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人们的绿色生态意识逐渐加强,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绿色建筑有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因此,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特点;施工措施
绿色建筑又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生态建筑,是人民意识到当前地球资源在不断消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产生的,近年来各国的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重之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致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
1绿色建筑概念与特征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又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是指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污染、节约并充分利用资源,并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目标的建筑物。
1.2绿色建筑的特征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发展理念,相较于传统建筑,绿色建筑的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设计理念更加受到人们的欢迎。绿色建筑通过使用新型的建筑技术以及建筑材料来代替传统的木材、砖瓦等,能够使木材、土地等资源得到有效的节约,同时还能够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从而大幅度降低建筑的传统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在绿色建筑中施工中所使用的大部分为无污染、可再生循环利用的材料,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生态的破坏,同时所选的施工方法也是尽可能的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2 绿色建筑设计的特点
绿色建筑作为新型的生态价值观,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生命周期内部最大限度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在有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为人类提供更加健康环保的生活环境,真正实现“人、自然、建筑、生活”的概念。绿色建筑主要是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将绿色配置、通风、采光、维护结构低耗以及新能源开发利用和绿色环保建材的应用进行优化和整合,再根据当地历史文化,结合当地风俗特点,在自然和人相互和谐的同时,创造出更加新颖独特的建筑美学。
2.1 绿色建筑设计的节能性
绿色建筑的最根本需求就是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节约资源是基本,但是不能以牺牲使用者的健康为前提条件,固设计及施工需要彻合实际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自然可再生能源,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使用,结合现代高效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环境污染的现象。同时加强各专业的沟通与合作,对建筑本身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以提高建筑本身的性能,还能促进建筑节材、节能,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2.2 绿色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与宜居性
绿色建筑设计中最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绝不能盲目模仿照搬其他设计。地区和地区之间不仅地形与地质构造不同,气候也有所差异。由于地形和地质构造的限制,使得不同地区的建筑设计在布局、面积、高度等方面都会大相径庭。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强调的是本地建筑材料的应用,尊重的是本土人文与地理风貌。再结合气候差异和其他地域条件进行结合。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建筑设计中只有融入了地域性,才能建设出健康、宜居的环境。
2.3 绿色建筑设计的环保性
一直以来,国家都在提倡环保生活,所以绿色建筑设计应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应用没有污染、可二次重复利用的建筑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类似于生物链的循环系统。绿色建筑设计所强调的是从原始材料生产、加工以及运输再到应用,必须选用符合环保指标以及国家标准的装修材料,充分展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优势,最后甚至到该建筑结构被废弃或拆除,整个过程都要本着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这是建筑设计环保性特点的重要体现。
3.绿色建筑的施工措施
3.1尊重环境,减少场地干扰
在进行绿色施工之前,首先应对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确认,尽可能的保存周围的自然、文化和建筑物热证。施工单位要结合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的相关要求,尽可能的减少对场地的干扰,并制定出明确的场地计划。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场地内的植物以及区域的保护范围、保护方法;场地内的仓储用地和临时设施、管线等用地;施工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场地使用;材料的运输通道以及场地内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等。此外,绿色建筑的施工中,还要对建筑物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条件进行汇总分析,包括气候、水文、交通、地质、能源等,实现绿色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使建筑物拥有更高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并使材料和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有效的高。
3.2节约资源
在绿色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节约资源的使用。(1)加强对水资源的检测,利用流量较小的设备来减少施工的用水量,同时也可以通过雨水的循环利用来减少水资源的消耗。(2)尽量使用节能设或者灯具,并在灯具上安装声光传感器,从而实现施工中对于用电的节约。(3)通过制定完善的建筑材料管理计划,减少材料的搬运与消耗,使材料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4)加强对可回收资源的利用,一方面通过使用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从而在废弃物中回收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回收系统,从而对部分建筑拆除得到的材料进行重复利用。
3.3减少环境污染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扬尘、噪声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因此,就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施工中对室内外空气质量的管理;定期进行洒水清扫,将建筑物内堆积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对于可能产生污染的材料要妥善的保存。对于在施工中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的作用,要尽量放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并做好通风措施。对于施工中产生的噪音问题,要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进行有效的控制,尽量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设备进行施工,白天的施工噪声要在85dB以下,夜间施工噪声、在55dB以下,且不得进行打桩作业。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管理环节,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往往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影响因素也比较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以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信誉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红霞.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6):24~26.
[2] 赵钦,田庆,刘云贺,等.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下BIM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7(2):211~219.
论文作者:郭岩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场地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物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