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金融中心城市的条件与环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心城市论文,条件论文,环境论文,商贸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阐明了中心城市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简要介绍了伦敦、纽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商贸金融中心的城市概况、发展背景与经济实力,提出了作为国际商贸金融中心所应具备的发展条件及其衡量指标,并分析了中国北京、上海创建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目标。
关键词 商贸 金融 中心城市 条件 环境
所谓中心城市,是指在城镇体系中居于首要位置,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对周围地区具有领导作用的城市,它往往也是经济区的中心和依托。从城市主导功能看,可分为政治中心型、经济中心型、文化中心型等不同类别;从城市影响范围看,可分为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等不同层级。
一、中心城市在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中心城市较一般城市的集聚程度(包括人口、资本、消费、基础设施)要高,社会分工更发达,科学技术更先进。因此,它的活动有明显的聚集性、扩散性、商品性、高效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它在发展大市场、大流通中具有明显优势,这就决定了中心城市在发展现代市场经济中必然居于主导地位,起领先作用。
(一)中心城市市场主体集中,具有促进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内生优势
中心城市在其影响范围内,总是各类工商企业最多、商品生产能力最强、商品交换范围最广的地域,具有促进经济高效率、高效益发展的内生机制。如日本的12个工商大城市,集中了全国80.4%的大企业,其中东京占53%;法国38%的大企业总部设在巴黎,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5%,销售额占全国的83%;我国十大中心城市,在1991年其人口虽只占全国城市的12.8%,但国内生产总值占23.5%,工业总产值占23.7%,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26.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25.4%。中心城市由于市场主体(企业)集中,有利于市场体系的发育和实现市场的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
(二)中心城市科技力量雄厚,具有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巨大潜力
在现代社会,技术进步已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中心城市科技与教育基础较好,各类人才荟萃,是开发新技术,研制和生产新产品的重要基地。同时,中心城市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向国内的技术扩散中,起着承外启内、合理嫁接、消化创新的“转换器”作用。
(三)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外向化程度高,具有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扩张力
中心城市的产业规模大、技术层级高,对经济诸要素的输入和输出、流向和流量具有很大的调节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已形成了各自外向型的出口创汇产业和产品,成为带领我国经济进入世界经济圈的重要力量。
(四)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具有成为大市场、大流通枢纽的条件
中心城市的主导产业是输出产业,其产品主要面向外部市场销售。如上海市每年输出的商品,就占全国商品销售总量的10%左右。而输出产业发达,则要求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随之发展,并建立较健全的经济管理机构,完善市场经济调节系统,使市场体系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这就为中心城市成为一定区域内的大市场、大流通枢纽创造了有利条件。
商贸与金融中心,是中心城市中的佼佼者,因为它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一体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必然产物,是第三产业极为发达的直接结果,也是经济中心功能的最高体现。因此,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往往也是商贸与金融中心。
二、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城市的实例分析
在国际上,公认的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城市首推纽约、伦敦、东京、香港、新加坡等。它们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主要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实际上是“世界城市”或“洲际城市”。我们不妨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城市建设、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发展背景等诸方面,对它们进行逐一分析和比较,以期发现它们作为商贸金融中心城市的共性所在。
(一)纽约
纽约是美国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与贸易中心,也是联合国总部所在地。1987年纽约市面积为945平方公里,人口为728.4万人。
