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铜仁松桃供电局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科学、有效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对于供电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运作、营销等全过程的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满足用户的持续用电,电力企业亟需从多个方面完善可靠性管理的方式。
关键词: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
一、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机制概述
1、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相关概念。配网供电可靠性是指配电网供电系统为用户提供持续电能的可靠程度,是反映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作为衡量供电情况的重要标准,配网供电可靠性指标能够对电力系统的电力建设、发电情况、电网整体规划,甚至对电网的运作、营销以及管理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地衡量。供电可靠性是指持续供电的能力,那么停电便是人们对供电可靠性不高的直观感受。停电是指对一个或多个用户的供电中断,无论当时这些用户是否在用电。停电频率(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停电持续时间(事件持续的时间)这两个方面是各种供电可靠性分析都需要关注的。停电频率是指一段时间内停电的次数,如10年1次、1年2次、1个月5次或每天下午1次等;而停电持续时间是指单次停电时长,有些情况仅持续几个工频周期,另一些情况却要持续几个小时甚至1天。为了使可靠性作为供用电系统中的设计准则之一,必须能够对可靠性进行度量并设定各种可靠性目标。在电力工业中应用各种各样可靠性指标的和度量方式的原因是:一些度量指标仅为停电频率;另一些度量指标仅为停电持续时间;还有人试图将停电频率和停电持续时间合并在一起构成一个指标,但这种合并被验证是近乎不可能实现的。一些度量指标是面向系统的,是在所有用户平均的基础上度量可靠性;另一些是面向用户或设备的,仅仅是在特定用户或设备群的基础上来度量可靠性。使问题更为复杂化的是,一些电力企业采用多个可靠性指标度量其可靠性。
2、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机制。总体而言,我国的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可以分为两大主要部分,一部分是对配电网供电的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归纳、总结以及评价。例如,收集与归类整理可靠性的数据,分析、评价可靠性指标。另一部分是完成对电网规划中可靠性程度的预测以及评估。例如,对可靠性的指标进行预测。追溯我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历史可知,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国家电力管理部门的主导下,与供电设施相关的可靠性数据统计管理办法先后公布于世。随着可靠性管理工作的日益成熟,一套全面标准的可靠性指标评价体系在电力管理部门的努力下逐渐建立,该评价体系对电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指标、用户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和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指标划定了相应的标准,可与北美、欧洲等国家的指标体系比肩。
二、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计划管理。在配电网的日常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临时停电维护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制约因素,有必要加强施工计划管理。首先,为临时停电做好必要的准备,配电网经常因临时施工导致大规模停电,会直接影响配电网的可靠性。做好临时网络停电抢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参照配电网的结构分析,必须有效阻止配电网反复停电,同时应尽可能缩小停电范围,以防止给居民用电、生产用电带来影响和损失。其次,切实做好临时停电管理工作。临时停电检修,也会影响配电网络的可靠性。再次,加强配电网的电网管理,主要是指实际运行要求合理分配配电网修复停电时间,维修完成以后,相关技术人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配电网的具体情况,直至输电线路恢复正常。
2、改变施工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保证配电网安全施工的条件下,在配电网线路停工期间,供电公司需要开展防线、立杆工作,在线路停机后收紧搭接和紧线工作,当配电线路连接到电力线路时,必须做好充足准备,然后停止供电,以确保电缆线路之间有足够的间距,然后恢复供电。
3、加强目标管理。众所周知,配电网目标管理直接影响配电网的可靠性。因此,影响配电网电源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是目标管理。传统的配电网目标管理不够清晰明了,从而会对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供电公司需要不断改进目标管理,以始终确保生产安全。首先,供电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尽可能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其次,传统配电网的目标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供电公司的管理需求。领导层应从实际工作计划入手,将总目标进行分解,再将各个分解的小目标落实到各级供电公司,从而可以保证生产目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再次,加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目标管理,主要是管理季度和年度供电可靠性指标,然后将可靠性指标分配到供电企业的各个层面。最后,在供电可靠性目标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确保目标管理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然后分析目标管理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进而不断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4、加强配电网改造升级。有效提升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是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关键。笔者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重建电网时,必须尽可能地完成环网电源,以便为新用户预留电源位置。另外,需要增加线的数量和线路的长度,以便可以将停电范围的受影响区域减小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其次,在配电网改造中,应提高电力线路抵御外力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有效提高电线的绝缘水平和电力设备的防雷等级,有利于降低故障频率。最后,应安装线路故障报警,以提高维护效率和质量,并有效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
5、加强临时停电管理。为了有效保护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供电公司需要制定完善的电力生产和维护计划。以期能够加强临时停电管理。首先,供电公司应规划停电,减少临时停电的范围,然后让维修人员在停电范围内进行电网改造,有效预防大规模停电造成的经济损失。其次,供电公司应不断加强停电管理,员工应时刻做好停电和供电准备工作,切实保障停电和供电不会损坏其他电力设备,影响使用寿命。最后,供电公司需要加强维护管理,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以确保停电前维护设备和车辆在电网切断前处于正常状态。
6、利用科技进步实现可靠性管理。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出现。此时,供电公司需要不断研究新技术和新设备,并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保障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首先,只有明确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才能使配电网的可靠性更上一个阶梯。此外,电力企业还需要深入探究自动化检测,从供电领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仅要安装红外测温技术,还要安装在线监测技术,完成配电网自动监测。监控内容包括诊断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和电力设备的运行等级,详细数据用于调整配电网络的运行方式。其次,电力企业还应促进灭弧介质和无油处理全面运行,以真正提高配电网的现代化水平,确保供电网络的可靠性。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不断提高配电网技术和操作设备的技术含量,才能真正提高供电管理的可靠性。
结束语
配网供电可靠性是对供电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运作、营销等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对于满足用户的持续供用电,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配网供电可靠性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应从多方面着力。
参考文献
[1]赵景浩.电力可靠性管理[J].科技传播,2018(26):366-368.
[2]郑海斌.基于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的策略探索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198.
[3]郭永光.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李君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可靠性论文; 配电网论文; 目标管理论文; 指标论文; 度量论文; 电网论文; 是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