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零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南永州 425100
摘要:目的分析VCT患者的HIV、HCV与梅毒检测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本中心性艾科VCT门诊进行HIV检测、HCV检测及梅毒检测的患者共627例,依照患者年龄分为三组。其中Ⅰ组年龄小于等于20岁,共197例;Ⅱ组年龄介于21岁与30岁之间,共175例;Ⅲ组年龄介于30岁致40岁之间,共151例。Ⅳ组患者年龄介于40岁至50岁之间,共104例。对四组患者采用ELISA检测,对HIV初筛检测呈阳性进行艾滋病验证检测。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检验。结果男性患者血清抗HIV检测与血清抗梅毒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血清抗HCV检测的阳性比例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患者血清HIV、HCV、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患者集中于20岁至30岁与30岁至40岁两个年龄区段。而低于20岁与超过40岁的年龄区段人数略少。结论艾滋病与性病的防治应重点针对青壮年。但也不能忽视少年与老年。
关键词:自愿咨询检查;性病;艾滋病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在自愿与保密的基础上开展的关于艾滋病的相关机构的统称。VCT具有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优势。逐渐成为艾滋病检测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次研究针以VCT为研究视角,研究其检测效果,为艾滋病防治提供数据支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年于本中心性艾科VCT门诊进行HIV检测、HCV检测及梅毒检测的患者共627例。其中男性548例,年龄:17岁至68岁,平均:32.21±2.34岁;女性79例,年龄17岁至44岁,平均:27.62±1.72岁。患者性别与年龄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研究开始前已征得患者同意,并签署同意参与研究决定书。研究开始前已提交本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经审查认定符合医学伦理标准。
1.2 检测方法
对咨询者进行采样,选用2根真空负压管,表明咨询者姓名与编号。每名咨询者采血3ml至4ml。管1用于HIV检测、梅毒检测,管2用于的HCV检测。具体使用ELISA检测酶标仪及酶标仪配套洗板机、加样器与的聚苯乙烯微量板机械进行免疫吸附法(ELISEA)检验。
1.3 统计学意义
研究采用SPSS17对数据进行检验,以n(%)形式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使用卡方检验,认定当P<0.05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性别患者血清HIV、HCV、梅毒抗体检测
男性患者血清抗HIV检测与血清抗梅毒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血清抗HCV检测的阳性比例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同年龄患者血清HIV、HCV、梅毒抗体检测
不同年龄患者血清HIV、HCV、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患者集中于20岁至30岁与30岁至40岁两个年龄区段。而低于20岁与超过40岁的年龄区段人数略少。
血清HIV抗体检测:Ⅱ组患者阳性例数显著高于Ⅰ组与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P:13.562/0.001;X2/P:14.118/0.001)。Ⅲ组患者阳性例数显著高于Ⅰ组与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P:7.941/0.005;X2/P:9.19/0.001)。Ⅲ组与Ⅱ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清HCV抗体检测:Ⅱ组患者阳性例数显著高于Ⅰ组与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P:13.89/0.001;X2/P:5.72/0.01)。Ⅲ组患者阳性例数显著高于Ⅰ组与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P:12.78/0.001;X2/P:5.28/0.02)。Ⅲ组与Ⅱ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梅毒检测:Ⅱ组患者阳性例数显著高于Ⅰ组与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P:13.69/0.001;X2/P:9.021/0.001)。Ⅲ组患者阳性例数显著高于Ⅰ组与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P:6.117/0.01;X2/P:3.637/0.04)。Ⅲ组与Ⅱ组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VCT检测是发现与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手段,全面开展VCT检查工作能为艾滋病的预防、治疗及心理干预工作提供有效支持[2]。随着VCT检测方法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增加,VCT检测的早期发现功能逐渐受到医院机构与检测人员重视。其在发现感染患者的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主动接受VCT检测的群体以男性为主,所占比例超过80%。学者孙桂香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3]:参与自愿检测的男性多于女性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点:第一、目前的艾滋病、性病公开宣传主要针对男性群体;第二、在传统观念与社会接受程度影响下,女性成员即使发生涉及艾滋病与性病的危险行为时,也不会倾向选择主动检测。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VCT检测中男性与女性的比率约为6:1。这提示: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更加注重为女性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征的检测方式,如提供女性专门窗口,设定相关保密措施等。
在检出率方面:HIV、HCV及梅毒的检出率均集中于20岁至30岁、30岁至40岁两个年龄段。这一结果与学者舒榕等人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其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点[4]:第一、这一年龄段处于性活跃期,频繁的社交易提高艾滋病与其他性病的发生率。第二、缺乏防范意识,轻信不会发生问题。这一研究结果提示:艾滋病与性病的预防工作应集中于青壮年群体的防治。可采用提高宣传力度,建立咨询服务机构等方法。同时,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高科技设备进行宣传。而本次研究显示: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检出率低于青壮年群体,但也存有部分检出率。因而,不能忽视对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的防治工作[5]。
综上,VCT能有效预防性检测艾滋病与性病。疾病防治工作应重点针对青壮年群体,同时不能忽视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邹春雁.临床输血患者HbsAg、HCV、HIV和TP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30(9):88-89.
[2]李丽,王丽娟,刘洁,等.974例自愿咨询门诊患者艾滋病、丙肝和梅毒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14):2094-2096.
[3]孙桂香,吴月清.1026例输血前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5,22(1):18-19.
[4]舒榕,王强,刘静,等.武汉市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140-142.
[5]李泽萍,赵磊,罗帮琴,等.都匀市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检测结果分析[J]. 医学信息,2016,29(23):194-195.
论文作者:姚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患者论文; 梅毒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清论文; 艾滋病论文; 差异论文; 意义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