纽约位于美国东部、大西洋西岸,哈得逊河自北向南穿越全市,周围港湾纵横,有4大港区,岸线总长1200多公里,开辟200多条水运航线,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纽约还拥有3个航空港、14条铁路线,是北美洲的交通枢纽。
纽约是世界大公司总部最集中的地方,1974年全美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107家总部设在纽约,它们的销售额占500家总额的1/3;另外,全美10家最大商业银行有6家、5家最大保险公司有3家、20家最大零售商业公司有10家总部设在纽约。1984年,纽约拥有本国银行和保险公司2900余家,外国银行307家;80年代初,纽约证券交易所经营全国1900多家公司的1500种股票和1200种债券,每天成交额占全国证券成交总额的80%,占服务产值的84%;其中纽约股票交易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资本最雄厚的股票市场,1993年在该所交易的非美国股票有153种,总成交额达2170亿美元;1986年,纽约的国际信贷额为469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1.4%;1992年,纽约外汇市场日交易额为192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9.2%。纽约的对外贸易、商业零售和旅游业非常发达,其外贸额占全国的40%左右;纽约也是世界最大的外交舞台和国际旅游场所,1989年接待国际旅游者达2532万人次。
(二)伦敦
伦敦是英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1988年大伦敦市面积为1580平方公里,人口为673.5万人。
伦敦是英国第一大海港,有3大港区。它还拥有2个大型机场,其中希思罗机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航空港,1993年旅客吞吐量达4100万人次。
随着大英帝国的衰落,伦敦的地位虽有所降低,但它依然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中心城市。1987年,大伦敦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1134.24亿美元,占全国的17%;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3%。1988年,伦敦拥有近600家银行,其中英国银行100多家、外国银行479家;世界最大的200家银行,有190家在伦敦设有机构;伦敦拥有800多家保险公司,其中外国保险公司170多家,占国际性保险收入总额的1/5,居世界首位;1986年,伦敦的国际信贷额达957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23.3%,高居榜首。伦敦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1992年其外汇日交易额达303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30.3%,而黄金市场交易量竟占全世界的80%。此外,伦敦的股票交易所和各种专业交易所对世界经济均有很大影响,1987年其股票交易所经营的股票和证券约9400余种、市场价值达6万亿英镑;1993年,伦敦股票交易所有480家外国上市公司、有130家外国证券公司,在世界上也首屈一指。同时,伦敦的零售商业和旅游业也非常发达,1989年共接待国际旅游者1060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占全国的60%。
(三)东京
东京是日本国首都和最大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世界金融与贸易中心之一。1990年东京市的面积为2059平方公里,人口为1185.5万人。
东京是日本陆地和空中交通枢纽,现有20多条铁路线;拥有2个大型国际机场(羽田、成田),辟有60多条国际航线,通联世界主要城市,仅成田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就达1900多万人次;东京湾深入内陆,是天然良港,集装箱装卸量仅次于神户港。
东京是日本最大的制造业中心和商贸金融中心,日本的大企业、大财团的总部大多集中于此。1990年日本进口的2/3和出口的1/3是通过东京进行的;世界最大的100家银行中,日本占26家,其中15家总部即设在东京;1986年,日本离岸金融市场在东京建立,到1989年其资产已达346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1986年,东京的国际信贷市场贷款额为641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5%;1992年,东京外汇市场日交易额达128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12.8%;1988年,东京股票市场的成交额占世界的45%,高居全球之冠;1990年,东京的外国金融机构有297家,占日本的74%。1993年,东京接待的国际旅游者达393万人次。
(四)香港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1993年香港的面积为1078平方公里,人口为602万人。
香港扼处世界海运的“黄金水道”,拥有太平洋西岸屈指可数的深水良港——维多利亚港,因此开港不久便跻身于世界著名的商埠之列。由于港英政府奉行“自由港”政策,加之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承担起了把中国经济与世界相联系的窗口和桥梁作用,转口贸易十分发达,工商业也迅速发展。特别是从60年代到80年代,政局相对稳定、国际投资持续兴旺,令香港经济如乘风帆,年平均增长率在10%以上,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贸易、金融、制造业和旅游业,是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1993年,香港的生产总值达945亿美元,其中商业、饭店、旅馆业占24.4%,金融、保险、不动产业占23.7%,制造业占10.5%,运输、仓储、通信业占9.1%。香港在世界贸易的排名中位居第八,1994年香港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138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290%,其中转口贸易占出口总额的81%;香港启德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1993年共起落飞机13.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2440万人次,居世界第三;1993年到港的远洋船只有3.3万艘,其集装箱码头也跻身世界最大之列,年吞吐量超过1000万TEN(20英尺标准箱)。
