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文
泗县水利局 安徽 宿州 234300
摘要:在我国工程建设中,水利工程建设占有重要地位,它提高了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同时防范了洪水等水文灾害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水闸施工作为水利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整个水利工程质量。本文通过对施工技术种类的介绍与施工管理全过程的分析,探讨施工技术与管理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优化施工过程,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水闸施工;技术;管理;优化
中图分类号:TV6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在具体施工当中具有复杂性,因为工程的结构部分比较多,所以具体的施工需要做好细节的强化。就目前的具体施工实践来看,水闸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发挥十分显著,所以保证其质量的价值十分的突出。为了在具体的施工当中对水闸的施工进行完善,从而提升质量,技术讨论和管理提升是两项不可缺少的内容。基于这样的认知,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研究便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水闸工程基本作用及其构成
水闸在各大沟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建设,但是我国已经对水闸进行了升级,不仅仅是沟河,其他的一些自然环境我们也能够进行水闸的建设。最为著名的就是我国的都江堰工程。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阐述一下水闸的构成,水闸的构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锁室。这个部分主要的作用对沟河的水进行锁定,让沟河内的水不流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闸门,这个部分直接与沟河内的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也是承受水压的第一个部分。所以,这个部分是一定要牢固的,否则很容易出现问题。然后就是连接区域,这个区域是锁室后面的一个空白区域,这个区域的主要功能就是在需要排水的时候将沟河的水和需要排放的水短暂的隔离。如果沟河的水闸只是一个单纯的闸门,那么一旦需要泄水,水闸就需要直接面对海量的水资源倾泻,任何的闸门都会承受不了。因此就需要使用连接区域,来让需要排放的水短暂的储备在这个区域,然后从中这个区域排泄出去。最后就是闸门。这个部分是我们最常看到的,是显露在外面的,它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直接与水接触的部分,而是水闸的第二道闸门。在需要排泄的时候,连接区域的水也是从这个闸门排泄的。平时的时候,其主要作用就是在内闸门出现破损的时候,当做第二层保护层。
3 水闸施工技术分析
3.1 施工前期准备
作为水闸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前的准备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机械设备准备、人员准备工程方案的评估以及各环节质量检验等。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前材料质量的检验非常重要,合格的材料会减少返工,提高效率;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维修同样重要,会影响到施工进度。此外,高素质施工队伍的选择会大大缩短工期,并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前应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只有完善的施工方案才能保证水闸施工不会出现的设计问题,为水闸建设奠定基础,从而保证水闸的质量与功能。
3.2 地基加固技术
任何工程建设的基础首先是地基的建设。为保证水闸的质量,则必须具备质量过硬的地基。因此地基建设的过程显得非常重要:①在地基施工时应把控好每一个环节,避免施工中出现问题,导致后期的维修工作。②地基建成后,地基的检验工作,只有经过检验的工程才能被投入使用。③地基的维护工作,由于水闸的高强度使用,容易出现问题,就需要专业的修补队伍进行及时修补。
3.3 开挖施工技术
开挖施工是水闸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仅次于地基的施工,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水闸必须满足一定的规模才能够保证其能够承载水库中的水。但是也不能够挖掘的面积过大,因为水闸的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作,其对于资源的使用已经非常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挖掘的面积过大,就很容易导致成本增加。而且面积越大,其成本上升的程度就越高。考虑到经济的问题,就需要严格的测量出开挖的面积。
3.4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水闸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水闸的质量。而混凝土技术具有时令性、大规模性、复杂性以及对温度等外界条件的苛刻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混凝土施工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去优化施工过程:①按照施工设计进行混凝土配比;②混凝土使用前需检验;③混凝土的后期维护。
3.5 导流施工技术
河道水文、气象、地质等问题影响水闸施工,在选择导流方案是要严格按照标准,保证因地制宜。导流方案包括全段围堰法与分段围堰法。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围堰建设的地质条件评估以及后期加固措施,防止围堰塌陷问题的出现。
4 水闸结构建造后期管理
4.1 深化技术讨论的全面性
深化技术讨论的全面性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技术和管理优化的主要措施。就技术讨论的全面性来讲,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要对水闸施工的单一技术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水闸施工是单一性的施工项目,但是其施工质量与其他的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从其他的角度对施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这样,最终选择的技术才会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第二是要从水闸和其他要素的联系入手分析技术的适应性。就水闸施工而言,单一的技术就具备适应性,但是要和其他要素进行完美的契合,就需要考虑其他要素的施工技术,综合进行技术讨论,性价值较高、适应性更广的技术可以在施工中得以运用。
4.2 强调管理结构的完善化
强调管理结构的完善性是水利水电工程水闸施工技术和管理优化的第二项重要内容。就管理结构的讨论来看,也包括两项主要的内容:第一是管理框架。管理框架的构建有利于管理项目的完善性概括,所以从具体施工入手对管理进行分析,总结项目并构建框架,这样,管理具有了全面性。第二是管理制度。在基础管理框架下,管理制度的实施意义显著,所以讨论管理框架和制度的适应性,保证制度执行的全面化,这是管理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4.3 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于管理优化来讲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而就管理人员的素质具体分析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是理论方面。管理人员的技术理论和管理理论需要适应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所以需要对工程施工中的管理者进行理论教育,使其具备更加专业的理论常识,从而具有分析问题的专业能力。第二是实际操作能力。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只有在应用中才会发挥实效。因此对管理人员进行实践的培养,这样,其技术应用能力以及管理实践能力都会有明显的提升。综合来讲,有了技术和理论的提升,水闸施工技术运用和管理实践的效果会得到明显加强。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工程,水闸工程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和管理对于提高水利工程使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其中担当了引水与排涝的重要角色。因此在水闸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严格规范施工技术,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不但能够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还能有效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加强水闸的建设,是水利水电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事情,其切实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邵志刚.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J].低碳世界,2016(25):110-111.
[2] 陈雪华.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6(04):139.
[3] 武梦婕.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J].科技风,2015(23):144.
[4] 姜冰.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118.
[5] 丁立彬,张丽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4(04):132.
论文作者:李言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水闸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地基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闸门论文; 混凝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