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天津 300202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工程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扩大,技术不断的进步。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测量技术的改革进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各项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工程测量;重要作用;新技术
前言
我国各项重大工程的数量正随着综合国力的加强逐步增多,与此同时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依据工程实施的实况来看,只有合理的对施工场地进行项目测量并且得出高精度的测量结果,才能顺利有效的对各项工程进行后续施工,所以工程测量对项目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在工程中的基本作用
一般把工程建设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工程实施之前的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质、周边环境、场地大小等进行实地考察测量。依据测量结果做出等比例地形图,分析是否可以施工;在通过审核保证达到施工要求之后,进入施工阶段。在整个施工阶段进行实时测量,以确保工程可以准确实施;建筑物的经营管理阶段,在此阶段对建筑物的进行精确测量,检查建筑物是否产生形变,保证建筑在形变后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数据是决定工程能否实施的关键;施工阶段如果不进行必要的测量,一旦事故发生甚至会导致工程直接停止,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工程建设全程对测量项目要求全面,精准度要求高标准,以此保证工程的顺利竣工,所以工程测量是一切工程实施先决条件,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在非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现今工程测量不仅应用在建筑工程中,还应用到航空航天、海洋调查、海底勘测、地勘测等项目中。首先随着我国对汽车、海船、模具等产品的质量和曲面形态要求升高,现代曲面数字化测量技术发展迅速。利用超声波制作的超声波换能器在测量中应用广泛,解决了企业在汽车、海船、模具等产品在曲面制作上的困难;其次,在海洋油气勘探工程中,为了提高获取数据的水平,多波束声纳技术得以发展。通过多波束声纳探测技术解决了海底地形勘测精度不高,分辨率低等问题,为海底勘探开发打好了基础。
2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特点分析
以往的测量技术多为手工测量,不仅对测量人员技术、操作规范要求高,其测量程序复杂、数据的结果精度也偏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不断更新,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的出现,使得测量方法和测量理论不断发展,测量技术不断推陈出新,逐步向机械测量技术、无接触式测量技术发展。由此可见,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测绘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3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3.1 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为了更好地在工程测量中运用测绘技术,就需要对这些技术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得出可靠的结论和依据。GPS定位技术是一种全球定位系统,具有精度和速度都比较高的特点,在许多工程测量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对地面的沉降、大坝的变形、高层建筑的变形以及隧道的贯通进行实时的监控。
3.2地图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因为GIS系统的建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会影响工程测量工作的效率,而现在地图数字化技术能够将纸质的地图通过数字化仪进行编辑和修补,最终输入到计算机中去,提高了工程测量工作的效率。另外,对于大比例的地图可以利用扫描技术对信息进行多边形提取,保证了地图数字化处理的高效和便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数字化成图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数字化成图技术可以对大比例尺地形图以及工程图进行测绘,减少了传统常规成图方法中进行长期的野外考察和繁杂的数据处理的工作环节,能够精确快捷的完成制图工作,且及时的更新也能够保证测量图形的数据存储以及转移。除此之外,数字化成图技术主要包含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需要根据测量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
3.4 GI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GIS技术又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一般对地理的空间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可以为工程测量工作提供有用的信息。例如,GIS技术可以通过矿区的地理信息系统,与数据的采集形成的数字化技术体系共同发挥作用,在矿山开采与生产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GIS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推广和应用中提供了准确和数字化的空间信息,有助于科学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3.5 R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RS技术就是数字遥感技术,在利用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传感技术与目标特征分析测量技术等的实施后,将得到的电磁波信息利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实现成像,再对得到的有效信息进行控制和识别,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RS技术主要用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具备了实时性和综合性的优势,主要发展方向是分辨率的高空间和高光谱。
3.6 3S集成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3S技术是指GPS、RS与GIS三种技术,而3S集成技术就是对三种技术的一个功能集成的结合体,也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全新的测量手段、思维工具以及描述语言。3S集成技术利用了GPS技术和RS技术的区域信息提供功能以及空间定位功能,还有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渔业、海洋业和环境保护业等多个领域中。
3.7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具体运用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结合了数字影像技术和摄影测量技术的优势,其主要的测量主体是大面积、大比例尺的地形,实际上还促进了摄影测量朝着自动化和数字化不断发展。所以,在工程测量中运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策略上的调整和改进。
4工程测量控制措施
跟踪审查现场测量控制基准点的布置:在测控过程中,现场土石方开挖和机械设备的布置如果不合理,有可能导致测控基准点发生偏移或沉降,严重时会直接破坏已布置好的基准点。有的测控基准点布置在混凝土楼地面上,当温度变化后,混凝土楼地面也会随之出现周期性的膨胀或收缩问题,在该区域布置的测控基准点会产生偏移或沉降,最终直接影响测控精度。因此,测量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将测量基准点布设于稳定的基岩上或与基岩相连的底层楼地面上,除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外,还应定期对控制基准点进行监测,对重要部位的定位放线时应随时检测控制点的可靠性。
施工过程中的第三方监督与复测: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仪器操作严谨性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才能得到体现。在测量施工过程中应有第三方跟踪管理,对于一些重要部位的定位放线也应有第三方监督和复测。当然,这需要现场监理工程师对测量工作有一定认识并且熟知测量工作中所用各类仪器的操作流程。同时,在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前期,现场监理工程师还应加大对施工单位所提交测量资料的复查比例,以确认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以及业务能力,从中找出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把控。
测量施工的事后检查与控制: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或施工定位放线测量完毕后,测量工程师应对测量数据进行系统的数据处理分析,以验证其是否满足此项施工的精度要求。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应注意数据分析的方法是否得当,对于可以数据,测量工程师应实地复核,以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同时,需要向现场监理工程师提供测量施工控制网技术书、定位检测等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结束语
测量技术不断发展增添了很多新的功能,它的革新不仅弥补了传统测量技术的不足,还使得我国各项工程能够顺利实施,为经济建设创造了稳步上升的条件。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前提下,以“3S”为代表的技术融入测量技术之后,人们期待测量技术能进一步完善,以发挥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付海军.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 (16):5-6.
[2]俞晓伟.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测量与沉降监测的方法[J].低碳地产,2016,2(13):24.
论文作者:李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测量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基准点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