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科学看精神文明活动的结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结构论文,科学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文明活动,是一个由活动主体、活动对象、活动手段、活动过程和活动环境组成的复杂社会系统。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精神文明活动的根本性质和精神文明系统内部的稳定联系。但人们研究的出发点不同,所要达到的认识目的不同,所看到的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从性质上看,精神文明活动可分为精神文明意识活动和精神文明行为活动。从主体上看,精神文明活动可分为个体精神文明活动和群体精神文明活动。我们还可把精神文明活动看作一个具体的动态过程,看作是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能动地作用于对象、改变对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手段、对象作为要素,相互区别、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动态的结构。
下面,我们考察具体的精神文明活动的结构,分析研究组成精神文明活动的各种要素,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精神文明活动是如何在其要素的矛盾统一中不断地发展、行使社会功能的。
1 主体与对象: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中的两极
具体的精神文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对象的过程。因此,主体与对象就构成了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1 主 体
精神文明活动是人的活动,但人并不自然就是主体。人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的主体。他必须自觉地意识到自身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地位、职责、使命,必须具有争取保持这种地位的能力,必须进行现实的活动以实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才能变为现实的主体,即成为精神文明活动的发起者、执行者和控制者、思想道德的反映者、支配者、教育科学文化的规定者和使用者。
主体在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中产生效应的大小,除社会、经济机制方面的原因之外,主要的是取决于人的素质的高低。人的素质对于主体顺利地进行各种精神文明活动、保证活动结构的相对稳定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精神文明活动主体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我们这里所讲的素质主要是指人的精神方面的素质,它是指人在生理基础上,经过社会实践和后天的学习所形成的对于人的行为经常起作用的种种内在条件和潜能。它大体可分为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法纪素质、智力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文娱素质、习俗习惯和劳动价值感等。在这些素质中,对主体的行为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的思想、道德、政治、智力、文化、法纪等素质,其中智力文化素质是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是核心。主体的素质提高了,对主体的全面发展,对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建立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主体素质是建立一个合理、高效能的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基础条件。没有主体素质的存在为前提,离开了应当具有的素质条件,精神文明活动结构很难建立起来,精神文明系统也不可能发挥其整体功能。主体素质的状况,影响着整体功能的优劣,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1.2 对 象
主体仅是精神文明活动的一方,是作用者,但精神文明活动要展开,还必须有另一方即被作用者。被作用者即对象,与主体一起构成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中的两极。精神文明活动的对象,是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中与主体具有不同地位的一方:主体是能动的、作用的一方,而对象则是被动的、被作用的一方。
根据精神文明活动对象性质的不同,可把不同的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人,包括人的自我和他人。自我与他人一般而言也是主体。但在特定的活动结构中,他们会成为对象,作为被作用者承受主体的活动。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成果,它的作用在于改造、提高人的素质。思想道德、审美文化是直接面对人自身的。科学文化虽以外部世界为对象,但它最终还是作用于人,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素质。而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的人又可作为精神文明活动的主体,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人作为精神文明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主体和客体二重性的统一。第二类是人的社会组织,如团体、阶级、社会等,简称群体。群体在精神文明活动中主要是以主体的姿态出现的,但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群体对群体、个体对群体也常常进行有目的精神文明活动。这时群体就会成为对象,受到主体(活动者)的认识、调节或评价。第三类是人的主观世界,如思想、道德、心理、理想、信念等。它们是主体的重要素质,但同时也能成为主体作用的对象。人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心理,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支配着人的行为,形成人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这时主体(个人、他人或社会)就可对它们进行认识、评价、教育,即把它们作为精神文明活动的对象。
精神文明活动的对象在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第一,对主体而言,对象与主体同为活动结构中的两个基本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精神文明活动主体只有与对象相接触,作用于对象,才能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也才能将自己的愿望、动机、目的化为实际的活动。第二,对结构而言,精神文明活动对象的性质不同,其在活动中的作用不同,也可使整个活动表现为不同类型。如果对象属于人的精神文明意识,那么主体对它的作用就很可能表现为一种内部活动、意识活动。如果对象是人的精神文明行为,那么主体对它的作用往往表现为一种外部活动、实践活动。第三,对活动过程而言,精神文明活动主体虽然作为活动的发起者、支配者,具有决定作用,但精神文明活动能否顺利实现,能否依次经过各个阶段最终达到目的,则又受着对象的影响。
2 手段: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中介
主体作用于对象,是一个最基本的活动过程。但主体与对象是功能上截然相反的两方,主体作用于对象必须有一定的中介,这个中介就是精神文明活动的手段。仅看到精神文明活动主体的决定作用,而看不到主体性必须借助一定的手段才能表现出来,是片面的。精神文明活动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可以概括为三类:一是约束性手段,二是激励性手段,三是物质技术手段。
2.1 约束性手段
