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子商务的研究历程、主题与趋势--基于五种模型的探讨_电子商务论文

国际电子商务研究进程、主题和趋势:基于五大模型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进程论文,模型论文,趋势论文,电子商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背景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应用以来,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理论研究日益增多,从1999年到2002年,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电子商务类文章由86篇增加到221篇(Turban et al.,2004)。与此同时,人们对电子商务研究的关注力度也在不断加大,1999年以电子商务为主题的国际性期刊只有4家,而2004年已超过15家(Turban et al.,2004;Ngai and Wat,2002)。电子商务的研究是平稳、缓慢且持续增长的,但各时期的研究重点却在不断变化。

近年来,我国的电子商务研究开始向国际化靠拢并逐渐采用了经济学、行为学、试验科学等研究方法,但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高质量的文章仍然很少。要改变这种状况,不仅要求我们对国际电子商务研究的整体状况有一定了解,还需要抓住未来发展趋势,挖掘我国的同类主题,以开拓思路,提高水平,把握并跟上国际趋势。

本文试图通过介绍目前国际公认的几种电子商务研究归纳模型及李琪教授等人提出的三维综合框架,对电子商务研究的主题、趋势予以说明,为众多电子商务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二、电子商务研究归纳模型

这里主要介绍四个国际上公认的电子商务研究归纳模型和国内李琪教授等人提出的三维综合模型框架。

1.Ngai & Wat模型

Ngai & Wat模型是由香港理工大学E.W.T.Ngai和F.K.T.Wat两名学者通过检索、翻阅1993~1999年间9种电子商务及信息系统类期刊的275篇电子商务相关文章归纳而成的一个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Ngai & Wat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技术问题、应用问题、保障与支持问题及其他研究等四大领域。技术层面有安全、技术、支持系统、函数与方法等;应用层面包括IOS、支付系统、网上金融、零售、出版、拍卖、教育与培训、市场营销和广告等;保障与支持层面主要包括税收、法律、隐私等公共政策和企业战略等。

图1 Ngai & Wat 模型

2.Kauffman & Walden模型

Kauffman & Walden模型(如图2所示)是明尼苏达大学Carlson管理学院的Robert J.Kauffman及Eric A.Walden两名学者从经济学角度提出的。其数据部分所采用的文献基本集中在1996~2001年间。

图2 Kauffman & Walden模型

Kauffman & Walden模型由存在互动关系的技术、市场、产品、商务流程及微观经济等五大模块组成。技术层面是最基本层面,企业通过运用电子商务相关技术,改造和创造产品,建立全新市场,成为价值的创造者;而消费者也通过使用基于最新技术的电子商务平台,享受便捷的电子商务服务,是价值获得者;随着产品的更新和商务流程的改造,网络环境下的市场更趋灵活,竞争力也更大,会推动企业、劳动力、政府等微观经济层面的变革。

Kauffman和Walden两人探讨了每一模块背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指出技术层面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定价理论、网络外部性及技术标准等;产品层面包括定价理论、转换成本、规模经济;商务流程涵盖接受度理论、成本收益、信息技术的价值等;市场层面包括拍卖理论、交易成本、市场结构优化等;宏观经济层面包括货币经济学、税收理论、规制理论等。

3.Urbaczewski et al.模型

Urbaczewski,Jessup和Wheeler三人通过检索近200篇电子商务相关文章,构建了Urbaczewski et al.模型,如图3所示。模型将电子商务研究分为组织层面、经济层面、技术层面和其他研究等四个层面。组织层面不仅囊括了电子商务概况、扩散、接受程度及应用等问题,还包括EDI/SO和电子商务策略等;经济层面包括了从产业结构、市场监管,到企业间系统的设计、分布,再到电子市场中介、信息成本等问题;技术层面主要包括智能代理技术、数据整合技术、安全技术、交易结算技术及网上零售技术等;社会问题研究、行为研究及法律问题归为其他一类。

