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鄢行彪1,万将2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鄢行彪1,万将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极大提高,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发展和创新是建筑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主要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进行简要的阐述和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化,房屋建筑数量不断增多,对于房屋建筑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更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体系的一部分,是重要施工环节,对于提升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和保障施工进度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这一环节的重视。

1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建筑工程往往建筑面积大,地基基础深,所以混凝土的用量大,质量要求高,搅拌采用预拌泵送处理,一遍满足不同层高情况下对施工位置进行浇筑的要求,混凝土耐久强度必须达到高抗压的强度标准,根据施工用途的不同,可能会有混凝土补偿收缩性、免振性等特殊要求,这要求对混凝土施工中技术的应用进行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工环境的场地温度、湿度等都要进行勘测和控制,根据不同季节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工序,如果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工序进行调整,需要与建筑商进行协调。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严格掌控原材料质量,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分批检测,保证从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后期养护等每个环节质量都得到保障。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拌和混凝土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拌和混凝土是其一个重要环节,这是因为一旦拌和不规范,将会导致混凝土质量无法达标,进而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在拌和混凝土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质量,我们需要在大规模拌和前进行试拌,即根据之前试验所确定混凝土配比开展试拌,随后将试拌所获取混凝土样品予以检测,待其满足建筑工程建设要求后,将其配合比最终确定下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试拌时应严格依据试验所获得配合比进行,从而避免混凝土样品质量受到影响。在经试拌最终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后,企业便可据此开展大规模的混凝土拌和工作。此时,需注意的是,除了要及时将各种料放入拌和设备外,还应密切关注骨料含水量以及拌和物离析情况,以确保混凝土拌和质量达标。

2.2混凝土浇筑

浇筑作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重要的技术,其作业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做好浇筑工作。在正式开始混凝土浇筑前,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所搭建的钢筋与模版开展检查,比如查看模版是否按照规范制作安装,通过检查钢筋结构的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高度及方法等。根据钢筋情况确定混凝土浇筑高度及方法后,应据此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振捣设备。比如,采取分层分块混凝土浇筑方法时,企业在确定后每层浇筑高度后可采取插入式或平板式振捣器,其中前者作用长度应为自身的1.25倍,而后者则需确保其分层厚度小于20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需确保其连续性。如果遇到浇筑间隔的情况,则应缩短时间(短于上一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此外,企业在浇筑过程中需密切关注钢筋与模版是否出现变位、大梁体单独浇筑以及在剪力较小区域预留相应施工缝。

2.3混凝土振捣

企业在严格依据相关规范完成混凝土浇筑后,便可开展振捣作业,这样一来,能使混凝土填满模版的情况下确保其良好的均匀性。结合实践看,建筑工程混凝土振捣方式根据工程量大小或混凝土种类主要有人工、机械两类,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混凝土振捣都需要遵循插点均匀选择、快插慢拔的要点。此外,振捣作业中需确保振捣棒插到下层的混凝土中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上、下层混凝土产生缝隙,且每次振捣时间应在20s左右,直到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气泡或泛浆等情况。此外,如果企业在混凝土振捣作业中采用平板振捣器,则应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混凝土振捣质量。

2.4混凝土养护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养护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混凝土养护质量的优劣、时间长短的控制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保持其表面水分极为重要。而往混凝土表面洒上适量的水不仅能够促进水泥水化,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还能防止因混凝土表面过干而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在传统的养护方法中,较为常用的有高温高压养护、常压蒸汽养护、自然养护等。近年来,施工用水不断减少,以往的养护方法已难以满足混凝土养护的需求,所以,混凝土养护剂等新型养护技术应运而生。将该种养护剂均匀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可以有效阻隔空气,减少水的蒸发,从而使混凝土利用自身的水分水化,以起到养护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对于胶凝材料中掺有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应保证其养护时间在28d以上。此外,在冬季也需要保证混凝土养护时间在28d以上,随后可根据空气潮湿的程度和温度的升高等变化,可以核实将混凝土养护时间缩短为21d、14d,但必须确保在7d以上。在冬季进行混凝土养护时,严禁直接将水浇到裸露位置,应当使用保温材料或塑料薄膜等来做好保湿保温工作。

3强化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往往沿袭借鉴原有的施工技术,自主创新的技术和研究远远低于国外的施工建筑水平,我国面临经济新常态,要求大力发展创新能力和创新技术,在建筑行业领域也不例外,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组织专家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和深入研究,争取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性、适用性都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普通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也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多积累和总结工作经验,通过长期的施工技术应用实践,针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观点和建议,不断的在工作中寻求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创新思路。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开展之前,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进行技术交流,对每一环的施工节点,尤其是复杂环节的施工节点进行沟通探讨,技术交流对象主要为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完善掌握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检验标准,并根据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人员素质、施工原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因素,共同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要共同对施工的整体质量和进程进行监管促进。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水平应用具有中道的现实意义,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只要严格执行施工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在施工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养护,就一定能够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语

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严格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细节进行监管和控制,确保施工的质量,这样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从而确保建筑物质量能够与规定的标准要求相符,使其更好地发挥出重要作用,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张博.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5,48:34-35.

[2]许加兵.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8:31-32.

[3]程艳红.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居业,2016,02:174+176.

[4]林建.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254.

论文作者:鄢行彪1,万将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鄢行彪1,万将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