在香港,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537家银行机构及其办事处,世界前100位银行中有85家在香港营业。1994年底,香港共有180家持牌银行,它们开设的分行达1464间;另有63家有限制牌照银行、137家接受存款公司,这些银行机构接受存款额达2512.3亿美元;它们的境外资产则达5900亿美元,占全世界总额的8%;此外,香港还有229家保险公司,其中126家是海外公司,分属29个国家。香港的外汇市场位居世界第六,1992年日平均成交额610亿美元,占全世界的5.4%;香港亦是世界四大黄金市场之一,国际著名的几大金商均在香港设有机构,1993年全年成交量为2360万两;作为世界第四大银团贷款签约中心,经香港安排的银团贷款占亚太区总额的60%以上;香港也是亚洲第二、世界第六大股票市场,1994年在联合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有529家,股票市场资本总值达3040亿美元,1993年全年证券交易额达1575亿美元。此外,香港还以“购物天堂”著称于世,商业极为发达,吸引了大批旅游者。1993年,入境旅游者达900万人次,是当地居民的1.5倍。
(五)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型国家,世界著名港口和国际金融与贸易中心。1993年新加坡面积为600平方公里,人口为287万人。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全境由新加坡岛和54个小岛组成。新加坡扼处马六甲海峡,为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必经之地,是世界海运的“黄金水道”,拥有条件十分优越的天然良港,因此很快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每年进港的远洋船只有4万余艘,航线达250多条,通往世界各地84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坡的樟宜国际机场,年吞吐旅客达1000多万,已成为亚太地区的航空转运中心,可飞往40个国家的67个城市。
1993年,新加坡的国内生产总值为552.8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9260美元,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为“四小龙”的首富。新加坡经济的支柱是制造业、对外贸易、金融和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制造业占28.9%,金融、保险和不动产业占27.5%,商业占16.7%,运输、仓储、通信业占13.4%。1993年,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592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288%。作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已建立起了亚洲最大的亚洲美元市场(ACU),吸收的外汇美元占该地区的50%以上,资产达4000亿美元;至1985年,新加坡已有外国银行151家;世界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0家在新加坡开设分行;新加坡的非银行金融业发展也很快,1985年拥有55家证券公司,市场规模达1356亿美元。新加坡还是著名的旅游胜地,1993年接待国际旅游者达670万人次,是本国人口的2.3倍。
三、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条件
从上述几个城市的实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国际商贸金融中心,这种地位的取得是由一系列因素决定的,它们构成了商贸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是:
(一)自然条件
在影响城市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自然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制约着发展的方向。对于国际商贸金融中心来说,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优越的地理区位。地理位置的优劣,可以决定城市能否具备优位经济效益,从而更容易地获取发展的资源。一般来说,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大多位于沿海地区、或是陆路交通要冲。如伦敦是连接北美与欧洲大陆的中转站,而纽约、香港本身就是世界巨港,瑞士苏黎世则是欧洲的“心脏”,新加坡更因其扼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而成为许多国家海上生命线的门户。
2.发达的对外交通。商业、贸易、金融业都属于流通领域,客观上要求人顺其行、物畅其流,这就必须以对外交通的发达通畅为前提。因此,中心城市应该具备海、陆、空立体的全方位的对外交通网络,即使地处内陆,也是宏观区域内的国际航空与陆路交通枢纽。惟其如此,它们才具有与其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交往能力,保障人员、物资高效率地进出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香港都具有超级机场,而新加坡的机场服务则是世界最佳的。
3.巨大的城市规模。顾名思义,“中心”意味着集聚,而集聚又带来规模效益。作为国际性中心城市,如果没有巨大的城市规模,是难以承担起在广阔的空间范围发挥城市辐射功能的。除了新加坡因为国土狭小、人口有限外,其余几大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均在500万以上,都是所在国家或区域的首位城市。不仅如此,它们还往往是大都市圈或城市带的核心,如英国中部、美国东海岸、日本中部这三大城市密集区,就是分别以伦敦、纽约、东京为依托所形成;而香港也是正在发育中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的龙头。
