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论文_王健

浅谈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论文_王健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小学 266000

教学评价一直扮演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指挥和向导的角色。《美术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因此,现在的美术课堂上,少了教师采用简单化的否定性评价,少了教师的严厉批评声,而多了对学生的表扬、赞赏、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然而,美术课堂又呈现了另一种令人担忧的“浮华的热闹”“散乱的活跃”,教师的赞美之词响亮煽情却未免让人觉得空洞、不值一品,口号式的各种评价语在课堂上此起彼伏、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的廉价小奖品在课堂中漫天飞舞,难免让人觉得“空洞无物”“言不由衷”。我们不能否认这些方法刚开始运用时的效应,但久而久之,如此评价,形式浮躁,语言单调,游离于文本内涵及师生精神世界之外,犹如蜻蜒点水,浮光掠影,学生的心湖不会荡起温暖的涟漪,学生的心田更不会萌生自信的嫩芽。难怪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受到如此评价时也就习以为常甚至漠然了。

一、通过教学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课堂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性评价,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孩子天生就是表现家,他们会通过唱歌、跳舞、绘画等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每表现一次就成长一些。当他们得到赞美时就会信心大增,也就会更喜欢这项活动,表现得更好。我认为适当的赞美对于孩子来说是推动其进步的风帆。孩子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创造出许多图式表现自我感受,作品中的形象虽然不是很像,有时很不像,但象征性十分明显,它表现了孩子眼中的世界。对于这种创造性表现能力,我们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加以肯定和赞美。如果教师对于这些自认为的不合适严厉地让孩子纠正,那么将很大地伤害到孩子自信心,以至于令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但也不是不改,而是要给他讲明错在什么地方、怎样改正可以使自己的作品更优秀。正确地引导孩子学习,认识孩子作品的特点进行有益的评价,适当地给孩子以赞美的评价,对于孩子树立自信心,有效地学习,大胆地表现自我有很大的作用。就让我们多给孩子一点赞美的评价,使他们多一份自信。另外,在美术作业评价中我打破了原来等级制,采用了在作业上粘贴小标志和评语方式。

二、重视形成性评价,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课改以前,美术教学中只注重对作业的评价,是一种对教学结果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结果与教学过程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教学结果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过程,因为相似教学结果可能来自于不同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细微差异又将导致教学结果产生巨大差异。所以,仅仅静态地评价教学结果不能反映教学的价值。《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评价既要通过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美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美术能力与水平只有在美术活动中才能全面体现。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特别适合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活动评价方式,对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操作技术、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我会让学生在作业后边写上自己这样画的设想,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他的作业,了解他的想法及创作过程。将作业结果与这些联系起来进行评价,正确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对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三、关注个体差异,评价注重引导学生的发展

心理学表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对待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美术评价中不能以固定僵化的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业,枯燥冰冷的分数会浇灭学生创造的火花,折断学生想象的翅膀。因为美术不同于一般学科,学生作业是一种饱含情感的创造性活动产品,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对美术的感悟也不同。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美术方面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美术,为学生的学习和自由发展创造宽松的时空环境。

四、加强自评与互评,使学生逐步成为评价的主体

《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的第一条就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从中反映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评价观。在美术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师是评价权威的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先在自己的作业背面写上自己对作业的评价,然后再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评价,觉得自己哪儿画得很好、哪儿还有些不足、需要怎样改才好。同时,也让其他同学帮他出出主意。通过自评,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了解自己的长处、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时还会采用互相评论的方式。我发现,加强了自评与互评以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增强了主人翁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学会了宽容、理解,增强了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给学生一点阳光,他们会很灿烂!改革评价方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成了摆在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通过教师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开展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多种评价方式,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检测评价学生,将会把美术课堂教学带入一个崭新天地,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论文作者:王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改进美术课堂教学的评价论文_王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