图3 Urbaczewski 模型

4.Turban,et al.模型

Turban,et al.模型(如图4所示)是E.Turban,D.King,J.Lee和D.Viehland等四人(2004)在编写《电子商务:管理视角》一书第三版(2004)时,通过对27个电子商务及信息系统期刊自1999年1月到2003年8月的724篇电子商务类文章进行查阅、分类而得出的。Turban等人按照其书稿的章节顺序进行划分,将电子商务研究归为17大类,91个小类。在此,我们根据各分类之间的关联对其进行归纳(如图4)。图中,Turban,et al.模型的研究成果由三个层面、一个铺垫和一个中心组成。其核心是电子商务战略:应用战略和评价等内容;铺垫是电子商务概况,由电子商务影响、扩散及区域性发展组成;三个层面中技术层面相对比较简单,由移动商务、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支付、内容管理及网站开发等组成;社会与环境层面涵盖电子政务、网上教育、法律、道德及社会影响等;市场与经济层面包括的内容最多,可分为电子市场概况、B2C市场、B2B市场及以网上拍卖为代表的C2C等四类。

图4 Turban,et al.模型

5.李琪等人的三维综合模型

国内学者李琪等人(2004)提出了一个电子商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分析框架(如图5所示)。模型的横坐标代表商务链环节1,如商品与市场的准备、展示、沟通、谈判、签约、付款、送货、售后服务等;纵坐标代表商业业态Ω,根据行业或企业的不同,链条可有多条,如b2b,b2c,c2c等;第三坐标是应用模式/维度Φ,如业务模式、经营模式、组织管理模式、技术模式、资金模式、信用模式及风险管理模式等。

图5 李琪三维综合模型

这个模型可统一表示为:

其中I(i=1,2,…,8);

Ω(Ω=1,2,…,∞);

Φ{a,b,c,d,e,f,g},且a=(1,2,…,∞),b=(1,2,…,∞),…,g=(1,2,…,∞)。

李琪等人提出的三维综合模型目前还没有进行扩展,但它无论对单一链条问题研究和模式问题研究,还是结合三维指标的综合项目策划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三、模型所指出的未来研究方向

上述研究或提出了一定结论,或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Kauffman和Walden两人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指出在每一层面都要对理论进行挖掘:(1)在技术层面上,应加深对互联网定价的重要性及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定价模式等方面的认识,研究智能软件的技术透明化对互联网市场的影响,深入了解网上搜索的动态变化和搜索成本对买卖双方的影响程度,探讨技术标准如何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等。(2)在产品层面上,要澄清并深入研究数字商品零边际成本假设不完善的地方,挖掘数字商品与实物商品捆绑的价值,加深理解网络外部性对电子商务各主体行为的影响等。(3)从商务流程角度看,需对互联网如何改变EDI的本质和价值进行进一步评价,识别电子商务如何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形成评价电子商务技术投资价值的理论,研究具有竞争力的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基本理论。(4)在市场层面上,主要是代理软件替代下的中介消失问题,电子市场有效性理论,网络环境下多主体多商品拍卖市场的运行,B2B电子市场价值的衡量及网上信任机制的有效性等问题。(5)在微观经济层面上,要涉及更优的数字经济衡量方法,探讨网上劳动力市场,尝试建立最优电子商务税收体系等问题。

Turban等人紧扣当前研究状况,提出了11点启示,大致可归纳为四类:(1)下一代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技术推动力是Web Service、Semantic Web、软件智能代理及移动计算(移动商务)等技术。(2)就当前研究状况提出了三点启示。首先,信任问题是一个研究主流,它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分为消费者信任、安全与信任、B2B伙伴间的信任、欺诈监管等;其次,电子商务研究开始与信息系统(如EDI、安全等)、管理学(如消费者行为、定价等)研究相重叠;最后,网上广告、公共B2B交易平台、电子支付等领域研究成果的发表率低于人们的期望水平,而隐私、网上所有权管理及信任等问题研究成果的发表率却明显较高。(3)有待进一步开拓的热点问题有两个:一是一直备受计算经济学关注的复杂拍卖及其市场机制研究在后续的试验模拟中应予以展开;二是智能代理面临如何界定角色及使用界限的问题,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及人们的接受程度也将成为后期的研究方向。(4)以后的研究焦点是界定各种电子商务模型成功的因素并发展其评价模型,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问题,基于不同产品、地区的网上渠道定价机制及比较问题等。