(二)经济条件
国际商贸金融中心也就是经济中心,它应该具备一个经济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1.雄厚的经济实力。这是决定城市影响力的关键因素,它们在所在国家或区域内,经济实力应属最强之列。如表1所列,东京市198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人均GDP为全国的1.6倍;而伦敦市198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人均GDP为全国的1.5倍。
表1 国际中心城市人口、面积与经济实力比较
城市人口 城市面积 GDP 人均GDP 地均GDP
城市
(万人) (km[2,])(亿美元) (美元/人)(万美元/km[2,])
纽约[①]728.4 9451601 21980 16942
伦敦[②]673.5 15801134.2 168407178.5
东京[③]
1185.5 20595073 42792 24638
香港[④]602
1078 945 15698 8766
新加坡[⑤] 287600552.8 19261 9213
注:① ②1987年数;③1988年数;④ ⑤1993年数。
2.高度化的产业结构。作为中心城市应该比一般城市有更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商业、贸易、金融都属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应高于60%,同时商贸金融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也应较大,如表2所列。
从表2可见,国际中心城市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均在60%以上,最高如纽约达84.7%;东京的批发零售业从业者比重高达33.5%,总人数为226.6万;而伦敦的金融保险业从业者比重则达16.3%,总人数为56万。
表2 国际中心城市各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较 单位:%
注:①1984年数;②1981年数;③1986年数;④1989年数;⑤1988年数
3.广阔的经济腹地。中心城市必须以相当面积的经济腹地为其后盾,形成高度一体化的市场网络和十分密集的城镇群体,从而支撑和强化中心城市自身的功能。如伦敦之于英国、纽约之于美国东部、东京之于日本关东地区、香港之于我国华南地区、新加坡之于东南亚,无不如此。
4.完整的市场体系。作为商业贸易中心,应该建立起货物、技术、服务贸易市场;期货市场;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信息服务与咨询市场;租赁市场……等等。作为金融中心,应该具备证券交易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信托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等。这些高度发达的规范化的市场体系,构成了商贸金融中心赖以存在和运作的基础,是这些城市的神经中枢与灵魂。它们的风云变幻,往往能左右国家的、乃至国际的经济发展动向。
5.繁荣的商贸金融。从贸易角度看,东京的对外贸易额占全国的50%多,纽约占全国的40%,伦敦占全国的30%,而新加坡、香港的外贸依存度更达到近300%;从金融角度看,1992年国际外汇市场日成交额为1万亿美元,1993年世界资本市场借贷额达8千多亿美元,而全球机构的投资基金价值14万亿美元,如此巨额的资金活动,竟有2/3集中在纽约、伦敦、东京这3座城市里,其余也主要在苏黎世、芝加哥、香港、新加坡等城市中。这表明商贸金融业的繁荣与高度集聚,是最本质的条件。
(三)社会条件
城市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相应的社会条件,它们为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软环境,主要是:
1.宏观的发展机遇。根据康德拉捷夫和熊彼得等人提出的“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已经历了4次长波,而每一次长波中都会有大批新兴产业部门迅速成长,并产生一至两个世界经济中心城市,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在第一个长波中,世界经济重心是英国,1820年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50%,国际贸易占20%,伦敦因此成为世界中心城市;在第二和第三个长波中,美国取代了英国,1947年其工业产值占世界的62%,出口占33%,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国家的75%,纽约也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中心城市;在第四个长波中,最显著的变化是日本崛起成为世界第2号经济强国,东京随之跨入世界中心城市的行列。与此同时,香港和新加坡也抓住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传递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使自己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由此可见,在适宜的发展背景下不失时机地发展壮大,是每个商贸金融中心城市的成功之道。
2.宽松的政策环境。香港奉行自由港政策,其它城市也同样在对外贸易、投资、税收、金融运作与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健全有关市场运行的法律制度,吸引和引导外资外企的进入,有效地奠定了中心城市的功能与地位。
3.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商业、贸易、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较高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准的人才,因此有无丰富的人才资源便成为重要问题。如东京市有127所大学,52万名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全国的近1/3;纽约市有90多所大学,54万名在校大学生;香港和新加坡也通过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手段,形成了一支水平较高的专业队伍,为城市经济活动的高质量、高效率的运行和不断开拓创新、走向国际打下了基础。