主要有社会约束和规范、戒律、命令、法纪手段等。它们是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良好的文明行为和道德行为,除靠教化和教育外,还要靠社会约束和规范,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某些方面制定必要的法规和政策是十分重要的。法律是调整人们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内容上,两者都有兼容关系,即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法律建设的内容,反之亦然。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状况,可从社会的交通秩序、社会风气、社会丑恶现象的消除情况、市容卫生管理,以及教育、科学文化发展等多个侧面的综合指标上反映出来,而这些方面,恰好是可以通过立法、通过法律的强制作用去保障实施。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把精神文明规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就从总体上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我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法律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的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2 激励性手段。
如劝说、鼓励、奖罚、倡导等,也是主体经常使用的手段。它用来鞭策对象朝某一方面发展,激发对象的活动积极性,使用手段的目的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象之上,而是作为诱因在对象之中建立某种优势,使对象自己约束自己。对使用者而言,激励性手段有多种表现形式:有时是有意地运用反向行动,以显示对象的某种错误所带来的恶果,促使其醒悟、痛改前非;有时是培养对象的羞耻心,使对象自我反省,从沉迷中清醒,从挫折中奋起;有时是通过教育、鼓励以形成对象的责任感;有时运用各种奖励手段,告诉对象应做什么少做什么,来调动激发积极性;通过惩罚手段,告诉对象不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从反面去教育激励对象;有时通过宣传先进典型事迹、个人或单位,以作为对象学习的榜样,激励对象斗志。
2.3 物质技术手段
是指主体在精神文明活动中运用的全部物质的和技术的活动方式,包括物现手段、物现材料和信息贮存传播媒介等。人们在进行精神创造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许多经验因素和专业技巧等物现手段。人们在精神生产过程中,往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来再现某种特定的精神产品,这种物质材料包括天然的或人工生产出来的。它们充当精神产品的物质外壳,或充当表现精神产品内容的符号要素的构成材料。这些物质材料就是物现材料。人们在进行精神生产和活动中,离不开信息贮存和传播媒介。信息贮存和传播媒介包括博物馆、图书馆、资料室、情报中心等文献资料贮存机构和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出版等文献资料传递机构。它们是人和文献资料之间得以沟通的桥梁。人们在精神文明活动中,还少不了俱乐部、会议室、录音机、电视机、录相机、报刊资料、书籍等物质技术手段。所有这些都是精神文明活动主体作用于对象的重要辅助手段。
3 控制与反馈: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运行机制
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不仅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可控系统,研究其运行机制,将会使我们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一些。所谓控制,就是指在闭环系统中施控者(主体)对受控者(对象)的一种能动作用,这种作用能够使受控者根据主体的预定目标而活动,并最终达到这一目标。但受控者不会消极地听任控制者的支配,它也要反作用于控制者即反馈,不断地将自身的变化以信息的方式提供给控制者,从而使其对活动的目的、手段、过程作出某种相应的修正。控制与反馈是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之所以能实现平衡与不平衡统一的原因,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中的控制与反馈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如图1所示。
图1 精神文明活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主体通过手段作用于对象,达到控制活动过程的目的。对象则通过反馈,使主体对精神文明活动的目标、手段等作出相应的修正。严格地说,反馈不仅指受控者的反作用,而主要是指对象在受到主体作用时所产生的变化(即活动结果),通过主体—对象相关律返回到主体之中,如图2所示。
图2 主体—对象间的反馈关系
精神文明活动还可看作负反馈的行为。负反馈是指对象的变化输入到主体之后,新的结果缩小了与预定目标的差距,或更接近原来的目标。控制与反馈的原理对研究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运行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精神文明活动的主体、手段、对象各自相对独立,主体的目的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到完美的实现。这时主体就相应地作出某种调整。但如果没有第一次活动结构的反馈,这种调整就会是盲目的、没有根据的。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反馈,才能对目的、手段等作出适当的修正,使结果越来越接近预定的目标。同时,由于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中的对象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其变化对于整个活动过程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在精神文明活动结构中,反馈的作用就更为明显,更应受重视。例如,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首先采取传授规范、灌输思想、准则的方法作用于对象,使对象遵守思想道德要求。这样做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当受教育者以言行表现等方式将自身的变化反馈给教育者后,教育者就要相应地变换教育手段,在传授思想道德知识的同时,典型引导、榜样感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良好的情操、习惯和生活方式,以便较好地达到预定的目的。
要全面考察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运行机制,仅认识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控制与反馈关系还不够,还必须将主体、对象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加以研究。精神文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其实也是一种控制与反馈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 精神文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精神文明活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其主体、对象、手段不仅彼此影响,相互作用,而且作为一个结构整体也在力图控制环境,并接受环境的反馈。反过来看,精神文明活动的环境本身也会力图控制和影响精神文明活动的结果。同时,对象与手段在某些环境下能达到某种结果,在另一环境中就不一定行。
总之,精神文明活动结构的运行机制是个复杂的问题,其中的控制和反馈在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只要从控制与反馈的原理出发,把活动结构各要素看成相互作用的整体,就能为我们正确揭示精神文明活动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准备好必要的前提。
收稿日期:199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