.5 亚心型四爿藻 |
1.2 微藻可控培养 |
1.2.1 微藻培养方法 |
1.2.1.1 批次培养模式 |
1.2.1.2 连续培养模式 |
1.2.1.3 半连续培养模式 |
1.2.2 微藻生长影响因素 |
1.2.2.1 营养因子 |
1.2.2.2 环境因素 |
1.2.3 微藻培养过程参数监测 |
1.2.4 微藻培养过程控制策略 |
1.2.5 叶绿素荧光 |
1.2.5.1 叶绿素荧光概述 |
1.2.5.2 叶绿素荧光参数 |
1.2.6 微藻培养自控系统 |
1.3 论文目标与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精准温度控制培养条件下湛江等鞭金藻的耐热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藻种及培养基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微藻培养自控系统使用 |
2.3.2 湛江等鞭金藻的培养 |
2.3.2.1 种子培养 |
2.3.2.2 连续升温实验 |
2.3.2.3 藻细胞密度测定 |
2.3.2.4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3.3 脂肪酸测定 |
2.3.3.1 总脂肪酸含量测定 |
2.3.3.2 脂质提取,分离与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逐步升温条件对WT与IM生长状况的影响 |
2.4.1.1 WT与IM在不同温度下的细胞密度及叶绿素荧光差异 |
2.4.2 WT与IM在不同温度下的生化组成研究 |
2.4.2.1 WT与IM在不同温度下的脂肪酸分析 |
2.4.2.2 WT与IM在不同温度下的脂质分析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精准光强控制培养条件下亚心型四爿藻F_v/F_m以及生长与生理生化组成的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藻种 |
3.2.2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亚心型四爿藻培养 |
3.3.1.1 种子培养 |
3.3.1.2 14/10光暗周期培养 |
3.3.1.3 不同光照强度培养 |
3.3.2 藻细胞密度测定 |
3.3.3 叶绿素荧光测定 |
3.3.4 干重测定 |
3.3.5 光能利用率计算 |
3.3.6 脂肪酸测定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亚心型四爿藻生长状况 |
3.4.2 亚心型四爿藻光能利用率 |
3.4.2.1 亚心型四爿藻在不同光照下干重变化 |
3.4.2.2 亚心型四爿藻在不同光照下光能利用率 |
3.4.3 亚心型四爿藻生化组成分析 |
3.4.3.1 脂肪酸组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常见微藻常规培养条件下F_v/F_m的周期性变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藻种 |
4.2.2 培养基 |
4.2.2.1 微拟球藻培养基 |
4.2.2.2 杜氏盐藻培养基 |
4.2.2.3 湛江等鞭金藻培养基 |
4.2.2.4 亚心型四爿藻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中国近海与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海洋浮游植物初级生产与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
2 海洋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研究的重要意义 |
3 本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
第一章 叶绿素荧光技术与测量方法 |
1.1 叶绿素荧光技术的发展 |
1.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1 叶绿素荧光的产生 |
1.2.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定义 |
1.3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的测量仪器与方法 |
1.3.1 脉冲振幅调制荧光仪测定原理 |
1.3.2 浮游植物调制叶绿素荧光仪PHYTO-PAM |
1.4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在海洋浮游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
1.5 小结 |
第二章 胶州湾冬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原位研究 |
2.1 调查海区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水样采集与环境要素测定 |
2.2.2 光合活性原位测定 |
2.2.3 浮游植物物种鉴定与生态因子测定 |
2.3 结果 |
2.3.1 胶州湾采样时的环境因子参数 |
2.3.2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分布及丰度 |
2.3.3 胶州湾12月份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黄东海夏季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原位研究 |
3.1 调查海区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水样采集与环境要素测定 |
3.2.3 光合活性原位测定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黄、东海浮游植物F_v/F_m的水平分布格局 |
3.3.2 黄、东海浮游植物光和活性特征的垂直分布格局 |
3.3.3 典型断面浮游植物光合活性分布特征 |
3.3.4 F_v/F_m与环境因要素的相关性分析 |
3.4 讨论 |
3.4.1 F_v/F_m与初级生产力及浮游植物生物量(Chl a)的关系 |
3.4.2 F_v/F_m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和粒级结构的关系 |
3.4.3 F_v/F_m与光照和水层的关系 |
3.4.4 F_v/F_m与营养盐的关系 |
3.4.5 黄东海夏季快速光曲线(RLC)的变化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太平洋冬季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原位研究 |
4.1 调查海区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水样采集与环境要素测定 |
4.2.2 光合活性原位测定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A段面和B断面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与温度、盐度、叶绿素、营养盐分布趋势 |
4.3.2 DY断面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与温度、盐度、营养盐、叶绿素垂直分布 |
4.3.3 DY断面F_v/F_m与其他光合活性系数测定结果 |
4.3.4 走航断面和DY断面F_v/F_m与叶绿素浓度以及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P浓度及N/P对中肋骨条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及光合作用影响的比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藻种 |
5.1.2 培养条件 |
5.1.3 实验方法 |
5.1.4 生长曲线的测定 |
5.1.5 光合活性的测定 |
5.1.6 叶绿素的测定 |
5.1.7 数据的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3.1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 |
5.3.2 营养盐对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的影响 |
5.3.3 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特征与群落结构变化的关系 |