(四)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是城市一切存在与发展的支撑体系,是城市生长的硬环境,也是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之一。它主要包括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电话电讯、环境卫生与园林绿化等方面。作为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建设水准和服务状况,应该是世界第一流的,如表3所示。
表3 国际中心城市基础设施比较
在城市基础设施中,对于商贸金融中心城市来说至关重要的是通讯业的发达程度。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在市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往往是对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处理能力。因此,商贸金融中心一定也是区域信息与通讯中心,应该拥有最先进的信息传播手段,如通过卫星、光缆等建立起“信息高速公路”,保持全天候的资讯服务,能十分迅速、安全、方便地将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四、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城市的衡量指标
如何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具备国际商贸金融中心的功能,客观上有一定的标准。当然,由于国情市情不同,以及发展背景与道路的差异,这些指标并无规范的整齐划一的权威数值,而只是表明有哪些因素对于创建商贸金融中心城市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指标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综合经济实力类
1.城市规模指标(2项):城市总人口(指市区人口),城市建成区面积;
2.经济总量指标(2项):国内(民)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总额;
3.经济水平指标(2项):人均国内(民)生产总值,地均国内(民)生产总值。
(二)经济结构类
1.产业结构指标(2项):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
2.部门结构指标(2项):批发零售、金融保险、运输通信部门的增加值占GDP或GNP比重,上述三部门的从业者占总劳力比重。
(三)专业化程度类
1.商业发展指标(2项):每千人商业网点数量,商业批发零售总额占全国(区域)比重;
2.贸易发展指标(3项):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GDP或GNP比重),货物、技术、服务分别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贸易总额占全国(区域)比重;
3.金融发展指标(5项):金融机构数量及其资产总额,年存(贷)款总额,外汇市场日交易额,证券市场日交易额,金融业务量占全国(区域)比重。
(四)国际化功能类
1.国际经济指标(3项):国际金融机构数量及其国际金融业务总量,跨国公司总部及其地区总部数量,外资企业数量及其产值占当地经济比重;
2.国际交流指标(4项):年国际会议或国际赛事数量,年接待国际旅游者人次,外籍居民占当地居民比重,外语人口普及率。
(五)现代化功能类
1.对外交通指标(2项):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陆海交通年货物周转量;
2.基础设施指标(6项):人均道路铺装面积,人均自来水供应量,人均电力供应量,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电话普及率,人均下水道长度;
3.城市环境指标(3项):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污水处理排放率,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率。
以上五类指标共计38项;此外还应有社会法制、安全保障方面的指标。
五、我国部分城市创建国际商贸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少城市已把眼光瞄向了世界经济大舞台,提出要在下个世纪——“亚太世纪”的到来之际,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建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城市,如上海、北京、大连、广州、深圳等等。现仅以北京、上海为例,简要介绍和分析各自发展的战略构想:
(一)北京的发展构想
北京是我国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国内交往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1993年北京市市区面积为137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为715万人。
北京作为迅速发展中的大国首都,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政治资源无可比拟,国际功能日益增强,科技、教育、文化事业之发达在国内独占鳌头,可谓声名赫赫、人才济济;北京也是全国对外交通的枢纽和信息中心;经济基础较好,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城市第二。北京市1994年制定了城市发展的总目标:在21世纪中叶把北京建设成为具有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构想,其中有关商业、贸易、金融业发展的目标详见表4。
表4 北京市商业、贸易、金融业发展的目标
指标单位 2000年 2010年
商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25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亿元 20005000