Ngai和Wat两人提出三点启示:一是电子商务研究迅速增长;二是公共政策问题将成为影响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而研究税收、法律等公共政策的文章较少,需高度关注;三是有关电子商务技术标准的研究比较欠缺,需要不断开拓。Urbaczewski等人在结论中指出电子商务研究日益增多,会在信息期刊中占据一定份额。李琪等人提出的三维综合模型是一个指导性框架,对其进行扩充并提出综合评价指标才是后期主要的工作。

四、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研究

为了对电子商务研究有更深入的认识,本节试图说明When(历年来的发表量)和Where(研究主题的集中度)的问题。我们借用数据较为翔实的Ngai & Wat模型和Turban,et al.模型,并运用Ngai等人的分类法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点:

1.有关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

电子商务类的研究文章逐年增多,1993年九大期刊中发表的电子商务类文章仅2篇,1999年增长为80篇;1999年27个相关期刊中,电子商务类文章占86篇,2002年增至221篇。

2.应用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保障与支持问题越来越受关注。

就文章的研究主题来看,应用研究一直是这些年关注的焦点,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章在Ngai & Wat模型分类中占33%,共计91篇;而在Turban等人稍后的研究中明显上升,为307篇,占47%。保障和支持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到了后期,其文章数量几乎与技术问题研究持平,分别为136和137篇,而在Ngai和Wat研究时,两者所占比率尚有7%的差距。

3.各主题的研究重点有所调整,新焦点层出不穷。

几年来,电子商务研究的焦点也有所调整。首先,电子商务基础问题仍占一定比重,但重点有所转移,主要集中在互联网的扩散、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分析、区域性电子商务发展等问题上;其次,对企业间信息系统(ISO)技术层面的研究较少,而对企业关系的深层次研究较多;再次,网上零售的研究仍在继续,但对消费者、零售商等行为的研究发展较快,成果较多;第四,移动商务技术、U-商务、智能代理技术及Web Service等新兴技术是技术层面研究的新倾向;最后,欺诈、隐私、信任及关税等保障与支持体系的各类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4.研究方法需要探讨。

国际上已有对信息系统领域研究方法的探讨(Benbasat,1990;Cash and Lawrence,1989),对电子商务的研究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探讨(Clarke,2000),然而,上述框架只考虑了数量和主题,却没有讨论研究方法。对以往文献研究方法进行综述性研究有助于提高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的整体研究水平。

五、启示

目前,我国尚没有进行电子商务研究的统一分类和汇总,而这对熟悉我国电子商务研究现状,紧跟国际潮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电子商务的研究与应用也具有启示作用。

就理论研究而言,首先,理论基础不足与研究方法落后是导致我国大陆地区电子商务研究水平低下,步伐落后的主要原因。虽然电子商务研究仅有十几年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应用的发展,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包括信息系统理论在内的理论知识开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也正因如此,我国电子商务的整体研究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其次,就我国本土研究而言,仍存在较大空间。虽然我国同类主题的研究水平低于国际水平,但这也意味着尚有较大的未开垦的空间,即同样一个话题,国际上已有一定研究而国内尚未开始的情况时常存在。因此,我们在挖掘国内问题的同时(注重行为、应用等研究),应时刻关注国际研究动态。

就实践应用而言,我国未来发展的空间较大。这与众多外在的有利条件密切相关。首先,我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其次,加入WTO为整体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新途径;再次,我国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二,但这些人还不到全民的6%;最后,我国互联网产业尚未得到全面开发。

展望未来,无论是我国电子商务的研究还是应用,都充满机遇和挑战。

标签:;  ;  ;  ;  ;  ;  

国际电子商务的研究历程、主题与趋势--基于五种模型的探讨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