5.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生物制氢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物制氢途径 |
1.1 光解水产氢 |
1.2 光发酵产氢 |
1.3 暗发酵产氢 |
1.4 两步发酵工艺 |
1.5 生物制氢方法对比 |
2 结论及展望 |
(5)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转化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亚心型四爿藻的研究进展 |
1.1.1 亚心型四爿藻的生物学归属 |
1.1.2 亚心型四爿藻的形态结构 |
1.1.3 亚心型四爿藻的培养繁殖 |
1.1.4 亚心型四爿藻的应用研究 |
1.2 真核微藻叶绿体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1.2.1 真核微藻叶绿体基因组概况 |
1.2.2 叶绿体遗传转化的原理 |
1.2.3 叶绿体遗传转化的方法 |
1.2.4 叶绿体遗传转化的优点 |
1.2.5 叶绿体遗传转化的应用 |
1.3 开展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2 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基因启动子序列与终止子序列的克隆 |
2.1 PCR 程序扩增的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耗材 |
2.1.2 亚心型四爿藻及大肠杆菌的培养与保存 |
2.1.3 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基因组的提取 |
2.1.4 启动子序列及终止子序列克隆引物的设计 |
2.1.5 启动子序列及终止子序列的 PCR 扩增及检测 |
2.1.6 PCR 克隆产物的回收及连接 |
2.1.7 PCR 克隆产物的转化及测序 |
2.2 结果分析 |
2.2.1 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基因组的提取 |
2.2.2 启动子序列及终止子序列的 PCR 克隆 |
2.2.3 PCR 克隆产物的基因测序 |
2.3 结果讨论 |
3 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转化体系外源载体的构建 |
3.1 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转化体系构建的材料方法 |
3.1.1 实验耗材 |
3.1.2 大肠杆菌的培养及保存 |
3.1.3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3.1.4 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转化体系载体的构建 |
3.2 结果讨论 |
3.2.1 大肠杆菌质粒的提取 |
3.2.2 外源载体的构建 |
3.3 结果讨论 |
4 外源载体在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中的瞬间表达 |
4.1 外源载体转入受体细胞的材料方法 |
4.1.1 实验耗材 |
4.1.2 亚心型四爿藻及大肠杆菌的培养保存 |
4.1.3 微粒子弹的制备 |
4.1.4 基因枪转化 |
4.1.5 绿色荧光蛋白的瞬间表达检测 |
4.2 结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及完成文章情况 |
致谢 |
(6)藻菌共培养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生物制氢的背景 |
1.2 微藻产氢的研究进展 |
1.3 生物制氢研究的模式物种--莱茵衣藻 |
1.4 提高莱茵衣藻产氢的方法 |
1.5 藻菌相互作用对微藻产氢效率的研究进展 |
1.6 利用豆血红蛋白提高产氢量的研究 |
1.7 本论文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3.1 共栖细菌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 |
3.2 根瘤菌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共栖细菌讨论 |
4.2 根瘤菌讨论 |
第五部分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 |
(7)微藻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叶绿素荧光技术中常用的参数 |
2 环境因子对微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
2.1 光 |
2.2 温度 |
2.3 pH |
2.4 氮、磷 |
2.5 化学物质 |
2.6 重金属 |
3 展望 |
(8)淡水绿藻和海水绿藻光照产氢特征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实 验 |
1.1 藻细胞的培养 |
1.2 藻细胞PSⅡ光化学活性的测定 |
1.3 光照产氢实验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硫元素对CC124和P subcordiformis光照产氢过程的调控 |
2.2 CCCP对CC124和P subcordiformis直接光照产氢过程的调控 |
3 结 论 |
(9)亚心形四爿藻培养和产氢过程一体化平板光生物反应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试剂与仪器 |
1.2 藻种培养 |
1.3 产氢一体化反应器系统 |
1.4 藻液培养及产氢实验 |
1.5 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培养阶段CO2对平板反应器中藻生长的影响 |
2.2 培养阶段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2.3 产氢阶段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 |
2.4 偶联燃料电池后产氢动力学曲线分析 |
四、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促进海洋亚心型扁藻光照产氢过程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代谢组学技术在微藻研究中的应用[J]. 赵燕妮,李悦,安靖,刘欢,王希越. 微生物学报, 2021(07)
- [2]微藻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周期性波动规律研究[D]. 苑广泽.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
- [3]中国近海与西太平洋浮游植物光合活性特征研究[D]. 李俊磊.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08)
- [4]生物制氢方法综述[J]. 孙立红,陶虎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6)
- [5]亚心型四爿藻叶绿体转化体系的构建与优化[D]. 侯士昌. 烟台大学, 2014(01)
- [6]藻菌共培养对莱茵衣藻产氢的影响[D]. 李晓旭.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7]微藻叶绿素荧光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 姜恒,吴斌,阎冰,吴志强,邢永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2(02)
- [8]淡水绿藻和海水绿藻光照产氢特征的比较[J]. 冉春秋,陈阳,李红顺,孙苗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20)
- [9]亚心形四爿藻培养和产氢过程一体化平板光生物反应系统[J]. 郑阳,陈兆安,傅赟彬,陆洪斌,张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8(11)
- [10]硫与间氯苯腙对海水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光照产氢特性的影响[J]. 冉春秋,张卫,虞星炬,金美芳. 太阳能学报,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