外贸出口总额 亿美元100 195
出口依存度%5050
金融保险业增加值 亿元 300 1200
金融保险业占GDP比重%1425
金融保险业从业者 万人 1256
金融保险业占劳动力比重%2.5 9
银行机构网点数个40005000
外资、合资银行数 个3060
银行存款余额 亿元 600015000
银行贷款余额 亿元 30008000
保险业业务收入亿元 100 1000
证券发行量亿元 500 2000
(二)上海的发展构想
上海是我国最大城市,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重要工业基地。1993年上海市市区面积为205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为948万人。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港口和对外贸易中心,也是交通枢纽与商业中心,本世纪30年代,是全国乃至远东地区金融中心,曾集中了全国银行总部的80%。建国后发展成为工业中心城市,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5%,出口额占全国的3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结合浦东的开发开放,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上海的突出优势是:地理区位优越,经济实力较雄厚,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人才资源丰富,良好的商贸基础和悠久的商业文化传统。因此,上海在未来15年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是大有希望的。为此,上海市拟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详见表5。
表5 上海市商业、贸易、金融业发展的目标
指标单位 2000年2010年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5060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亿元 1730 4500
商业物资业占GDP比重 %13.5 16
口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1000 3700
口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 %2030~35
金融保险业占GDP比重 %12.4~13 15~20
金融保险业从业者万人 9.4~10.7 15~20
金融保险业占劳动力比重 % 1.9~2.2 3~4
外资金融机构数 个100
150
银行存款总额亿元20000
外汇日交易量亿美元 400
证券年交易量亿元40000
(三)发展前景分析
从现实角度看,北京、上海要发展成为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固然有各自的优势条件,但对照上述衡量指标和国际经验来看,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不可盲目乐观。主要表现在:
1.综合经济实力还较弱。1994年,京、沪两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084亿、1972亿元人民币,若以实际购买力平价(一美元兑5元人民币)计,约合217亿、394亿美元,大约只有东京的1/12、纽约的1/6、香港的1/3左右,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还难以与其比肩。
2.产业结构仍为工业型,需大力调整。1994年,京、沪两市的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46.1%、58.0%,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47.0%、39.6%,可见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型,尤以上海为甚。而纽约的第三产业比重高达86.7%,伦敦为82.3%,东京为72.5%,香港为78.5%,均在七成以上。可见产业结构的调整仍是任重而道远。
3.专业化程度还很低。这主要表现为京、沪两市的商业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金融业务量占全国比重等专业集中度都还较小,更不用说占全世界的份额。尤其在金融市场规模与跨度上,也许根本就无法与纽约、伦敦、东京争锋,而只能在较小区域内发挥龙头作用。
4.国际化功能还不强。即使北京作为大国首都有先天优势,但开放时间还不长,且自身条件颇多局限,加之国际交往受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很大,故其国际化功能目前尚不能和香港、新加坡抗衡。上海则差距更明显。
5.现代化功能最薄弱。突出反映在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历史上欠帐太多,一时积重难返。北京的空气污染在世界特大城市中名列前茅,上海的水污染也有目共睹。1993年京、沪两市的人均生活用水量仅为香港的1/2、伦敦的1/4;人均生活用电量仅为后者的1/3和1/10;上海的电话普及率在该年仅为11部/百人,甚至还不到全世界平均水平的14部/百人。
6.国际竞争十分激烈。在亚太区域,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十分迅猛,咄咄逼人,如台北、汉城、曼谷、雅加达、吉隆坡,它们也都当仁不让地提出,要跻身于国际商贸金融中心城市之列,且做出了全面规划。仅就亚太区域而言,中心城市不可能太多,因此谁将在这场世纪大角逐中脱颖而出,目前的确难以预测。
可见,北京、上海的发展,既有历史赐与的千载良机,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如果世界局势不发生大的动荡,则从中国的发展前景看,当她在下个世纪中叶一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时,上海和北京成为东亚区域性国际商贸金融中心,是完全有可能的,而且从地缘经济学的角度考察,它们的地理位置也是适宜的,对此我们应该寄予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